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会干货 ▎新常态下的投资新思路

 haosunzhe 2015-01-26

新常态下投资要有新思路。创新创业和创造其实是一个新常态。无论是在去年还是前年,还是在时下今天,对于行业的创新,尤其是对于行业机制的创新,一直是从业者一直非常渴望的。那么从投资的领域来看,怎么对于投资机构自身的机制来创新?第二,在时下今天我们对于投资的业态和热点怎么来看?第三,作为投资的机构,对于时下投资领域新的布局怎么样来展开?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分论坛“新常态、新思路”上,江苏高投副总裁、毅达资本总裁董梁、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招商昆仑执行董事陆地、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浦晓燕、中再资产副总经理曲家浩、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熊钢、韬睿惠悦中国区投资咨询部咨询总监甄晓蕾带来了精彩观点。本场论坛由松禾资本董事长罗飞主持。以下为嘉宾观点摘要及现场实录。


董梁:把过去积累的资源用于新的投资项目


江苏高投副总裁、毅达资本总裁董梁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自问自答:对于江苏高投、毅达资本来说这两年真正的变化是什么?其实我们过去并购的案例其实不多,但是从2013年到2014年开始,情况开始变化。2014年我们退出的案例里面有60个都是通过并购途径。它的效率比IPO还是要高。这是我们目前比较大的一个变化,也是非常核心的变化。


他指出,以前公司大部分精力花在做前瞻性的判断上面,别家机构没有看到机会,我们看到了然后投进去。但是现在仅仅有这点远远不够了。一个机构,需要把你积累下来的方方面面的资源用于你的投资。我觉得这个趋势非常明显。


以下为江苏高投副总裁、毅达资本总裁董梁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发言实录:



毅达资本(母公司是江苏高投)过去是国有投资的平台,队伍都有在国有投资的平台下进行工作,激励约束都是通过内部制度来解决的。内部制度有一个问题,不太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更不具有王忠民理事长刚才演讲里说的合伙人机制所应该释放的核心力量。去年,我们就顺应大的趋势,把这个改了,成立了合伙机制的团队。团队不同层面的成员都有一个平台,就是益达资本。听了王忠民理事长关于合伙人的力量这个主题的演讲,真的觉得醍醐灌顶。去年我们的工作,就是王理事长所说的合伙机制的核心力量在GP团队当中得到了释放,就这么一件事。我们有两级合伙人制度。益达资本的合伙人最年轻的应该是三十六七岁。


谈到投资的兴趣点或热点,其实就是和健康、节能环保、移动互联这些东西相关的业态。但是对我们来讲,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想怎么做?如果做得不好,还不如不选这个。对于我们来说这两年真正的变化是什么?跟以前不一样,以前精力花在做前瞻性的判断,人家没有看到,你看到了投进去。但是现在这两年光有这个远远不够了。怎么把你过去所积累的资源运用到投资,做好了是可以赚钱的。我觉得这个趋势非常明显。我们过去并购的案例其实不多,但是从2013年到2014年开始,情况开始变化。2014年我们退出的案例里面有60个都是通过并购途径。它的效率比IPO还是要高,这是非常核心的变化。一个机构,把你积累下来的资源,方方面面的资源用于你的投资。这是我们目前比较大的一个变化。


熊钢:均衡和差异是澳银资本的投资策略


“澳银资本投资策略就是两个词,一个是均衡,一个是差异”,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熊钢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如是说。


他指出,所谓均衡是希望有核心配置,大部分资金会投入到核心领域,剩下的配置是比较前瞻性的行业。其实我们的核心配置还是在医疗健康和清洁技术领域。对于互联网我们一直在关注,一直在寻找一些投资机会,当然这不是我们重点配置的内容。我们很多时候是把它当成一种投资的事业,就像技术要创新一样的,投资也要创新。


以下为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熊钢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发言实录:



“2014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30强”获得者澳银资本管理着两个系列的基金:一个外币基金,一个人民币基金。目前外币基金市值规模3.5亿美金左右,人民币基金规模也不算很大,到现在为止十二、三个亿。新常态下,机构怎么创新呢?我认为创新本身是一个底层的、基础性的工作。


澳银的做法是围绕最基本的问题展开,即如何把资本和资本管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也是我们创新的一个基点。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管理者和出资人缺乏一个中间的桥梁,缺乏一个中间层。投资者只管出资,而管理者只负责管理,缺乏一个比较好的中间桥梁。需要中间层来协同他们的利益和他们的诉求。我们目前做的事情就是把GP这个角色转化为中间层:GP作为最大的出资人之一代表着出资人的利益,同时也是管理团队的合伙人之一,也代表着管理层的利益。目前,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带领着团队已经磨合了一段时间以后,还很顺畅。


谈及GP团队,澳银资本应该是小家碧玉,我们的团队合伙人目前来讲只有4位。合伙人年龄都在40以上,没有年轻的合伙人。因为我们成立的时间不算太长,在中国的团队只有5年的时间。不过我想很快会引进80后的合伙人,他们在一些专业领域里面表现出非常好的潜质。我们有一个机制,就是有一个权益份额是留给未来合伙人的。具体来讲就是我们前面的合伙人会预留一个新进的有潜质的合伙人一个份额。


澳银资本投资策略就是两个词,一个是均衡,一个是差异。所谓均衡,我们是希望有核心配置,大部分资金会投入到核心领域,剩下的配置是比较前瞻性的行业。我们投资的行业开始的时候应该讲比较广泛,目前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及最近的在中国团队5年的这么一个投资实践,我们逐渐收窄到3个行业:一个是硬件科技和清洁技术;第二个行业是医疗,生命科技和健康。其实我们的核心配置还是在医疗健康和清洁技术领域。对于互联网我们一直在关注,一直在寻找一些投资机会,当然这不是我们重点配置的内容。而且我们的理解不像一些机构讲的,我们很多时候是把它当成一种投资的事业,就像技术要创新一样的,投资也要创新。澳银资本在互联网的投资上面会有一些尝试。


曲家浩:坚持投资分散化和多元化


“在投资方面,中再主要还是从配置角度出发,原则就是分散化和多元化。我们做PE也就是这一两年的时间,还在初期的组合构建当中,所以下一步投资的重点也是在我们的组合”,中再资产副总经理曲家浩在“融资中国2015年资本年会”上表示。


关于保险资金进军创投行业,曲家浩认为,保险公司去投基金,选择GP的时候,我最关注的问题是投资管理者和投资人的利益,如何通过合伙人的机制或者是激励约束,激励设计来保证管理人和出资人的利益。这是PE行业能够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中再也在探讨在投资方面建立这种机制。


以下为中再资产副总经理曲家浩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发言实录:



中再集团管理1400亿的资产是在PE领域比较活跃的一个公司。目前我们已经投了9个PE基金,包括3个海外基金,是国内第一家投到海外市场的保险公司。管理团队现在有14个人的,我应该是年纪最大的。我们也不断地来通过各种渠道来引进一些人才。我们团队成员包括中信投资、普华泳道、海外PE的GP团队、公募基金团队过来的成员。我们希望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团队,当然现在机制是在一个大的机构里还不是GP的这种合伙制这样,但是我们下一步也是希望朝这个方向努力。


创新机制的问题是我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其实说起保险公司投资PE,也是在不断地创新。这两年保监会出台的相关政策非常多,包括一些夹层可以去鼓励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基金,这个其实都进行了创新。当然解决机制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最近保险行业的第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已由光大已经联合其他5家保险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其中管理公司最大股东只有30%的股份,另外还有团队持2%的股份。我认为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对于市场化机制的探索。包括保险公司去投基金,选择GP的时候,我最关注的问题是投资管理者和投资人的利益,如何通过合伙人的机制或者是激励约束,激励设计来保证管理人和出资人的利益。我觉得这是PE行业能够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中再也在探讨在投资方面建立这种机制。


在投资方面,中再主要还是从配置角度出发,原则就是分散化和多元化。我们做PE也就是这一两年的时间,还在初期的组合构建当中,所以下一步投资的重点也是在我们的组合。比如说我们在境外投资,一是包括地域上的分散和策略上的分散。我们现在有北美的配置,亚洲的配置,重点看欧洲的机会。另外海外PE在策略上也是非常多元化的生产。在国内其实大家以前的策略相对会比较同质化一些,以前投的更多是综合性规模比较大的基金。下一步政策开放之后,本身我们也看VC,也在看夹层,也会更多的关注一些专注于某些行业,特别是我们比较喜欢的一些行业,包括医疗、消费。


另外,因为我们是处在早期的做PE前期的阶段,其他人的意见我们也是要考虑的。但是PE组合本身也会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下一步也会做一些跟投和直接投资,当然跟投和直接投资方面,我们也会选择一些比较喜欢的领域。


浦晓燕:人民币基金拥有近20家大型机构投资人


“如果有非常一致的LP和GP利益的绑定以及GP比较高的道德约束、很专业的LP,包括GP,知道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就有很好的合作关系”,谈及红杉中国基金与LP的关系,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浦晓燕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表示,“整个人民币基金有将近20家大型机构投资人。这可以说是我们在人民币基金方面的创新,同时也是GP和LP之间良好互动、合作的一个佐证。”


以下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浦晓燕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发言实录:



红杉资本的投资方向主要是互联网,科技传媒,大消费,健康以及环保新能源等。红杉GP团队整体来说应该是平均年龄属于偏年轻的。我们的投资领域中TMT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所以我们80后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而且我觉得今年会看到90后跻身其中。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决策机制也是非常扁平化的。无关层级,只要你对这个行业有足够深的认识、有足够多的理由来支撑你的看法和见解,都会被倾听的。


说到基金本身的创新,我想从一些现状和事实来阐述一下红杉跟LP的关系。红杉美国基金有很多年的历史,有非常耀眼的合作团队,最长的LP超过了40年。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有非常一致的LP和GP利益的绑定以及GP比较高的道德约束、很专业的LP,包括GP,知道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就有很好的合作关系。红杉中国基金也发展的非常顺利,我们是得到机构投资人认可最多的基金,应该也是在保险行业得到认可最多的一支基金。同时,我们整个人民币基金有将近20家大型机构投资人。这可以说是我们在人民币基金方面的创新,同时也是GP和LP之间良好互动、合作的一个佐证。

 

陆地:深度挖掘LP需求,为LP服务


“其实GP和LP的关系,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PE行业,目前还非常不成熟”,招商昆仑执行董事陆地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直言不讳的表示,“包括LP、GP怎么样来逐步探索,使双方的资源结合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要非常努力的一个方向。”


结合招商昆仑的实际,陆地认为:作为GP,要依靠自己的资源来挖掘LP的一个需求,去为LP服务。这是行业的本质。


以下为招商昆仑执行董事陆地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发言实录:



招商昆仑是由招商局集团跟西洋建设集团合作成立的基金。在招商局体系当中,是属于招商局资本体系一支最大的基金,目前规模是75个亿。关于刚才罗总讲的GP和LP的关系,其实招商局应该是近代中国100多年历史当中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国企,对组织框架和制度创新也做了非常多的尝试。从招商局资本这个公司角度来讲,我们目前有招商昆仑、招商局中国基金、招商科技这么几个投资平台。未来招商资本也会朝着投资平台这么一个方向去发展。现在招商资本会作为一个GP和LP,在市场上招募在某些领域都比较有经验的投资团队,以这个投资团队为主来成立新的基金。目前正在准备的有消费者基金、海通基金,还有远洋方面的一个基金。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输出了招商局的品牌,一方面又利用了成熟的团队在各自领域的投资经验,希望能够在基金管理平台这个方面上有所创新和有所成就。当然了,上述几只基金正在筹备阶段,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其实GP和LP的关系,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PE行业,目前还非常不成熟,包括LP、包括GP。怎么样来逐步探索,使GP和LP的资源结合,也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非常努力的一个方向。


就招商昆仑来讲,我们是怎么处理跟LP之间关系,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合作的?其实我认为LP分很多种,有家族企业、高净值人士,我们现在的LP是比较特殊,是一家建设集团、是一个国有企业,它们的需求跟其他的LP实际上是不太一样的。它们需求是要保持一个资产稳定的增值,所以我们没有追求高收益的项目,而是把许多大部分的资金配置在比较安全、比较稳定收益的领域。所以说经过3年运作,跟LP的合作也是逐渐在磨合,会比较能顺畅起来。我想说的是,我们作为GP来讲的话,要依靠自己的资源来挖掘LP的一个需求,去为LP服务,其实这才是行业的一个本质。


关于GP团队,因为我们没有实行合伙人制度,我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下看法:首先,我相信每个基金背景不一样、管理体制不一样、投资方向和策略不一样,可能合伙人的年龄都会有比较大的不同。比如说一些VC的基金,现在谁理解用户谁有发言权,50后、60后、70后的投资人可能不太容易去做了。招商昆仑是一只规模比较大的PE基金,主要关注的还是传统行业当中的一些转折性的机会。


第二个方面,在人生阅历当中要经历过几个周期。经历过起起伏伏的股市,才会看到这种机会。所以我们公司实际上来讲,从业人员的年龄肯定是比一般的投资公司大一些,主要是以70后,80后为主,决策层以60后为主。再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毕竟是国有的公司,现在还没有实施完整的合伙人制度,可能这也是我们一个努力方向。在我们公司内部决策层有一些合伙人的权益,但是不能称为一个合伙人,这是我们现在的情况。


关于投资路径,我通过三点分享一下我们机构的投资策略和想法:第一点是把握宏观,奠定格局。因为我们是一个比较大的投资机构,而且我们的LP追求比较稳定的汇报,所以说我们必须把比较大的资产投入到一个宏观上非常稳定,而且比较正常发展的行业。比如2014年上半年我们在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包括我们还投了节能、能源方面的一些资产。当然保险和证券在最近已经有非常大的收获。

第二是聚焦矛盾,创造机会。怎么来解释这句话,其实我们关注的都是一些成熟的行业。成熟的行业在不同的阶段随着宏观的变化和个体企业的环境变化,会有一些交易的机会。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现在乳业中农民又开始倒掉牛奶了。这在几年前发生的事情,现在又出现了。牧业的股票都跌到非常低的价格。但是农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都是一个保护的行业,如果说农民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失,政府财政会去保护的。从养殖业角度来讲,集中养殖是一个很大的趋势,包括养鸡,牛,我们认为奶牛的饲养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去年的奶价是上涨50%多,所以上市公司的估价特别高。另外一点就是跨国公司体系下一个创业企业家的投资机会。


第三点是贴近市场,控制风险。这是招商昆仑的一个特点。招商昆仑因为投资规模比较大,在每一个公司当中不可能占非常大的比例,不可参与到日常的管理当中。所以我们控制风险一个主要的方式,就是要贴近市场,控制风险。我们投资的大部分的标的都是流动性非常强的。


甄晓蕾:私募、房地产融合趋势渐显


韬睿惠悦中国区投资咨询部咨询总监甄晓蕾在1月21日举办的“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指出:从2008年开始韬睿惠悦就对市场上的私募股权基金进行跟踪,见证了整个中国私募股权成长的历程。我们客户的投资领域从最初的成长性基金已经扩展到VC,扩展到了并购基金。韬睿惠悦涉足了很多海外的投资基金。从海外的投资基金的变化来看,私募、房地产,还有基建在逐渐地融合,可能在中国这也将是一个趋势。


谈及投资策略,甄晓蕾认为,现在比较看好的投资机会还有投资团队,希望不要过多的参与运营或者是不要把风险过多的集中在运营的环节,也不要过分的和全球作物或者大宗商品价格进行连接。我们希望是一个更稳定或者是说空间更大的一些策略。


以下为韬睿惠悦中国区投资咨询部咨询总监甄晓蕾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发言实录:



韬睿惠悦的投资咨询服务部门比较特殊,是站在中间为LP、GP服务的咨询机构。我们一贯秉承的一个原则和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希望把LP和GP关系实现去两极化,让他们形成一个更好更健康,互惠互赢的伙伴关系。在境内,我们非常关注投资中国的亚洲基金,还有国内的人民币基金。我们在去年为全球客户投放了一亿多美元的这样一个投资的份额。


另外讲到创新,其实韬睿惠悦有一个比较强大的研究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发掘一些市场上尚未商业化的一些投资机会,并且通过我们认为优质的投资管理者,把它实施出来,制造出来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或者获利投资的产品。所以从创新的角度,我们是和LP、GP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但是可以带来更加附加值的机构。


团队方面,作为一个咨询机构,我觉得团队年轻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作为顾问。我们要经历不同的周期,有好的坏的,有一些经验才能对客户提出一些建议,而且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团队的稳定性。在中国我们非常稳定,从2004年我加入韬睿惠悦以来,我们的团队只有进,没有出。另外,再介绍一下韬睿惠悦的咨询业务,我们的业务是涉及跨资产类别的研究。我们为机构投资者进行组合构建,有的时候是跨传统领域,有的是在传统领域之内进行大家比较熟知的股权债权甚至一些基金的组合构建。另外一类覆盖私募股权,私募股权房地产基金,还有基础建设、设施这样的基金。从2008年开始韬睿惠悦就对市场上的私募股权基金进行跟踪,见证了整个中国私募股权成长的历程。我们客户的投资领域从最初的成长性基金已经扩展到VC,扩展到了并购基金。韬睿惠悦涉足了很多海外的投资基金。从海外的投资基金的变化来看,私募、房地产,还有基建在逐渐地融合,可能在中国这也将是一个趋势。


关于投资思路,我想其实在当前这个环境下,很多机构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样找到一个相对较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因为投资思路、领域不一样,前期有一个很长的阶段,所以选择投资策略和产品的时候,可能会考虑有什么样的投资品种可以尽量缩短这一个周期,尽快实现分流。


韬睿惠悦做了很多研究,总结出来一系列的可以给投资者提供起期收益并且增产的。比如说农业这么老土,怎么赚钱,通过什么方式赚钱?其实我们在这个领域里边做了很详细的研究,比如一些基金可以参与耕地的租赁。大家知道在全世界可使用的耕种土地量是有限的,资源的获取能力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还有参与一些农机租赁这样的形式,还有作物收成的分享,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相关的渠道去获得农业方面相关的投资收益。


我们现在比较看好的投资机会还有投资团队,希望不要过多的参与运营,或者是不要把你的风险过多的集中在运营的环节,也不要过分的和全球作物或者大宗商品价格进行连接。我们希望是一个更稳定,或者是说空间更大的这样一些策略。


李家庆:用二十年的跨度来思考发展


“实际上GP与LP是荣辱与共的,只有建立一个人跟人之间,机构跟机构之间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能够使得我们基金管理能够持续地获得支持,并且能够用十年、二十年的跨度来思考我们自己的发展。这个是很重要的”,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在“融资中国2015年资本年会”上说。


关于今年的投资热点,他指出:作为我个人来讲,还是非常看好在金融、医疗领域里边的一些创新公司。这个创新可能是一些新技术,新模式,包括互联网所带来的,真正有扩张性而且能够长期沉淀资产的一些平台型项目。其次,凡是有可能君联资本所在的创投行业的事情,我们都很感兴趣。


以下为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在“融资中国2015资本年会”上发言实录:


君联资本2001年设立,今年是第14年。目前,我们管理6支美元基金和3支人民币基金,行业从TMT到消费医疗、清洁技术和先进制造。我们的人民币基金里面也包括社保基金,包括中再集团也都是我们的投资人。


作为投资机构或者GP来说,创新是一以贯之的。除了在投资标的、行业选择、投资模式方面有很多不断地变化和创新之外,作为一个有一定历史一个GP来说,本身也需要不断去创新。因为这里面牵扯到GP和LP之间的关系和合作模式。GP和不同代次的LP之间的合作模式,不同领域里边的投资团队之间的合作模式。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君联资本一方面在具体的行业和项目选择方面,投资模式上面去探讨。另外一方面,也不断的探讨和不断的改变我们自己,以寻找到一个能够长期可持续的为LP和出资人创造持续的收益,同时保障品牌,一个基金管理人能够可持续的一种模式。早上王理事长讲到的合伙制的精神,背后还存在一个合伙制本身如何保持一个持续和创新的延续性问题,所以在这一块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我们的出资人,包括LP给GP持续的支持和理解。他们很有价值的建议对于GP健康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具体到说到君联资本GP、LP之间的关系,就是长期的合作互利共赢。所谓的长期合作,最长的LP就是联想控股。它14年来一直是我们基石的LP,当然也不断有其他LP进来,最长的也超过了10年。第二个方面,我们在帮LP管好钱,创造收益的同时,也不断的为LP带来一些合作投资,直接投资,甚至是帮助LP来建立他自己的直接投资队伍。从这个角度而言,实际上GP与LP是荣辱与共的,只有建立这样一个很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仅是管钱那么简单,而是人跟人之间的,机构跟机构之间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能够使得我们基金管理能够持续地获得支持,并且能够用十年、二十年的跨度来思考我们自己的发展,这个是很重要的。


君联资本初期第一次能够晋升到合伙人的,是三十四、五岁左右。但是是不是合伙人,我觉得更重要的要寻找背后的两层意思:第一,有做事的主动性和自由度,能不能够把自己的激情和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从这一点来说,是不是合伙人在一个公司里边,最关键的就是年轻人的声音能不能被别人听到,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他的决策力会得到尊重。第二,利益的方向。作为君联资本来讲,合伙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利益全员分享,每一个成员都能分享投资的收益。第二点是老的合伙人在老的基金里边的利益会一定程度上与新的基金新的合伙人进行分享。这是非常特殊的一种。一个新加入到团队里边的人,历史投资上面获得的收益能够相应的覆盖到他,鼓励他放手去干。因为利益的分享对十年的基金来说,每一期基金见到收益的时候,可能是第五年,第七年,第八年,一个新人进来之后,能够得到老一批的人或者前一个基金的管理者在他的利益分享机制当中一个覆盖,能够支持他,能够解决他短期收益的问题,而且使得不断地去激励新的人,来为整个组织创造收益。反过来对于前面的出资人来说或者前面的管理者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保障,这个机制滚动下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组织的GP也好,或者对于新加入的同事,或者新一代的投资管理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机遇。


关于投资的热点行业,作为我个人来讲,还是非常看好在金融,包括在医疗领域里边的一些创新。这个创新本身来说,可能一些新技术,新模式,包括互联网所带来的。当然O2O也好,这些炒的比较热了,而且在这里边能够真正有扩张性,而且能够长期沉淀资产的一些平台型项目或公司。这一块的东西我们非常地关注。其次,凡是有可能能够颠覆我们自己这个行业的事情,我们都很感兴趣。


(本文由《融资中国》记者王迪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