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星闪烁——集团公司2014年度劳动模范及事迹简介

 盘古祥龙 2015-01-29

徐有红.jpg

 

    徐有红,江西有色冶金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管理水平过硬。2006年企业完成改制后,他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闯市场,寻工程,“找米下锅”,在所负责的项目中,从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生产进度到人员配备方面都实施精细化管理。其中,世泰科项目提前半个月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让德方亲眼目睹了一位国有建筑企业项目经理以诚待人、严于管理、信守承诺的风范,为冶建公司赢得了信誉。徐有红有大局观、热爱企业,主动多缴工程项目管理费用于为南昌基地的离退休职工维修住房和维护避雷设施,并义务为管委会档案室安装防盗门。

 

昌海军.jpg

    昌海军,方圆公司坑口坑长兼党支部书记。埋头苦干,甘于奉献,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精心组织劳动力,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坑口年年完成生产任务,连续9年未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在2014年增产增收和降本增效“双百万”工程中,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和员工科学论证,扎实推进,通过改变井下上山间隔、修改运输回风道掘进设计和修旧利废,全年共为企业节约资金57.17万元。

宋有生.jpg

    宋有生,赣州江钨友泰新材料有限公司钨粉车间还原工段一组组长。以厂为家,爱岗敬业,工作能力强,操作水平高。在公工作需要时,宋有生同志毫无怨言服从组织安排,从化验员岗位返回一线做操作工,在他的影响下,还原一组工作迅速扭转,从落后班组一跃为先进班组,他被组员一致推举为组长。在企业改革受阻时,他主动请缨在本组试点一人操作两台还原炉或两人操作三台炉改革,成功后在全车间推广,员工收入提高了近50%,车间用人节约15人以上,实现了公司和员工双赢。宋有生还主动向车间提合理化建议,将半封闭式筛料改为全封闭式,成功实施后还原工段文明卫生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减少了粉尘危害,提高了回收率,按照年产量估算每年可为企业带来效益20万元。

王定琦.jpg

     王定琦,赣州有色冶金机械有限公司金工车间立车班班长。兢兢业业,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年超额完成年生产任务近三倍,充分发挥领军人物作用。工期紧的时候,他连续加班加点;在加工浓缩机上盖及下座的时候,他克服毛胚变形等不利因素,两件产品上车下车重复装夹了七八次,不计较个人的工时少,舍“小家”顾“大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他勤奋好学,在短时期内很快摸索掌握了加工高锰钢的经验,工效一班高过一班,勇于为企业的信誉和发展担当。在他的带动下,全班组人员学习、钻研技术蔚然成风。

曾小华.jpg

    曾小华,赣州鑫宇矿冶有限公司地质队项目负责人。年仅25岁的他,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带领项目组全体人员及时完成公司地质队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独立完成项目野外填图、编录、整理地质资料等工作,得到了集团生产技术处和企业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2014年,他带领多金属矿地质勘查项目组的全体人员完成了详查区12000地质精测1.44Km27个孔钻探进尺4270米,野外实测剖面5 Km,岩矿测试样品6000余件,新增钨金属量5000余吨,全年项目完成产值约700万元。

钟斌.jpg

    钟斌,江西江钨钴业有限公司一车间主任。始终谨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实际工作中以身作则。今年在他的有效组织下,一车间2014年开展了浸出工序还原、净化工序后提高钴浓度、在萃取除杂线减少钙渣析出、在萃取钴线改善油水分相等多项技术试验和创新,全年平均钴金属收率比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生产成本却明显下降,成绩优异。

安志峰.jpg

    安志峰,赣州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设备动力车间副主任。带领维修班组攻坚克难,逐个攻克竖炉富氧烧嘴改造、原料圆筒筛预处理、大拉机收线系统改造等重大技术改造难题。其中,竖炉技术改造使废杂铜直接实现竖炉连续化规模生产,填补了国际空白,并保证了生产线连续稳定生产和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他鼓励并带领原创性和集成创新,个人获得专利2项。他组织带领带维修班组人员对精轧机副齿轮轴进行技术改造,每年节约材料费用10万元;经过论证,提出将原来需要从国外进口的精轧机主轴转为国内采购,采购成本降低50%,仅此一项全年节约采购成本6万元。他狠抓修旧利废工作,充分挖掘废旧设备(备件)的剩余价值,组织同事将废旧的9#10#精轧辊重新加工成5#6#7#8#精轧辊,全年节约成本12万元。

余春荣.jpg

    余春荣,江钨世泰科钨品有限公司APT车间生产副主任。带领全车间员工圆满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产品合格率100%。他通过自身努力并技术人员密切合作,通过改善焙烧系统的收尘效果、控制导热油循环泵加变频器以及对压缩空气管道进行泄漏排查等工作,成功将公司APT产品回收率从投料初期的93.73%提高到95%,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肖华生.jpg

    肖华生,江西浒坑钨业有限公司二坑口装岩机工。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技术,一年来,他积极投入到年度竞赛和分季度主题竞赛热潮当中,与班组同事们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苦干加巧干,累计完成计划任务的200%以上。凡是他做出的准备,真正做到了“五好三满意”。别人不愿意去干的急、难、险、重任务,他从不推诿,每天早进班,晚出班,团结互助、宽以待人、谦和忍让、豁达大度,成为班组名符其实的楷模。

刘海军.jpg

    刘海军,江西江钨硬质合金有限公司生产安环部部长。公司全年完成合金产品入库较上年增长近40%,这其中有他的一份重要贡献。9月份集团下达控亏要求后,刘海军在公司的产销衔接、生产组织、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主动作为,每天对重要生产订单和加急订单安排专人跟踪,每月产品品种完成率在上年基础上提升了近10%,产在制品量控制和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对产品原料领用按照一定的投料系数予以发放,投入产品率较上年提高近5%。他还带领部门人员完善了13种要素体系文件,提高了现场定置管理标准,为公司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王联红.jpg

    王联红,江西画眉坳钨业有限公司主平窿坑口坑长。紧紧咬定生产任务定方案、下现场、跑承包项目部,了解生产情况,积极化解资源萎缩、作业人员减少、作业条件差等困难,为企业完成年钨精矿产量计划的112%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实现了重伤以上事故为零的目标。采取加强现场监管、强化服务保障、完善管理办法、加大考核力度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化深部开拓重点工程建设,掌握了主动,全年完成掘进1500米,为年计划的103%,掘进量比上年同期增加39%。他还组织带领全坑员工加强成本管理,控制生产费用,广泛开展修旧利废、降本增效活动,修复各种设备设施、零部件,全年为企业创造价值和节约成本达70万元。

文儒景.jpg

   文儒景,江西分宜珠江矿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质检部部长。爱岗敬业、勤奋学习,把一片真情融入到矿山事业中,撰写的《通过重力自动选矿的装置》、《一种重力下料给矿器》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内置式矿浆水力控制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授权。论文《浅谈珠江公司专利技术产业化实践》和《江西某钨矿尾矿开发利用研究与应用实践》分别获得第七届中西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一、二等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评比三等奖和第十六届江西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凭着对选矿事业的执著追求,他在年度内组织实施了精选工段鉍精矿干燥工艺改造,使企业的钨、钼、铋选矿回收率分别较上年分别增长了0.960.802.78个百分点,年多产钨精矿13.58吨(标准吨),钼精矿7.54吨(45%)和铋金属7.73吨,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李成德.jpg

    李成德,江西江钨浩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在项目建设最艰苦的时期进入江钨浩运,将自己13年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企业,并拥有丰富的设备、生产车间管理经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经常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为公司赢得客户、开拓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担任车间主任以来,他利用自己丰富工作经验,积极参与制定生产作业指导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传帮带员工,严格工艺与纪律,狠抓“8S”现场管理,产品一次性合格率保持100%,综合回收率持续提高,成效显著,为公司今年实现产量同比增长20% 做出了突出贡献。积极参与企业设备改造和工艺技术改进工作,参与了“真空感应熔炼炉的筑炉系统”和“ 稀土储氢合金熔炼过程产出的返回料的处理系统”等专利的撰写工作。

陈鑫.jpg

    陈鑫,江西稀有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奋力拼搏,紧密围绕生产经营任务目标,克服了项目建成后向生产经营快速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公司2014年完成产品产量为上年的220.68%;实现销售收入为上年的234.39%;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向磁粉高端市场进军,将拥有的高新技术、独创设备和工艺规范充分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以人为本、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企业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达标验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认证,全年实现安全生产。

刘昌斌.jpg

刘昌斌,江西江钨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

 

段志涛.jpg

段志涛,赣州江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