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英(清代官员)

 人生淡泊 2015-01-27

张英(清代官员)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十七年,卒,谥文端。雍正年间,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乾隆年间,加赠太傅。

张英

字敦复,         一字梦敦

号乐圃,          又号倦圃翁     谥文端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江南桐城

出生时间        1637

去世时间        1708

主要作品       《笃素堂诗集》

主要成就       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1生平

张英(1637—1708),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人物,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之父。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是张英家庭。张英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热播的影视剧《康熙大帝》、《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中都有他的重要身影。张廷玉1672-1755)为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半个世纪宝刀不老,为二千年封建官场之罕见。他有这样的官场作为,应该说是他得益于父辈、祖辈淡泊致远、克己清廉的家风。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张英、张廷玉父子是安徽省著名历史人物,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对稳定当时政局,统一国家,消弭满汉矛盾,强盛国计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同时二人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

在张家官运的背后是康雍乾三世,他们是清代有作为的皇帝,在有作为的皇帝身边溜须拍马,邀宠作奸是没有市场的,特别是雍正皇帝,为政不长,却厉行政改,一生勤于国政,崇俭而不奢毫无土木声色之娱,张廷玉记录雍正:上进膳,承命侍食,见一于饭颗并屑,未尝废置纤毫!!饭粒落于桌上也不舍弃!在张家高官的背后,是威严自律的帝国皇帝。

当时的清王朝尽管帝王自律而有作为,但对汉人仍提防有加,防汉人颠覆政权,大兴文字狱,高官厚爵们也伴君如侍虎,如履薄冰。张家人低调屈身,也成自然,据载,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换人,以留得名额给天下平民英才,因为张家已太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了。雍正深为感动,将其子降级任用,可见张家谦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鉴日月。

2史载

张英 ,字敦复,江南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父忧归,服阕,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圣祖命择词臣谆谨有学者日侍左右,设南书房。命英入直,赐第西安门内。词臣赐居禁城自此始。时方讨叁藩,军书旁午,上日御乾清门听政后,即幸懋勤殿,与儒臣讲论经义。英率辰入暮出,退或复宣召,辍食趋宫门,慎密恪勤,上益器之。幸南苑及巡行四方,必以英从。一时制诰,多出其手。

迁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十年,以葬父乞假,优诏允之,赐白金五百、表里缎二十,予其父秉彝恤典视英官。英归,筑室龙眠山中,居四年,起故官。迁兵部侍郎,调礼部,兼管詹事府。充经筵讲官,奏进孝经衍义,命刊布。二十八年,擢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调礼部,兼官如故。编修杨瑄撰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祭文失辞,坐夺官流徙;斥英不详审,罢尚书,仍管翰林院、詹事府,教习庶吉士。寻复官,充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三十六年,典会试。寻以疾乞休,不允。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

英性和易,不务表襮,有所荐举,终不使其人知。所居无赫赫名。在讲筵,民生利病,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圣祖尝语执政:「 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四十年,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濒行,赐宴畅春园,敕部驰驿如制。四十四年,上南巡,英迎驾淮安,赐御书榜额、白金千。随至江宁,上将旋跸,以英恳奏,允留一日。时总督阿山欲加钱粮耗银供南巡费,江宁知府陈鹏年持不可,阿山怒鹏年,欲因是罪之,供张故不办;左右又中以蜚语,祸将不测。及英入见,上问江南廉吏,首举鹏年,阿山意为沮,鹏年以是受知於上为名臣。四十六年,上复南巡,英迎驾清江浦,仍随至江宁,赐赉有加。

英自壮岁即有田园之思,致政后,优游林下者七年。为聪训斋语、恒产琐言,以务本力田、随分知足诰诫子弟。四十七年,卒,谥文端。世宗读书乾清宫,英尝侍讲经书;及即位,追念旧学,赠太子太傅,赐御书榜额揭诸祠宇。雍正八年,入祀贤良祠。高宗立,加赠太傅。

3作品

张英,清康熙二年(1663)中举人,六年中进士,适父秉彝卒,乞假归桐城。相继任《国史馆文略》、《大清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和《平定朔漠方略》等总裁官。堪称万宝全书的《渊鉴类函》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张英等人编撰,以《唐类函》为蓝本,并搜集《太平御览》、《事类合璧》、《玉海》、《孔氏六帖》、《锦绣万花谷》、《事文类聚》、《山堂考索》、《潜确类书》、《天中记》、《事词类奇》、《山堂肆考》、《记纂渊海》、《问奇类林》、《王氏类苑》、《翰苑新书》、《唐诗类苑》、《文苑英华》和《二十一史》以及《子·集》稗编等而成,全书分为四十三部,此书类似《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的类书。

著作有《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南巡扈从纪略》、《易经衷论》、《书经衷论》、《四库著录》、《聪训斋语》和《恒产琐言》等。

4家庭

张英有6子,其中4子均显贵。

长子张廷瓒(?-1702年),康熙十八年进士,官至太子詹事府詹事。

次子张廷玉1672—1755),康熙三十九年进士,位极人臣。

三子张廷璐,(1675-1745年),官至礼部左侍郎。

五子张廷瑑16811762),雍正元年进士,由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升工部右侍郎。乾隆九年(1744),改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主江西乡试。后因病归里,另著《示孙篇》6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