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史话”之一百三十三: 《严于律己 严于教子》

 杏坛归客 2015-01-29

 

居身清约,不营财利。

 

       颜延之少年时代,家庭生活贫困,居室十分简陋,但他好读书学习。他的阅读范围相当广泛,几乎是无所不读。年三十岁犹未完婚,一心一意地读书做学问。因此,他的学识非常渊博。

      颜延之好象天生有喝酒的嗜好,不拘小节,性情耿直。他为人清高廉正,不同流俗,辞甚激扬,常常冒犯权要。他自称“狂不可及”,人称“颜彪”。“彪”,指小老虎。当年,刘湛、殷景仁专当要任,他深抱不平,常常对人说:

    “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

       颜延之进入仕途以后,虽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赏遇甚厚;但居身清约,不营财利,自奉节俭,布衣蔬食,在当时的官场中是极为少见的。

他善于创作诗歌,与著名诗人陶渊明友谊甚厚,与南朝宋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文采齐名,世称“颜谢”。他的诗好藻绘,喜用古事。他所创作的《五君咏》,借赞颂阮籍、嵇康、向秀等五人,以古事喻自己的怀抱,较为有名。原有集,已散佚。因为他曾任“金紫光禄大夫”,故明人集有《颜光禄集》。

 

父子两人的官风截然不同

 

       颜延之曾经在南朝宋武帝刘裕手下作过官。他的儿子颜竣,也在刘宋王朝作过尚书、府尹等官。这父子俩的官职,说起来都不低了。但是,他们父子两人的官风,却截然不同。

       颜竣(?-459年),字士逊。精通礼乐。当初,任太学博士。颜竣是宋孝武帝刘骏夺取皇位的得力助手,立有汗马功劳。因此,受朝廷重用。孝武帝在位时,历任侍中、吏部尚书、扬州刺史等职。由于少年得志,所以,平素行事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目中无人。

       父亲颜延之不忘旧时贫苦出身。在过去,当官的人都是穿绫罗绸缎,老百姓穿棉布衣服。所以,古时候称老百姓为“布衣”。颜延之在做官时,还常常穿布衣服,住茅草屋,生活清清淡淡,寂寂凉凉地像从前那样,对人也很谦恭。儿子颜竣孝敬给他的吃、穿、用等物品,他向来一概不接受。

      而儿子颜竣呢,和他的父亲却完全两样。

他可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讲究排场。每次出门,就有前呼后拥的车驾和卫队,好不神气;他大兴土木工程,为自己建造豪华的住宅,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享受着荣华富贵;他每天迟睡晚起,整天饮酒宴客,吃喝玩乐……

颜延之看在眼里,打心眼里就特别厌烦、痛恨,特别反对他这一套腐化的生活作风,曾多次批评他。

有一天,颜延之坐着一辆老牛破车外出。半途中,正巧遇上儿子在忽喇喇一大片随从的簇拥下,乘坐着豪华的官车,威风凛凛地过来了。他赶忙停车后退让出路,躲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他看着儿子那傲慢的神态,听着路人的纷纷议论,心里很不是滋味。事后,颜竣知道了,特地向父亲赔礼道歉,并抱怨父亲为何当时不吭声。

颜延之对儿子说:

“我平生最不喜欢见那些达官显贵大讲排场,而今天却不幸见到了你!倘若能少见到你一次,那便是我的福分了!”

颜竣在父亲那里讨了个没趣,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有一次,颜延之到儿子的府邸上去,见他又建造了新的宅院,便严肃地提醒他说:

“你可要把握好了啊!自古以来,多少人大兴土木工程,营造豪华住宅,最后给世人留下的,只是愚蠢和笑柄啊!”

又有一次,颜延之有事到儿子家,比预订的时间稍早一点儿。他一进门,只见来找颜竣的宾客,已经坐满一客厅了;而颜竣呢,却迟迟还没有起床。

颜延之看到此情此景,大为光火,拨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径直闯到儿子的卧室,指着儿子怒斥道:

“你不过是从粪土中爬出来的,而今飞腾到云彩之上,转眼之间就变得这样骄傲无理。我看你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颜竣并没有听从父亲的警告和劝导,他后来的命运的确也是不怎么样。在任扬州刺史时,因为失职,身败名裂,被刘骏处死。

尽管如此,颜延之对儿子的教诲,也是给人以启发的。

 

颜延之的《庭诰》对后世影响巨大

 

在晚年,颜延之为子孙后代写了一篇名为《庭诰》文章,教诲他们如何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如何做人。

“庭”,厅堂,指家庭。“诰”,告诫性的文章。“庭诰”,就是家长教导子弟的文章,就是“家训”。

颜延之的家训中说:

“‘道’是认识世界的公理,‘情’是道德品性的私欲。‘公理通达’可以使神明响应,私欲塞胸不能使妻子儿女改变去意。所以,从前那些善于做士人的人,都一定要抛弃私情人回归正道,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公理而摒弃私情。

“几尺长的身躯,却以天地为本心;几十岁的寿命,常常与金石较量长久。审视古代先贤留下来的训诫,年高者留下来的话语,虽然都篇幅短小,可常常都因为不朽被铭刻而流传;即使做出一些微小的事情,但却每每是因为可以承其大志而被记录下来。何况树立德行建立礼义,团结宗族治理家庭,能不考虑它的经久长远吗?

“有言道:自身的行为不好,会遗害后人。想让儿子孝顺,父母必然先慈爱;想让弟弟顺从,哥哥必须先友善。即使孝不一定非有待于慈不可,但慈爱一定可以培养出孝来;即使顺从不一定非要期望于友善,但友善一定能树立起顺从来。如果不和睦,或许会带来不和,就像信义不够,必然带来不诚实一样。倘若明白了恩情和孝道是相互产生,情感和公理是相互依存的,就能够家家有曾参、高柴、仲由、闵损等孔子的优秀弟子那样的贤人了。

“喜怒是人的本性难以避免的。它们常常产生于狭小的气量,而终止于宏大的见识。然而,欢喜过度就会有失庄重,愤怒过度就会有失威严。能够用恬静淡泊、宽厚愉悦的态度处世,就太美了!

“大的喜悦摇荡心胸,只要稍稍压抑就安定了;大的怒气烦恼心性,只要稍稍忍耐就能停息。所以,做事情没有遗憾的表情,举止没有失度的表现,那么,事物依然存在,而人会自动平静。

“人的习性的变化也太大了,岂止是蒸薰本性浸染本身,还会变移智慧、改变思维。所以说,与品德好的人相处,就像进入芳香的屋子,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气了,已经与香气同化了;与品德坏的人交往,就像进入出售臭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臭气了,也与它一起变臭了。因此,古人选择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很谨慎。

“只有那些有金石一般的坚贞、粹玉一般坚强的人,才能与任何人相处而不受其污染。所以说,可以把丹砂毁灭,但不能使它的红色消除;可以使石头粉碎,但不能使它不坚硬。假如一个人没有丹砂、岩石一样的品行,就一定要谨慎防止被感染而变坏。”
  颜延之的《庭诰》对颜氏后代影响颇大。他的五世孙颜之推所作的《颜氏家训》一书,便借鉴了《庭诰》中的许多内容。

诸如《教子》篇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筒。简则慈孝不接,押则怠慢生焉。”

《兄弟》篇中“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

《治家》篇中“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慕贤》篇中“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

等等,几乎是《庭诰》的翻版。足见影响之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