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堂入室”臻佳境免费阅读,阅读网“登堂入室”臻佳境经典文章

 flysky861 2015-01-29
“登堂入室”一词出自《论语·先进》,其原文为:“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还是先解释一下上面那几句话。子路姓仲名由,又称季路,是孔门弟子之一。子路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轻率粗莽,性情真挚,事亲至孝,长于政治。先后在鲁、卫二国为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孔子对子路十分喜爱,常责之以正其行。
  一日,子路弹瑟,孔子闻其琴音,满含肃杀之气,颇不祥和,遂责怪他:“子由弹瑟,不合雅颂,怎么会出自我的门下?”其他学徒听到孔子这样训子路,都误认为孔子不喜欢子路,就对子路很不恭敬。孔子得知这情况后说:“子路的学问已经大有所成,但是未臻佳境。就像人们从外面进来,登上厅堂,但是还没有入内室一样。”
  “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用了这个词:“乘其爱看之时,急觅传奇之有情节、小说之无破绽者,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登堂入室’之明师也。”
  现在,“登堂入室”经常见诸报刊和网络,不过误用错用的情况也很多。首先,“登堂入室”作为一个谓语词组,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例如,“‘挂靠’经营:让大批假药‘登堂入室’”一句中,“药品”是不能够登堂入室的。
  其次,人们往往会把“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理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例如,“他接到导师的电话,驱车赶往导师家里,登堂入室。”这种用法,也是欠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