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榆次地名传说

 yzsr273 2015-01-27

 不忘先人之鉴的南、北伽西村

 

 

榆次境内有两个伽西村,一个在榆次城南的北田镇,旧县志称南伽西;一个在榆次城北的东赵乡,旧县志称北伽西。两个伽西村虽相距甚远,却系王姓“兄弟村”,村名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大约明朝前期,榆次南关有个武举人名叫王甲,自幼酷爱书法,其书作凝炼深沉、流畅劲健、自成一体、气势夺人。有一年,修建榆次城隍殿工程竣工后要书写一块匾额,便邀请榆次城西某村的阎姓名人书写。然而,这一名人架子大,三次相邀而不至。人们实在等不及,就一致推举资助修建城隍庙有重大贡献的王举人书写,王举人凭着深厚的功底,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在榆次留下了“阎某三年写不成玄鉴楼,王甲一笔写成城隍殿”的谚语。著名书法家王一新系王甲之后人。)结果,笔迹未干,这一名人姗姗来到,众人赶忙出迎。此时正下着瓢泼大雨,人们在屋檐下冒雨跪着,这一名人仗着点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在众目睽睽之下,不仅不下轿,还说些狂妄讥讽之词。王举人与其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拿起砚台砸向此人(也有人说抬腿一脚),正中其太阳穴而当场死亡。榆次知县念其修建城隍庙有功且事出有因,内心有意袒护,赶忙命人将榆次城四门紧闭,表面说是要捉拿凶手,实则让王举人躲避,防止城西某村人来报复。事后,知县在州府周旋、众人联名向上请求从轻发落。然而,人命关天,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王举人言辞过分将阎大人气死,特此发配他到西夏充军(北伽西王姓祖坟中只有女性的一顶棺材,说明此人客死他乡)。王举人临行前将妻子和两个儿子分别安置到榆次东北、东南的山区为人守坟种地,(南伽西是为太谷贾村人守坟种地)。他们分别在坟的东头、伽蓝庙西起房盖屋,繁衍生息,以求子孙平安。若干年后,这两处地方逐渐形成两个小村庄。因他们是戴罪迁居,父亲是发配到西夏而客死他乡的,为让后人以此事为鉴,就取村名为“伽西村”,意思是“先人戴枷发配西方”。又因两个伽西是兄弟村且一南一北,故名“南、北伽西村”。

 

 

 出使两兄弟 使赵、使张村

 

 相传北宋太宗年间,大赵村出了个阎姓宦官,从小就过继给赵村他姑母家做儿子。几年后,姑姑家境没落不堪。姑姑心想,与其让孩子受贫穷之苦,倒不如送入皇宫做太监,虽然听起来不太体面,但不失为孩子生存发展的一个办法啊。孩子聪明伶俐,以后也许还能出人头地呢?于是,四处托人忍痛送走了孩子。

孩子进宫后谨慎吃苦,知礼有节,处世圆滑,深受皇宫上下的赞赏。就这样,他从一名小太监一路飞升成了皇宫的大总管,执掌了朝中大权。

有一年,皇帝恩准他回家省亲。他带着皇帝赐他的美貌妻子荣归故里,场面浩浩荡荡,极其体面,观看的百姓人山人海,地方官员也到他家拜望,人们赞叹不已。阎公公的表弟见他如此风光,就命他的两个儿子拜阎公公为父,还对阎公公说:“两个孩子德能兼备,哥哥如能带到皇宫找个差事,也算是为朝廷效力吧!”阎公公一口答应。

不久,他带着两个孩子返回皇宫,奏明圣上,恳请安置他的两个儿子。皇帝看到两个孩子聪明可爱,龙颜大悦,不仅不怪他先办后奏之罪,反而大加赞赏说:“我朝正缺外交使臣,你要悉心教导,使其以后从事外交工作。”

阎公公的两个儿子不负众望,担任外交使节颇有建树,出使辽国功绩显著。太宗皇帝称赞兄弟俩可和汉朝的张骞相比,对阎公公说“我很怀念前朝张骞,要是你家是张村就好了。”阎公公说:“我家赵村东北五里就有个张村。”太宗说:“这就好,就让你的两个儿子将来告老还乡后,一个住在赵村,一个住在张村,并且赵村和张村村名前面加上个“使”字,一来说明他们是外交使节,二来也能说明他们有汉朝张骞之才。”阎公公听罢,赶忙跪地谢恩。

后来,兄弟俩年老还乡时,遵照圣上旨意分别居住到张村和赵村,改村名为“使张”和“使赵”村。

还有人说,使赵、使张村名,是因这两村在古代隶属使相乡而得名。

 

 

 兴化寺差点成了元大都

 

如今陈胡村兴化寺,曾经是元世祖魂牵梦绕的圣地,甚至由于一念之差,差点成了元朝的大都。

这都源自元世祖的一个梦,梦里刀光剑影,宋朝人马已把元朝军队杀得所剩无几。元世祖突出重围,落荒而逃,眼看后面追兵又紧跟而来。正在万分危急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座庙前的老和尚向他招手,便丢下战马进入庙中,这老和尚把他藏于神桌后面。这样,侥幸躲过宋朝官兵的追杀。他避过风头,拜谢了老和尚出门,回头观看寺庙,看到三个醒目的大字“兴化寺”。一觉醒来,梦中情景历历在目。

元世祖登上龙位后,对此念念不忘。他认为,以上所梦,是神灵在点化自己,有“兴化寺”的地方是吉祥之地,能保佑自己的江山社稷稳固。于是,他决定在有“兴化寺”之地建立大都,派人四处查访。派出的人在榆次陈胡村打听到有“兴化寺”,便回奏皇帝。元世祖大喜,立即派出专人带领官兵前来榆次落实和察看地形。寺庙里住持不知内情,得知众多官兵前来时惊恐万分,生怕给寺院带来血光之灾,就把门上的匾额藏了起来。等到官兵到此问到兴化寺时,住持坚定地说“我们这里只有兴旺寺,不是兴化寺。”

就这样,陈胡村的兴化寺与元大都失之交臂。后来,元世祖又千寻万访,终于在北京附近找到个兴化寺,便把都城建在了北京。

 

 

 苏家庄为啥没有姓苏的

 

 古时候的苏家庄,位于崇山峻岭之间,村周森林茂密,大树参天,全村人都是苏姓家族,故名苏家岭。

一日,有一名叫张美英的女子得到未婚夫高文举在殿试中考中头名状元的喜讯后,便从家中动身,前往京城看望文举。途经苏家岭时,窜出苏龙、苏虎、苏豹(只)兄弟三人,见美英生的美丽,就将美英劫持家中,准备强迫成婚。这事让苏氏兄弟的老母得知后,一来怕兄弟三人因美人相残,二来自己也有被劫的经历。于是,苏母动了恻隐之心,半夜将美英偷偷放走。

张美英脱险赴京,几经周折与未婚夫团聚(戏剧《夜宿花亭》的剧情就是描写此事)后,将苏家岭被劫经过如实告知文举。文举将未婚妻被劫和苏家岭有贼寇之事奏明皇帝并恳请派兵灭寇。皇帝准奏后速派兵马赶往苏家岭,领兵的将领是个无知的杀人狂,对苏家岭的苏姓村民格杀勿论。杀了半天后,一个兵丁不忍滥杀无辜,就对苏家岭的人说:“难道你们苏家岭就都姓苏?”这一问可提醒了姓苏的,为了避免惨遭杀害,他们纷纷改姓,佯称姓侯、姓郭、姓刘等,这样,姓苏的同族才得以留存。从此以后,官府让百姓伐林种地,把苏家岭改名为苏家庄。

苏家庄的侯姓始祖侯荣是北田镇田乔村侯姓的第二代传人,这就证实了以上只是传说,苏家庄村名以姓氏命名是真实的,只不过苏姓早已消失而已。

 

 宰相留驻安宁村

 

 历史上的安宁村是由相隔一里的两个小村组成。北面村里以高姓为主,南面村里以乔姓和阎姓(有阎家街)为主,“堡”又有保护之意,因此,分别命名为高家堡(又名北堡子)和乔家堡(又名南堡子)。

明朝年间,有个任宰相(名字不详),告老还乡时,选准现在安宁村的一块吉祥之地(现晋华二厂)盖了一处较普通的宅院居住。

当时的榆次属太原府管辖。

一日,太原府知州出巡,正好路过任宰相的宅院,偶尔看见一小女子在后院门口拿着一把皇家用的黄伞游玩。知州不知内情,立即命手下人将小女子抓捕。

原来,任宰相的小女儿和皇宫里的公主经常玩耍时,非常喜爱黄伞,皇妃便赏赐于她。

明白真相后,知州亲自来榆次向德高望重的任宰相陪情道歉并订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来榆次坐一次堂之前,总得先来榆次向任宰相问安、请教。如此过了几年,知州来过榆次几十回,从未听说此处有纠纷案件。在知州和任宰相的提议下,将村名命名为“安宁村”,取安定、安稳、安全之意,以示平安吉祥,福寿安康。

 

 

 近城村名融和谐

  

古代的近城村由三部分组成。正街古乐亭北面的村庄以范姓(明朝前期,范姓迁居村里。不久,分为四股,后辈人丁兴旺)居多,自然称范家堡。南面的村庄以李姓为主,叫李村(如今习惯上也是如此),东面还有个较古老的邱(仇)家小堡(元朝至正年有邱家堡、李村)。到清同治年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三个村庄逐渐连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村庄。封建时代,人们的宗族意识强烈,为了各自的荣耀和利益,都在争取以本姓氏而定总村名。为此,相互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居然闹到榆次县衙。邱家自知力量薄弱而放弃,范、李两家各执一词:一个要以本姓氏人口数量而定,一个要以本姓氏来到村里的时间长短而定,综合评估又不分上下,使知县左右为难。后来,知县采纳了本村赵、温等姓的建议,对范、李两家说:“你们居住在一个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应该以和为贵,依本知县看,既不要叫范家堡,也不要叫李村,就叫近城村吧!近城乃榆次城附近村庄之义,你两家以为如何?”范、李两家听了,思索片刻后都觉得有理,随即表示赞同。就这样,在知县的调解下实现了宗族的和谐,近城村名也就代代流传下来。

 

 羡慕彭祖长寿村

 

 古时侯,迁来榆次彭、李两姓,在县城西南20里处的潇河岸边定居。他们取彭祖高寿八百之意定村名为“长寿村”。后来以潇河变迁才分为东西长寿两个村。

彭祖是中国的传说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多岁,妻子就娶了一百多个,仍然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的最后一个妻子很想知道其中原因,就对彭祖撒娇说:“我虽然年轻,但身体却不如你,请你把长寿的秘诀告诉我吧,咱们也好长相厮守。”彭祖看着如花似玉的爱妻,一时高兴,就说:“告诉你也没用,是阎王爷不小心把我的名字从生死簿上撕下,做了纸捻子,所以我才活到现在。”

其实,阎王早就在注意彭祖了,只是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于是,就派了两个小鬼到彭祖住的村子的河里去洗炭,嘴里还念念有词:“洗黑炭,洗黑炭,洗白黑炭去卖钱。”彭祖的妻子好奇,就和两个小鬼闲聊,说她不信能把黑炭洗白,小鬼说他们不信一个人能活八百多岁。于是,彭祖的妻子就把彭祖长寿的秘密告诉了这两个小鬼,小鬼立即报告了阎王,阎王找见了那根纸捻子,就派勾魂鬼把彭祖勾走了。

榆次流传着“彭祖活了八百,有话不跟妻说,如果要对妻说,黑炭也能洗白”的民谚。 

 夏至无影志公塔

 

 

 榆次涧河下游北岸志村村西北路边处,有一座蓝色八角锥形琉璃塔,名志公塔,为市级保护文物。

志公塔总高约11米,底粗为直径2.5米,由塔墩、塔身、塔帽三部分组成。其中塔墩砖砌,共分两节,高为2.56米;塔身13层,高约9米,均为蓝色琉璃制品;塔帽为一桃状砂石雕刻品。

志公塔并不雄伟,却被远近村人所称道,概因其塔有一稀、二美、三奇之价值。一稀为周边市县稀有。据说如此用琉璃制品所建之塔全国为数不多,所知者仅河南有一座。二美为塔身美。该塔身为一蓝色琉璃制品,虽然小巧玲珑,但每层之八面八角,檐瓦门洞,塑像塑画,门钉窗棂,无不形象逼真。特别是塔身的每层檐角上均挂有风铃,微有风动,铃声即响,清脆悦耳,令人心愉。三奇为传说奇。据志村71岁高龄的王正老先生讲,该塔有三奇。一奇为夏至之日正午,塔身无影,此为建筑之奇。二奇为铃声奇。即刮北风或东北风,铃声的响音和节奏不同,村人只要听铃响,即知是刮什么风。铃声成了有风无风和刮什么风的预报铃,此为自然现象之奇。三奇为建塔之传说奇。传说古有一书生上京赶考,路过塔地,体倦而眠,梦中见自己考中状元,醒后即许愿说,如果真高中状元,即在此地修建一塔。书生上京,果然高中状元,回乡后即还愿建成此塔。据传此塔建成后十分灵验。一次,一农夫早起拾粪,见塔前供桌上的豆油灯不亮,即上前拨了一下灯花。农夫刚拨完灯花,塔身中即发出声音说:“拨一拨灯,给你十两银”。久而久之,人们则流传塔下埋有一瓮银,于是又有了“塔儿南,道儿北,一瓮银子找不出”的传说,给美丽的志公塔更增添了神奇色彩。

志公塔建筑年代不详,村现存有清代重修塔碑。现存志公塔塔墩完好,塔身已剩七层,塔帽及塔前的供桌香炉等均已不知去向。

 

 

 德音村的来历

 

 离东阳镇二里地的德音村,原名叫秦姓村。秦姓村改名为德音村,和大响马臻七有关。

却说臻七骑着他的黄骠马逃离杀场以后,知道官府放不过自己,也放不过自己的父老乡亲,他便化装成了一个黑脸老头,到东阳镇算卦拆字去了。

他是东阳人,对每家的情况都了解,所以,算得很灵,人越围越多。有个好事的就在地上写了一个“臻”字让他拆。他把这个字左看右看,看了好一阵。突然一拍大腿,说:“不好,不好,此地姓臻的人要遭血光之灾了!”

人们问他为啥,他指着“臻”字说:“臻是至秦,至是到字,到是刀来。刀来了要杀秦,这不是姓臻的要挨刀是啥?看来是有人连累你们了,你们要灭族了!”

臻七逃出杀场的事,村里人都知道,所以,他这一说,大家都害怕了,一齐问他该怎么办。

臻七说:“要想不挨刀,臻字去了至,姓臻的离了村。”

就这样,东阳镇姓臻的人,就改为姓秦,大多数人逃到了二里外地方,重建一个小村,就定为秦姓村。

过了不几天,官府果然派兵马来,到东阳镇捕杀姓臻的人。不过,他们没找到姓臻的,只找到一些姓秦的——不是一回事,当然一个也没杀。

到了后来,顺治皇帝要当和尚去,让康熙登龙位哩。康熙爷一高兴,天下罪人都免罪啦。该杀的不杀。该押的不押。消息传到秦姓村,大家这才一颗心落到肚里,不再提心吊胆了。这可是个好消息,于是秦姓村就改名叫“德音村”。

不过,姓秦的都没敢再改回姓臻——怕皇帝老儿变卦哩。 

 

 三易村名的狼窝村

  

旧时狼窝村一带绿草肥美,牧羊人常在此放牧,因此,村庄命名为“羊儿坪”。羊儿坪村东北寿阳地界上有个自然村叫“绿豆坪”,是因为这个村是一块如同绿豆大(形容小)的平坦地。绿豆坪村的收成连年欠佳,远不如羊儿坪村。人们认为是“羊儿吃了绿豆苗”的缘故。于是绿豆坪村人就把村名改为“监望村”,意思是以此监视住羊。

据说,改名后监望村的收成超过了羊儿坪。羊儿坪人不服气,就改村名为“狼窝村”,一是此处野狼多,地处偏僻荒凉山窝,二是狼窝一般是难以监视住的。过了几年,监望村和狼窝村人都认为,冤冤相报何时了,应以和为贵。经平等协商,监望村人大部分迁往狼窝村合为一个村,一小部分迁往寿阳的一些村庄,从此监望村也就消失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民政策深入人心,狼窝村群众希望能摆脱贫困而逐步走向富裕,故把村名又改为“富庄”,村名由俗而雅。

由于多少年形成的习惯,人们仍叫狼窝村。现在,该村已成为无人村。

 

 有关“寿长街”之名的传说

 

 富户街、寿长街和大乘寺街都是榆次旧城中,东大街以南,东西向的街道。论与东大街的位置:从北到南依次是富户街、寿长街和大乘寺街。论这三条街道的长短是富户街最长,大乘寺街次之,寿长街最短。这种情况,从现在的这三条街道的门牌号也能反映出:如富户街的门牌号有61号,而大乘寺街有33号,寿长街却只有16号。

却说这寿长街,形格势禁,地势使然,短短的就被夹在了长长的富户街和长长的大乘寺街之中。如细量其尺度,可能只有大乘寺街的一半。再和富户街比就一半也没有。再说寿长街的时间也可能是稍后于富户街和大乘寺街。其起初的名字就不知是出自何年、何人,又是何等的不经意的随便,只是和富户、大乘寺两街的长短做比较,全不讲中国儒学、易学、风水学中的“名正”理论,就叫了个“半截街”。

这样“半截街”之名就这样不经意的叫出来了,以后的一段岁月中,“半截街”上的居民却屡有小口、中年而亡之事发生。这时,一些社会的智者、哲人才悟到:可能是所起街名“半截”犯不吉之兆。所以就决定给这段街道重新更名正名,当然更名要注意的是:一不能再随便;二要紧扣实际情况;这样,最后就决定用“寿长”二字作为街道的名字。

以后“寿长街”之名就叫响了,说来也怪,原先居民不吉之事,也就再不发生了。不仅如此,以后此街居民屡有至耄至耋的长寿老人出现,寿长街之名也就深入人心,一直沿用至今。

 

 榆次老城富户街名的故事

 

 榆次老城中的“富户街”,它的具体位置就是在现在老城东大街以南,是一条和东大街并列的东西走向的大街,它西起南大街,东到佛爷巷(这条小街巷现已经不存在)。

明清以来,榆次老城的“富户街”,是一条大户云集,富商广聚,繁华富庶的著名街衢。富户街街道两侧,富丽堂皇的门楼一座接着一座,平展笔直的街道一直通到老远老远的地方,虽不能像现在的一些时代大道一样宽阔,但这在当时来讲,可以使两辆崭新的轿车子(山西轿车)并行不悖,这也就可以算得上是一条具有当时的时代魅力的大街了。

因为有了以上的表面现象,所以人们往往一听到“富户街”这个名字,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富户街”可能就是历史上榆次老城的那些富商大贾集中居住的地方。

这样的推理,当然不能说是没有一点儿道理。确实,明清以来,榆次老城的许多富商大贾就集中居住在富户街一带,但如果我们仅仅就以为“富户街”的命名内涵只是如此而已,其实却是只抓住一点儿皮毛,根本还没有弄清楚“富户街”名字来历的真正内涵呢。

其实,榆次老城内的“富户街”,在历史上本来是叫“户府街”的。那么这条街巷为甚叫了“户府街”,这样一个现在听起来颇为不顺耳的名字呢?原来这是因为这条街上,在明朝出过一个大官儿,他就是在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为官三十多年,曾做到“户部尚书”的——褚鈇。

就是由于明朝户部尚书褚鈇的府第坐落在榆次老城的这条大街上,所以这条大街才有了“户府街”的名称。“户府街”——意思是“户部尚书的府第就坐落在这条街上”。当然这条街的命名,是从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以后起始的。

由此可知,榆次老城的“户府街”本来可以说是一条榆次老城内的“历史人文大街”。

由于明朝户部尚书褚鈇的府第,坐落在榆次老城的这条大街上,所以这条大街才有了“户府街”的名称,而到后来,由于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人们发音不清,以错传错在先,而又将错就错在后,所以就叫成了“户富街”,再后来,才又变成了现在的“富户街”。

榆次老城修复前的富户街,虽然已经没有了明清时期当年的光辉,但其整齐气派的气象却不仅依然存在,而且非其它街道可比。在这条明清两代曾风光数百年的大街上,门牌号数一直排到60号之多。

从富户街的西口往东走,大约走过100多米吧,就有一个坐北朝南的砖砌门楼,这个门楼虽然不大,但当你一看门楣上的“宫保第”三字时,一定就再也不敢生出小觑的心来。因为这就是曾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明朝户部尚书褚鈇的府第的门,当然这只是这座府第的后门。现在这座小门我们还可以看到。

大明朝户部尚书褚鈇府第的大门在榆次老城的东大街上。现在东大街的一段,那时叫县前街,就是因为这条街上有了这座户部尚书的府第,所以才有了往昔老城“户府街”的称谓,才有了榆次老城现在的“富户街”。

 榆次老城——龟鱼合体的风水文化

 

 像传统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吉祥的“风水文化取向”意向一样,榆次老城也有美好的风水文化取向意向。像广州古城风水文化取向为“五羊城”,临汾古城风水文化取向为“卧牛城”,榆次老城的风水文化取向为——“龟鱼城”。

榆次老城兴建于大隋朝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初建之时,它只是一座黄土夯成的城池。这座建筑于隋朝初年的榆次老城,根据榆次的地方志记载:城池“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二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

它的北城门就开在现在文化中心广场和购物中心这个十字路口的南侧,城门面对正北方向,即现在的粮店街处。榆次老城的西门瓮城现在还存在,我们在遗址公园内可以看到。老城的南城门在前文说过的南城墙的那堆遗迹旁边的西面,当然是在现在还能看到的南大街上。从前老城的南北两个城门基本上是相对称的。东城门在东大街的尽头。

往昔的榆次老城,不仅四个城门外都建设有瓮城建筑,而且还在四处城门的城墙头上建有城楼,并且四个城门门楼上都题有额题。老城北城门门楼上的额题为:“望岳”。东城门门楼上的额题为:“迎曦”。南城门门楼上的额题为:“观澜”。西城门门楼上的额题为:“带汾”。

榆次老城四个城门门楼上额题的文化内涵、地方色彩,都是非常鲜明突出的。北门所谓“望岳”,意思是:近可以眺望榆次境内北部的高山罕山,再向远方还可以心仪晋北的名山北岳恒山。北门的这一额题,形象地概括出了榆次老城北门所在的地理形势。但北门“望岳”的额题,在历史发展中就演变成了“望捷”,就又成了希望“捷报频传”的意思了。榆次老城东门城楼的额题,所谓“迎曦”的含义,接方位向东之意,含“紫气东来”的吉庆祝福。

榆次境内有一条河流叫潇河,从东面的寿阳县流来,一直流到榆次老城城东五华里处,然后绕到老城的南面流过。老城南门城楼额题“观澜”有对此景而发之意。老城西城城楼额题“带汾”的意思,就是榆次老城“以汾河为带”的精练概括。

历史上,那时节的榆次老城,城池“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二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再加上四个城门外都又有瓮城,又有城楼和精致的额题,真可谓神形兼备,但它还不具备我们所说“龟鱼城”的风水文化取向,而只能称之为“砚台城”。

所谓的“砚台城”,也就是指榆次老城的形体而言,像一只方方正正的属于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一样。

传统榆次老城所说的“龟鱼城”的风水文化取向,其实是在榆次城防建设的发展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俺答兵又一次的杀掠到了榆次老城的城下。榆次老城,由于城防设施完好,城门一关,城池就起到了很好的“藏匿”作用,所以在贼兵到来的时候,榆次老城城内的官民都没有受到戕害,但就在老城南门外的本来可以说是繁华富庶一方的村落——榆次南关村却遭到了贼兵的血洗。

榆次南关村的这一次兵灾,给当时的榆次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当时许多在城里的人,包括时任知县李鹏,就曾几次站在城头,眼睁睁的看着贼兵在城下杀人放火。

所以就在第二年,即大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时任榆次知县李鹏主持为南关村修了关城。因为榆次南关村本来就在榆次老城的南门外和榆次老城可以说是紧紧相连,所有新修建的南关关城并不是一座独立于老城之外的的城池,它就和榆次老城连在了一起,成了榆次老城“郭城”的一部分。

这次增修筑郭城的具体的做法是:在老城那个方方正正的“砚台城”的南边,再建筑一个半椭圆形的城,这新修的半个椭圆形的城,它的直的一面正好和“砚台城”南面的西南和东南两角相连接,它的圆的一边在南面。这次建筑的这一部分城池,它既是南关村的关“城”,又是原来老城的“外城”,也可以说是“郭城”。

这次修建的南关郭城,据榆次志记载“周匝五百四十七丈,高一丈九尺,广一丈二尺,池阔二丈,深丈余”。城墙在高度和厚度上,显然都比原来的城池差了点。

榆次老城在增修了南关郭城之后,原先的南城门就被郭城围在了城里,南城门上的瓮城就不仅显得有些多余,而且对于交通也颇有些不便,所以从那时就拆去了南门瓮城,而在郭城的东南、西南、正南又分别开了三个城门。

郭城东南面所开的城门俗称为“小东门”。“小东门”上题有额题为“东作”。郭城西南面所开的城门俗称为“小西门”。“小西门”上题有额题为“西成”。郭城正南面所开的城门俗称为“郭门”。“郭门”上题有额题为“万春”。

修筑了南关郭城后的榆次老城,其建筑平面实际形成了一个由正方形和半个椭圆组成的一个组合图形,这时的榆次老城四周,开有:望岳门、大东门(原先的东城门,因有了小东门而又此称)、小东门、郭门、小西门、大西门(原先的西城门,因有了小西门而又此称)等6个城门,而原先的南门——“观澜门”则被藏于老城的城内。

这以后的榆次老城,多么像一条鱼和一只龟的合体啊。风水文人就把这个合体叫做“龟鱼”,这条“龟鱼”头向北方,尾向南方,方头圆尾,就活灵活现的游息在晋中的这个“聚宝盆”(晋中盆地)的东北边缘。

从这时以后的榆次老城,就具有了“龟鱼城”的吉祥风水取向。 

 粮店街的来历

 

 

清末榆次城北门外的粮店街,原是通往王胡、什贴之通京官道,路西有两个墩台(古代十里一墩的土台),路东有个小白塔,中间是官道,白塔位于正太铁路南边近处。民国十四年(公元1924年),张彪的四儿子当时人称“四少”,和张庆乡大张义的宋启秀等邑绅在白塔附近新建魏榆电灯公司。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宋启秀召集股东110人,集资10万银元建起魏榆面粉有限公司,榆次开始有了机制面粉,俗称“洋白面”。当时这条街叫东大街。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由大张义的宋继宗,在这条街的南口建吉泰公粮店等。随后,谦源升烟店、晋丰源烟店、德丰利粮店、德生利粮店、晋兴泰粮店等相继开张。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后,原在乡镇的一些商号又陆续迁来,这条街路东又有了晋吉粮店、万升粮店、复兴原粮店、吉履亨粮店等。随后,这条街路西,又有了一些粮店。由于此街主要是粮业云集之地,人来车往,络绎不绝,商号门庭若市,久之,得名粮店街。 

 

 栈房街的来历

 

 现在的晋中饭店与商贸城偏西原晋华招待所之间,有一条不宽的东南——西北走向的斜街。由于该处客栈集中而得名为栈房街(今商贸城西北还有一段)。

正太铁路通车后,该街的西北面修建了榆次火车站(俗称北车站,同蒲铁路榆次站为西车站)。当时,榆次交通工具奇缺,走路大都步行,为了捷径,人们去火车站时往往不走大路,而是从圣母庙(今晋中饭店)与火车站之间的一片空地通过。久而久之,原来的一片旷野竟被来往于火车站的旅客踩出一条小道。

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发达,来往于榆次火车站的客商日益增多。为了便于客商住宿,有人在这条斜街西侧修建了裕兴栈、谦义栈等客栈。不久,规模不等的客栈在斜街两侧修建了十余家,有“留人小栈”、“, 车马大店”,因此得名“栈房街”。 

 

 黑马营怎样变为红马营的

 

 黑马营村,相传明朝时期(另一说为战国时期,还有人说是宋朝时期),当时,晋王朱棡(或晋国)的军队都在这一带驻扎着营盘,其中有一营盘里的马队全是黑马,名为黑马营。后来,军队撤走,人们逐渐迁居此处生活,形成一个村庄,沿用了黑马营这个村名。公元1966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庆人民公社马副书记下乡到黑马营村。一日,不知何故,生产队饲养院着火,烧死些牲畜。在政治挂帅的年代,公社号召各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该村度过难关,没几日,各村就送来了好多红马。这一下可启发了这位副书记,他认为:“黑”象征反动势力,“黑帮”、“黑五类”,“红”象征革命。便和村党支部书记商量,决定根据“扬红忌黑”的政治形势,将村名改名为“红马营村”。

“文革”之后,村民认为,红有“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之义。因此,未恢复旧村名,红马营村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