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血液流变学在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负鹏载舟 2015-01-24

血液流变学在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2:40:47

      
    【关键词】 高血压;血液流变学;治疗
  1临床资料
  200401/200410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男42,女18)例,年龄39~84岁.全部患者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协会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另选健康体检者80(男58,女22)例为对照,年龄24~65岁.患者和对照均于清晨空腹采集肝素抗凝血5 mL,2 h内完成检测,使用MVIS2030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各指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学各指标均高于对照(表1).  表1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略)
  2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P<001),说明血液流变检测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血压患者有效药物治疗好转后其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也充分说明血流变检测对于高血压病的正确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高血压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升高主要取决于其红细胞的变形性减退,机制包括: ① 红细胞膜离子转运障碍.② 红细胞膜特性改变,高血压患者细胞膜中的胆固醇/磷脂比例增大 .③ 膜收缩蛋白含量减少.④ 红细胞本身的能量代谢障碍[1-3].高血压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升高主要取决于其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慢性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多,血浆中IgG等免疫大分子蛋白质也增多,这些物质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形成搭桥样连接,同时也覆盖了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强.高血压患者血浆黏度增高是因为血浆中如胆固醇、甘油三脂、IgG和纤维蛋白原等高分子化合物增多[4].
  血液粘度升高与肾素水平的关系在动物实验中已获证实,高粘滞血症的动物肾素分泌增加.通过血流变检测发现临床采用肾素能受体阻断剂治疗高血压,血液黏度降低.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等不同活血化淤药物治疗,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而使血黏度降低.[5]
  【参考文献】
  [1] 罗义,郭南山.高血压与血液流变学[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0):912-913.
  [2] 杨宇,蒋文跃,钱瑞琴.应激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0;10(2):72-74.
  [3] 宋英辉,韩曼宇.红细胞变形性与疾病关系研究的近况[J].微循环学杂志,1998;(4):22-23.
  [4] 刘长林,金兆清,陈大仓,等.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与血浆黏度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0;10(1):45-47.
  [5] 张丹凤.血液流变学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3;10(1):49.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