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系列知识讲座(六)
眩晕患者应怎样就医?耳源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如何鉴别
头晕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症候,其病因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普通内科以及精神科等多种疾病。同时头晕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包含了眩晕、晕厥前、失衡和头重脚轻等不同症状。让患者充分了解头晕的症状可以帮助患者第一时间做出判断,是到医院选择就医科室的前提。
眩晕是一种特异性症状,是指存在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的运动错觉或幻觉,主要病因是前庭系统功能障碍,以耳源性疾病为主。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元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上半规管裂、外半规管瘘,甚至部分面瘫的患者均可出现眩晕。

晕厥前是一过性“马上要失去知觉,要晕倒”的感觉,轻者多有眼前发黑或眼冒金星的感觉,很快症状消失。重者甚至出现晕厥,即有不明白事的时候。多见于神经内科疾病,如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等疾病。
失衡是站立或行走时不稳,失去平衡控制感觉。此症状临床多见,病程较长,与多种神经系统,内科疾病,精神疾病有关。
头重脚轻感最无特异性,有头或身体浮动感,也可为漂浮感。此症状病因多样。
简单阐述了眩晕、晕厥前、失衡和头重脚轻等症状,再说说症状发作时患者的伴随症状,也就是患者晕了的时候都出现什么现象了。
耳源性眩晕发作时起病非常急,眩晕感,即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天旋地转),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慌,乏力,甚至大小便失禁,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耳鸣、耳胀闷感、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伴有明显的恐慌感,总觉得自己出现心梗,脑出血,颈椎病等重大疾病。但是需要患者知道的是,整个过程患者自己清清楚楚,没有不明白的时刻。发作时间可长可短,短则几秒、几十秒,长则几小时,甚至一两天。
这些症状可以发作一次,也可以反复发作,不发作时如常人一样。这样的患者应首先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科室。
中枢性眩晕病程较长,起病缓慢,基本没有天旋地转的感觉,也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慌,乏力感,多是感觉自己晕晕乎乎,头脑不清醒,头沉沉的像压个大石头,像睡多了,喝多了的感觉。甚至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有不明白事儿的时候发生。没有典型的发作期,也没有明显的缓解期。这种患者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各种心脏病,体位性血压波动,服用药物,贫血,甲状腺疾病以及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等。这样的患者应首先就诊于神经内科、普通内科以及精神科等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