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库曼斯坦的“零距离”接触

 宜净心斋 2015-01-29
    明净的天空下街市整洁有序,夜幕降临时灯火璀璨,它的恢弘气势与现代气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阿什哈巴德是土库曼语,意为“可爱的城市”。     
    新兴的现代化都市
    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宣布独立后,尼亚佐夫总统决意带领勤劳勇敢的土库曼斯坦人民把首都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色大理石城、水城和绿色之都。阿什哈巴德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都市之一,所有新建筑都是由法国建筑大师设计、土耳其人承建的。建筑物表面被清一色伊朗产白色大理石覆盖,使整座城市显得洁白而明亮。
    这个都市朴素、宁静。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街旁绿树成荫。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流,车辆断断续续,给人的感觉是交通不拥挤。而且,这里的街道和马路很宽敞,开车的人不愁找不到停车的地方。
    初到阿什哈巴德,没有人不为那些气势磅礴的喷泉所折服,它们喷涌在缺水的沙漠地区,自然具有独特的气势和韵味。市区内著名的景点——中立门、独立柱、“八脚屋”和土国独立10周年前落成的“十匹马公园”等标志性建筑,都被各式各样的喷泉包围着。喷泉和白色大理石交相辉映,打造了阿什哈巴德一道亮丽的风景。 
    置身阿什哈巴德街头,形态各异的雕塑、喷泉以及小巧别致的花园可以随时让你停下脚步。传统土库曼族妇女,长相和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同胞很相似。她们通常将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穿着长及脚踝的长袍。但现代的俄罗斯族姑娘皮肤白皙,个子高挑,衣着更是时尚性感,毫不吝啬展示自己的好身材。
    很有意思的是,在中立门和独立柱的尼亚佐夫金色塑像前,总是有两名军人站岗,不管天气多热,他们的头上绝不会搭有遮阳篷,并且永远保持着持枪立正的站姿。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会有一名身穿迷彩服的军人不时地看着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他便走过去用手帕给两位战士擦擦汗,然后用水壶喂他们喝水。发生战士被晒晕倒下的情况时,他就走过来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急救措施,直到换岗战士到来时,苏醒的战士再迈着正步独自或是被搀扶着离开。每当看到这一情景时,游人都会议论一番。      
    真正体会水比油贵
    阿什哈巴德有人口60多万,由于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这里冬夏都很干燥,降水少,可以真正体会到水比油贵的滋味。土库曼斯坦盛产石油,石油在这里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1美元可以买50多升汽油,而1.5升的普通矿泉水则相当于12升汽油的价格。由于缺水,市民有时甚至要定时领取饮用水,但如果你置身阿什哈巴德街头,却会惊异于这里四处可见的绿色和喷泉。阿什哈巴德市虽然被沙漠包围着,但这里的人们在干旱的市区周围栽种了沙漠中罕见的松柏。行走在中亚最好的街道上,穿过喷泉扬起的薄薄水雾,你会恍惚觉得是来到了海滨之城。
    在阿什哈巴德,路两旁的高大建筑时尚又不失民族特色,被树林和大片绿地隔开,视野开阔,空气清新。难以想象土库曼斯坦国土的80%被沙漠覆盖。
    阿什哈巴德的气候很有意思,进入冬季后,近在眼边的科普达克山岭一反夏季枯黄乏味的土色,慢慢变得有些黛蓝色了,给人一种春天将至的假相。这里夏天酷热干旱,植物大多枯死发黄,进入冬季后,空气较为湿润,植物也开始得以喘息和复苏。温度也是落差大得惊人,白天和夜间温差可达20摄氏度,巨大的温差对身体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和考验,难免让人衰老得快。 
     严重缺水制约发展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西南部,面积48.8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四川省的面积相当,在中亚五国中该国国土面积居第二位,是中亚五国中地形最平坦的国家,国土的绝大部分(4/5)处于图兰低地,平均海拔仅为100—200米。这里有中亚最大的沙漠——卡拉库姆沙漠。土库曼斯坦南面与伊朗接壤,东南面与阿富汗相邻,东北面是乌兹别克斯坦,北面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西面濒临里海。 
    乘坐火车由阿什哈巴德驶出,一路向东,在土库曼沙漠中的绿洲地区中缓慢行驶,源自伊朗的数条河流便在这里汇流。透过一扇车窗,可以看到科佩特山脉在黑色的迷雾中蜿蜒前行,若隐若现,其颜色随着山势的增高而变得模糊起来。另一扇车窗中,灰绿色草原绵延不绝,四处是凌乱的罂粟。天空在无垠的大地上笼罩着,仿佛是一块刻有壁画的天花板,密集的白云和灰云在空中随着阵风飘移。
    在阿什哈巴德以东320公里处,土地变成了长有稀疏灌木的梯形沙地,狂风即时而起。风沙击打着车窗,把平原和天空融合成一道昏黄的光线。刹那间,犁耕田和灌溉渠出现了,水稻田也在闪闪发亮;到达马雷市郊区之前还能看到一些起重机。在列车摇晃着停下来之前,还可以看到被精心照料的自耕地和乱窜的鹅。
    在这个国家48.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大约有35万平方公里被卡拉库姆沙漠所覆盖,约占国土面积的80%因此土国有一个流传至今的古老谚语说:“在造物主分配土地时土库曼人很不走运。”只有吃苦耐劳的土库曼牧民及其小羊群才能在这种极寒和赤热的条件下生存。严重缺水是土国面临的最大问题。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2.5%,唯一像样的农业区位于卡拉库姆沙漠东缘的阿姆河沿岸。阿姆河河水顺着漫长的卡拉库姆大运河流到阿什哈巴德。这条运河全长1480公里,横贯土库曼斯坦全境,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及通航运河之一。它保证了土库曼斯坦所有工业城市的用水,例如阿什哈巴德、马雷、土库曼巴希、内比特达格和别兹梅茵等城市,同时又提供了大约100万公顷农田的灌溉用水。
    “汗血宝马”举世闻名
    养马是土库曼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独立初期的衰落后现在又兴盛起来,纯种阿哈尔捷金马已由2500匹增加到两万多匹。土库曼斯坦培育的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名贵的一种马。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4—3世纪。这种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3000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
    阿哈尔捷金马体态匀称,威武剽悍,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性情暴烈,但驯服后却非常顺从。马神态威严,步伐轻盈,能在缺水少食的情况下穿越沙漠,经常在国际马赛中获奖。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由阿哈尔捷金马交配培育而成。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阿哈尔捷金马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在中国历史文献中,阿哈尔捷金马被称为“天马”和“大宛马”。据说,中国史书中的“汗血宝马”就是阿哈尔捷金马。
    1945年,前苏联元帅朱可夫检阅胜利仪仗队时所骑的马就是阿哈尔捷金马。国际马业界极为推崇阿哈尔捷金马。1986年在巴黎凯旋门杯赛马比赛中,赢得冠军的阿哈尔捷金种马“丹辛格·勃里伊弗”被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了这一地区后,骑着一匹阿哈尔捷金马进入距今阿什哈巴德很近的安息首都尼萨,这匹马名叫布谢费勃斯。此后这匹马便闻名于世,因为有座城市以它的名字命名。土库曼人把阿哈尔捷金马看作无价之宝,是土库曼民族自豪的象征,被土库曼斯坦列入国徽图案。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还是土库曼斯坦的赛马节。
    在土库曼斯坦有一句谚语说:“地毯是织毯者的梦。”织地毯的土库曼女人会把自己深藏心中的梦想织进地毯,特别是当这张地毯是她的结婚地毯的时候。土库曼斯坦还有一句谚语说:“水是生命,马是翅膀,地毯是心灵。”土库曼斯坦向来以出产地毯和卡拉库尔羊毛而闻名,用这种卡拉库尔羊的皮可以缝制大衣和帽子。 
    整个国家充满潜在商机
    阿什哈巴德集中了土库曼斯坦全国人口的10%,街上除了前苏联老拉达汽车、大量二手日本汽车、德国汽车外,还有很多时髦的名牌汽车,青年人的穿戴打扮一点也不比莫斯科落后多少,有不少暴发户毫不掩饰他们的富有和豪华,这个国家充满了潜在的商机。商店货架上摆放着款式多样的纺织品、牛仔服装、各种餐具、冰箱、彩电和吸尘器等。在这里,还可以在专卖店里买到国际知名品牌的商品,如西门子、飞利浦和索尼等。
    土库曼斯坦全国有20个城市,而且城市的规模都不大,大多数城市的人口都不及中国一个普通县城的人口。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有9个。位于土库曼斯坦东北部的土库曼巴特(原名查尔朱)有25万人口,是全国第二大城市,这里有大型的工厂,如炼油厂、纺织厂、建材厂和食品厂,还有船舶修理厂。这个城市位于阿姆河的左岸,是土库曼斯坦的陆路交通和内河运输的枢纽。土库曼巴希(原名克拉斯诺沃茨克)至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铁路就通过该市。
    1992年3月,土库曼斯坦政府通过了一个私有化法案,规定在出售的所有财产中,国家有权持有最大的股份,以避免发生投机和冒进。当时,土库曼斯坦与其他中亚国家一样,经济衰退,工农业生产持续下降,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降低。为了稳定经济形势,土库曼斯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二年,土库曼斯坦利用出口天然气等能源换取的资金稳住了国内经济形势。1992年12月14日,尼亚佐夫总统在土库曼斯坦人民会议例会上宣布实行《10年稳定纲领》,确定了土库曼斯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和卫生等各方面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根据《10年稳定纲领》,土国政府自1993年1月1日起免费向居民供应生活用天然气、电和饮用水,免费为在校学生提供午餐。 
    土国大力吸引外资 
    在改革过程中,土库曼斯坦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吸引外资。1992年5月,土库曼斯坦政府颁布了保护外国投资的法律,同年12月又决定建立7个自由经济区,宣布对外国投资者给予优惠,在自由经济区实行免税和减税政策。在自由经济区内建立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所进口设备以及相关产品的关税和增值税为零。进口商品除纺织品、烟、酒征收不同税率的特别消费税外,其它商品的关税一律实行零税率,只收3‰的手续费。对进口到土库曼斯坦的商品,收入可存入土国的马纳特账户,在土国购买原料性产品,经土国国家商品交易所审查鉴证后自由出口。1994年12月,尼亚佐夫总统签发了关于保护外国投资和资本的总统令。
    独立后到1995年,土库曼斯坦的经济经历了一个衰退阶段。从1996年起,土库曼斯坦经济连年稳步增长。2001年,土库曼斯坦的经济增幅高达20.5%,居独联体和世界各国首位。为此,尼亚佐夫总统宣称,21世纪是土库曼斯坦的“黄金时代”。近几年,土库曼斯坦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加工业和轻纺工业,使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2006年上半年,土库曼斯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9万亿马纳特约合126.7亿美元 ,同比增长20.1%。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4%,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1%。
    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改革非常谨慎,希望大量出口天然气振兴其经济。私营经济部门在土库曼斯坦整个经济中所占份额很小,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消费品批发零售和服务业。 
    总体经济前景不乐观 
    近几年,土库曼斯坦农业歉收导致棉花出口下降50%。但在2003—2006年间,土库曼斯坦的出口总量年均增长15%,这要得益于国际油气价格的上涨。但土国近期总体经济前景不太令人乐观,因为土库曼斯坦国内贫困现象十分严重,教育制度不合理、不完善,政府滥用油气收入。而且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原料、天然气和石油等。另外,其出口最多的商品——天然气,主要通过俄罗斯管道出口,自主性受到严重的限制。在土库曼斯坦,经济统计数据属于国家机密。很多分析家认为其官方公布的数据很不可靠。例如,土国政府公布的2006年GDP增长率为21.4%,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只有6%。2006年,按照购买力计算,土国的GDP达到428.4亿美元,按照汇率计算,达到151.8亿美元。因此,外界对于土库曼斯坦的经济发展情况只能进行估计。
    土库曼斯坦拥有特别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储量为2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2005年,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开采量和出口量分别为630亿立方米和452亿立方米,均比2004年相应增长8%。根据土国油气资源战略规划,至2010年土国天然气年出口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可以说土国是一个坐落在气海上的国度。
    土库曼斯坦国民经济产值的近40%来自工业,而它的支柱产业又是天然气工业,天然气工业产值占到土库曼斯坦工业产值的40%以上。目前,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主要出口到乌克兰、俄罗斯和伊朗。 
    都是天然气惹的祸 
    独立之初,土库曼斯坦的经济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衰退,当时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出口价格是极其低廉的。独立以前,该国每1000立方米的天然气只能换回5—6卢布,这是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价格。成为主权国家后,土国政府将天然气的价格提高到每1000立方米34卢布,1992年又提高到每1000立方米870卢布,但这仍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到1992年年底,土库曼斯坦政府将天然气价格提高到每1000立方米8000卢布,这才与国际价格一致。以前,90%的天然气都卖给前苏联其它的共和国,但按新价格向这些国家出售天然气,他们是不愿意接受的。1992年3月,乌克兰拒绝按新价格付钱,爆发了一次危机。土国政府立即关闭了输气管道,拒绝输送天然气给乌克兰。几天后,因亚美尼亚也拒绝按照新价格付钱,土国政府又切断了送往该国的天然气。后来土国又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发生了同样的问题。最后,这些国家同土国政府达成谅解,同意按国际价格采取物物交换方式向土库曼斯坦提供食品和消费品。
    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不断地顺着管道流向这些国家,而这些消费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国家并没有向土库曼斯坦供应等价的商品和服务。因此,他们欠下土库曼斯坦大量的天然气债款,这对土库曼斯坦的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仅1997年独联体国家使用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债务就达10亿美元之多。而最大债务国是乌克兰,该国吃掉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量的90%左右,到1998年乌克兰已经积欠土国天然气债款6亿美元。因独联体国家的大笔欠债,无力偿还又没有给土库曼斯坦经济补偿,这就把土库曼斯坦逼到绝路。1997年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不得已下令关闭出口天然气的闸门,这一举动的结果是严重的。据土库曼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显示:1997年土国出口天然气仅65亿立方米又因没有其它出口途径土库曼斯坦生产的天然气无法处理,使天然气生产急剧下降年产仅120亿—150亿立方米;使土库曼斯坦第一次出现5亿美元的贸易赤字;食品供应出现了危机;国家给全国人民的“繁荣”许诺也成泡影。 
    改变依赖俄出口天然气的局面 
    前苏联解体后的前3年土库曼斯坦还拥有通过俄罗斯输气管道输送天然气到欧洲的分配份额。此时的土库曼斯坦只有一条通向外界的输气管道,这就是中亚—中央输气管道,它从土库曼斯坦开始,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最后到达乌克兰。由于国际市场天然气竞争激烈特别是欧洲市场天然气出口有利可图俄罗斯竞拒绝给土库曼斯坦过境出口天然气的份额。土库曼斯坦力图将天然气销往“富裕”的欧洲国家——德国、捷克、波兰等国,但必须通过俄罗斯天然气输气管道系统,俄按国际价格要过境费使输送到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比国际天然气价格高出许多,从而使土国失去了国际市场的用户。
    为了改变依赖俄罗斯出口天然气的被动局面土库曼斯坦提出了建设新的天然气管道的宏伟计划,并脚踏实地为之实现而努力。1997年12月,土库曼斯坦开通了第一条不经俄领土出口天然气的输气管道从土库曼斯坦科尔别哲天然气矿区到伊朗的库尔特依库依的管道。关于该管道的建设于1995年两国签订合同1996年9月正式开工,仅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建成通气。该管道全长200公里输气量最大为280亿立方米。这条输气管道的输送量虽然不大,但这条短短的出口管道的开通意义重大,它宣布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完全依赖俄罗斯出口的历史终结,极大地振奋了土库曼斯坦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从此,土库曼斯坦有了自己的第一条出口天然气的管道。
    此外,土库曼斯坦还计划兴建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输气管道,关于该项目土库曼斯坦于1997年5月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签订了项目备忘录。另外,还有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管线,全长1400公里;土库曼斯坦—中国—日本管线,全长8000多公里。2005年11月30日,在中国参加“第二届中俄哈石油论坛”的哈萨克斯坦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石油工业司司长伊萨耶夫对记者说,连接土库曼斯坦和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有两个方案:其一是从土方出境后直接穿越哈方国境,并进入中国;其二是先穿越土库曼斯坦另一邻国——乌兹别克斯坦,然后再通过哈萨克斯坦连接中国。“目前,哈中工作组已开始对该项目进行研究。”同年11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表示,位于土库曼斯坦东部的阿姆河右岸气田距离中国更近,“将从那里对中国供应300亿立方米天然气,通过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最后到达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