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帆博士谈读书

 真友书屋 2015-01-26

我的阅读速度大概是这样:中文的大概两个小时一本,英文的一小时20-50页。奇渊问我:“你怎么读这么快?”我觉得这是大家普遍的一个错误提问。大家都在问我怎么读的这么快?其实读书关键不在于快慢,但大部分人在读书时有一些不正确的读书习惯。


我把读书分成精读和泛读两种方式。其中精读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科书;二是研究生阶段需要读经典论文;三是经典著作。这三方面又各自有其不同特点。教科书是学生阶段需要下功夫去读的,特别是经济学专业,因为经济学的训练现在已经比较标准化了。原来美国和欧洲的教育差距较大,但现在两者基本趋同。现在一流研究生的项目所用教材基本相同,因此需要找一些经典教科书好好读。


现在的问题是,经济学方面来讲,微观教材比较规范,因为微观经济学历经多年之后,其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结构都已基本成型;而宏观则很难找到公认的好教科书。经济学一点不同的地方是它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其差别并不大。高级里的很多内容在初级教材里也有所涉及且讲的更明白。


那为什么会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分?初级主要讲的是思想,例如:供给和需求是怎么一回事?信息不对称是怎么一回事?外部性给出一个例子比如,工厂排污水到河中,这是负外部性;父母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是正外部性。简言之,初级是通过举例和图形告诉我们经济学的一些基本逻辑和思想。而中级则涉及一些计算。你在初级会学到供给和需求,而在中级则会讲到价格弹性,比如需求价格弹性,当价格变化之后需求会变得更快还是更慢?这就有一个计算过程。此外,中级也会讲到一些简单的证明。但在高级里面基本都是证明,你需要学会在严格的假设之下,把经济学的定理像证明数学定理一样证明出来。所以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差别并不是思想越来越深刻和高深,而是方法的逐步提高。我个人建议,如果你立志做经济学家,那么你需要把高级全部拿下,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才能做模型和经验分析。但并不是所有研究生最后都做纯理论,也有很多学生最后会涉猎政府部门、实业界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所以折中一下的话,我个人建议,不管你以后想做什么,在研究生阶段至少需要把中级的宏微观拿下。


有时候大家做经济学研究喜欢赶时髦,喜欢做一些前沿理论,这里其实也是一个误解。对于做理论来讲,教科书的前沿并不是真正的前沿,你必须比它走得更前;对于政策研究以及在金融业的商业研究来讲,并不一定是前沿理论最有用,你最后会发现还是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用得最多。有的学者有时候会说:“IS-LM模型早就过时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也是有缺陷的。”它是有缺陷,但是最后用的最多的还是这些最基础的知识。这就好比你站在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角度去看牛顿的力学体系,那肯定是有缺陷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你用的大多是牛顿力学而不是爱因斯坦。


因此,越是基础理论其可适用性越强,而高深的理论则大多钻研并不常见的现象。举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为例,他在做理论时研究的是一些很怪异的东西,比如规模收益不是递减而是递增会出现什么情况;而有名的国际贸易专家巴格瓦蒂则研究在特定情况下,贸易有没有可能让福利恶化,因为一般大家都认为贸易会使福利增加。这些都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而在政策研究和专栏文章中用到的绝大部分还是诸如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等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因此,从适用范围看,越是初级的理论其适用范围越广。这一点是在选择教科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不能只是读初级经济学就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初级中的一些前提假设出现的问题在中级中还会加以讨论。


如果想学会应用,大部分需要你达到中级水平。对研究生来讲,中级教材应当是一个must,然后根据个人兴趣往高级发展。这是我对学生的最起码要求。中级大概是什么样子呢?国内原来比较流行的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中级的,但实际上它是初级的。90年代末我在国外的时候,这本书是好一点学校里本科高年级的教材。而研究生或商学院的学生一般用的是范里安的另外一本叫《高级微观经济学》,我们现在也有翻译过来,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但实际上这本书是中级教材,因为它里面不是在讲如何证明,其绝大部分练习题是计算题。至于宏观经济学则没有特别好的教材,一般大家用的比较多的像是OliverBlanchard和Stanley Fisher的《高级宏观经济学》,但翻译的并不太好。也有的用萨金特的宏观经济学。我个人感觉宏观经济学从理性预期学派之后有点误入歧途,越来越讲究理论的精巧而与现实脱节较远。所以我个人建议先把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多读一些经典论文或许比去读80年代以后所谓比较流行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更为有用。


一般来讲,微观中需要大家掌握的是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这部分在传统经济学里通常叫做价格理论。价格理论研究的最好的是芝加哥学派,比如斯蒂格勒写过一本书叫《价格理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它把最基本的供给和需求理论掰开揉碎了来解释;还有一本是米尔顿·弗里德曼给研究生上课时编的一本价格理论,稍微晦涩一点,但你看一下会发现比现在研究生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简单多了。还需注意的是博弈论的发展越来越快,博弈论对微观经济学形成一股冲击,有很多新的研究是围绕这一块的,而这部分是传统价格理论没有的,需要加以研究的。还有一般均衡理论,它要求证明整个经济体系最后达到均衡,这部分数理性强一些,我觉得是看个人兴趣。


宏观来说最需要掌握的第一是国民收入核算,第二是消费理论即储蓄理论,第三是投资理论即什么由投资决定。第四是由IS-LM模型推出AS-AD模型,当然该模型有一定的缺陷,但至少在政策分析中,它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框架。第五是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现象。从宏观政策来看有财政和货币政策,最后是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这些都是传统宏观经济学,而现在一些高级的宏观经济学认为第一这些理论不够精巧;第二,从意识形态上看,80年代以后出现经济自由主义之后,大家越来越不愿去讨论所谓政府干预,因此更多研究放在了为什么政策无效这一问题上,比如卢卡斯、萨金特都是研究这一方向的。第三是实际经济周期问题,模型做出来或许很漂亮,思想也很主流即最好不要政府干预,但实际上是自绝门路,因为这样经济学家就没办法对经济政策有太多挖掘了。我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学很可能出现较大调整,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在这种条件下,你会发现最后用的最多的还是原来的基本理论。


学习经济学教科书需注意的是你必须要做题。当年余永定老师从牛津回来,我第一次见他还是硕士。原来的经济学教育不太讲究系统性,基本是乱看书,所以当时余老师问我一个问题让我很吃惊,他说:“你学经济学用什么教材?做不做题?”我说:“啊?学经济学还要做题的?”这也是我给你们的一个忠告,即学经济学需要做题。现在比较流行的教科书都配有习题集。我在哈佛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还是习题课,尽管授课的教授都很有名,但一开始你听不出什么东西,因为他从第一分钟就开始在黑板上写字,我们就在下面抄,一节课下来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而在晚上的习题课,助教会告诉你一些教授漏掉的解题技巧,那是帮助最大的。所以教科书后面的习题要尽可能都做出来。美国的出题方法一般是每一题分好几小题,因此前面几小题或许你会觉得简单,但是越后面越难。而有些题是用来为难学生的,教授其实也做不出来的,因此有的题做不出也不要沮丧,尽可能多做即可。


第二点需注意,做题也不足以让你掌握好基础理论,因为有些理论的确很难记得住。例如IS-LM模型的斜率陡或平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单单去背或许十遍都背不下来。这时我觉得一个很好的办法是搞一个学习小组,尤其在社科院研究生院这种没有系统授课的学校更为适用。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自己讲授。如果你能讲清楚,那你就真的学明白了。自己看书往往觉得看懂了,但当你给别人讲并且让别人能听懂时,你才会发现自己没有考虑清楚的地方在哪。有时碰到一些特别抽象的内容比如阿罗不可能定理,你需要讲好几回才能真正弄明白。学习小组方便大家一起交流,大家可以每人分配几个章节去讲,这对理解那些复杂章节很有用。后面我将按照初中高的顺序列出一些比较经典的教科书,或许有些过时了,以后再加以补充。教科书需要你把它吃透,需要强调的就是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我们系的学生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从入学考试到最后论文答辩中,我们最重视的就是基本理论,这也是一个人学风的体现。


最老老实实的学风就是弄清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有些学生喜欢追所谓的前沿,这就不是一种踏实的学习态度而是为了赶时髦。学术的时髦就像服装一样,今天流行短裙,明天可能就流行长裙了。因此判断一个人的学风是否踏实,可以从他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上看的更清楚。比如余永定老师最喜欢考的问题是:宏观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斜?很多学生会答,价格便宜时买的就多了。但这其实是一个微观的概念。而宏观上若想讲清缘由还要有一个推导过程,因此从这一点就能马上看出你是否真下过功夫。还有一些类似问题,比如GDP与GNP的区别是什么?比如弗莱明-蒙代尔模型。这在很多情况下用得到,但很多学生认为太简单而不去想,并且越是基本理论越能看出一个人学习是否踏实。因此大家一定要把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好,以后用的最多的也是这些。


研究生阶段还要读经典论文。我在哈佛的时候发现一些传统学科如微观经济学,有60%是讲课本,40%是讲论文。而宏观则大概只有30%讲课本,70%讲论文。一些专业学科像国际贸易理论基本都是讲论文,大概只有三五本参考书让你看其中的一章。更高级的学科像博弈论,不仅都是讲论文,而且都是未发表的论文,都是workingpaper。因此经典论文对研究生来说非常重要。你感觉经济学模型千变万化,但其实它们都是从基本模型中衍生出来的,有人称之为工作母机,即像机床一样加工出其他零件。现在的经济学论文中大概有几十篇是属于这种经典论文,如果你能吃透50篇,那么你在你所研究的领域就有发言权了。但读这50篇论文或许比读教科书更艰难,因为教科书是作者咀嚼整理过的,你看起来会感觉比较条理和清楚,并且由于教科书已被反复教过多遍,自然就知道学生容易在哪些地方犯糊涂。而论文尤其是原创性论文并不是为了教学生,而是为了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因此你读起来会觉得陌生。这时候办法很简单,就是认真去读。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有一个故事,他在很年轻时就是教授。有一次他读一篇物理学论文怎么也读不懂,非常沮丧,他就跟他姐姐说:“怎么当了教授连论文都读不懂了呢?“他姐姐说:“你的意思是你没有像研究生时那样读论文?”于是他恍然大悟,当年读研究生时读论文是要把里面的模型按作者的前提假设推导一遍才算读懂了,所以他去阁楼一个人读了五个小时后终于读懂了。我们也要记住这句话:像研究生一样读论文。要找最经典的论文去读,在宏观经济学和金融理论里比如:讨论货币政策的Barrow& Gordon模型,讨论信贷限制的Stiglitz模型。很多后来的模型都衍生自这些模型。因此这些论文一定要花时间去读,我还是建议最好有一个学习小组,每人分配几篇论文去讲,然后大家互相讨论,进而能够掌握。


读教科书和论文的过程是没办法快的,读的越细越好。另一个读教科书的心得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善于总结和归纳。把厚书读薄即读完之后要了解该书的框架和脉络,把薄书读厚即自己试图去整理。这里我的经验是同时看好几本教科书,比如你要看宏观,你可能同时有一本曼昆的宏观和Barrow的宏观,这两本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新凯恩斯主义一个是新古典主义,其中有些说法是不一样的。当你读到例如通货膨胀时,不同书上的观点有差别,多读几本书就能总结更多的内容,这样你就把薄书读厚了,你就知道关于通货膨胀会有多种不同看法。如果你能把经典论文读透,你就会发现所谓创新不过是关键那么几步。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有时候会遇到推不下去的情况,这可能由两方面原因:一是论文的前提假设不够清楚,二是在很幸运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它的推导有误,因此不要迷信权威。就像Arrow这种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天才经济学家也会出错的,Arrow最有名的不可能定理,大家都说是天才定理,但后来有位青年经济学家竟然发现他的推导是错的,确实是错的。后来Arrow把它纠正了。因此你在读经典论文时,幸运的话是有收获的。


一般来说,如果你想做一个平庸的经济学家,那么你读了教科书和经典论文之后对于进入该行业来说就足够了,因为这一行业中90%的人都是如此。现在的经济学训练既不要求你了解现实,也不要求你懂得历史或思想史,因此如果你说我只想混一个经济学教授,那你都不需要看别的这些了。但是如果你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受教育的、文明的人,即educatedperson,那么你可能还要再精读一些经典。你可能会问:我读经典干嘛呢?干嘛要去读凯恩斯、马克思或是亚当·斯密呢?对于凯恩斯,你自己读的话很难读懂,希克斯已经把它讲的很清楚了,后来的教科书讲得就更清楚了,那问什么不读清楚的而非要读原著呢?马克思的《资本论》你读起来很难受,但随便一本中学教科书上都总结的很清楚,好像特别容易理解。


那为什么读原著呢?因为如果你不读原著,你读到的将都是别人咀嚼改造过的东西,那是没有营养的,你都不知道在哪里已经偷偷地变了。希克斯理解的凯恩斯和凯恩斯自己的凯恩斯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必须回归原著。大家也可以把心态放轻松,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把经济学里所有伟大的著作都读一遍,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这样做。我建议大家找几本经典著作去读,不一定非得是经济学方面的。而且你需要一边读一边想,这一段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上一段与下一段是怎么进行转折的?如果我将它的线索提炼出来会是什么呢?你要学会去追随这些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这个过程或许会很痛苦,但你只要有读过经典著作的经历,无论读的是哪方面的,你都会变得不一样。


读经典著作本身并不是经济学所需要的,现在的经济学不太讲求读经典,当然老一辈经济学家,比如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里就是在讲经济,一边讲经济思想的演变,一边也是在讲历史的演变。但二战后形成的美国化、标准化的经济学训练对这些越来越不重视了。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批评意见,像是跟哈耶克同时获奖的经济学家米尔达尔就说,现在的经济学家与现实问题日益脱节,都是一些不了解现实的学者。因此现在这一行业与现实的脱节程度越来越严重了。读经典是人文学科的教育方法,读经典的过程其实是让你与大师对话的过程,因为教科书是经过咀嚼的、非原创的。而当你在读原著时,你必须去琢磨大师从一开始发现问题到最后思考问题的过程。


台湾学者林毓生在《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一书中讲到了他在芝加哥大学读书的经历。芝加哥大学有一种叫做通识教育的学位,这种教育不是训练某一个学位,你可能需要选人文、哲学、法学、社会学等很多方面的课程,这就是在强调融会贯通。这本书介绍了读经典的原因及方法。现在一些学者比如甘阳也在呼吁通识教育。原来的大学教育是苏联模式,过分强调专业,这实际上害了很多学生,因为那些专业性知识在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中很快就能学会,而在学校由于没有接触现实,因此学生大多并不知道实际学的是什么。我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那会儿老师会教我们进出口、单证等等,但其实这些等你工作后跟一个老职员学一下就全会了。


国外的大学在没有完全普及之前其实是贵族教育,那些学拉丁文和古典的学生最后照样干什么都行。有一次英国大使馆的一个外交官跟我提到,英国外交部选人时特别重视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才,因为这些人能够融会贯通。所以我建议学经济学的学生也要去读经典著作,比如读资本论,你去跟踪他由一个概念的提出到辩证,再到把概念拆开然后再统一的过程,这也是一种思维训练。你也可以去读莎士比亚的著作、去读圣经亦或去读中国的四大名著。但你要用读经典著作的方法去读而不是像读小说那样很快翻完。比如你读红楼梦,陪着黛玉流泪,跟着宝玉着急,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去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或者你直接去读金圣叹点评的《水浒传》,这样你就会更为深刻地了解每一句、每一个人物和情节。当你真正读过几本经典著作之后,你再去读别的书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这就好比你只有亲身去谈过恋爱,你才不会在感情上受骗一样,只有当你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之后,你才了解感情是怎么一回事。学生以后的读书大多就是泛读了,因此在学生期间,在你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要先过了精读这一关。


至于经济学里的经典,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凯恩斯实际上写得有些混乱,他的一个特点是观点老变,这与他的性格也有关,因此他在前期写的宏观经济学与后期的很多观点不一致。这里有一个误区,有些很有名的书常被误认为是经典,比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或是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这些书并不是写得不好,也不是因为其自由派的关系,而是这些书更多是为了propaganda,即宣扬一种想法,因此你一不小心就会跟着他说的思路走,仅仅follow他这一种观点。而好的经典著作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挣扎,很多是自言自语,因此它会让你明白很多思想是可以拿出来批判和怀疑的,并且进一步学会在不同观点之间寻找平衡。比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里就充满了张力,《道德情操论》讨论了人处于其本能的同情心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而《国富论》强调了在特定条件下,人在理性下的自利行为竟然能达成人人互利的局面。此外,好的经典著作有时会出现自己反驳自己的情况,即它不会认定自己的观点在任何情况下都对,而是说该观点在某种情况下或许会变得不一样。


因此读经典能让你学会把一件事情掰开来、揉碎了、从正面说、从反面说,这样才能锻炼出你丰富的思维,不会轻易被洗脑。想洗你们的脑的人太多了,有左边的有右边的,有上边的有下边的,要想通过阅读和思考有自己的判断,你就必须有读经典著作的经验,尤其要读比较拗口的经典著作。这就好比你学过高等数学后再来看高等代数,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教科书、经典论文和经典著作是需要精读的。而在你毕业之后的工作中大多需要泛读,这就回到了奇渊的感慨,即:“你怎么读书读得这么快?”我认为这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读书的关键不在速度快慢,这反映出大家对读书的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式。王朔的小说里写过一个情节:几个小混混到一个貌似读书人的房间里,看到书架上满满的都是书,便说:“哟,这么多书,难道你都能背下来?”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其实这反映出一种常见的想法,即读过的书记不住怎么办。这里要注意,你读书不是为了记住,如果你读完全部将其记住,那么你拥有的永远都是别人的东西。上天有时候也是公平的,有些人就是有复印机式的记忆力,能做到过目不忘,但这种人往往缺乏创造力。因此你读完之后记不住,没关系,读书并不是为了记住的。


第二种错误想法是:很多人认为读书实际上是我注六经,因为我们本能地对书有一种敬畏之情,认为书都是专家、学者、教授们写的,自己就像个学生一样要去学习一本书。如果你怀有这种想法,那么你读完之后还是要还给作者的。这本书是朱振鑫写的,你把书全都背下来了,那么你所知道的还是朱振鑫的想法,所以你这是在给别人作注解。那么好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呢?其实你想想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其实是为了六经注我,因此我读哪些书、怎么去读都是由我来决定的。书不是读书人的主人,而是读书人的奴隶,而绝大部分人都成了书的奴隶,从来没有起来造反过,所以他们成不了书的主人。如果一本书很厚,印得很好,你读完之后说,这本书我认为就这一页写得好,那么你就把这一页书撕下来,把剩下的扔掉。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那么你对书的迷信就破除了。这或许显得有些夸张,但我想告诉学生的是:你要有胆量、有信心,以你的学习和研究为基础,去找需要看的书。


泛读的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与你的研究或工作有关的,比如你将论文题目定作《土地制度的改革》,那么你就要去找相关资料,这种情况下最能体现六经注我。当你有明确的题目之后再去寻找材料,你往往会在看不同材料时考虑怎么将其放到我的论文里。通过读别人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框架,到时就能清楚地知道:我要引用哪篇论文,我要摘录哪一部分,我要把这一指标、这个数据、这一计算方法和检验方法用到自己的论文中。这时你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是在主动寻找材料。


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也会迷失在文献的海洋之中,因为他读着读着就没有自信了,觉得哪篇都好,最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所以这时也要不断提醒自己要以研究为主线。李敖曾经说过:最好的读书办法是为了写作而读书。先有一个写作计划,然后根据写作计划来决定要看什么书。


李敖还说过:要想搞明白一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本书。这句话听起来很怪,我又不是专家,怎么写书?但实际上他说的是对的。就像上次我说为了掌握基本概念,最好的办法是当老师,也即为了当好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去当老师。顺便说一下,为了当好老师,最好的办法是去当学生去学。老师与学生最大的不同不是老师知道的比学生多,往往是老师比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同样的,为了让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最好的办法是你把它写出来。如果你不写出来,你自己觉得自己懂了,但你可能在逻辑上是跳跃的,而当你写出来,你才能一步步地把逻辑理清楚。每一个研究生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即为了做一个专题研究而去泛读的经验。那你不妨将其用到其他方面。


第二类是为了寻求不同的思想,你需要广泛地读不同领域的书,并进一步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式。你慢慢会发现,层次高的人的一个特点是,他在不同领域都有所关注。这些人不是专家,但他们有很强的跨越领域的能力。如果你在一个行业里是专家,你就只能做一个工作。比如领导的一个特质就是能够融会贯通。因此你需要多读一些能提高自己思维能力的著作。


我个人体会是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克鲁格曼曾经讲过,经济学家只有一个样本即历史。如果你想知道未来是什么样,最好的办法就是知道过去的历史。如果过去的历史没有相关经验,比如货币国际化在中国经济中没有类似的经验,那么你就去看别人的历史,去看当年的日元、美元或德国马克,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参照。


如果能对历史有很清晰的了解,并且懂得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参照哪一段历史,那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比如,若想知道未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你需要跟历史比,那么跟哪段历史比呢?你是要跟民国初期的中国比,还是跟美国从强盗大亨的时代走向进步时代比,还是跟俾斯曼德国崛起时代比,还是跟苏联解体的时代比?实际上不同的比较会有不同的体会,最后你的功力就在于知道跟哪个比是最恰当的,进而得到什么启发。在读历史时要把握清楚其脉络,对横向和纵向的时间有一个历史的概念,也即搞清楚哪个历史时期在哪个历史时期的前面或后面,这一点有很重要的意义,有时候你不熟悉的历史会把它弄混。然后搞清楚哪段历史和哪段历史是在同一时期但在不同地方发生,这一点也是我们经常忽视的。比如,乾隆其实与乔治·华盛顿是同一年代的,但我们常常感觉乾隆早很多,如果你横向比较一下,你大概就能更准确地把握整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读历史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管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是说你不可能还原所有的历史,我们关心历史是因为我们关心现在,但是你若想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努力将自己还原到当时的处境,设想一下你在那个时期或那个位置上的话,你可能有的选择、你的内外部约束条件以及你的目标,努力体会所有的选择,并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比知道一些轶闻趣事或是谁跟谁的艳遇要有用多了,这才叫有历史意识。


百家讲坛之后出现了庸俗化的历史,一些学历史的人完全把历史还原为现在,即以现在人的角度去体会历史,这样做的好处是历史变得更加有趣,因为这跟现在人的感受是一样的,但坏处就是他完全忽视了当时的背景与现在是不一样的。如果你都把它变为庸俗的历史,虽然你知道很多历史的时间和人物,但你仍旧没有历史意识。


此外,我强烈建议大家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原来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像巫术一样存在的,像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都是个人认为的神神叨叨的东西,并无科学依据。现在有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这也不是一种科学,它只是观察人做一件事情时产生的反应,但是人的头脑是怎么思考的这一黑箱仍然没有打开。随着最近二三十年的科学发展,我们可以直接在不对大脑造成损害的情况下,观测到当某种情绪或心理认知活动出现时,大脑是怎么发生反应的。所以这样一点点积累下来,我认为这是一种革命,它改变了我们对人的认识的很多理解,其中侵入到经济学里的像是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卡尼曼的行为经济学,它其实是心理学奖,早期的像是西蒙,他的一个爱好也是心理学。


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推出经济学的基本定理,但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并不是理性人,这就有点像哥白尼对人类思想的贡献,最后你发现你不是宇宙的中心,而达尔文的观点为什么具有进步性呢?因为他强调你最开始不是人而是猴子,甚至再往前是由老鼠那样的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这就不断地在打击我们的自尊心。现在被译为脑神经科学的发展打破了我们认为自己是理性人的神话,这就迫使我们变得更加谨慎和谦卑。


我们总是觉得人的大脑设计如此精巧,真是造物主的奇迹啊,事实并不如此。其实大脑的构造是相当糟糕的,是拙劣的工程师设计出来的,但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出现的东西不能把它丢掉,而后来又产生了新的东西。这就好比如果你是一位汽车设计师,你的老板告诉你,你要把福特生产T型汽车时所用的零件全部用上,生产出新款的概念车,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设计出来的汽车是什么样子。当我们要做出判断时,大脑的好几个区域都能做出反应。例如受惊时,最初的反应产生于后脖梗的区域,在人是蜥蜴的时候会不经过大脑而直接做出判断。而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从人的大脑的前侧开始,经过判断之后做出反应。包括视觉,你认为你所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但现在的心理学发现,所谓的眼见为实都是不可靠的,当时的目击证人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但其实并不如此,因为他所看到的与他当时的心理活动有关。你认为你的记忆都是真实的,但其实很多是骗你的。


举个简单例子,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人生中最快乐的场景,有的人想到的是过生日的时候,有的人想到的是和恋人在一起的时候,但绝大部分人的回忆中都能清楚地看到他自己,这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看到自己。但为什么你认为那是你能记起来的画面呢?因为你的大脑在欺骗你。因此过去二三十年的研究对我们的认识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如果你能读一些这方面的书,那么你会知道自己的缺陷,从而避免过度自信,或是盲目扩大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几率。911事件之后,大家都认为恐怖主义最严重,但是你了解一下就知道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比911事件多得多。911事件后,大家怕劫机都不敢坐飞机,转而开汽车,结果死于汽车交通事故的人反而更多,这就说明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是不由自主地犯错的。


第三类需要看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例如生物学进化论方面有很多非常好的科普著作,像是道金斯和古尔德的书,它们会启发你用一种演进的思路系统地思考问题。混沌理论或复杂系统也会告诉你什么是复杂,什么是简单,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比较流行的还有黑天鹅、转折点(tippingpoint)以及blink(研究为什么突然发生变化)。这些跨学科的综合性科普读物不一定与你的具体研究有关,但这会对你在工作或生活中处理一些问题给予一定的启发。最后一类是纯粹出于兴趣而进行的泛读。比如你对喝茶感兴趣,想了解一些茶文化,这就完全出于一种阅读的快感,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读。


还有一些人想提高一下自身修养,那可以去读一些经典著作,所谓经典著作就是大家都想读但都不去读的著作。还有一些人觉得经典著作应当正襟危坐地去读,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这样。如果你从来没有读过经典著作,你就需要有读经典的经历,但一旦有了这种经历,那就不是所有的经典都要用精读的方法去读了,这要根据你的取舍来决定阅读方式,你完全可以像翻小说一样把托尔斯泰的书翻一遍。你或许会说:“我这么随便一翻记不住啊?”记不住也没关系,或许你读一遍之后就忘了,比如我在读俄罗斯文学时,读个十页我就忘了,因为人名实在太长,但忘了也没关系,哪怕连故事本身也忘记了,但你的记忆中会沉淀下来的,读过和没有读过肯定是不一样的。


最后并不是要你把每一本读过的书都倒背如流,而是要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即你的气质、修养和眼界都会跟别人不一样。此外,不要把目标设得太高,想把一本书都背下来,即使这本书很好,你能记住其中的一句话、一个观点或是一个故事,对你来说就已经很有用了。你从这本书选一个观点,从另一本书再记一个例子,最后你就会很博学了。你把某一点记得很清楚就能吓死很多人,你会突然在饭桌上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什么话,大家会说:哇,你怎么都能背下来。你其实就记住了这一句话,而这样就能吓倒很多人了,所以把这一点一滴的东西积累起来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总之,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把心态放轻松,这样读书就会轻松很多。大家不愿读书的原因是觉得读书很累,实际上读书是最有意思的,并且也是最便宜的。为什么我要在金融危机之后拼命给大家推荐书籍?因为如果原来你想了解华尔街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人会告诉你,你一个研究生不会有机会接触到华尔街的顶级高手。


作者:何帆(中国社科院博士),来源:何帆研究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