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除去日、月之外,还有两类天体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即是彗星和北极星。后者在古代文献中更多地被称为北辰。北辰在中国古代社会心理中有着积极、明亮的政治符号意义,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北辰文化”。 北辰者,乃天球上靠近北极的一颗亮星。但在不同的时代,所谓的“北辰”并不是同一颗星。四千年前,北辰是天龙座α星,春秋时代是以小熊座β星为北辰,今天则以小熊座α星为北辰,其距地球约400光年。由于中国地处北半球,北辰很早即进入中国人视野,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因为北斗星在北辰附近,人们又都是通过北斗七星而找到北极,所以古代也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说,或者以北斗指称北辰,所以北辰文化往往又与北斗相关。 彗星往往有着某种神秘或迷信色彩,它也常常与北辰一起出现在文献、民间谶语之中。《春秋》将“星孛(即彗星)入于北斗”与人间政治万象建立了对应联系,认为其兆示着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世中的更替兴衰。如建安十一年正月,星孛于北斗,首在斗中,尾贯紫宫,及北辰。占曰:“彗星扫太微宫,人主易位。”其后,则有魏文帝受禅之事。经过文化的发展与解读,北辰便从众星体中脱颖而出,使人们产生了与彗星和北斗不同的美学情感、文化心理尤其是政治符号意义。如刘向所言:“北斗贵星,人君之象也。 夜空中的北辰,终年可见,在浩渺的星空中能够使人准确地确立方位。其运行轨道与地球的关系永远是那样相对固定与密切,保证了人们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观象授时。正是北辰这种辨别方位的实用性,使人们对其工具功能产生了心理依赖,并从中衍生出更丰富的意义。作为一颗普通恒星的北辰,就有了神圣高洁的形象,并因授时辨位角色被赋予了能够对人间进行道德评判的功能,从而进入中国严肃的政治伦理中,以之对政治、国家和君主进行评价。 北辰为众星之首,众星拱之方能为北辰,蕴含了传统政治文化对为政者的道德要求。具有北辰之德的政治即是道德的政治,这正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设计,世人最耳熟能详者即是“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语。虽然在《春秋三传》中北辰与彗星时常并论,但是《论语》却只说北辰而不言彗星,这正是因为孔子把北辰视为人间政治清明的象征,而视彗星之说为“怪力乱神”。 北辰亦被抽象成一种玄学化的政治符号。对北辰的玄学化,在《史记·天官书》即已出现,其中有“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道家和道教还对北辰的政治意义进行了符号化的解读。如《 (摘编自王建光《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B.而讽于仁自引去 C.有德不谙大计 D.帝遣行人存问 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东马塍①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 8.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5分) 9.第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句子是 (3)《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子是 (3)《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余光中从12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我愿意跟着它走”,“我将来一定要当作家”。整个青年时代,余光中都在寻找着“精神上的家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家人”。1954年,他的“精神家人”又增添了一大批。余光中与钟鼎文和邓禹平等人共创了“蓝星”诗社。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首的写,而是一辑一辑的写。 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余光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加上那年家里也发生一些大事:母亲去世,自己同妻子新婚才两年,大女儿刚出生,还没看清孩子的脸,他就匆匆地出发了。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蓝星”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 1964年,36岁的余光中回到台湾,他质问自己,怎么都已经36了?拜伦、徐志摩,都在这一年结束生命;王勃、济慈,不到这年纪,便合上了诗集,竖起了石碑。那一年余光中唯一的儿子出生仅三天就夭折了。丧子之痛加上诗人对于“我是谁”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获得救赎。 余光中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新生事物摇滚乐。特别是摇滚乐,甚至影响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他在散文集中大量介绍了摇滚乐,并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连余光中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诗歌被杨弦拿去谱了曲,继而引发了台湾的第一波校园民谣风潮。“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当时杨弦被余光中这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所打动,将《江湖上》等诗改编成歌曲,如今最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也是其中之一。 1971年至1972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乡愁》。他回忆说,当时20分钟一气呵成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20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20多年”,后来《乡愁》在大陆被选入教科书,电视台也用,很多人都会背。 1988年,古稀之年的余光中出版了第二卷诗集。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余光中说,“以前所想到的能入诗文的题材比较少,以前我主要写自己——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你知道你不是谁,你幻灭;你知道你是谁,你放心。”现在,余光中已经脱离这三个情况了,写作的题材全凭缘分。 2009年,导演陈怀恩接拍余光中传记纪录片《逍遥游》。片中除了日常工作生活状态外,导演还安排余光中带着夫人到垦丁——余光中在台湾唯一写过游记的地方——故地重游。余光中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在海边童心大发,打起了水漂,并传授诀窍——石头要扁,形状要圆,出手要快,脱手要平稳而飞旋——出水为鸟,入水为鱼。 台南小学教科书收录了《雨,落在高雄港上》一诗,导演安排余光中去高雄三民小学听小学生读书。不料那天余光中的女儿遭了车祸。行程既定,余光中无法随夫人赶往医院,心情郁闷。怎料一听小学生读诗,余光中竟然又开心起来,还教他们该怎么念这首诗,拍摄完后还乐呵呵地给他们签名。最后陈怀恩就片子定名为《逍遥游》一事征询余光中的意见,他幽默地说:“我哪敢说同不同意?庄子同意就行了。”说到幽默,余光中自有一番论调。他认为,所谓幽默,就是不正面迎敌,绕一个弯子去排解误会与痛苦。比如看牙医这样痛苦的事情,也能被他写成诗。再比如,从“马屁诗人”到“文白之争”,李敖似乎一直在逗余光中和他对骂,但余光中就是不理他,还幽默地说:“李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在余光中的经验中,幽默其实要比愤怒有用。 当生命走到暮年,对于“我是谁”的问题,诗人早已不再质问,而是报以淡淡的微笑。如今,已经85岁的余光中依旧笔耕不辍。余光中目前正在翻译济慈的诗,此时的感觉定与年轻时的不同吧。 (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余光中整个青年时期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人”,屈原、李白、济慈、雪莱、钟鼎文、邓禹平等人都曾是他的精神家人,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B.余光中到美国留学,内心非常不愿意。异地他乡的孤寂,母亲的去世,他自己新婚不久,孩子刚出世,匆匆而别让他很不舍,每晚他都盼望着能够回到台湾。 C.从美国回到台湾,余光中已经36岁,相比大器早成者,他感叹自己“老而无成”,丧子之痛加上他对于“我是谁”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对前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D.余光中在回忆《乡愁》创作时说,“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20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表达出一种对祖国的深情。 E.余光中重游垦丁时,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像小孩子一样打起了水漂,而且还传授诀窍,这是童心未泯的表现,也是对女儿的深切怀念。 (2)余光中少年立志“将来一定要当作家”,最终成为中国文字的炼丹人。请结合全文分析促使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6分) (3)余光中的许多诗歌,包括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被杨弦拿去谱曲并引发了台湾校园民谣风潮。请简要概括余光中诗歌能够引发民谣风潮的原因。(6分) (4)余光中传主的纪录片以《逍遥游》为标题,记录了他的日常工作生活状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余光中“逍遥”的看法。(8分) 四、语言运用(20分) 1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如果这个阀门开漏,君子人格将 ②一场暴雨过后,田地里的菜苗全都被水冲走了,妈妈的辛苦又 ③小偷溜进谈迁家里,偷走了存放《国榷》的原稿,使谈迁二十多年的心血 A.荡然无存 B.付之东流 C.化为乌有 D.荡然无存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事实证明,只有以文化天下,为每一个人塑造更加富有弹性的心灵空间,社会才有可能在新的经济层面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B.微信有超过6亿的用户,逐渐商业化已经是其发展趋势,在拥有这么多用户的平台上做电商想必不是一两个人的想法。 C.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 D.带着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湖南勇于向“权大于法”这一公权力痼疾开刀,通过“九条规定”等规章制度使权力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⑤①⑥④②③ 15.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5分) 池馆重新接草堂 志复中原 更入清风明月 上联: 这幅对联写的是谁?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即长城和龙,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 五、写作(60分) 1985年陆步轩以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被誉为“北大才子”。毕业后在西安卖猪肉,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国内许多媒体相继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了陆步轩的现状,“陆步轩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成功标准、社会分配等众多问题的深刻反思。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1.C(“与人间政治万象建立了对应联系,兆示着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世中的更替兴衰”的是彗星而非它们,即北辰和彗星。) 2.B(“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错,天龙座a星、小熊座B星、小熊座a星不是同一颗星。原文说“在不同的时代,所谓的‘北辰’并不是同一颗星。”) 3.C(北辰“授时辨位的实用性”和“有了神圣高洁的形象”非并列关系。) 4.B (讽:暗示,劝告) 5. C 6. D(“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亲家徐学谟。) 7.(1)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 (“操”、“束湿”、“率”各1分,全句大意2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阳”、“附”、“阴”各l分,整句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文采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职,三个人得以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评事雒于仁呈献《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申时行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申时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万历十四年正月,光宗(朱常洛)五岁,而郑贵妃受到宠爱,生下了皇帝的第三子朱常洵,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被严厉训责。万历十八年,皇帝召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指令申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很久,下诏书说:“我不喜欢激动、喧扰。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劝告朝廷大臣不要烦扰皇上。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式的礼节制度。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内阁中也有奏章呈送进去。当时申时行正在假期,次辅许国把申时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申时行暗中呈上加封的奏章。进言说:“臣正在假期,起初事前并不知道。册立太子这件事,圣上的意思已经明确。张有德不懂得大计,希望皇上亲自裁决,不要因为小臣而妨碍了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中书黄正宾又论说申时行排斥陷害同僚,巧妙地避开首犯的罪责。两人都被罢黜官职。御史邹德泳又上奏,申时行极力请求退职。诏令他乘驿车回乡。万历四十二年,申时行八十岁。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诏书到他家门口,他就死了。令赠封他为太师,谥号文定。 8.“暗”字有“默默地”“悄悄地”之意(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描绘出东马塍芳草碧芊,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的景象(2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1分)。 9.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2分),以春色无人欣赏来衬托蚕事的“忙”、农事的“急”,巧妙地渲染了农村一派繁忙、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2分),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的热爱,又有对辛勤劳作的农人的赞美(2分)。 10.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1.(1)A 【解析】B“内心非常不愿意”属无中生有。 (2)①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余光中从小跟随父亲和舅舅学古文,李白、杜甫等人都给他一定的影响。②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比如济慈、雪莱等人对他影响很大,他也曾在美国留学。③勤奋的诗歌创作。青年时代和朋友创立“蓝星诗社”,不断进行诗歌创作,到晚年依然笔耕不辍。④性格开朗而意志坚强。面对误会与痛苦,他幽默对待;面对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他依然坚强前行。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从形式方面,他的诗歌极具节奏感和旋律感。他的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韵律的影响,同时融入了美国摇滚音乐。②从内容方面,他的诗歌情感真切,内容丰富,国家落后的屈辱,对大陆的深情,家事发生的愧疚,自我质疑的矛盾,客居他乡的孤独等。诗歌中充满了别离伤感的色彩,以及作者的思国怀乡之情,特别能打动人。 【评分标准】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①创作中随缘。创作上已经摆脱了束缚,写作题材全凭缘分。②生活上童心未泯。在故地重游中,余光中童心大发,率性而为。女儿发生车祸,他心情郁闷,但听到小学生读诗,又开心地给予指导。③幽默化解误会和痛苦。对于李敖的批评,他懂得幽默比愤怒有用。④不再质疑自我。对于“我是谁”的问题,余光中早已不再质疑。只是报以淡淡的微笑,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13.B(A搭配不当,“塑造”改为“营造”;C不合逻辑,去掉“停止”;D成分残缺,句末加“运行”。) 14.D 15.上联: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下联: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陆游 16.①他们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②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③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17.按高考评分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