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第9节;快读网

 中医馆163 2015-01-26
                   五情缘起
  [原文]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肺之气燥,其志为悲;肾之气寒,其志为恐;脾之气湿,其志为思。盖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府;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动之以风木,则水交于离宫。木生而火长,金收而水藏,当其半生,未能茂长,则郁勃而为怒,既长而神气畅达,是以喜也,当其半收,将至闭藏,则牢落而为悲,既藏而志意幽沦,是以恐也。
  【翻译】肝气具有风的性质,情志为怒;心气是热性,情志为喜;肺气焦燥,情志为悲;肾气性寒,情志为恐;脾气性湿,情志为思。阳气上升而化为火就热,阴气下降而化为水就寒。上火发热,泄下而不收藏,以燥金收敛,那么火交于肾;水下发寒,收藏而不泄下,以风木催动,那么水交于心。木气生发火气生长,金气收敛水气收藏,当达到一半还没有茂盛的时候,就郁积累突然发怒,等到生长到神气畅达,就是喜了,当收敛到一半,将要达到收藏的时候,那么稀疏零落而为悲,达到收藏而意志死亡,就是恐惧了。
  [原文]物情乐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自然之性如此,其实总土气之回周而变化也。
  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戊土西降,则金水收藏。生长则为喜怒,收藏则为悲恐。若轮枢莫运,升降失职,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则土气凝滞,而生忧思。
  【翻译】人心喜欢升而讨厌降,升为位置得当,降为位置不当。位置得当就高兴,没有得到就发怒,位置得当就恐惧,将要失去就悲伤,自然的本性如此,其实总是土气的周而复始变化。
  己土从东发上升,那么木气火气就生长,戊土从西方下降,那么金气水气就收藏。生长就是高兴和愤怒,收藏就是悲伤恐惧。如果轮枢运转不正常,上升下降的职能丧失,高兴愤怒不出现,悲伤恐惧不发作,那么土气凝滞,产生忧思。
  [原文]心之志喜,故其声笑,笑者,气之升达而酣适也。肾之志恐,故其声呻,呻者,气之沉陷而幽郁也。肝之志怒,故其声呼,呼者,气方升而未达也。肺之志悲,故其声哭,哭者,气方沉而将陷也。脾之志忧,故其声歌,歌者,中气郁结,故长歌以泄怀也。

  【翻译】心的情志是高兴,所以他的声音是笑,笑是气上升通达畅快舒适。肾的情志是恐惧,所以他的声音是呻吟,呻吟是气下沉陷落忧郁。肝的情志是愤怒,所以他的声音是喊叫,喊叫是气开始升还没有到达。肺的情志是悲伤,所以他的声音是哭,哭是气开发下沉将要陷落。脾的情志是忧虑,所以他的声音是歌唱,歌唱是中气郁结,所以放声高歌以达到发泄胸怀的目的。
  {解读}五情,喜﹑怒﹑哀﹑乐﹑怨五种情感。此黄元御大师以气机升降解释情志变化之文,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原来,情志分而言之,则为五为七,合而言之则为一,总还是元气流动的不同表现形式。元气分可为二,为五,为万物,合则为一。

  精华滋生
  [原文]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
  【翻译】阴生于阳,胃是纯阳含有阴气,有阴气就下降,混浊的阴气下降,所以清净虚无善于容纳。食物和水进入胃府,脾的阳气研磨消化,渣滓运输到下面变为粪便和尿,精华往上供应变化为血和精气。
  {解读}精华指五脏之气中最精粹部分。《灵枢?疏五过论》:“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
(可以使用<-和->翻页 Enter回到目录 CTRL+D收藏本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