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艰辛岁月难忘怀

 芙蓉书阁 2015-01-30

艰辛岁月难忘怀
邓旺林

广东大埔三河中学是我就读初中的地方。学校三面倚山,就像躺在四季常绿的青山的怀抱里,一面敞开,面向滔滔不息的韩江和东岸巍峨的笔枝山。当时的三中,不但环境幽雅,远离尘嚣1,而且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许多聪慧而勤奋的同学。这是一个多好的学习环境啊!

我是在19619月左右进入三中读书的,至19647月左右毕业离校,在三中度过了整整三年宝贵的时光。

在学校整个建筑群最前列的是一栋一字形的两层楼房。当时我们把这栋楼称为新楼。楼上是宿舍,主要是学生宿舍,也有几间教师宿舍;楼下是课室。在三中读初一、初二的时候,我们就住在这栋楼里,也主要在这栋楼里上课学习。

当时还是国家经济极其困难的时期。我们的生活极为艰苦,口粮定量供应,数量甚少。餐餐吃不饱,整天饥肠辘辘。那时我们在上午上课前一般都把晚饭用的米带到课室,以便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可以直接从课室上饭堂去吃午饭(从新楼到学校饭堂,要走几百级台阶),省得下课后还要上楼去拿米。2有时上课期间肚子饿得实在不行了,就偷偷地把放在课桌抽屉里的米抓一些来吃。尽管知道这样一来,晚饭就更少了,晚上将饿得更厉害,实在是剜肉补疮,但当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有时候带到课室的米吃剩无几,不得不又回宿舍去再量些米出来。当然,这样“前月支过后月粮”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我生产队也有人在三中读书,比我高一年级,她叫邓爱华。若按辈份,我该叫她姑婆,因其年龄只不过比我大一两岁,便不客气地将其降了一辈,只叫她爱华姑。爱华姑曾给了我一些加糖精炒熟的精细的米糠,又香又甜,在当时可谓难得的美食了。我曾带一些到课室去。上课时当老师转过身去板书的时候,便赶紧抓一把下咽,以慰辘辘饥肠。记得有一次,我抓了一把米糠正要进口的时候,正在板书的老师突然转过身来,让我吓了一跳,不由自主的把糠往嘴里一拍,米糠撒得满面都是。我赶紧把头低下。也不知是老师没看见,还是老师也能谅解,反正那次老师并没有批评我。不过,此后我再不敢把米糠带进课室了。

我曾把这嚼米咽糠解饥肠的故事说给我的小孩听,他们听后都哈哈大笑,觉得很滑稽、很好玩。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当时的艰辛与无奈!

初中毕业已经四十三年了。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人世沧桑后的今天,我更加怀念在三中那三年短暂的读书时光。在三中,曾有我尊敬的师长和亲爱的同学;有我曾经的苦涩与甘甜。回首在三中的前尘往事,那万千思绪,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过去,我曾多么希望那饥肠辘辘读书忙的年代早一点结束、早一点一去不复返。然而,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今天我倒希望能够再回到那艰苦的岁月。要是真能那样,我又可以和初中时亲爱的同学和尊敬的师长朝夕相处了。然而,这是一个多么奢侈的梦想啊!

【注】

1.三中距汇城村、三河坝老街有几百米路程,学校前面几十米范围内也没有什么民居和工厂。

2.那时我们吃的是仔饭。每餐吃过饭洗好饭后,各人把下一餐的米放到自己的饭里,由伙房把它炖熟,开饭时由各人去认领自己的那一份。

20070714

【附记】

1、此文特为编印《情系三中——三河中学第三十一届老师、同学回忆集》一书而作,并已收入该书。

2、本文是《三中琐忆》的修改稿

【附录】

三中琐忆

三河中学是我就读初中的地方。学校三面倚山,就像躺在四季常绿的青山的怀抱里,一面敞开,面向滔滔不息的韩江和东岸巍峨的笔枝山。当时的三中,不但环境幽雅,远离尘嚣,而且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许多聪慧而勤奋的同学。这是一个多好的学习环境啊!

我是19619月进入三中读书的。三中有我尊敬的老师,有我亲爱的同学,有我曾经的艰辛与甘甜。只是由于时间久远,许多事情都记不完整,记不清楚了。只有些模模糊糊的印象或一些零碎的片段。下面记述的算是稍为完整、清楚些的吧。

嚼米咽糠解饥肠

处在学校整个建筑群最前列的是一栋一字形的两层楼房。我们当时把这栋楼称为新楼。楼下是课室,楼上是宿舍。主要是学生宿舍,也有几间教师宿舍。我们读初一、初二时就住在这栋楼里,也主要在这栋楼里上课。

当时还是国家经济极其困难的时期。当时我们的生活极为艰苦,餐餐吃不饱,整天饥肠辘辘。那时我们在上午上课前一般都把晚饭用的米带到课室,以便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可以直接从课室上饭堂去吃午饭,省得下课后还要上楼去拿米。有时上课期间肚子饿得实在不行了,就把放在课桌抽屉里的米抓一些来吃。尽管知道这样一来,晚饭就更少了,晚上将饿得更厉害,实在是剜肉补疮,但当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我生产队也有人在三中读书,比我高一年级,她叫邓爱华。若按辈份,我该叫她姑婆,因其年龄只不过比我大一两岁,便不客气地将其降了一辈,只叫她爱华姑。爱华姑曾给了我一些加糖精炒熟的精细的米糠,又香又甜,在当时可谓难得的美食了。我曾带一些到课室去。上课时当老师转过身去板书的时候,便赶紧抓一把下咽,以慰辘辘饥肠。记得有一次,我抓了一把米糠正要进口的时候,正在板书的老师突然转过身来,让我吓了一跳,不由自主的把糠往嘴里一拍,米糠撒得满面都是。我赶紧把头低下。也不知是老师没看见,还是老师也能谅解,反正那次老师并没有批评我。不过,此后我再不敢把米糠带进课室了。

这类事我曾说给我的小孩听,他们听后都哈哈大笑,觉得很滑稽、很好玩,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当时的艰辛与无奈啊!

装病罚喝“十滴水”

记不得是在读初一还是初二的时候,有一天下午的劳动课,我和同宿舍的二三个同学偷懒,在宿舍睡大觉,给班主任(记得是曾铎旋老师)逮住了。他问我们为什么不去参加劳动,我们撒谎说生了病,或说头痛,或说肚子痛。班主任看了看我们,在我们正紧张的时候,他却说了声“你们好好躺着”后就离开了。我们无不庆幸逃过了一劫,甚至还为班主任那么容易受骗感到有些可笑。不料没过多久,班主任又回来了,还发给我们每人一瓶“十滴水”,说是可以治头痛、肚痛,并看着我们把那气味难闻,又有些苦涩的“十滴水”喝下去。看着班主任那一脸似笑非笑的样子,我们实在尴尬极了。有了这一次教训,以后的劳动课我们可再不敢偷懒了。

初中毕业已经四十三年了。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人世沧桑后,当年的少男少女们都已经或即将步入“耳顺”之年了。回首前尘往事,回顾那三年短暂而充实的读书时光,有欢乐,有苦涩,万千思绪,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当时我是多么希望饥肠辘辘读书忙的年代早一点结束、早一点一去不复返啊。然而,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今天我倒希望能够再回到那艰苦的岁月。因为,要是真能那样,我又可以和初中时亲爱的同学和尊敬的师长朝夕相处了。然而,这是一个多么奢侈的梦想啊!

200707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