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字书法文化

 天浩雜舖 2015-01-30
    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寿文化也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寿文化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和永恒主题,其源远流长。国人对寿文化的追求,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说文解字》注解:寿,久也,象征人长寿、国永固,物久存。寿文化常见于书法中,书写“寿”字来表达对长者、老人的祝福,已成为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约定成俗的社会风尚,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遗产。一个寿字可用多种字体形态表现出来,千变万化,让人目不暇接。

在我国历代碑刻、钟鼎、汉砖、帛书、竹简、典籍、器物、书画中,以及旅游景点处,都有大量寿字。历代书法家更是留下诸多寿字书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陶文         马王堆帛书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     张黑女墓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礼器碑           礼器碑         镂寿碑        兴福寺断碑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草书--毛泽东    草书--李怀琳    草书--王羲之   草书--赵孟頫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行书--米芾    行书--王羲之    行书--董其昌    行书--启功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楷书--赵孟頫    楷书--柳公权    楷书--欧阳询    楷书--颜真卿
 

   图片  图片  图片
     篆书--童大年      篆书--吴昌硕       篆书--赵之谦

 
  图片      图片    图片
  篆刻--东汉“钟寿丞印”  篆刻--汉“陈寿”    篆刻--汉“寿佗”

    
还有广西梧州冰井寺吕仙纯阳之寿” 字;福州于山、鼓山之寿” 字。青岛崂山太平峰一个巨大的寿字,字高20米、宽16米,令人叹为观止,堪称第一大寿。

千百年来,我国寿字书法极其丰富,不同朝代,不同字迹,不同形式的寿字书迹,构成了中国历代书法奇观。大家要发扬中国的寿字书法文化,不断创新,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会发扬光大。

以下是老夫所作寿字,不敢与大家并肩,只为传承发扬中国的寿字书法文化。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