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心得(第七十九集) 罗国正 - 龙快子 - 文化博客

 兰亭道侣 2015-01-27
美学心得(第七十九集)
罗国正
2012年3月
1426、人们经常会这样:活动的目的是活动的根据。而目的本身的依据又存在人的需要、动机、理想和价值评估中。也有很多活动是本能的、或不自觉的、或不带目的性的,这也是常见到的现象。先天决定性与后天培育出的理性,在交叉地进行着。具有崇高人格者,常常表现出高度的理性。人的活动总的态势是追求自由和幸福。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处在活动中的。我们无法理解没有任何活动就可以产生“人格”。从总的来讲,人的活动不只是满足于简单地从主体外获取现成的养料,只是为了肉体的生存而已,而是有多种需要,并有自己的理想作为内在的动力,努力发展、持续地改变客体、扩大规模、进行内容越来越复杂的创造活动。这不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社会的互动作用。从而构成了在我们星球上被视为比任何生命都要最高级、最复杂的存在形式。正因为有了这种活动和形式,才产生“人格”的问题。人格既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又是使人的活动减少内耗,平衡于各种关系,使类的利益最大化的精神力量和活的物质力量。人格也使人的活动,不是只具有生物存在形态,而是具有真正人的意义的存在。这种意义当然也包含人的社会性和每个人的自由意志。这就体现出人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的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这满足实现的过程,也是构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体现出人格自身所具有价值的过程。这过程可以成为对人格进行四十二维时空动态把握和全面的审美。
1427、人格的最大价值,体现具体人对类的觉醒,从道德上、智慧上、实践上自觉地使类的利益最大化;使充满动物本能的人上升到具有自由意志、具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同时,又与他人、或“类”有共同的目标、计划、理想,实现人与人之间能互助互爱、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形成善良有序的和谐社会,从而使具体的人与我们星球其他生命形成本质的区别。所以人的价值核心内容是人格的价值。人格的价值也是使人的价值区别于物质的价值的最本质的内容,这内容不但表现在物质形态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精神的内涵上。
1428一般的物在审美关系和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不能作为主体。而人这种具有美学价值和其他价值的充满精神性的“物”,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具有两重性,是两者的辩证统一体。这种辩证统一体,在具有崇高人格的人身上,得到了最高最集中的体现。
1429、人作为价值主体,可以凭借经验、智慧、创造力对具体客体进行合规律、合目的性的改造,使“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使物的自然属性变成价值存在。但这种做法,不能用于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另一个人或另一部分人在他们不是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否则,违反“人格的资格平等”的原则,是一种侵犯人权的行为,这是社会的丑恶现象,是与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背道而驰的,是对独立人格的精神的亵渎!
1430、人作为审美、价值客体,一方面与外在的主体(他人、群体、社会)形成审美、价值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对自身构成审美、价值关系。它既可满足他人、群体、社会的需要,又可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经常的互动过程中,有作为的人,可以经常进行自我调整,使人格趋于完美,从而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如果过于着意,也会导致忘记了本性,使自然人格受到伤害,甚至时刻戴上“人格面具”,使所有的价值放在应付外界对自己的审美上,这样,就走偏了!没有活出“真我”了。
1431、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当然是取决于一个人对社会的满足程度。而人格的本质要求,人不只是要满足社会需要,更是人首先要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件“物”,一条畜牲存在于社会。具有人格的人,既对自身形成了“人的价值”,这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同时,也自然对社会有其价值。只有整个社会的大多数是由具有“人格”的人组成,而不是由“人形畜牲”组成,人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只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而忽略人格独立的价值,必然导致产生一批“人形畜牲”,这既使很多人受害,也使社会受害。具体的人格与社会有一种互动的结构关系,量变、质变的因果关系;这种互动的结构和因果也是对人格与社会进行审美的重要参数。美好的社会是具体的美好人格在数量上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使社会的质产生飞跃的结果。反过来也可以这样,美好的社会为培育出大量美好的人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只有存在着大批独立人格的人,社会才会多元化,才会多边利益制衡,才不会走极端,才不会使社会这航船失去平衡,甚至翻船;才不能让少数坏人长期地、大范围地危害到整个社会。这才是最大的社会价值所在。所以,没有反对声音的社会,肯定是缺少“独立人格”的社会,也必定是人权受到严重侵害的社会。如果整个社会忽视对人的独立人格的培育,我们就可以下这样的结论,这个社会是不道德的社会!人们只有认真地对这样的社会进行审美,必然会得出这样的感受,丑恶现象到处可见,而美好的事物,非常稀少。这样,就会很多人宁愿让更多的时间与大自然接触,不愿与人接触;宁愿与猫狗打交道都不愿意与人打交道;宁愿将时间用在将自己种的花草修葺好,都不愿意去参加约会;……。
其实,这里是最需要一批为建设美好的社会而奋斗的人!不然的话,后患将长久地在社会延续。对不道德者,人们应该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进行谴责!使他们在人民中显得极其孤立,这样美好的曙光就很快展现在面前了!人们应该永远铭记,一个良好的社会,必定是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是以具有人格的人为主体、为主流力量的!不能让“人面畜牲”成为驾驭社会的力量。否则,社会的大悲剧必定发生!历史又反复证明,单凭相信道德的力量,而没有法制的威慑,也常出现“人格”迅速变形和异化的现象。因为色利的诱惑实在太巨大,而人性的弱点和死穴又是这样的暴露无遗。因此,以迷信某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令人大失所望的。只有绝大多数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时,避免社会大悲剧的概率才增加到充满安全感的系数,美好的社会才能成为必然。人格是根本,法制是保障。任何法制,如果由没有人格者来实施,也只是一纸空文。所以,对社会进行审美,人格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格在美学上的地位,特别显眼!
宁愿、价值、社会、人格、审美,多么值得深思的概念。
1432、具有崇高人格的人,会高频率地出现两方面的画面。一方面将自己作为审美客体从内在欣赏、评价;另一方面人们从外在欣赏、评价。两方面的感受会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可互为补充,既可促进主体的调整,也给人们带来启示。有时外人无法破解主体的人格的部分密码,甚至主体也不明白自己的部分密码。有些自己看清了,别人看不清;有些别人看清了,自己看不清。所以,要想能准确的审美,须要交流;要想使人格更完美,须要在交流中达到准确的审美,从而形成更好的人格修行方案,来指导今后的活动。
1433、有兴趣研究人格的人,可以将黄怒波作为典型,这典型有太多的实例说明了美学层面的概念。例如:美与丑、善与恶、喜与悲、苦与乐、高贵与卑贱、低微与崇高、平庸与超越、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感觉与感悟等等。研究这典型,会使人对美学及相关概念理解的深化。我觉得,如果黄怒波本人或找一个善长文学、历史的美学家,完全站在美学的角度来写一本黄怒波的传记,写得好的(这种传记我还未发现,从哲学的角度写的,早已有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将是永恒的作品!
1434、人格、道德、美等等都与生命价值相关。从人认识自身的角度,生命价值有三大部分。首先是人的生命价值;第二是人的劳动价值;第三是人的能力价值。例如:初生的婴儿,虽然不会工作,但已包含了很多价值,首先具有生命的价值、种的保有价值、审美价值、感情的价值等等。分分钟讲价值,在计算着价值,过于精算而不近人情者,会令人很烦!很容易给人的印象是没有人格魅力,甚至被认为是没有人格的。反过来想,如果连什么是价值也不会计算的人,是有人格的人吗?只能说具备了“自然人格”而不具备“社会人格”和“崇高人格”,这样的状态每个人都经历过,这就是“婴儿状态”,如果人到了成年人,还处于“婴儿状态”,就是“弱智”。讲什么价值,如何讲价值,也涉及人格的问题。所以,人的身体在成长,其他方面也要配套地成长。为什么现在还常听到很多人说,要追求“婴儿状态”呢?因为社会太多假、丑、恶的现象,“婴儿状态”本真无邪,还未受黑恶的污染。这是从另一个审美角度来理解人格的问题,在此不要混淆。这与配套成长论是没有根本矛盾的。对人的配套成长进行审美,是对人格进行审美的重要内容,也是认识和理解人格的重要方法。这里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存在着人格内在结构的价值、价值配套、价值失衡的问题,这些价值问题又可以转换过来作为审美价值的研究,人格美学的研究。这样,人们就可以更理解这些话:真正的科学是道德的。有道德的人,必定是有人格的。有人格的人是美的。美学也需要价值学的原理来发展自身。一定要注意:价值不等于审美价值,两者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又有明显的区别。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涉及到人格、生命价值的美,是诸多因素比例平衡而产生和谐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在人的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和谐崇高的伟大人格。
1435、人的价值活动与人的非价值活动是相对的。非价值活动不同于、也不是无价值活动和负价值活动。这里涉及到专业术语的内涵解释,不能混淆,否则将其应用到美学上,美学人格研究上,很容易闹出大笑话。价值学是这样解释的:人的非价值活动是指人按照物的尺度和真理原则来规划进行活动的方面;而价值活动则按照我的形式和内容、按主体需要的尺度来规划、来安排活动的方面。人的价值活动和非价值活动不是两种活动,而是同一活动中的两个方面。无价值活动,也可以称为零价值活动,或无效活动。这主要是用于学理上的标准,因为现实中是较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常出现的情况是,要么是正价值,要么是负价值的情况。因为,时间、精力、心境等都是价值。负价值活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活动主体由于对事物、规律认识错误,导致损失,或认识正确,但不善于操作导致的损失;二是在活力对抗系统中,一方的正价值活动,是另一方或多方的负价值活动为前提,通常胜利者是正价值活动,失败者则是负价值活动,也存在两败俱伤的情况,即所有参与者都是负价值活动。常言道:“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就是这类的情况。为什么在美学的话题中,谈价值学的问题呢?因为这与人格美学有关。人们在风云变幻的宗教、政治、军事、外交、商战等的历史激流中,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很多人会迷失方向,无可适从,无从判断正价值与负价值、正义与邪恶。这时,只有那些长期注重自己人格培育的人,才不会迷路,才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换句话说,从类的高度,站在美学的层面看,做有人格的事,肯定是有价值的活动;做没有人格的事,肯定是没有价值,或负价值的活动。就算这样做了,可能会导致在物质利益上或其他方面有所损失,但从人格美学的角度看,也是具有长久的精神价值、美学价值的,因为这是从根本上符合类的利益,是道德的,是需要提倡的。这也是对价值进行审美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
1436、追求具有整个类高度的人格的情怀的人多了,则历史悲剧就少了。有人格者,是社会的脊梁。
1437、人类社会有无数的实践活动,而培养人格。使人远离“衣冠禽兽”的状态,不断走向真、善、美境界的活动,是价值实践的核心。只有具有人格的人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保证和保障这些实践活动是具有人的意义的价值实践活动。只有具有人格的人,才不会成为任凭各类意识、文化涂改的白纸,才不会成为任凭社会、文化和自身的经历拿捏的泥团,被动地被雕塑成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样子。有人格的人,并坚信坚持自己的人格理想的人,无论经历多少冷霜暴雪、风雨雷电、大浪狂沙,只能从外形上多了些沧桑感,从内涵上增加厚重感,而基本的“格”是不变,如果说变,就是变得更加崇高,更多诗情画意,其精神更坚定。而没有人格者,经历了这些,则无法想象会出现了什么结果了。我相信,我这些观点,对于有几十年经历的人,仔细回顾一下曾经认识的人,会感触很深。这时,人们会领悟到,为了身外物争到头破血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失去的真情、而失去人的一点点精神,多么的愚蠢而没有人格,所带来的后患和良心的谴责是多么的长久!很多事情,对于不少人来说,都太迟了,都无可挽回,不能重来了。而具有人格的人,是很少这类的后悔的。很多具有崇高人格的人,是今生无悔的。这就是大浪淘沙!
                      (待续)
美学心得(第七十八集) 罗国正 - 院校大本营 - 雅昌艺术论坛
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25977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