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从“大脾胃论”入手治疗疑难病

 johnney908 2015-01-23

从“大脾胃论”入手治疗疑难病

(一)白血病

白血病人无须难,外焦内面难畅通。

云雾变化实是水,疏通水气疾即消。

白血病的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白血病可以扩散到淋巴结、脾、肝、中枢神经和其它器宫,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还有许多因素,如放射、化学毒物(苯等)或药物、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

传统中医认为,营血的生成不仅源于后天脾胃的生化,还须依赖肾精作为生化之本。心、肝、脾、肺、肾等脏腑与血液的生成郝有关系。饮食入胃,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其中的“水穀之气”精微物质,通过“心生血”的作用,变成赤色的血液。肝藏血,“以生气血”,肝脏能储藏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作为造血原料。“肾藏精、主骨、生髓”,“血为精所化”,说明肾、骨髓、血液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骨髓与造血有直接关系。这与西医骨髓造血的说法是一致的。肾之功能强弱与否,可以影响骨髓生精造血。可见,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和精、气都与造血有关,其中任何一个脏器功能失调,都可以影响人体的造血功能。

治疗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得性贫血、恶性淋巴瘤、地中海贫血、MDS、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首先要了解血液的生成之源。骨髓造血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人体生成气血精华的关键部位,在小肠。通过小肠的蠕动,食物被消化、吸收,不断地产生精华,再通过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然后输送到肝脏以及全身各部位。临床观察场性发现,血液病患者,往往肠系膜发暗、不清亮,因此,将肠系膜调理清亮,增强吸收功能,是治疗血液病的根本所在。

(二)银屑病

水淤肌肉皮癣生,中焦脾胃先疏通。

古人早知脾主肌,难治是因不懂经。

银屑病,中医又称“白疕”,民间称“牛皮癣”。银屑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进年来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有关。按中医辩证分析,牛皮癣存在有“血燥、血热、血虚”之象,、而从西医的角度讲,则是由于角质细胞过度增殖,各种生化代谢紊乱所致。

空间医学认为,牛皮癣并非皮肤病,而是肌肉层出了问题,是肌肉水分分布不均而导致的,但表现在皮肤上。脾主肌,肌肉病也属中焦,中焦瘀滞,脾胃能量不运化。治病治根,应该从脾胃入手。虽然传统中医有“肺主皮毛”的说法,但由于病因在肌肉层,所以治牛皮癣不能光治肺。

(三)糖尿病

糖尿不宜增甜食,胰脏周围外压高。

上拉下推去消散,恢复功能疾病消。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赖之以生存。若脾之气阴不足,则脾气不升反降,气虚下陷,运化失权,水穀精微无以化生,则上不能奉养心肺则生燥热,下不能滋肝肾则致阴虚。阴虚燥热又可进一步伤及脾阴而不能化生津液,成为消渴。如明周慎斋《慎斋遗书渴》中说,“盖多食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不足也。”以上论述说明脾胃虚弱,气虚下陷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空间医学认为,糖尿病是胰腺周围的浓度与压力出现异常变化引起的,恢复胰腺及胰腺周围细胞的功能,必须通过净化胰腺周围的空间环境来解决。减少胰脏周围空间能量的浓度与压力,能够治疗糖尿病。

(四)运动神经元损伤

外焦畅通三焦根,上焦管制下二焦。

中焦上下管疏通,下焦用力向上升。

运动神经元损伤,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的主要影响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核以及锥体束和大脑锥体细胞而无感觉障碍的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组合的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儿童多为遗传性,成人多是散发性,有家族史的病例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占2%~5%。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原发性侧索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均属于中医“痿证”的范围。

空间医学认为,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外来损伤、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由遣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肌无力、肌肉萎缩等,都要从大脾胃入手。脾主肌肉,所以要畅通外焦通道,下给推力,上给出口,促进整体循环。

(五)强直

强直显象背中央,阳病阴取古人知。

脾主四肢能量散,疾病患者笑哈哈。

强直性疾病也属于中医“痿证”范畴,传统中医讲“治痿独取阳明”,“阳明”指的就是脾、胃、大肠、小肠,也就是人体的大脾胃。这些脏腑在生理功能上需要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阳明健则化源充足,气血、津液旺盛,全身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皮毛筋骨都能得到充养,如此则肢体强健、关节滑利、运动自如。“治痿独取阳明”并非只补不泻,而是根据阳明经的虚实寒热不同、病因病机不同,分别采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辨证治疗方法。对空间医学来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可归结为物质与能量两者之间的辨证。

(六)腰椎间盘突出

升清降浊开命门,新陈代谢腰椎活。

跨过会阴要走动,肾活背活腰椎灵。

椎问盘系脊柱椎体之间的骨附属结构,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终板三部分构成。通常所说的“突出”,即指髓核部分突破纤维环或软骨终板的约束向不同方向突出,由突出的部分造成神经根、硬膜囊、脊髓等部位的直接压迫或炎性刺激所致。

空间医学认为,腰椎病多由原动力不足所致。人体的原动力来源于会阴区,即养生家所讲的海底轮、周天之始,医家所讲的任督交汇之处,为全身动力之源。会阴区的能量与周围细胞群的辐射有关,如膀肮细胞群、宫体细胞群、前列腺细胞群、大小肠细胞群、周围腹肌细胞细胞群。会阴区的能量是一个总合体,任何部分的能量增加或减少,都能影响会阴区的能量压力的变化。会阴能量能辐射到人体的任何部位,所以该部位能量的变化与人体各脏器均有关系。腰椎间盘突出与此相关。该部分能量不足,则能量上升力度不足,对腰椎实体的托力减弱,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会阴区能量运动时,对周围细胞产生的压力,是能量上升的基础。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要注意到:人体的动力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相互推动、相互影响的整体,因此疾病的治疗需要逆向推动能量,即运用第三动力。例如,肝部病变,首先影响了肺部的正常功能,而肺部的不适,令背部出现沉、紧或冷的症状。能量的逆向推动即从背部着手,调整背部的能量,则可治疗肝病。而腰椎病变,要从肾动力着眼,从腹腔着手,腹腔是治疗脊椎病的出口。

(七)癫痫病

一条清河头中过,留下堵华在脑中。

膻中疏通排污浊,大椎开通先行路。

传统中医认为,脾胃的枢轴作用在五脏气机调节中举足轻重。脾胃转枢正常,脏腑气机才能升降出入有序,从而一方面确保精微物质正常敷布,使神有所养。另一方面使体内代谢产物及时排出,则无浊邪停蓄影响神志之患。一旦脾胃转枢失职,则脏腑气机失于调畅,体内精微物质不归正化,反聚饮生痰,成为导致癫痫的主要病理因素。若痰浊滞留不去,又影响脏腑气机,久则瘀浊互结,终成胶固难解之势,则癫痫反复发作,缠绵难癒。正如康应辰《医学探骊全集》所云:脾之一脏乃运用之神所出。癫痫多由顽痰困脾,脾既为顽痰所困,则运用之神无从而出。

空间医学认为,癫痫病与膻中瘀滞有关。头部能量的出口在膻中,腹中能量瘀滞不动,则头部能量无法及时完成更新与交换。疏通膻中能量瘀滞,为头部能量大开通道,是治疗癫痫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膻中能量的出口在大椎,疏通大椎,膻中能量才可能越过肩胛向外焦空间运行,膻中才能虚空,为头部能量下行创造条件。空间医学对癫痫病的认识,与传统中医并不矛盾,脾之所以为顽痰所困,根源就在于膻中通路不通,因“脾散精于膻中”。

(八)肾虚

肺区能量不辐射,肾部无粮来补充。

人体本是一循环,虚实变动功能活。

空间医学认为,肾虚是肾脏活动力减弱,向腰部和肠胃辐射能量的力度减弱,腰部细胞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少,其活动能力减弱,给予大小肠的压力也减少。在外部能量压力不足的情况下,肠部的运动缓慢,久而久之,消化、吸牧及排泄功能失调。腹腔的各个脏器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胃部、肠部、腹膜、两肾、膀胱,是相互影响的整体,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周围的健康。例如,很多肾炎是饮食不节、饮酒过量引起的。肠胃长期积食、热量排泄不出,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因此,治疗肾虚,一方面可以从大脾胃入手,增强大脾胃这个大系统的功能活动力,增强肠部能量辐射的力度,以刺激肾区周围的细胞运动。

(九)喘症

喘症非肺又是肺,肺难开合只因背。

对方能量不运动,有谁敲响肺金钟。

空间医学认为,喘症的真正病因不在肺,而是背部肌肉丝有炎症,脾主肌肉,这就又涉及一个大脾胃的问题,通过调整脾胃的功能,使脾胃正常,喘症可解。

综上所迷,大脾胃功能失调,将影响消化、吸收及排泄,影响升清降浊,脾不清升,胃不降浊,必然影响清降清升,肺气不能越肩胛达外焦撞击两肾,肺金不能生肾水,最终使三焦能量淤滞,引起一系列疾病。调整大脾胃,使消化、吸收、排泄功能正常,人体的升清降浊正常,五脏六腑才能正常工作。所以临床上的一些疑难病从大脾胃入手治疗,通过调整脾胃功能,从入口到出口都正常运行,从而三焦畅通,保证了四焦的正常循环运动,临床上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