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中的为学与成德

 老玉米棒 2015-01-28

《论语》中的为学与成德

李春颖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讲师

 

课程前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讲《论语》,我们这一讲的题目叫《论语》中的为学与成德,讲到《论语》我们不得不首先讲一下孔子,讲一下我们这个儒家文化的可谓是一位开创性的圣人,《论语》虽然不是孔子所作,但它整个叙述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孔子和当时亲身向孔子求学的这些弟子们,那孔子他生平我就不用多讲了,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至479年,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年龄一共是84岁,这个我们马上就可以知道我们经常有一个说法,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为什么这么说?这其实就取自于孔子和孟子的年龄。孔子的生日是9月28号,据说我们现在从今年开始,大家还不知道,教师节要改为9月28号,这个其实也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第一位伟大的先师孔子。

孔子出生于鲁国,也就是我们现在山东省的曲阜,现在大家如果有机会去曲阜的话,一定能看到曲阜著名的景点就是“三孔”,其中孔府就是孔子后人,其实孔子当年也就在这块地方,但是没有现在的建置,主要是他的后人一直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不仅有孔子的后人,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是孔子弟子的后人,在孔子死后,很多弟子搬到这个孔子家附近,在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浩大的“鲁文化”。

(一)孔子的成长过程

讲到孔子的话,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孔子的成长过程,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前几年都有一部电影,叫《孔子》,其中扮演孔子的是著名演员周润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之后,通过这部电影能真正了解孔子,我相信真正通过这部电影得到切身的我们这个传统文化中伟大圣人的成长历程,对他这种成长历程有所感受的人恐怕也不是特别多,因为我们这部电影的编剧自身没有抓到孔子成长过程中真正关键的几个点,其实孔子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叙述,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把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成长变化总结为这样几个过程,首先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学”,15岁志於学,这时候大家有一个疑问,是不是孔子到15岁的时候才刚开始学习呢?当然不是,孔子的入学是非常早的,孔子也有一个论断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是说我自幼出生得比较低微,所以在他看来是有很多比较粗鄙的技能,当然他说的这些比较粗鄙的技能,我们现在想来也已经非常高雅了,主要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因为我们了解一下孔子的生平的话会发现,这位圣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极为坎坷,他幼年丧父,在童年的时候,青少年的时候丧母,然后一个人维持家里的生计,所以他在幼时做过承田委吏,所谓承田委吏是帮人照看羊群,帮人保管仓库,就是这样的一些职务。

但是孔子做这些职务的时间并不长,因为钱穆先生考证,在孔子30岁左右的时候,这时候他已经有很多的弟子了,考证的一个依据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论语》的一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时候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做“朋”,什么叫做“友”。我们现在是“朋友”连用,在古人那里“朋”和“友”有不一样的寓意,说“同门朋,同志为友”,也就是说,只有两个人曾经同学过,同窗过,这个才能叫做“朋”,然后两个人志同道合,有“三同”的理想,这个态度叫做“友”,所以孔子这些话说“有朋自远方来”,是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四面八方来,来这儿干吗?当然是与孔子讲学,拜孔子为师,向孔子求学,这时候在30岁左右的时候,孔子已经有很多的弟子了,并且在鲁国已经很有声望了。

于是,他得到了第一次在鲁国施政的机会,可是这一次机会他并没有真正使他没有施展他的政治理想,他的政治理想在最初,他实行第一项重大的政治方略堕三都的时候,也就是毁掉三家城墙,在这个时候就遭到了挫败,鲁国在当时是鲁分三家,有叔孙、季孙和孟孙这样的三大家族,叔孙、季孙和孟孙三大家族各自在国中设立城墙,表面上大家是鲁国的大府,实际上他们已经各自为政,然后在这个鲁国中成为三个小小的国家,然后有城墙、有军队。这时候孔子想让鲁国重新恢复统一的局面,那怎么办?首先要在国中毁掉三家城墙,使鲁国重新能够合二为一,在这时候,叔孙和季孙都答应了,反倒是孟孙坚决不同意,这是一件让孔子很痛心的事情,因为孟孙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自己精心教化的一个人,他最终恰恰是站出来坚决反对孔子政治理想的人,这也可见,教化一个人有多么难,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人教化一个人都还是很困难的。在这个政治理想当中挫败后不久,孔子就离开了鲁国,去到了齐国。

所以我们再理解“三十而立”的时候,我们现在经常问说你多大年龄了?他说我已过而立之年,其实“而立”这两个字并没有那么简单,并不是成家立业就可以称之为“而立”,孔子在30岁的时候做了多少事情所以可以称之为“而立”。我们刚才说这个“而立”不仅是成家立业那么简单,那“而立”应该是什么?这个我们要回到《论语》中孔子又对其进行了解释,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而成于乐。”立于礼而立,是要立于礼,这就正像我们说“吾十有五而志於学”,这个不是刚开始学习,志於学是这时候孔子树立了志向,他的志向是学道、求道,之志于得道,这时候学习对孔子来说不再是谋求一门求生技能的手段,我们现在很多在学习中把专业分得非常细,我们觉得这么细的专业划分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这就是学习为了甘露,就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孔子在15岁的时候已经定下了目标,学习是为了求道和得道。

当然这不仅是孔子,我们历史上很多先者也都曾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这样的理想,比如说儒学史上另外一位大儒王阳明,王阳明在十多岁的时候,被问道:“何为男儿第一等事。”什么是作为男子的人生第一大事,最重要的追求呢?王阳明回答的是:“读书学圣贤。”说我们读这么多书是为了干吗,不是为了考得功名,是为了真正让内心有所得,真正将自己的心灵境界提到一定的程度和一定的境界,这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标,这个和孔子当初说“吾十有五而志於学”是差不多的。

那“三十而立”是立于礼。什么叫立于礼?周代曾经有一个伟大的、完整的礼乐文明,孔子这时候说“三十而立于礼”,是在他30岁的时候,这时候已经完全了解伟大的文明整体了,这时候礼乐对他来说不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是成为他做事情的起点和根基,“礼”对他而言远不是束缚,而是成就。我们可想而知这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

(二)孔子思考的背景

接着我们看,刚才讲的孔子在30岁之前的一个大概的经历,那现在我们就来继续了解一下孔子在这个过程中,他思考写作的背景到底是什么,无非是八个字,“天下无道”和“礼坏乐崩”。“天下无道”,其实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一点,天下是什么?普天之下,普天之下又是什么?诗经中有一句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周代的时候,大家的天下观中是整个的天下的土地,四方土地以及四方人民百姓全部都是属于和归属于周天子的,周天子才是天下之主。可是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这时候周天子不再对天下有这种强大的号召力和统治力,大家都不再真正臣服于周天子,而是各自为政,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周天子在政治话语中渐渐被隐退、被埋没,这时候凸显在政治层面上的变成各国诸侯,即诸侯争霸,诸侯争霸不仅仅在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这样,它延续了上百年,一直持续了春秋战国时期,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才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我们现在讲解的诸侯争霸不过是举国的纷争,有七国或五国,在这种纷争中有人胜有人败,有时一个国家强盛,而有时又因为一次两次失败的战役而使整个国家没落,我们现在来看历史是这样,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生活那个时代的孔子,我们看到得失什么?在这上百年的诸侯纷争中看到的是生灵涂炭,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妻离子散,看到的是不断发现自己故土上的人们在战争中牺牲,甚至很多牺牲是无谓的,他仅仅是为了希望的权力和希望的民生的威望的争夺,在这个过程中,孔子想有所成就,孔子也想有所改变,他改变的方向是什么?就是重新恢复到曾经那个周代的完整的礼乐文明之中,重新恢复整个世界和人民生活的秩序,重新确立价值观,这是孔子的努力。

而当时的礼乐文化已然是破碎了,即礼坏乐崩。在各个层面上,无论是各族层面上,还是普通民众层面上,周代的礼乐文化都不再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礼不再对人们有真正的规约,乐也不再对人们的心灵有真正的感染力,这使得孔子非常痛心。在礼乐文化破碎的时代,孔子看到目所能及的生活中存在着那种人,一种人他活得很真实,物欲横流,这种真实中缺乏道德,他过得很真实,但也很不道德,而另外一种人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乡愿”,这种人活得很道德,但是却很不真实,充满了伪装,这个非常像金庸笔下的岳不群,看起来是一个谦谦君子,实际上内心之中充满着各种肮脏的勾当,这都不是人生存的最好的状态,或者不是人本该生活的状态。孔子在这种情况下想有所拯救和改变。他虽然一生没有得到什么机会真正地施政,他没有能够在任何一个国家施展他的政治报复,虽然他周游了列国,虽然他也曾几次获得官职,甚至在晚年在鲁国获得了比较高的官职,做大司寇,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得到统治者的任用,因为他的这些政治并不能真正迎合或者说逢迎统治者内心中对权力、对土地的这种无节制的欲望,也正因此孔子不可能有一个真正的施政机会。

(三)孔子的文化贡献

但是孔子却做了非常多有关我们整个文化命运的事情,比如说首先是孔子对经典的整理,经由孔子之手整理的经典,我们这里列出了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几个名词一出来大家马上就想到,这就是“六经”,“六经”基本上全部与孔子有关,有些是经孔子删定整理的,有些是孔子改写的,比如《春秋》,有些是孔子对其进行补充的,比如《易》,《易》中有《十翼》,相传大多与孔子相关。正是因为孔子的整理,孔子的传承,我们曾经传统文化积累下来的这些经典才能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被我们学习和继承,某种意义上,孔子是汉语文明的一个经凝性的体现,正是因为有了孔子,我们整个三代以来积累的传统文化才有了一次集中的展现,才上了一层更辉煌的层次,并且在这个层次上被我们后人学习,当然也被我们后人传承,我们时至今日再讲到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想到的仍然是这些经典,当然《乐经》丢失了,“六经”不复存在,但我们还有“五经”,我们现在去看孔子距我们已经有2000多年了,但我们仍然在读的,我们仍然在需要去学习的,仍然需要我们去仰望的还是“六经”中的思想。当然我们今天讲到一部是与孔子更为相关的著作,那就是《论语》。《论语》虽然不是孔子亲手所作,但全部是他弟子记述着孔子当时的言行。

    《论语》在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几乎在每一个时期,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我们当下,每一个时期对《论语》都有无数的注释,每一个时代重要的学者、重要的经学大家都会对《论语》进行注释和阐发,是因为我们要不断地为《论语》添加新的内容吗?当然不是,《论语》已经在那里成为一部不变的经典著作,那我们不断地去阅读,不断地去注释,不断地去学习,为什么?不是我们要去为经典添加多少,而是我们希望从经典中得到多少和学习到多少,我们现在再来继承传统文化和现在再来学习经典,本身这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有了困惑,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在面对人生种种经历的时候常常感到迷茫,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候我们要去阅读经典,我们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一方面去体味圣人贤哲的教诲,一方面我们要在其中寻找能够对我们现实问题给予解答的方案,能够安慰我们这颗躁动心灵的一些思想,如果我们能把我们当下的生活与经典建立起联系,如果我们能够在经典中寻找到我们解决现实困惑的方法,那这时候我们去阅读经典才是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这时候这些经典要穿越2000多年的历史,再继续展现在我们当下人的面前的时候,它才真正显得弥足珍贵。

我们看“论语”二字,“论语”又读“论语”,为什么?是孔子与弟子相语谈论,相语对答的这些话语的记述,当时弟子在与老师的交谈、请教的过程中,各自把重要的话语都记录下来,形成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笔记一样,后来在孔子去世之后,孔子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大家觉得应该有一本更全面的著作来展现和记述老师曾经的言行,这时候大家把各种笔记汇集起来,汇编起来,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这本书。

那《论语》这本书到底是孔子的哪些弟子写作,孔子有很多弟子,号称有弟子三千。其中贤哲就至少有72位,这么多弟子到底《论语》的作者是谁?这个我们现在也可以给出一个比较让大家信服的回答,我们认为《论语》成书于公元前436年,而其作者主要是曾子,这个我们在《论语》当中经常见,和另外一位有子的门人,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很少有称“子”的,比如说孔子弟子中唯一被孔子称为好学的颜回在其中也是称为颜回的,而再比如子路,再比如重要的弟子子贡,都是直接这样称呼的,而唯有两个人是称“子”的,曾子和有子,我们一般只有弟子对老师,对极其尊敬的人才会称之为子,所以大家推断《论语》最终可能是由曾子和有子两位的门人编订而成。

比如我们举《论语》一些话就可以看出来,“曾子有疾”,曾子病了,这里直接称“子”,说曾子生病了之后,把门人弟子叫到身边说:“你们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弟子们看完说:“老师,您的手和脚,您的四肢、身体、发肤都是完整的。”那我们看曾子为什么要让弟子看他的身体呢?曾子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曾子是说,我这一生中每一天不断地反省自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每一天不断地检讨自己,希望自己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量地合乎人意,希望自己的每一件事情都能不愧对自己的良心,我一直这样做,才在一生中免于犯过大的错误,出现大的过错。正因为我没有大的过失和过错,所以我保持了我身体发肤的完整,直到现在我将不久于人世,我才能比较安慰地说,我无愧于自身。当然,我也无愧于父母,父母曾经给我的身体发肤我现在完整地归去。身体发肤的完整其实恰恰在这里要展现的是曾子一生德行的修养。

在《论语》中,我们今天仅讲《论语》中的一个方面或者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个人成德。孔子一生没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另一方面,其实对汉语言文化做了更大的贡献,即我们前述的,他整理了“六经”,还有一方面,他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大量的弟子,大量的弟子继承了他的政治理想和文化主张,也继承他的遗愿,把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使儒家成为我们历史上历经2000多年来的正统思想。而在孔子的教化之下,他认为,个人成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一、孔子的教化

(一)孔子的教化对象

那我们看一下孔子的教化对象都有哪些。孔子的教化对象首先是士,孔子并不是对所有人教学,曾经孔子有一个弟子向孔子请教说:“老师,怎么种地?”孔子说:“种地我不会,因为在种地这件事情上我显然不如老农,你不如向老农去请教。”那孔子会的是什么?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儒”,再具体地说,其实是礼乐文化,如果归到人身上是人的德行,即君子之德。士到底是什么?熊十力有一个弟子叫君毅,也是我们港台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君毅先生曾经在《两岸思想史》中写道,他说:“士啊(即孔子教化的这个阶层的人),士是一些独立逐渐脱离土地的农民。”有一些农民他后来生活渐渐地富有了,学识也有所增长,这时候他脱离土地,成为政治系统的预备军。他们慢慢将要进入政治系统中,成为维系政治统治中的一员,这一部分人叫做士,因此对他们的教化,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对未来从政者的教化,当然孔子要十分注意。

其实,士除了这样一种来源,它一定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它就是没落的贵族,贵族最初一代是因着有功劳、家世、血缘而可以封地封爵,但这种封地封爵并不是子孙后代永享这种爵位,其中只有嫡长子可以享受,其他的随着支脉的延伸,越来越多的贵族的后代会渐渐地沦为普通民众,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孔子应该是贵族的后裔,但在孔子这一代,或者在孔子父亲那一代的时候,他们基本上已不再享有贵族的任何爵位,这样一群人他也构成了士的重要部分。这一群人他们虽然曾经享有贵族的生活,尤其是物质生活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他们曾在这个家族中所受的这种文化的熏陶和教养,其实始终保留在这个家族血脉的传承之中,使他们有高度的自觉意识和自主意识,孔子教化的就是士这个阶层。

(二)孔子的具体教化

    那我们看一下孔子具体怎么教化弟子。读遍整部《论语》,它是否有一个中心的核心思想?如果我们非要选出一句的话,那可能是下面这句,有一天孔子要出门,就对他的弟子们说了一句话,其中首先是对这个曾子说了一句话说:“参乎(曾子名子参),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对曾子说:“我的学问,我的这个道是一以贯之的。”这时候很多门人在场,大家都不知道老师究竟要说什么,只有曾子马上说了一句,说:“唯”,说,是,老师,您说得太对了。后来老师就出门了,出门了之后,在场的门人都非常奇怪,非常纳闷,就拉着曾子问:“老师刚才跟你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到底是什么?”这时候曾子对这句话有了一个解释,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整个思想如果我们非要找一个贯穿词的话,那就是忠恕。忠恕是什么?又是我们最熟悉的一段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想怎么样成就自己,你想自己得到什么,那你一定要考虑到,你能想到,别人也这样想,别人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过成这个样子。别人也希望能够获得一个成长的机会。那“恕”是消极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我们至少要做到什么,就是我们所不喜欢的我们也不要加之在他人身上,比如门人喜欢被他人随意谩骂,那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到,我们也不要去随意谩骂别人,如果你自己不想被他人蔑视,那你也不要去蔑视他人,如果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以这样的同情之心,这样的推己及人之心去考虑一番的话,我想我们大概,绝大多数人都会慢慢接近,甚至就达到君子这个境界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讲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什么?曾经有过一个世界性的讨论,他们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黄金律是什么?就是孔子所有提出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在各个文化传统中,在各种文化宗教的背景中基本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你想想,你不想怎么被别人对待,就不要这样去对待别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做到一个受人爱戴的,做到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我们再看一下孔子的具体教化,这句话很短,“子不语:怪、力、乱、神”,就这四个字,谈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我马上想到,我们现在打开电视机,我们现在打开手机的微博和网络的话,我们所看到充斥于眼前的全部都是怪、力、乱、神。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新闻媒体,都在尝试以怪、力、乱、神来吸引我们的目光,这恰恰是孔子所反对的,孔子所关注的就是一个日常性的生活,他希望把每一个人的目光都拉回到这个日常性的生活之中,什么是最真实的?没有比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更为真实,每一天我们早晨起来,然后去上班或者是去学习,然后上班回来重新回归到家庭中,这时候家庭中有父母、有妻儿,这样的生活就是最完足的幸福,孔子要讲的恰恰是这一点,我们没必要去寻找过多的新奇和刺激。在这个时代,“快乐”一词特别偏重于“快”,我们看到所有的东西都只能图得我们一时之乐,然后马上忘掉,因为这样过多的短时间的刺激太多,使得凡是我们内心在这种不断的快乐,不断的刺激中而变得越来越麻木,使我们不能感受到这种日常性的平时的幸福。当然,反过来讲,我们追求刺激和追求新奇的同时也说明我们内心敏锐的感受能力也渐渐地被磨钝了,我们这种敏锐的感受能力变得更加迟钝了,我们需要不断地刺激来诱发内心的激情,可是在这种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回过头来想想,与朋友吃饭的过程中如果不刷微博,是不是能感受到更多的友情。在家里晚饭过后,我们不是每个人在电脑上上网,不是在那儿不断地在微信上,在朋友圈中与人回复,而是人家人静静地坐下来看电视,聊聊天,哪怕看一个最无聊的娱乐节目,在这个过程中,一家人共同欢笑,这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的幸福呢?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要告诉我们的是恰恰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看似平白无奇,难道它不是一种完足的幸福吗?在这样的生活中,如果我们父母无缺,兄弟无故,家人健康,然后有一、两个朋友偶尔可以小酌、对谈,这岂不是人生最大的乐事。我们总被问及,或总在想幸福是什么?我们曾经有一年甚至央视有一个栏目不断地去采访路人,幸福是什么?幸福一定在他处吗?幸福一定在他乡吗?一定在一个我们要不断地去达到的远方吗?当然不是。如果幸福在远方的话,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只能在追逐幸福的路上。幸福其实就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只要我们把心扎根于、立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才会发现,像白水一样的生活恰恰是最幸福的,而正是因为它没有那么多怪、力、乱、神,所以它才是最持久的。就像我们吃东西,每天给你吃大鱼大肉,你一定会烦,但你每天吃的主食、米饭、面条、馒头,你每天吃当然也不会烦,最平实的反而是最真实的,这是孔子要告诉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回归到这种最日常性的生活之中。孔子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一生中虽然充满坎坷,他的生活虽然在我们外人看来处处不顺,但在这样的生活中孔子却处处体会到这种和乐。孔子曾经说过,说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不过是弯起胳膊来睡,吃的是饭疏食饮水,吃的就是这种最粗糙的饭菜,喝的就是白水。在这样的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整天苦恼,郁郁不得,但孔子却说乐意在其中,说在这样的生活中自然还是能寻到乐处的,在这样的生活中如果你内心能够安宁,自然能寻到这样一份安宁的和乐。

二、君子人格

我们接着看,在孔子的教化中,孔子希望把大家培养成君子。孔子希望把所有人,所有弟子都培养成君子,君子有哪些含义?君子,最起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从德行上讲,德行高尚的人,我们称之为君子,那与之相对就是德行比较卑微,德行境界较低的人我们称之为小人,但在《论语》中,在古代还常常有另外一种用法,我们刚才从德行上讲,还有一种用法是从居位上讲,在社会上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我们称之为大人,也称之为君子,与之相对在社会上一般的民众,没有身份和地位的人,这时候我们将其称之为小人。今天我们所着眼的是个人成德,所以今天我们讲的君子和小人主要着眼于德行。

(一)君子与小人

那我们看君子和小人主要有哪些区别,首要的第一点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就是知晓、知道。君子做事情的时候,他首先考虑的是这件事情是否符合义,而小人做事情的时候,他首先考虑和计较的是这件事情是否可以让我得到更多的利,这是区分君子和小人最根本的点。这句话也让我们了解,如果你作为一个执政者,你怎么管你的下属,当然,对君子的时候,你要对他晓之以理,那对于小人要对他趋之以利,这时候你跟他讲利益,他才可能最听你的指挥。

“利”和“义”的问题说起来特别简单,其实真正实行起来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很多儒者在历史上都不断地讨论这句话,有一个著名的学者杨时,有一个成语叫“程门立雪”,他就是程门立雪的那个主角,立雪者。程门就是他的老师二程,在他的门前,杨时是宋代的一个大儒,曾经有人向杨时求教的时候,杨时就说:“你如何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这个年轻人很不屑,年轻人想,我也是一方才俊,我来向您请教,您就让我理解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表示不服,于是杨时就说:“那你谈谈你的理解吧。”这个年轻人就说:“我觉得像盗跖这样的小人,他每天都想的都是利,像尧舜这样的圣人,他每天都想的都是正义,都是符合道义的事情。”当然这个话说得也没错,然后我们看这时候,师傅和徒弟的境界,年轻人和长者的境界就出来了,我们看这时候杨时怎么回答他,杨时作为长者回答年轻人说:“你说得不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多人错把利益当成正义,很多人在孜孜不倦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却振振有辞,他这种振振有辞不但说服了他人,使人们相信他这种猥琐的、卑微的行为背后是以正义为目标的,甚至有些人经过长久的伪装,他甚至能说服自己,他甚至能占据在道德制高点上来赞许自己和指责他人。最怕的就是你自己心中的那把尺子都错了,你自己在心中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利,什么是义,当你模糊了利和义的界限的时候,那才是真正可怕的,因为你已经模糊了是非的界限,你已经不知道何为是,何为非。”

我们接着看君子与小人,另外一句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和”字在传统文化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它与“同”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我们讲“同”就是一种同一性,在一个群体中,我们追求这个群体中所有人都是有共同的目标,步伐一致,这当然是一种追求,当然这在传统文化中这在孔子看来并不好,因为追求相同的时候,追求过多的同一的时候,它常常是危险的,什么才是最恒久的,不是追求同一,是追求大家一个恰好的匹配和各尽所能,这就是“和”,当不同性格的人,当有不同能力的人,他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恰恰能各自发挥所长,恰恰每个人都能在恰好的位置上,然后这时候取得1+1>2的效果的时候,这就是“和”。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各自尊重他者的不同,同时在这种对他者不同的尊重中也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群体。我们有一首歌唱《朋友》,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其实这是对朋友非常差的一个诠释,“朋友”绝不是这样一个意思,朋友多了路好走,那是熟人多了路好走,那何为友情?如果朋友对你而言仅仅是一个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的时候,这就称不上友情,称不上感情,这个真正的、健康的朋友群体,应该正是像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在这样一个群体中大家懂得互相尊重,同时大家又恰好能够达到这个互相补充、互相接力的作用。

另外一句是讲朋友关系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在我们刚才说的那样一个良好的朋友交往之中,大家是一种周而不比的状态,大家并不要求对方改变自己来适应他人,也没有人要求他人改变来适应自己,他们在这种过程中懂得相互尊重。

(二)君子的人格

君子的人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君子”,野是粗鄙,史是我们现在的太装了,太假了,一个人内在的实质如果太过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话,这个人就会显得很粗鲁,一个人如果外在有过多的装饰和修饰的话,这个人就会显得很虚伪,只有文和质达到一个恰好的状态的时候,才是君子。我们现在总是说这个人真实,这个人活得不真实,在这种话中,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流行过说,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似乎真实就是最好的。是这样吗?似乎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天生就有一种掩饰内心丑恶的倾向和欲望,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内心全部都毫无遗漏地暴露在世人面前,我们宁可掩饰自己,我们当然掩饰的是差的那一面,我们希望展现出来的是好的那一面,这个是孟子所说的,四端之心中的羞恶之心,每一个人都有羞耻之心,一个有耻和一个无耻,这是一个道德的基本界限,一个无耻的人无法和他谈道德,有人讲说,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个“面子文化”,特别讲面子,而西方的这个文化就是一个“罪文化”,基督教文化讲的是“原罪”,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言下而意,好像是说我们讲面子比基督教中讲的“罪”的层次低了,粗俗了,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把“面子”换一种翻译,我们把它翻译成我们的“羞恶之心”的话,羞恶之心是尊严,由孔子留下来的儒家文化是要求人讲尊严的文化,我们保留一个作为人的起码的尊严,并且在这种保留尊严的过程中,我们过一种体面的生活,这是儒家文化倡导的。而这样体面的生活是我们要做的文质彬彬,我们是有真实的自己,但是我们要通过一种更合适的方式和途径把这种真实的自己传达和表现出来。我们每一个人穷尽一生,其实都在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我们的衣着,我们的语态,我们的发型,我们的声调,我们的举止,每一种行为其实恰恰都是在体现我们内心的修养,衣服是我们每个人本身吗?当然不是,衣服不是我们。语态是什么吗?语态也不是我们,但我们恰恰通过这些着装、仪态来表现自己,如果我们正巧寻到了一种最适合我们年龄、身份、职业、学识的这种表达方式的话,那我们就达到了文质彬彬这样的一个境界,当然文质彬彬不是一次性就能达到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阅历的增长,我们也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文,以使其能恰好地表达我们的质,这样的一种修饰恰恰是在以一种最好的方式展现我们内心的实质,这不是不真实,不是伪装,这是我们的寻到一种最恰当的媒介,每一种方式都要寻找媒介,比如我们表达乡愁,我们有那么多表达乡愁的方式,难道我们一定要说我想家,这个才真实吗,我们讲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也是一种真实的乡愁,我们想到乡愁是那一道浅浅的弯的时候这是一个真实的乡愁,这就是一种媒介。

三、为学之道

那我们下面看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君子的境界,当然要通过学,学最开始要怎么样?这就是我们论语开篇就讲到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讲到过了,我们这里重点了解一下“学而时习之”,这个是我们所有人,凡是讲到《论语》大家都会想到的一句话,然后我们以前的,特别是中学语文教材中讲的这句话是,学习了新的知识要不断地进行复习,这时候才会体会到这种乐趣,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个解释的时候是否有疑问,为什么学习的新知识在不断的复习中体会到乐趣,绝大部分人在复习中体会到的是烦燥,是重复,而不是乐趣。那就说明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有了那么一点点偏差,什么叫“学而时习之”,“习”不是复习,“习”是实践,“习”的繁体字是有一个“”,一个“羽” (“羽毛”的“羽”),一个“白”,那“习”最初的含义是什么?在《论语集注》中说,“习”最初的含义是“鸟数飞也”,一个小鸟刚长全羽毛,它不断地在练习飞翔的过程中,这个叫做“习”,这种实践不是小鸟看着大鸟怎么飞走了,它张开翅膀就能飞走的,不是的,他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几次跌倒,几次摔下,然后终有一次能飞翔起来,这叫做“习”,它是实践。我们学习新的知识之后,我们要怎么做?我们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遇到问题,遇到困惑的时候,运用我们新学到的知识去尝试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把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进去,用它去尝试解决我们已有生活中的问题,这个过程当然是充满乐趣的,一个你曾经无法解决的难题和困惑,当你获得了新的知识之后,你用新的知识把它解决掉了,这是一种内心之中别人无法体会到的乐,即“不亦乐乎”。

接着我们看另外一句特别熟悉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和“学”是一组,“思”即“思考”,“学”是“学习”,太简单了,那学习又是什么?学习一定是我们去学习那些我们不知道,没有掌握,并且陌生的经验和知识?那这种没有掌握的陌生的经验和知识,当我们学习之后,它仍然是一种记诵性的东西,我们只是会背,比如我们会背100条《论语》,那只是会背,它对我们生活不会有任何添加,这时候我们要通过思考来使本来不属于我们的经验和知识转化内在于我们,使这种陌生的经验和知识,经过逐渐的练习,经过逐渐的思索,成为我们看待生活和解决生活中困惑的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这种时候就是“学”和“思”最好的相融合的方式,但如果我们只背诵一大堆知识和定理,而不去思索的话,那我们必然会迷失在这种客观的知识当中,当然如果我们只思索而不学习的话,这种思索,从已有经验而不断演绎,不断推演的过程毕竟是有穷尽的。如果我们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而是按照固有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话,那我们是一个僵化的人,一个僵化的人固然是危殆的,一个永远停留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永远躺在过去经验中的人,他自然是会产生怠惰的,这是思而不学则殆。

那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当然也是孔子认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门径。他教导他的儿子也是这样的,有一次他站在门庭中,儿子恰巧从门庭中过去,他就叫住了他的儿子,说:“读诗乎?”儿子说:“未矣。”还没读,孔子就说:“不读无以言。”说如果你诗都不读,那你怎么和人交谈,你怎么能说出比较优雅的谈吐呢。后来又有一次孔子站在门庭中,儿子快步从后面走过去,为什么快步?因为也很惧怕自己的父亲,这时候父亲又叫住他说:“读礼乎?”儿子说:“未也。”孔子说:“不读礼,无以立。”说如果你不了解礼的话,你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如果你不了解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大家应共同尊重的礼俗规范的话,如果你不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的话,这时候礼对你只是一种限制,使你束手束脚,那你在这个社会上的生活永远不可能达到游刃有余,永远不可能达到孔子晚年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这样一种境界。

我们接下来来看最后一句,对于学习目的的一个阐发,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叫“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学者他学习是为了自我的提高,而现在的学者,当今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向别人炫耀,成为自己的一个资本,展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这样一个资本。说这样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学习。因为它对你自身的思维没有任何深化,它对你看待生活的方式,看待生活的眼光没有任何添加和改变,它不能使你整个人变得更丰富,所以这样的学习注定是无意义的学习。那这就让我们想到另外一句话,我们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解释这句话的时候常常说,人要是不为了自己做考虑和打算的话,那天诛地灭。这句话是我们理解反了,如果我们从《论语》中“古之学者为己”来看的话,其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初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他学习或做事不是为了自己内心有所提高的话,这个时候他是天地不容的。即教导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这时候要了解这种学习是为了增加我们自身的丰富性,如果我们这个学习了一定的知识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们发现,本来我们无法解决的困惑现在解决了,本来我们看不太明白,想不通的问题现在想不通了,本来一首看不懂的诗歌我们先看懂了,一个我不太理解的电影我现在能了解它其中的内涵了,这时候就说明这种学习对我们的眼光改变,对我们的思维有所丰富,也就是说,这种学习是真正有意的,它真正经过思考和实践而内化于我们自身了,即我们为己而学。

    我们下面看最后一句,这是在孔子去世很久之后,直至汉代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写《孔子世家》,他到孔子墓前去拜祭,这时候在司马迁去的时候,在现今曲阜之地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孔子弟子的后人在那里生活,这个地方的文化已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儒家的文化氛围,司马迁在这个记述孔子一生的时候又到孔子的墓前去拜祭,他说到了这样一句话作为结尾,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说孔子的德行就像高山一样供人们仰望,我们在仰望高山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起的那样一种崇敬之情,正像我们现在再去阅读《论语》,再去了解孔子的时候所能涌起的那种崇敬之情一样,也正像子贡曾经形容他的老师一样,说孔子的这个学识像什么?是像高山一样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我们越接近他,越了解他的时候,我们越发现孔子那种让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我们越去钻研他,越去学习他的时候,我们才能越发现孔子这种温润如玉的精神和品格,所以孔子才能在2000多年中被我们尊为“素王”,供万人敬仰。在当下个如果我们有时间能够花一段时间,比如花一个午后,静静地坐下来读几段《论语》,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体味孔子当年说这段话时的心情及背景,这时候我们才能会发现一个不是活在概念之中,而是栩栩如生的老者向我们走来,走向我们讲述关于人生的那种最质朴的,当然也是最深刻的哲理。关于《论语》中的为学和成德,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