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粥

 成功99 2015-01-27
腊八粥阴历是腊月初八,即下周二(1月27日)就是“腊八节”,每年的这一天,中国人都喜欢来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它融合了至少八种稻粟果豆,也融合了家人浓浓的爱和祝福,它饱含中国传统的文化味道。

各地的水土与习俗不同,熬腊八粥时使用的食材也不尽相同。但不外乎有谷类、豆类和果实子仁类。一年来庄稼地里的收获,融入一锅粥里。

下面来说历史故事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腊八粥的材料是什么?




腊八粥的材料由糯米、薏米、红豆、桂圆、枸杞子、莲子、百合和花生搭配的腊八粥,品尝它的味道如何。






花生——植物肉

被人类熟知的花生,在植物王国里却是特立独行的,它那地上开花、地下结果,而且一定要在黑暗的环境中结果的习性,别致又有趣。

栽培时,要把花生种在松软、肥沃的沙质土壤中,这样它垂向地面的果针才能轻松入土,长出花生宝宝。

花生的脂肪含量很高,是大豆的2倍、鸡蛋的5倍。蛋白质含量是小麦的2倍、大米的3倍。其他如钙、磷、铁等矿物质的含量,比猪肉、鸡肉等动物性食物还高……所以花生有“植物肉”、“素中之荤”等等美誉。





莲子——长寿专家

荷花凋落后,就有柸状的莲蓬慢慢长大,在海绵状的杯子里,莲子一日日成长起来。嫩莲子剥开后吃起来有股荷塘的清甜味,连同嫩莲心一起吃也不苦。

带壳的莲子和核桃一样,都属于坚果,但比核桃壳要坚硬很多,就像石头一样,有“石莲子”的别称。当它脱掉坚硬的外壳,才成为腊八粥成员。

脱掉外壳的莲子,也叫莲米、莲肉,晾晒干燥后利于储存,用来煮粥熬羹,莲子自古以来都是公认的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红豆——我不是相思豆

我们熟悉的一首唐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但腊八粥里的红豆,绝非诗中的主角,它没有诗里红豆的精致和浪漫,也与爱情、相思无关。

腊八粥里的红豆,又名赤豆,是一种蔬食红豆,面相平凡,饭相温暖,古称“小菽[shū]”。与爱情和相思毫不相干的红豆,却是老百姓离不开的经济作物,红豆中除含有丰富的钾外,外皮中所含的皂角苷,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拥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多喝红豆粥,可以消除水肿等不适症状。






薏米——药食同源

薏米是薏苡[yǐ]的禾本科植物的种仁,和玉米、水稻是“亲戚”,不同的是,玉米和水稻寿命只有一年,而薏苡是多年生植物。

和玉米、水稻相比,无论口感还是产量,薏米都逊色很多,但在中医里,薏米有“除湿”“健脾”“利尿”的作用。在东南亚,它又是女性“美容”的常规食品。于是,薏米的身价高居于玉米和水稻之上。





百合——百年好合

百合,是花店里喇叭状,硕大艳丽、芳香四溢的花朵。而且,它的根茎还可以作为一种保健食品登上人们的餐桌。百合的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像是百叶而合,而融入“百年好合”之意的名字,无论用来观赏还是入口,都让人心生好感。

故乡在我国的百合,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的身份出现。南北朝时,百合花的美才因梁宣帝的称赞受到注目:“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到了宋代,爱花者渐渐多了起来。

食用百合的鳞茎中储藏着很多淀粉和糖,口感介于切成薄片的山药和红薯之间,有补中益气、清心安神、润肺止咳之效。






枸杞子——东方神草

枸杞子是茄科植物枸杞的果实,夏秋时分,果实成熟后摘下,除去果柄后在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后,便成为我们可以在商场里买到的商品。

市场上常见的枸杞子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中华枸杞和宁夏枸杞,它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神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可见,枸杞的全身都是宝。明弘治年间,枸杞子即被列为“贡果”。作为药用,枸杞子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糯米——香糯黏滑

这个北方叫江米,南方叫糯米的家伙,常在一些传统节日里登上我们的餐桌,和喜庆、思念相伴,甜蜜我们的唇齿和心田。

除了可以做腊八粥,糯米还可以制成年糕,香糯黏滑,是春节时分最应景的小吃。端午节糯米包裹的粽子,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正月十五的元宵,则被糯米粉装扮得如一轮轮满月,很好地诠释了团团圆圆的节日寓意。






桂圆——焙干后的龙眼

桂圆和龙眼本是一种东西的两种形态:桂圆树所结的果实,鲜果被当地人称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便被叫做桂圆。

龙眼是我国南方的水果,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的四大珍果。因古时新鲜水果无法储藏,南方产的龙眼总是要在晒干后才能运往北方。不知是不是古人忌讳说龙,所以当龙眼运抵北方时,被大家刻意隐去了“乳名”。北方人开始见到的龙眼产于广西(桂),长相圆乎乎的,就有了桂圆的称呼。

被视为果肉可以吃的部分,《本草纲目》中则有“开胃益脾,补虚长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