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石油产消比变化及预测

 昵称66lI0 2015-01-26

三、世界石油产消比变化及预测

    石油产消比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石油净进出口状况。石油产消比越高,石油净出口量则越大,反之则净进口量越大。

    跨国企业在海外发展上游业务,一般应当尽量选择产消比较大的国家或地区。产消比大的地区往往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是,影响勘探开发潜力的因素很多,包括各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因素,而且产消比对勘探远景发现潜力没有特别指示意义。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分析判断。

    根据不同国家石油产消比的不同,划分出:石油净进口国(产消比<100%);一般石油出口国(产消比100-300%);重要石油出口国(产消比>300%)。

    分区来看:

    北美原油产消比接近50%,进口原油依赖度在50%左右。但是这其中,加拿大和墨西哥石油产消比均在150%左右,为净石油出口国。而美国则小于40%,高度依赖原油进口。美国石油产消比持续数十年的下降趋势自2005年起有所缓和,其产消比近年基本保持未定,没有继续下降。

    南美原油产消比大于110%,为净出口地区。但是,由于委瑞内拉和厄瓜多尔等一些国家产量下降,出口原油减少,使得南美近年的产消比有所回落。这种回落不代表南美石油潜力减少,南美石油工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欧洲和前苏联地区原油产消比在87%左右,其中挪威、丹麦和前苏联地区的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土库曼为主要石油出口国。欧洲其它国家均为石油净进口国,其中欧盟石油产消比仅为15%,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国际油价变化对欧盟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中东各主要石油生产和消费国原油产消比均高于200%,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产消比大于400%。自上次石油危机以来,中东地区石油产消比基本是稳中微降的趋势。可以看出,中东作为世界石油最大出口地区的重要地位。

    非洲原油产消比20年一直是平稳中有所上升,产消比目前大于350%。显示非洲也是世界原油的重要供应地区。

    亚太各国原油产消比基本在100%以下,仅马来西亚大于150%。亚太区石油总产消比仅为31%,甚至低于北美,是个大区中对原油进口依存度最高的地区。

    通过各地区原油产消比的对比,可以看到:亚太、北美、欧洲加前苏联地区是石油净进口地区,其中亚太区进口依存度最高;中东、非洲和南美是石油净出口国,其中中东地区产消比最大,超过400%。

 

世界石油产消比变化及预测

 

图5. 世界原油产消(费)比变化(%)

 

    从趋势看:1.亚太和北美产消比都在持续减小,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扩大;2.由于发达国家石油需求下降及里海周边国家增产,欧洲加前苏联地区对外依存度有所缩小;3.另一个重要趋势是,近几年来,石油净出口地区的中东、非洲和南美产消比均出现下降势头。如果第1和第3种趋势持续发展,对世界石油供需平衡将形成一定挑战。

    原油产消比小于100%的主要石油生产国有:美国、中国、乌兹别克、英国、印尼、巴西、秘鲁、澳大利亚、罗马尼亚、泰国和印度。其中产消比小于50%的主要石油生产国有:美国、中国、印度等。原油产消比在100-300%的一般原油出口国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伊朗、土库曼、马来西亚、墨西哥、丹麦、加拿大、阿根廷和埃及。其中伊朗和厄瓜多尔有资源潜力将产消比提高到300%以上,成为主要石油出口国。原油产消比大于300%的主要原油出口国有:卡塔尔、阿塞拜疆、挪威、科威特、哈萨克、阿尔及利亚、阿联酋、沙特、委瑞内拉、俄罗斯等。其中产消比大于1000%的有卡塔阿、阿塞拜疆和挪威。这些主要和一般原油出口国中的一些其它政治经济干扰因素小的国家,就应当是我国石油公司海外扩充资产的主要对象。当然,石油产消比不能完全说明一个国家的石油潜力,特别是远景勘探潜力。

 

    总结之,亚太和北美地区石油产消比都在持续减小,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扩大。目前,产消比小于50%的主要石油生产国美国、中国、印度等均属于以上地区。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地区是中东、非洲和里海周边地区。原油产消比大于300%的10个主要原油出口国中,卡塔尔、阿塞拜疆、科威特、哈萨克、阿尔及利亚、阿联酋、沙特、俄罗斯等8个属于以上地区。近几年来,石油净出口地区的中东、非洲和南美产消比均出现下降势头。这对世界石油产消平衡将产生消极影响。石油产消比大于100%的国家是我国石油公司海外并购资产的主要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