分享

寓意式开篇

 风临酒把2 2015-01-23

[原]寓意式开篇题记:通过寓言式的开篇,将故事引入,为我国旧篇小说表现所常见:《水浒传》、《封神演义》、《三侠五义·乌盆记》,在外国文学中也同样以此手法。这样的表现形式无疑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开篇为难,但引入寓言式的开篇似乎将这样的难度变得简易,借第三者的口吻将故事引深。这不仅为我国旧篇小说常用形式,外国文学中也同样有之,如以比较文学的形式进行对比,则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水浒传》以七十二天罡三十六地煞降入民间为开篇,《三侠五义·乌盆记》则以冤者托梦为开篇,而《哈姆雷特》却以故去的老国王现身托梦为开篇;《封神演义》以狐狸精转世扰乱人间,《麦克白》同样以三个小妖引诱麦克白叛乱。但《红楼梦》以补才之石的经历为开篇则显得更为奇异与巧妙,对于这块多余的青石的人间经历来说,其实便是作者一生的经历与写照。作者通过第三者口吻将其经历写出,虽有“荒唐”之言,“无稽”之语,并无“可考”来表述,但在故事叙述中多多少少写入作者自身经历。

作者一生潦倒,晚年生活贫困,以“无才补天”自嘲。对于他来说,其坎坷的经历无疑是丰富的。但如何给世人留下警示呢?如何留下作者对其“荒诞”的经历的写意呢?无疑借助一块多余的石头在世间的传奇经的故事最为恰当了。这不仅免去了不必要的麻烦且时事地点也无从考证,放在哪朝哪代都不为过,这表现了作者的巧妙。但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虽有夸张之嫌(甲戌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用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也可见作者对此故事的用心,又是怎样的心态、经历使得其如此而已用心,这无疑激发了读者不断研究的兴趣。

作者惜墨如金,但《凡例》用第一回开篇如此不惜笔墨讲述石头与僧道的对话,可见作者很是看重这个巧妙且寓意深刻的开篇。如果放眼于世,每一位世人都可视为那不甘寂寞并要在人世红尘间享受一番奇幻经历的石头,但如何把握自己则是每一位转入红尘的石头所要注意的。这也是这一僧一道对石头多次提醒的。本书最为吸引人之处在于每一位读者都可视自己为那“无才补天之石”,且书中每一个情节、人物都可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影子,而在现实中经历的人与事都可视为自己的《石头记》。开篇中一僧一道与石头的对话虽有荒诞之嫌,但却实实似与每一位读者在对话。

哲人间的对话虽为春秋笔法,内容或许很短,思想很朴素,蛤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与寓意在其中,如柏拉图的《对话录》、孔子的《论语》。

在这一僧一道与石头的对话中,不乏荒诞之语,这无非是作者以自问自答形式与读者交流,讲述人生的轮回与红尘动数,对于作者来说步入红尘虽可享受荣华富贵、温柔之乡,但却有着无数陷阱在其中,到头来无非中悲欢离合与世态炎凉。

在石头(作者)眼中,所谓红尘无非是“市井俗人、历朝野史,更有些淫秽之事”在其中。经过这一番经历,到头来放不下的还是那儿女之情,“情不情”也正是本书的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