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客|麦开李晓亮为何看好无感互联?

 haosunzhe 2015-01-27

前段时间,因智能水杯而为人所知的智能硬件创业团队麦开发布了旗下新款产品here,因为没有传统品类的归属,许多人对于here的形态和定位既好奇又提出质疑。


here到底是什么

here在表面上看与旗下智能秤lemon十分相似,但是麦开很明显的将其分开,将其称之为智能感知仪。


除了智能秤所具备的体重、体脂数据记录分析功能之外,here加入了大量的传感器,包括压力、温度、湿度、ITO镀膜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体重、脂肪率、肌肉率、水分率、骨含量、内脏脂肪指数、基础代谢率、BMI等指标的测量。


其实以上这些功能都是在lemon的基础上丰富起来的,还不足以让其成为独立的一款产品。

真正的不同的是,here具备数据传输功能,可以让我们在使用智能设备的时候丢掉手机,水杯、手环等设备的数据不再需要用户打开手机,进入相应的App,才能上传到云端后台。而是通过here直接上传,而且能够做到无感互联。

总体来看,here的定位不是智能秤,也不是入口级产品,而是数据传输通道。


这个通道就像一根网线,连接了智能硬件和云端,它不具备存在感,但必不可少。


就像here这个名字一样,放在那就好。

无感互联和主动感知是两大趋势

在谈到here时,麦开CEO李晓亮特别强调了无感互联:“以后智能硬件的连接一定是无感互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要拿出手机——解锁——找到并打开App——点击同步这种繁琐的流程。


数据传输更应该是在初次得到用户授权以后,自然上传。”李晓亮拿杀毒软件做举例,称杀毒软件一定不是使用最频繁的软件,我们只需要将其放到后台,但有需要的时候能出现就行。


智能硬件领域也是这样,数据传输这种乏味的操作一定不能让用户去做,更不能依赖手机通道。

2015年,要想让数据连接越来越无感,同时让用户感觉到安全,即所有的数据首次上传都要经过用户的同意,所有第三方的数据接口都要经过用户的授权。


目前,无感互联最大的障碍是通信协议标准的问题,各家的上层协议都不一样,要想做到无感互联,相互之间必须做一套开放的协议,以达成数据API的对接。


这是产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政府方面应该关心和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好着力点。

从李晓亮的设想看,他认为人们应该丢掉手机作为数据连接通道这一中介作用,即应用流和数据流要从手机和手机App中分开。


应用和服务在手机上提醒用户,而数据流要做到无感互联,自动上传。

解决了连接的问题,要让智能硬件具备主动感知功能,这就需要安装更多的传感器,让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似乎是产业发展的下一个问题。


因此,李晓亮将2015年定义为智能硬件的数据连接年,2016年将是数据应用和服务年。

李晓亮和他的麦开

李晓亮熟谙市场规则和用户需求,虽然是学法律专业出身,但是其在毕业之前和之后都在做和销售相关的兼职和工作。


之后看到了智能硬件领域的新机遇,慢慢转到了智能设备领域。


2012年,李晓亮开始做自己的品牌。“当时只有三个人的创业团队,一个人负责软件,一个人负责供应链,而我就负责产品销售。”李晓亮说道。


2012年6月,李晓亮团队做出了第一款运动追踪器,三个月后智能手环开始风靡市场,李晓亮也盘算着开始做。


“但是最后为什么没有做成,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手环留不住用户,即使目前来看,用户使用手环的时间一般都不超过三个月,我的手环虽然还戴着,但是我已经两个多月没有上传过数据了。二是当时的手环不是强需求,功能单一。三是太多的人进入,气氛变得不好了,我的理念告诉我当一窝蜂的人入场时候一定要选择退场。”

“当时手环已经到了开模阶段,但还是放弃了。”在言语交谈中,能隐约感到李晓亮的一些倔强和任性。


当时在他的心里,做智能水杯的规划已经形成。


李晓亮将智能水杯的成功归结为三点:建立在刚需产品之上,注重外观设计,注重实用性。“水杯一定是刚需产品,每个人都要喝水,我们把水杯做的漂亮,许多人都会买,甚至拿来当作礼物。其次我们的实用性也很强,抛开加入的一些智能传感器,它就是一款设计好看的水杯。如果它能记录你摄入水的量和次数,或者提醒你喝水,这也算是贴心的附加功能。”

据李晓亮介绍,麦开水杯在2013年12月中旬开始众筹,共募集了135万元,2014年4月开始出货,到目前为止已经卖了12万台,对于一款399元的产品来说,麦开水杯的单品销量还是不错的。而购买这款产品的人,相当一部分是当作礼物用来送人的。

从背靠刚需到变成刚需

的确,众多的智能设备都在向着实用性发展,而最讨巧的办法,就是背靠刚需产品。


一个水杯、一组插座、一面镜子、一盏台灯等等,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加入传感器、芯片和WiFi或蓝牙芯片,从而收集数据,连接万物,最终变得智能化。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最终成败与否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个是价格因素,当这款智能设备价格比传统设备高出太多,目前是没有市场的。


第二个是实用性,如果这款智能设备的实用性比传统设备差,往往也会被用户抛弃。


第三个因素是习惯性,如果这款智能设备不能适应用户使用习惯或者让用户改变习惯来适应,也是没有前途的产品。

从目前来看,由于供应链的完善,大多数产品都解决了价格的问题,如果能够无感互联,实用性也还不错。


但是众多的厂商都还未能适应或者找到方向改变用户的习惯。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拿麦开水杯来说,虽然其销量不错,但是多数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大多不再使用其提醒喝水和记录水量等等智能功能,而是将其当作一款普通的水杯来使用。这是智能硬件整个行业在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闭环尚未形成,服务和价值还很遥远

麦开团队目前有40人,只接受了500万元的天使投资,A轮融资也在筹备之中。


李晓亮称,麦开目前已经依靠自己的产品实现了盈利,截止目前的销售中收入达到了6000万元,而水杯的收入占到了60%以上。


同其他硬件创业团队一样,麦开现在比较紧缺的仍然是技术人才。

关于公司定位,李晓亮透露,麦开未来将致力于成为生活健康领域的服务整合提供方,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已经和寻医问药网达成了初步合作。

关于用户拓展,李晓亮希望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硬件销售积累口碑用户,另一方面通过软件服务。


和其他硬件提供商合作共享和拓展用户,吸引这些用户购买其产品,最终在硬件用户和软件用户上形成良性互动,共建生活健康的生态圈。目前主打软件服务的应用mecare也即将上线。

李晓亮对于麦开的规划和发展方向都比较明确,但是这个生态圈最后的一个环节,即数据分析和产生价值反馈给用户,还没有深入的考虑。


这也是大数据面临的一个价值转化的问题。


但数据收集很顺畅并有积累的时候,如果利用数据来为用户服务就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


“数据应用的想象空间很大,你甚至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做成游戏,让用户娱乐、社交、分享。”李晓亮说。

目前看来,here并不着急大力像市场推广,好像是一款有点超前的产品在等待一个时机。这也是李晓亮为数据通道合作和生态圈建立留下的时间。如果2015年发展的再快一些,here应该能抢到先机。

至于大家关心的发货时间,李晓亮称,在众筹阶段购买了here的产品,在春节前能够完成发货,而其他用户就要等到春节之后,才能发货。目前,here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60万元。

未来竞争与问题

按照李晓亮的规划,麦开的今年发展不能太快,“我特别害怕团队一下子增加一倍甚至两倍。”的确,团队成员增加太快,对团队协调、运营上都会带来挑战。


但是,对于麦开最大的挑战或许还不是这些。2015年,巨头的介入,核心技术和专利的缺乏,或许是麦开团队以后面临的更大问题。


虽然李晓亮称巨头的介入会让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加强传播性,但是巨头对产业链的垄断将更利于打价格战,就像小米的手环一样。更为重要的一点,想要在未来智能硬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进行专利储备,这对于专注服务平台、没有技术壁垒的麦开来说,还很遥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