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献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麻姑献寿图 设色纸本 1888年作
 麻姑献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891年作 款识:光绪辛卯夏四月上浣,山阴任颐伯年。钤印:伯年 题跋:马万里中国画特别讲立意,人有人意,我有我意,合得人意恐非我意,合得我意恐非人意,合得天意自然如意。乙未夏日,谨题任伯年人物大轴。马万里。钤印:马、万里长年
 与鹤共舞 镜片纸本 鹤寿图 立轴
麻姑寿星 立轴 设色纸本 1891年作 题识:光绪辛卯秋九月上浣,伯年任颐写于海上寓斋。钤印:任伯年、任颐私印 麻姑、寿星,皆为传说中专司寿命长短、赐福苍生的神仙,寓意如此美好,自然经常浮现任氏笔端。任伯年此幅《麻姑寿星》作于1891年,正值任伯年艺术的巅峰期。画中,慈眉善目的寿星,隆额白须,拱手而立,好似正将福寿送与世人;麻姑则手执藤杖,姿态袅娜、面目和悦地站在身后,并与块垒般的寿星相映成趣。全作以勾勒渲染兼小写意法完成:寿星、麻姑先以线条勾画轮廓,再以淡墨略分阴阳,染色而成;仅麻姑身挂的佩绶、寿星发带、口唇及麻姑杖头的结绳,以蓝绿、朱砂等亮色点染;麻姑杖头的菊花,则直接以墨笔小写意完成,简练沉着而墨韵潇洒。画中笔法的纵逸沉酣、劲健顿挫,深具金石韵味,笔致寥寥而形神俱出,画家自言“画如颐,差足当一‘写’字”。造型、设色的高古,正如俞曲园所赞:“任君伯年所作画……皆有古拙之意存其中,每观其笔迹,觉汉人陈敞、刘白去人未远。”
 麻姑献寿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892年作 麻姑献寿 立轴 设色纸本 1890年作
 仙姑图 纸本设色 纵148厘米横79.7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任颐的人物画题材广泛,既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他善于写真术,能够捕捉人物一刹那之间的神情动态,被誉之为“曾波臣后第一手”。《仙姑图》形象生动,构思奇妙,堪称近代绘画史上少见的佳作。
 天官赐福 镜心 设色纸本 1891年作 天官仕女 立轴 1891年作
 加官进爵 立轴 纸本 辛卯(1891年)作
 麻姑献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892年作 (138万元,2012年6月北京保利) 题识:张老伯母林老孺人八十上寿,壬辰冬月橅吴道草本,小侄任颐写祝。钤印:任颐印 任伯年把吸收的西方绘画技巧集中地体现在了其人物肖像中。如此作《麻姑献寿图》,虽为传统的题材,但在表现手法上,突显了任伯年的高超之处,从题识中看,可知此作乃任伯年恭祝张老伯母林老孺人八十寿辰时的画作,以麻姑献寿为寓意。任伯年在描绘头像时强调明暗体感的刻画,但主要部位关系仍用线描概括,转折处有干笔皴擦或者是淡墨烘染,都增加了画面的厚重感,使得整体更为统一,笔法协调。
 人物 设色纸本 1892年作 指日高升 设色纸本 壬辰(1892年)作
 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1895年作 题识:芹生道兄先生五十弧旦,并希大雅正之。光绪乙未仲夏,山阴通家弟任颐伯年写祝。钤印:任颐长寿(白)、任伯年(朱)、颐颐草堂(朱)
 苏黄二公柏竹步月图 1886年作 降龙罗汉 立轴 设色纸本 无量寿佛 设色纸本 1874年作
 侠士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880年作
 访友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光绪丙戌(1886年)作 此幅人物立轴,画有三人,身份各不相同,中间的女子盘膝而坐,发髻高耸,前方的长者,作聆听状,小童则拄杖而立,神情中若有所思。整幅画的视觉焦点安置在女子的身上,故以九分脸为之,其余二人皆侧面。以没骨写意与勾勒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人物的服饰,写意处酣畅淋漓,勾勒处潇洒劲挺。尤其是小童的衣着最为精彩,聊聊几笔就交待出肘、腰等人体的关键部位,非胸有成竹者,不能为之。此幅作品的配景以及色彩的运用也颇有意味,冬月里写上几枝红山茶插于蓝色的花瓶中,以取得冷暖对比,又在人物的腰带以及纹饰上运用此二色,以取得呼应。其余部分设为赭石与淡墨,如此则素雅中不乏亮丽。该幅作品是任伯年的经典之作。19世纪80年代是任伯年创作的鼎盛时期,创作题材更为广泛,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