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茶是一种审美的宗教,我们尽力往追求一种超乎生活本身的艺术,茶不只是一盏以水沏茶叶所得的饮料,它使我们在喧嚣尘世得以静心、凝神,茶是一种让我们能饱口福,也能让我们陶冶情操的至美之物。
对于欣赏茶之美,只有将茶中实物之美与精神恰如其分的结合,便可享受茶中审美过程。可从实物及精神两方面,与茶友分享及鉴赏茶中美。这两个面中的美,可以直接在这六个要素中展现:人美、茶美、水美、器美、境美、艺美。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也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 作家茅盾曾说过:“人是风景的主角。”茶由人制、境由人创、水由人择、茶具、器皿组合由人所选、茶艺由人编排、演示。人在这些美的事物起到串联的作用,同时也展示着人本身的美,这种美除了外在形态美之外,还蕴含着心灵之美。
关于茶中之美的叙述,《茶经》首先做了系统的品茶经验、制茶工艺等环节描述,我们从中能读出作者陆羽对品茶者人格美的追求,即“宜精行检德之人”。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茶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充分反映了中国茶人们的审美取向。从文人的诗中可以读出田园山水或超然物外的环境与茶、技相融合这样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的表达在唐、宋、元、明时期,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中可谓是达到了极致。 除了中国本儒的思想对茶人们的审美取向的影响外,道、禅思想,也对茶人们的审美意识起到了强化作用,道家崇尚的“尽对自由”、“独立自足”,自然的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澹然无极而众美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禅文化是中国化的佛教,禅的修炼方式就是“悟道”,它所要达到的是一种高级审美境界,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人己物我,与对象世界融为一体,凝成永恒的存在。
天下爱茶之人、喝茶之人,如能在茶中体悟“美由心生”的理念,使自己随时都保持一颗能够审美的心,一颗快乐的心。把品茶的美与大家分享,让众多的人往发现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乐乐不如齐乐乐,可谓茶中自有美无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