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自学手册之中藏篇

 huangailan 2015-01-28
        中医自学手册之中藏篇
   下面我们大概介绍一下中藏经这本书,这本书在医学界和史学界,争议一直比较大,倒不是因为它的内容很有问题,而是因为它的作者……
   根据中藏经最初出处的说法,这本书的作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大医家华佗老师,华佗老师的医术非常高明,这个已经无需介绍了,那么中藏经到底是不是它的作品呢,这个还未可知,因为历史记载中,他只是毁去了手边的医书,而监狱之外的,华佗则没有毁去。另外一方面,华佗老师的弟子很多,弟子将老师的语录改成医书,是很正常的事情,故此华佗老师有书传世,也不奇怪。
   另外我们再看一下中藏经的内容,中藏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上虚上实,下虚下实,状各不同,深宜消息。”这是论证脏腑虚实诊断的要点,是中医辨证的重点之一,类似的内容,中藏经中还有很多。
   中藏经在继承了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还对这些思路有了较多的发挥,对中医辩证中的脏腑辨证有了很大的突破。
   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集合了中医基础,重点偏向于脏腑辨证的经典书籍。很值得中医初学者涉猎学习。
   说到本草类书籍,那么我们就很难绕开《名医别录》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不想,大多数传统说法都是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高人陶弘景写了这本书。
   如果大家读完了神农本草经,或者想看一本较为复杂的,却又不是很复杂的本草类书籍,那么名医别录则是较好的一个选择了。
   名医别录是当时的医家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修改添加而成的一部本草类书籍,它的内容,较之神农本草经有明显的增加,药物种类有明显的增多。故此较之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更加丰富。是比较适合已经了解了较少的一部分药学知识,但希望有较大提高的朋友应该选择的几本书之一。
   但是这本书中的问题和神农本草经类似,它们都将一些贵重金属奉为了上品药物,很是推崇,但就现代研究看来,这些金属药物大多是吃了就死定了的毒物。
   或许是我们不太会吃,或许是前人的错误,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该在阅读时留个心思,对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内容仔细辩证后,再去肯定和否定。
   与《名医别录》出现时间比较接近的一本著名临床类中医书籍,便是《脉经》了,脉经的作者,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医家王叔和老师,有现代学生考证他很可能是张仲景老师的徒弟,不过这个说法并不是百分百准确。
   王叔和老师的《脉经》中的内容其实大多出自张仲景老师的《伤寒杂病论》,但是王叔和老师主要是针对脉法这块做了更细致的整理,所以脉经这本书,事实上可以说是王叔和老师对张仲景老师脉法的整理,对于一些想要学习脉法,但是又觉得伤寒论太难啃的同学,这本书倒可以算是个捷径,而且啃完这本书,再去看伤寒论,还是会有新发现的。另外就是脉经中还对妇科疾病有较大的发挥,这方面的内容,要多于伤寒论。
   不过学习脉法,还是需要和老师学习的,看书的话,比较难以学成,但是如果较短时间内自己学成了基础的脉法,那么您肯定是很天才的。
   和医学较为有关的杂书中《吕氏春秋》是比较有趣的一本,这本书除了叙述了一些历史或咋说外,还对养生有了较多的叙述,在这本书的养生内容中,第一步先分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然后更具体的说了一些这时应事宜去做的事情。
   而后它又对人们日常能见到的一些食物、情绪问题提出了建议,另外它还教导人们如何更好的珍惜生命,如何正确的看待人生。
   最后的养生部分,吕氏春秋则讲了一些教导人们凡事顺应自然的道理,这个论述,可不是交待大家什么都不做,而是教导大家如何更加务实的调养自己和周遭人,避免一些无意义的事情的困扰。也就是说要大家记住自己最初正确的出发点,不偏离中心。
   这本书对于不喜欢看纯粹中医类书籍的朋友是本不错的书籍,它在历史、杂学间掺杂了相当多的中医基础。可以让想学习中医,又不喜欢读纯粹医书的朋友们间接地认识中医。
   好了,明天和后天都不讲课,大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针对中医学做一些研究,也可以读一读推荐过的那八本书。
  咱们周一见,如果有什么读书时遇到的问题,或是身体上的疾患,欢迎在帖子内提出,我很乐意和诸位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