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哮喘患儿同时分别治疗效果的回顾分析-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负鹏载舟 2015-01-25

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哮喘患儿同时分别治疗效果的回顾分析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12:49:42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对200601~200812收治的52例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哮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均按照GINA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对慢性鼻-鼻窦炎进行系统治疗。结果 慢性鼻-鼻窦炎和哮喘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和92.3%,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535,P<0.01)。结论 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与哮喘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两者同时治疗,哮喘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鼻;鼻窦炎/治疗; 哮喘/治疗;儿童


哮喘和慢性鼻-鼻窦炎关系密切,鼻窦的慢性疾患可以诱发哮喘发作,甚至是儿童难治性哮喘的重要致病根源[1]。但由于儿童鼻及鼻-鼻窦炎症状不典型,其解剖生理、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与成人不尽相同,同时儿童鼻及鼻-鼻窦炎往往不是孤立发生,尤其是与下呼吸道疾病有内在的联系。现将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01~200812本院收治的52例患儿,其中男34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89︰1;年龄(7.8±2.7)岁,其中最小3岁,最大13岁。哮喘诊断按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标准[2],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3]。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儿均有咳嗽,鼻-鼻窦炎和哮喘病程3个月至1年,发病呈慢性经过。鼻塞32例,占61.5%;流涕34例,占65.4%; 咯少量痰20例,占38.5%;头痛、头晕9例,占17.3%。上述症状多以组合形式存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均有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体征两肺呼吸音明显减弱,闻及广泛哮鸣音,部分少许湿啰音。


  1.3  辅助检查 


  鼻窦摄片32例,CT扫描20例,均有异常改变。上颌窦炎34例,占65.4%,筛窦炎15例占28.8%;额窦炎3例,占5.8%。上颌窦炎中,单侧者22例占64.7%;双侧12例占35.3%;上颌窦腔存在明显液平者13例占38.2%;表现为黏膜增厚、窦腔变小者29例占55.8%。血常规38例患者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比率增加),占73.1%;白细胞总数正常范围伴中性粒细胞比率增加者14例,占26.9%。


  1.4  治疗方法 


  患儿在按照GINA方案正规使用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β受体激动剂选用万托林(重庆葛兰素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60528062),每日2~3次,每次50 μg,症状控制后减量,7~14 d后停药,以后根据症状按需吸入。糖皮质激素选用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60625)1 mL(0.5 mg),由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每日2次,显效后继续维持用药3个月,总疗程6个月。同时以头孢菌素类加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有口臭者加甲硝唑,疗程8~12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60192)喷鼻,每日2次,每次1喷,疗程8~12周;12例鼻涕黏稠者予以鼻腔鼻窦冲洗。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加用抗过敏药。其中2例中度以上腺样体肥大者,行腺样体切除术。


  1.5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对慢性鼻-鼻窦炎与哮喘之间疗效的相关性作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2.1.1  鼻-鼻窦炎临床预后判断


  参照1997年海口标准:(1)治愈:鼻通气良好,无脓涕,自觉症状消失,鼻窦CT或鼻窦X线片显示鼻窦炎性改变消失;(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鼻窦CT或鼻窦X线片显示炎性改变明显减轻;(3)无效:鼻通气受阻、有脓涕、自觉症状无改善,鼻窦CT或鼻窦X线片显示无明显改善[4]。


  2.1.2  哮喘治疗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5]:(1)临床控制:哮喘未再发作,按GINA方案要求阶梯式降至控制症状所需的最小维持量;(2)有效: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并能按GINA方案要求阶梯式降级治疗;(3)无效:哮喘仍反复发作,不能按GINA方案要求阶梯式降级治疗。所有患儿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


  2.2  治疗效果 


  慢性鼻-鼻窦炎治愈31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哮喘临床控制28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鼻-鼻窦炎治愈的31例中,哮喘临床控制22例,有效12例;鼻-鼻窦炎好转的19例中,哮喘临床控制6例,有效8例,无效2例;鼻-鼻窦炎无效的2例中,哮喘治疗无效2例。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儿童哮喘疗效与鼻-鼻窦炎疗效呈正相关(r=0.535,P<0.01)。

  3  讨论
   
  儿童鼻-鼻窦炎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而儿童哮喘很大一部分伴有鼻-鼻窦炎,两者关系非常密切。王秋萍等[1]报道慢性鼻及鼻-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为19.3%。鼻-鼻窦炎等上气道慢性炎症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6]:(1)上下气道慢性细菌性炎症:鼻-鼻窦炎时,细菌随鼻窦分泌物向下流进支气管和肺,加重气道炎症和阻塞。由细菌性支气管炎诱发哮喘;(2)上下气道形成的慢性嗜酸细胞性炎症:慢性嗜酸细胞性炎症使黏膜上皮细胞损害,纤毛清除功能受损,黏膜上皮细胞慢性长期损害,使M胆碱能神经受体暴露,引起慢性鼻窦炎伴发哮喘;(3)反射性支气管痉挛:鼻窦黏膜上皮受炎症刺激后,通过副交感神经的鼻-支气管反射,引起支气管痉挛;(4) β受体阻滞现象:β受体分布于支气管平滑肌的黏膜上皮细胞,慢性上呼吸道炎症加重了这种阻滞现象,从而增加了支气管的高反应性,即慢性鼻-鼻窦炎增加了气道高反应性而诱发哮喘。鼻-鼻窦炎是致气管和支气管高反应性的原因之一,而气道反应性的高低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哮喘的预后密切相关。治疗鼻-鼻窦炎可控制哮喘。本文鼻窦炎与哮喘同时观察组哮喘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充分说明治疗鼻-鼻窦炎对控制哮喘具有重要的作用。
   
  慢性鼻-鼻窦炎与呼吸道变态反应同时存在,可能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涉及上、下呼吸道所致。临床观察表明:当慢性鼻-鼻窦炎获得满意疗效后患者的哮喘症状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改善了鼻腔通气,去除感染病灶,降低鼻腔阻力,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末梢反应性,使得支气管收缩和痉挛得以缓解。不仅鼻-鼻窦炎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用,哮喘也可以诱发或加重鼻-鼻窦炎,因此对于鼻-鼻窦炎伴发哮喘患者需要及时治疗鼻-鼻窦炎,设法减轻组织水肿和炎性反应,从而重新开放阻塞的鼻窦开口。
   
  慢性鼻-鼻窦炎是有厌氧菌在内的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所致,很少为单一细菌感染。研究表明,厌氧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致病菌[7]。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组织中浓度高,对胃酸稳定,对流感嗜血杆菌、军团菌、梭杆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疗效均比红霉素强,而且有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治疗以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较为有效。为减少复发,疗程一般为6~8周。如患儿配合可行穿刺冲洗则疗效更佳。布地奈德鼻喷剂可减少参与免疫的淋巴细胞数目,干扰和阻断淋巴细胞识别功能,影响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促进细胞内抗炎蛋白的生成。本组从临床疗效来看,鼻内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更全面、有效地抗局部变态反应、抗炎、抗水肿作用。对于慢性鼻-鼻窦炎经给予激素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与近几年认为此类鼻-鼻窦炎与支气管哮喘为同一气道疾病观点相符[1]。
   
  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尤其是在慢性鼻-鼻窦炎同时存在哮喘的情况下,医生容易把思路集中在哮喘的治疗上而忽视后者的存在,给哮喘控制带来困难。所以早认识、早诊断慢性鼻-窦炎是控制哮喘的关键。根据笔者的体会,首诊详细询问病史,对可疑者摄鼻窦X线片或CT检查以免漏诊。在规范化治疗哮喘3个月后,哮喘未能降级治疗,在排除了吸入激素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消除变应原持续存在,排除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合并鼻窦炎:(1)始终存在的慢性咳嗽,以干咳为主且早晨或夜间较多;(2)部分可追问出有间断流脓涕,或早晨咯脓痰病史及咽部异物感史;(3)年长儿有头痛、头晕,但不伴有呕吐以及精神神经方面的异常;(4)学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疲劳等症状;(5)曾经用某种抗生素治疗症状能减轻。
   
  本研究中,儿童哮喘疗效与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均呈正相关,充分说明儿童哮喘与慢性鼻-鼻窦炎关系密切,甚至可能互为因果。因此,儿科医生和耳鼻喉科医生应加强联系,对诊断为哮喘的患儿进行有无慢性鼻-鼻窦炎的评估,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也应根据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及胸部检查结果等确定有无并发哮喘。对同时患有哮喘和慢性鼻-鼻窦炎的患儿,应同时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哮喘,将更有益于上、下气道炎性疾病同时治疗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王秋萍,李泽卿.变应性鼻炎、鼻-鼻窦炎对儿童哮喘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78.

  [2]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3]程雷,李华斌.慢性鼻鼻窦炎的定义及其分类和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10):733734.

  [4]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委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1):261267.

  [6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