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自然阳光947 2015-01-28
从未出世,哪里进得去?从未入世,哪里出得去?——阿勋《开启的世界》 


出世入世,何去何从

隐居在大理的姑娘说:我第一次来大理的时候,还是一个年幼懵懂又很重视装备的小驴友,在博爱路见到那时很多年轻人开的小店,他们都坐在路边台阶上喝啤酒抽烟和晒太阳,心里说:“哼,不思上进,你们大学毕业了没有!社会的废物!”没想到,事隔没两年,我就坐在一样的地方,喝着抽着晒着太阳……心里想,当一个废物真好哇!

这个段子很好笑,因为它道破了许多人纠结的心思——出世还是入世,这是一个问题。

我们一直跟这个问题较着劲儿。

仿佛“世”的一侧是滚滚红尘,另一侧是世外桃源,中间站了一个“我”,不知何去何从。

仿佛“世”里有功名利禄,足以成就自己价值的一切;而“世”外有悠闲自得,天地一沙鸥的悠游,中间那个“我”究竟要什么。

仿佛注定得在“世”中经历人生的捶打,不得不屈服与放弃某些原则;而别“世”而去,则会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

每个为它纠结的人,在那一刻,都陶渊明、竹林七贤和李白附体。真的,你不是一个人。从早晨出门那一刻起,你要穿越城市的车流,你要面对老板客户同事,你要想尽办法升职加薪,你要操心房租楼价,还要被家长逼婚……“世”那么真切又沉重的摆在你的面前。你向往去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过清心寡欲的生活。但大部分时候,只是想想而已。日子只能在无数次的想象与放弃中循环往复。

真的没有别的出路吗?

于是我们再一次发起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世”究竟在哪里?它对每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出与入,果真就是那般水火不容的抉择?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入仕与归隐,中国传统文人的永恒情结

中国隐逸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安身、尽心性。首先,安身就是为自己的“身体”在世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只要有了合适的位置,无论是深山还是朝堂,区别并不重要。其次是尽心性,实现心灵的自由。

心探索:中国文化中的隐逸传统由来已久,其源头似乎可追溯至老庄哲学。在你看来,中国隐逸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其追求的根本价值是什么?

周语:中国隐逸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如何保持、抵达身心内部各种能量之间的平衡,它指向的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强调我们作为孤独个体的人,以一种中道、简单、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呵护好我们的这颗心。

也可以概括地说,它的核心精神是安身、尽心性。首先,安身就是为自己的“身体”在世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只要有了合适的位置,无论是深山还是朝堂,区别并不重要;中国先秦文化中有不少“贵身论”的身体哲学思想,和追求心灵的自由同样是中国文化中关于身心灵性与平衡之道的大智慧。

其次是尽心性,实现心灵的自由。这是一个摆脱物质生活和消费符号、权威、体制的束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追求自由的人会选择各种各样与自己个性相符的生活方式来摆脱外界的束缚,或醉酒、或参禅、或云游等。这些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就逐步构成了隐逸文化的主题内容。

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中国隐逸文化即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既然是一种生活智慧,它的根本价值就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安心、安身的方式。从宏观层面来看,如果没有隐逸文化对来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的缓冲和调节,我们的身心在失衡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

它是我们中国的心灵哲学,为我们提供一种身心力量平衡之道,带我们远离各种压力与符号的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实现身心灵的发展。

心探索:隐逸之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其中最著名的如竹林七贤。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解读的话,当时的文人士子为什么如此崇尚隐逸和出世?

周语:一般来说,隐逸可能是出于一个人的心性、气质天生的独特性,而自然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在竹林七贤的时代,隐逸则更多地是身心灵性自发地回避变幻无常现实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要注意到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隐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旦形成,在社会关系中的传播和影响力。

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士子都在寻找出路,它的扩散效应和微博或者facebook这种新媒体的影响力一样具有感染性。比如说,一个本来不想去隐的士子,他对隐逸的智慧和理解能力并不够,但是像竹林七贤这些人物都去隐,从社会心理方面来说,也会形成一种风气影响大众。

另外,身处乱世之中消极避世,这种“隐”的类型也是存在的。其实无论是否乱世,都有一定比例的这类带有盲目性和自保性的“隐者”。自己没有认清楚自我身心的需求,随着大流进山去隐居,很可能压抑了个体的内在身心灵成长。

心探索:入仕与归隐之间的矛盾是中国传统文人挥之难去的情结。这种矛盾也可归结为儒家的入世哲学和道家的出世哲学之间的差异。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入世与出世最基本的看法是怎样的?

周语:中国传统文化对出世与入世的各种基本看法分散在各个人物和学派的思想中,对它的划分和归纳是非常吃力的……我认为这些最基本的看法有两个指向:第一个是安身;第二个是安心。

具体来说,第一个基本看法(入世)是要在此世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重视对现世生活的参与。第二个基本看法(出世)是要实现身心的返璞归真,终极价值指向彼世,或者说彼岸。

在中国文化中,出世与入世,首要处理的问题即是安身与安心,它们指向是天和地。我们是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个道场中的凡夫俗子,有着七情六欲。能够在其中一个方面领会到智慧,就是殊途同归。孔子和老子(出世和入世)都是一种身心平衡的智慧。

我们作为凡夫,就像是生活在天地乾坤、白昼与黑夜之间的植物,有风有雨,春华秋实,我们才有生命的周期和不断的成长。在我看来,出世和入世之间,是一种不即不离的生活智慧,殊途同归。

 “隐”不是外在形式,而是内在身心的平衡

就我所接触的现代隐士而言,他们对出世和入世这个区分并不太在意;他们追求的生命境界,是回归到自然的山居世界,身体力行,忘掉各种物质的不合理执著,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农夫。对于隐士来说,出世和入世是不二的。他们住在山中,自己种菜、劈柴、担水、采集药草,早睡早起,很多人是一日两餐,追求的是一种简单、中道的生活。

心探索:具体来分析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比如陶渊明躬耕于南山,和阮籍、嵇康等啸傲于竹林,这两种隐居状态有何不同?你怎么理解“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周语:陶渊明隐居南山,与阮籍、嵇康的隐居状态,在生活方式上有共通点:喝酒、吟诗、住山等。但不同点则更值得注意,陶渊明无论出于哪种心情和原因而隐居,他的隐居更接近田园生活的自然精神;陶渊明赏花、喝酒、手挥五弦,其隐居状态是有点类似远离城市和物质、官僚体制之后的悠游自在;阮籍和嵇康的隐居状态则充满了焦虑,更为被动,毕竟他们还是要经常面对来自官僚体制与不受权力约束的压力。

我认为无论在哪里隐居,形式上的隐,住进山里,种些菜,晒晒太阳只是一种情趣。如果身心的力量没有自我内在的深刻体认,隐居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流于消费文化鼓吹的文化消费。

隐居可以为我们的身心灵性和内在平衡提供一个启蒙的环境,山水与原生态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治愈各种紊乱的意识力量;但真正的隐者不会在自己的田园门口挂一个GPS卫星定位系统,然后告诉你他在海拔多高的山里隐居。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句话也在告诉我们,“隐”是一种生活智慧,一旦我们的身心意识成长到能够自如应付外界压力的阶位,那么隐居在哪里就不再重要了。

心探索:你在《白云深处》一书中,对终南山的现代隐士生活做了深入的考察和详尽的描绘。你认为终南山的隐士传统有何独特之处?终南山的现代隐士们是如何理解入世和出世的?他们追求的是怎样的生命境界?

周语:终南山的隐士传统特别之处在于它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的唐朝,乃至更久远的时代,有它自己鲜明的历史和传统。它的隐士传统不是某一派或个人影响力形成的,儒释道各种类型的隐士都有,而且一座山中,很多山头都有不同的隐居者在那里长久居住。

就我所接触的现代隐士而言,他们对出世和入世这个区分并不太在意;他们追求的生命境界,是回归到自然的山居世界,身体力行,忘掉各种物质的不合理执著,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农夫。对于隐士来说,出世和入世是不二的。

他们住在山中,自己种菜、劈柴、担水、采集药草,早睡早起,很多人是一日两餐,追求的是一种简单、中道的生活。这种生活境界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能做得到,身心的节律与自然契合,内心的紊乱和杂念也就会减少很多。

心探索:现代人身处忙碌喧嚣的生命状态中,对于隐居山林、归隐田园总是有很多的遐想和憧憬。根据你对终南山隐士生活的了解,我们对于所谓的“出世”是否有一些误解?我们是否可以在尘世的生活秩序中涵养和保持一颗出离之心呢?

周语:我觉得,出世,不是逃跑,不是拒绝,也不是简单地放下,不是一个人远走天涯尝尽孤独之后的醒悟;真正的出世是入世的,安身于此世的生活,心却能与天地的节律相和,能够担负并接纳在尘世间的责任,亦能够以一颗柔软、慈悲的心去分享一个凡夫俗子的欢欣与悲苦。

出世即是入尘,入世即是自度;我们生活在这个尘世里,如果只懂得住山、炒菜、担水,即使闻遍人间烟火味,也无法体会出世的快乐与自足。

一个人要想尝试在尘世生活中呵护好自己的这颗心,首先要接纳自己在这个生活体系中的角色和位置;出离之心需要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身份、身心的基础上。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需要懂得分享、接纳我们的不完美,保持开放的心态,时时意识并提醒自己不要被固有的习性和长久积累的惯性支配。

能否保持这种平衡,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处理自身面临的压力,甚至也包括部分我们未知来源的心灵焦虑。不要急于拒绝,也不要慌忙下结论,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周语,作家,现居西安。喜欢读书,听水滴、钟鼓、鸟类的声音,晒太阳、登山。现从事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研究与宗教心灵类读物出版工作。著有《指间流水》《汉语春秋:中国古典人文意象随笔》《白云深处:终南山隐士的十年生活》等。

出世、入世,自我与自性

一个人只有入一次世,才能明白什么是人生;一个人只有出一次世,才能理解什么是人类。

入世开启的是寻找自我的旅程。这里的一切都是现实的,无论你遇到谁,或是投身在怎样的一段关系里,关注哪些人或事,自我都会将自身的能量慷慨地倾注给外在于“我”的另一个客体上。而彼此间能量的共振,则会带给你各种主观感受或是思维的判断。这就是现世赋予我们的自我存在感。

然而,正如存在主义哲学所认为的那样,存在感与存在这二者不可兼得,你可以选择自身的立场,但其间永远只能是隔岸相望——当你在入世中被存在感所充盈时,你便放弃了独立于世界的存在立场。反之,置身世外的视角纵然可以观照全局,但这时你便就此失掉了与现世的联结。

因而,如果说自我的找寻,是一个投身世间不断获得、汲取、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那么步入自性的阶段,则要渐渐地将所有的一切归还给曾经给予你的那些人、事物,以及这个世界。终极的自性是被自我的圆满充盈后,再次放空的“大我”,自性是自我的理念,是你我在世间的每一个细微的人生经历中跳动着的灵魂。

当然,如你所知,自性的获得首先是一段孤独的历程。因为你需要暂且放开原有的各种联结,逐渐稀释那些原本投入在自我中的爱与热情,出离于那个曾为你所熟悉、惯常或是不免纠结的实在的世界,开始梳理和自我修通的功课。

然而,这出世与入世之间自然而微妙的关系,亦如海水与大陆,潮来时,海水会充实一切,而褪去时,陆地便再次复现。在“我”的生命力,不知会有多少这样数不清的潮水涨落,大到一个人生阶段,小至每一次的呼吸和心跳。每一次的入世,都是自我的尽情释放,而每一次的出世,都是一次自性的整合。

心与行的交替补偿

一个积极入世的人往往所抱持着的恰恰是一颗出世的心
生与死、好与坏、成和败——一个人似乎永远都无法超越二元——这一世界的法则,当然出世和入世也不例外。

心与行之间的“谁先孰后”一直以来都是智者们争得头破血流的焦点。到底是心灵指导着我们的行动,抑或是行为反应本身引发了心理过程的产生,哪一种立场,任何一位学者都有绝对站得住脚的说辞,但讽刺的是,到头来谁都说不清楚。

而单就这一点来说,古代的东方人似乎看得更开一些,其所抱持的“心行一体观”将思想从二元“对立”的怪圈中释放了出来,进而在二元“统一”的命题下开始思考和探寻。换句话说,东方人从一开始便放弃了纠结,如此一来,无论是借助行为来谈心理感受,或是从内心经验出发去规划身边的世界,便不再有什么阻碍了。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试着放开了“对立”的前提,在“统一”的包容中去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或是观点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在整合的统一中并非只存在着共性,还时常囊括着截然不同的差异——相类似的心理过程并非总是与相类似的行为相匹配,有时候当心态和作为刚好沿着相反的方向走完一个轮回并再次相遇时,人生及人性也才更趋于自发且自然的圆满。

每一个入世的“我”都必定承载着一个出世的灵魂
好比在出世或是入世这回事上,请你务必不要轻信所看到的现象。或许在你眼前的是一个积极融入世间,完全扎根现实的人,他(她)似乎从没考量过自己的内心,只是在一心一意地追求现实的价值与报偿。但如果你知道一个人的行动背后,其心态或许有着截然相反的期待,那么你就会了解,一个积极入世的人往往所抱持着的恰恰是一颗出世的心。

他(她)在当下之所以会对这个现世有着如此至深的执着,或许是因为在内心中他(她)明白自己的心迟早有一天会就此离去,那时的他(她)将会去面对另一个全新的人生使命。因而在这之前,要积极而充分地去融入这个现实的世界。

反之,那些在生活中,看上去好像和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有时甚至还会带给人一种他们并不属于这里的假象,我想你知道,那并非其本真所在。他们很可能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爱这里的人,爱那种充盈和真实的生活。只是因为那对现实的爱如此深刻,才更应该谨慎。他们需要以出世的或是修行的心态来指导自己的爱,梳理并将围绕这份爱所收获的现世的经验整合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无论你是在以出世的心态积极地步入这个世界,或是以入世的心态成为一个出世的人,都请不要怀疑,因为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与这个世界之间发生联系的方式。那无需什么解释,因为一颗入世的心注定要属于一个出世的人,而每一个入世的“我”都必定承载着一个出世的灵魂……

内容来源:心探索杂志
编辑:李艳坤

今日讨论

出世,也许是世外桃源,有悠闲自得,天地一沙鸥的悠游;入世,也许是滚滚红尘,有功名利禄,足以成就价值的一切;世里世外,中间站着一个“我”,不知何去何从,出世还是入世,这是一个问题。


点击进入:聊一聊:“出世与入世,你更喜欢哪一种生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