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城绛县:数十户农民信用社被冒名贷款 近百万
1月20日中午,饭时,运城市绛县南樊镇沸泉村,六旬村妇刘金枝家。 “今天打电话了没?” “没。昨天打了没人接,今天还没打。” …… 得知老伴儿韦福太今天没再继续打电话,刘金枝叹了口气。 很快,屋内没了说话声,只有年久的电视由于信号不稳定发出的嘁嘁喳喳的声音。 “莫名背了这么多债,担惊受怕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刘大娘没了做饭的心思,坐在门口惆怅的望着远方。 让刘大娘一家终日愁眉不展的,是6年多前莫名压到身上的一笔2万元贷款,以及迄今为止近2万元的利息。 像刘金枝这样飞来的横债,还有同村其他村民家的20多笔。 一夜之间天降贷款 大家懵了 沸泉村是运城市绛县的一个偏僻村落,村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土地欠收,经济落后。 “我们平常种玉米、小麦。去年旱,地里没收成。家里就靠老头和儿子打零工赚点生活费。这几万块钱能把我愁死,一夜一夜熬煎的睡不着。”刘金枝抹着眼泪告诉我们,事情得从三年前的一个案子说起。 2011年年底,绛县南樊镇信用社信贷业务负责人李东峰因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警方摸排后发现,与该案牵涉的,还有沸泉村刘存亮、梁巧凤、周青狮、郑秀珍等近三十户村民的贷款。 在警方挨家挨户落实时,这些终日埋头苦干的农民才知道自己已经在2008年5月1日前后,以种植或养殖的名义,向南樊镇信用社申请了小额信用贷款,每个人身上数额不等,有的七八千,最高的五万。 莫名其妙被贷了款,而且已经产生了上万元的利息,村民们慌了。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钱,究竟是怎么被贷回来的。 “我们也不清楚,以前村里退耕还林发补偿款时,我们都把户口本、身份证交给了村里的信贷员,一起在南樊镇信用社办的。”65岁的刘振发说,他只记得给信用社送过这一次证件,当时大家都这样,把身份证和户口本给了信用社就行,本人不用亲自过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