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炫民族风 寻最浓过年味儿

 汉青的马甲 2015-01-28

即使爆竹摊已经支上了街,大红灯笼再次挂在了门前,仍然缺少年味儿!微博、微信已经热闹了有些天,大家晒年货、晒火车票,甚至晒起了年终奖,但是,总觉得缺少什么,物质已经极大丰富,就是少了那个味儿!为了省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餐馆吃年夜饭,一大家子一起忙碌操办年夜饭的场景也越来越罕见;过春节成了难得的大假,辛苦了一年的白领们期望着用这次大假来次长途旅行,甚至春节都在海外度过;除了看"春晚"、包饺子、放鞭炮,真不知道过春节还能干什么,似乎,贴春联那些老玩意实在不适合我们……我们这些徘徊在文明里的现代人,得到了想要的,却失了拥有的。而还有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一群人,他们却过着最有味道的年。

沪沽湖的美景值得你花7个小时的时间。

NO.1纳西族

民族的狂欢日:摩梭人的春节被称为"库施",意为"过新年",时间与汉族过春节是一致的;另外,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转湖"也算是摩梭人的情人节和狂欢节。

民族分布: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基本属于蒙古族的后裔,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但没有文字。有意思的是,当地的摩梭人喜欢称自己为"摩梭族"。

狂欢氛围:每到传统节日,摩梭人就会聚在一起盛装赛歌、赛舞、比美,气氛热烈。

纳西摩梭人 过"库施"年

虽然这是号称'一根骨上的亲人大聚会',但'男女有别'的纳西人,即使此时也不例外,同一屋檐下欢聚,却也要坚持男女分列狂欢。这就是他们的传统,他们的文化。

过节前要净身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泸沽湖的摩梭人有"走婚"的习俗,并对此津津乐道,但你或许还不知道,摩梭族同胞像我们一样,同样有一个精彩的新年。每到春节到来之际,泸沽湖摩梭人的年味就会自然洋溢出来。在摩梭人的意识当中,春节不是汉族人的专利,它也是摩梭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传统节日,摩梭人称春节为"库施",意思就是新年。

摩梭人的春节是从每年阴历腊月二十四那天开始。从这天起,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把屋里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大人、小孩也都要洗衣、理发,当地人把这叫做"净身",传说到了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的灶神要到天庭汇报工作,如果这家人的生活情况"成绩"不好,来年天神就不会赐福给他家。摩梭人过春节要准备的工作很多,几乎家里每人都有需要分担的事情,如上山采集常年翠绿的冬青叶;把炸开的玉米花用麦芽糖粘上;用鲜花、海螺等装点神龛;把家里各种样式的空酒瓶清洗后,打扮成精美的花瓶,插上鲜花……光麦芽糖一项,就要贮备几大筐。据说,这些麦芽糖是摩梭人家要吃上整一年的食品,也是招待客人的主要小吃。还有,摩梭人家每个女人都要自酿苏里玛酒和亲手腌制肥猪肉,用以款待来客。春节期间,无论你推开哪一个摩梭人家的院门,主人都会奉上一碗可口的苏里玛酒,一块香喷喷的腌腊肉。

猪槽船是每位游人必坐的特色船。

年三十大跳锅庄舞

像汉族一样,大年三十晚上是每一个摩梭族家庭大团聚的日子。用摩梭人的话说,就是"一根骨上的亲人聚会"。在摩梭人家正房的大厅里,男人会在阳柱旁围成一圈,女人在阴柱旁围成一圈,喝酒唱歌、聊天、笑语欢歌,一派欢乐的景象。酒足饭饱之后,锅庄舞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锅庄舞寄予了摩梭人对火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缅怀。年三十的夜晚,摩梭村寨中央的坝子会点起熊熊的篝火,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随着清脆的笛声,大家纷纷跳起欢乐的夹措体舞,姑娘小伙手挽着手踏歌而舞,整个摩梭村寨都会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Tips 指点迷津

时间:美丽的泸沽湖十分迷人,通常我们来到这里可以花4天时间游玩。第一天第二天可以找个摩梭人的寨子住下来感受他们的慢生活;第三天第四天,可以荡着猪槽船去泸沽湖里的小岛游玩。

交通:从丽江去泸沽湖,如果走老路大约230公里,乘车去大约需要走7个小时左右;如果开车去可以走新路,全程不到200公里,大约需要4个小时。

线路:"环泸沽湖游玩线路"不错,方式1.单车环泸沽湖:大落水→里格村→里格观景台→尼塞村→里色岛→小落水→卢源崖→大嘴村→凹夸→草海→大落水;2.徒步环泸沽湖旅行:体验泸沽湖的美,徒步环湖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从多个角度与泸沽湖进行亲密接触,细细体验泸沽湖的美景,还省钱,当然,就是消耗体力和时间。

住宿:泸沽湖湖畔的青年客栈,是摩梭人的四合院风格,院内可以免费停车。客栈店主是成都人,在此经营了五六年,口碑好,房价在88~258元/间。

提示:泸沽湖五支洛码头附近的山坡,是拍摄和欣赏泸沽湖晨景最好的地方。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3410万人,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共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

NO.2壮族

民族的狂欢日:年三十:北山庙"还福";年初一至十六 :各村壮戏、舞狮轮番上演 。

民族分布:壮族(旧称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来自百越族中的西瓯与骆越,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广东和贵州、海南、湖南等省区。与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侬族、热依族语言文化很相似,并称为僚人,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文字使用面不广。

狂欢氛围:熙熙攘攘的进香还福人,香火缭绕,祷告不绝于耳,原始宗教信仰氛围浓厚。壮戏、舞狮热闹非凡,民族、地域风情浓郁,体验最乡土的壮族人过年滋味。

壮族风韵

原始宗教信仰下的壮族年

【撰文、图片(部分)/空心菜N】

"祖宗先吃"

崇拜祖先的壮族人,每次过年过节,首要的事一定是祭拜祖宗,节日的饭菜上桌,先上香点蜡请祖宗享用。甚至孩子升学也会杀鸡宰猪祭拜,告知祖宗,后人出息了。因此,在过年如此隆重的节日里,再丰盛的饭菜也得先请祖宗吃。

腊月将至,壮家人就早早地为年三十忙活开了,二十六置办年货,二十七包粽子,二十八大扫除,二十九贴春联、包糍粑,年三十"还福"、祭祀。

年三十早上,一家老小准备好粽子、肉、鸡、糖果等祭品,还有纸宝、蜡烛、香等进山到北山庙"还福"了。北山庙里供奉的是北山公,相传是保佑龙山(包括中里乡和奇石乡)壮家人的始祖。北山庙最热闹的就数年三十的"还福",七里八乡的人们,甚至许多迁进城里的龙山人也纷纷载着供品回到山坳深处,虔诚地祭奠始祖,感激神灵保佑,祈求来年平安。那一天,北山庙鞭炮不停,香火缭绕,红纸、元宝摞了一层又一层,高大的神像早已被重新粉刷一新,巍然而立。他们脚下摆满了一排排的粽子、糖果、鸡等等供品,跟前站着闭着眼睛虔诚地祭拜的人们,嘴里都念念有词:"阿公保佑,我家丁财两旺、生意兴隆、出入平安、六畜兴旺、身体健康,孩子读书有成,考上重点……"有些小孩还大声念着这样一套有趣的祷告:"阿公保佑,我家养鸡像猪那么大,养猪像牛那么肥,养牛像山那么壮"!稚气又一本正经地大声祷告(怕人多,阿公没听见),常惹来大伙儿一阵欢笑。

年三十晚上的活动不多,大家都在家里一家围着火炉说笑、守夜。自大年初一开始,每家每户每日早中晚都要到祠堂、家族神社、村族神社上香,一直到初七开年。在那期间,在乡村,饭后总能看见成群结队的小孩手里拿着香把,蹦蹦跳跳地穿梭村子,在神社树林里抓一把干草,点燃,以此把香点上,上香、祭拜,然后转战另一处神社。

壮族紫色糯米饭团

你方唱罢,我登场

正月,人们地里的活儿停了,心情也放松,各种庆祝活动纷纷登场了。壮戏,是当地老百姓农闲时,自发地组织然后转战各村落,每到一村,在晒谷场搭台、拿起毛笔化妆、敲打起来,演开了。有家喻户晓的故事,如《秦香莲》,还有当地的民间传说,如《覆水难收》等等。也没有什么演出费,就是村里给组织者封包,送上粽子、香烟什么的。唱罢到家里吃饭,十里八乡的,不是亲戚也是朋友,大家坐着说笑吹牛好不快活。

各村的舞狮队,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总是缺少不了的。小伙儿们换上喜庆的舞狮装,顶着狮头,敲锣打鼓地舞出来了。他们走街串巷,想请舞狮队进屋很简单,在他们跟前不断用鞭炮引来,一直引进屋,待他们到了神位前,门口的鞭炮大作,堵着不让出门,目的是为了让狮子多热闹一会儿。一会儿抓痒,一会儿奋起,一会作揖,舞狮的小伙子们步伐变换,狮子做出各种姿态。屋里正热闹呢,楼上从窗口用绳子吊下"彩头"来,其实就是用红布头捆的香烟一条、封包、粽子、青葱等等,狮子舞出门,在"彩头"下来回舞动,最后一个起势,狮子猛地一跃,上了人墙,一口要把"彩头"吃掉。可楼上的人使坏,在即将入口时,把绳子向上一抽,狮子没吃着,惹得大伙一阵哈哈乐。狮子蹦下来,换了人,再起势,奋起,跃得更高了,这回总算把彩头一口"吃"下来了。

正月初一晚上20:00,贵港市新世纪广场上总会上演一场盛大的烟花晚会。据说每年斥资几百万,烟花种类繁多,花样年年翻新。每年烟花表演之时,万人空巷,十几万人都聚集到广场上了,欣赏这浪漫、喜庆的花火。同时还有音乐喷泉与之相应。

时间:在壮族过年,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建议年前备年货时采风游玩。可以商量是否能一同过年,参与祭祀活动、看壮戏表演。大概3到5天。

交通:去广西壮族聚居区,交通很方便。火车、汽车、飞机(南宁)均可。

线路:如本文主要介绍的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奇石乡(石达开故里)可火车直达,或飞机到南宁再坐火车、汽车到贵港,从贵港市区到乡下仅十几公里。具体信息还可以到市区龙山路口(壮族人聚集地)询问,比如祭祀时间、演出信息等。

住宿:建议住宾馆(市区内有家庭旅馆50~80元的标间),或者商量是否可以住在壮族人家。通常壮族人家里很大。

美食:一定尝尝地道的白斩鸡、盐焗鸡、河粉、肉粽,糍粑、腊肉腊肠、大头甜笋干、瓦煲饭,还有各种汤等等。

提示:

1.出门在外,一定注意自己的贵重物品(时刻贴身,切忌放外衣口袋里),谦卑礼让,注意时刻微笑。

2.到壮族家庭做客采风,除路费,建议给主家孩子或老人红包,50元左右即可。如果带点礼物特产联络感情会更好。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