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自称能用5分钟测出你的真实性格,你相信吗?心理学家说,这事儿还真有可能,研究表明,细微的行为与选择最有可能反映出我们性格中某些基本的层面。60秒的短暂时间或许不足以做一次触及灵魂的深度分析,却能够大致反映出个人的性格倾向,如创造力和共情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等等。 下面有5个小测试,每个都能在1分钟之内完成。每一个测试都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看待别人的方式以及对自我的认知。这些测试可以独立完成,也不妨和朋友一起做做看,将结果互相比对,可能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如果你需要严格掌握时间,请准备1块秒表。除此以外,只要1枝笔,几张纸即可。 你准备好了吗? 砖头测试 ![]() 需要材料: 笔1枝,纸若干,秒表一块。 测试方法: 将秒表的倒计时设为1分钟。1分钟内,把你所能想到的,砖头的全部用途,统统记在纸上。如果时间已到,你还没有写完,不妨再延长1分钟,写得越多,就越有利于分析。 计分: 1分钟结束后,看看写好的单子,思考以下问题: ·你写了多少种不同的用途? ·这些用途是否千差万别?还是可以归为大致的几类? ·每一种用途写得很详细,还是很简略? 结论: 你的清单可能是这样的: ·盖房 ·砌墙 ·堵洞 ·修台阶 或者也可能是这样: ·卖气球的小贩可以把气球捆在砖头上,防止飘走 ·可以写一封勒索信或情书,包在砖头外面,然后丢进别人家窗户里 ·如果手头没有榔头,可以用砖头敲钉子 如果你的清单比较接近上文的第二种,就说明你的发散性思维比较强,这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之一。这种衡量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最初由心理学家JPGuilford于1950年提出的,后来被专攻创造力的前沿学者EPaulTorrance改进。至今,经Torrance改进过的方法依旧被应用于各种测试当中。在本测试中,创造力越强,答案就应该显示出越明显的流畅性(由答案总数体现)、灵活性(由所有答案的大致分类体现,如第一个例子中砖头的几种用途归根结底都是建筑材料,而第二个例子中砖头可以作为固定物、运输工具、替代品等)、精巧性(每项答案中所包含的细节性描述)以及原创性(经统计后可以得出答案的独特性)。邀请朋友一起来做这个测试,然后对比结果,就不难发现自己的答案究竟有多么与众不同。 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大多善于解决问题,也经常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近期的研究也表明,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可能过分执著于自己的成就。心理学家MahenderSarsani发现,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视为一种糟糕的经历,并如同上瘾一般过分追求成就。 照片测试 ![]() 需要材料: 秒表1块 测试方法: 观看本张图片,时间不得超过20秒,然后盖住图片,阅读以下文字,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这是尼尔森夫人某年冬天的首场演出。那些被日报成为“超凡脱俗的听众”已经云集剧院,来听她的演唱。他们或乘私人马车,或乘宽敞的家庭双篷马车,或乘档次较低却更为便利的“布朗四轮马车”,经过溜滑多雪的街道来到这里。 乘坐布朗四轮马车来听歌剧,几乎跟坐自己的马车一样体面,而且离开剧场时还有极大的优越性,你可以抢先登上线路上第一辆布朗四轮马车,而不用等待自己那因寒冷和烈酒而充血的红鼻子车夫在歌剧院门廊下面出现。 问题: ·图中女士的裙子是什么颜色的? ·她手里拿的是什么? ·她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 ·她是否扎了腰带? ·她手腕上是否戴着手表? —她身后有个盒子,盒子上面画的什么动物? —她身后的长椅上一共有几个坐垫? —地板是棕色的还是白色的? —长椅下面有一个动物,是什么? —她的身后有几扇窗户? 计分: 再看一次图片,统计答对的问题数量,将标有“·”的问题域标有“—”的问题分别计算。 ·问题答对数量: —问题答对数量: 结论: 上面的关于“布朗四轮马车”等文字(出处是伊迪丝·华顿作品《纯真年代》)只是烟雾弹,此测试的真实目的是要看你能够在照片中获取多少信息。更确切的说,根据你在照片中所不自觉侧重的部分,可以明确看出你理解世界的方式。 如果答对问题中“·”占大多数,那么你的认知过程可能是分析型的。你比较注重事物的焦点(就是位于照片前景的女士)。 如果答对问题中“—”达到一半,或者超过一半,那么你的认知过程可能是全局式的。你专注于整张照片,对于周边环境等衬托性的事物也同样关注。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认知过程主要是由文化决定的(例如西方人多为分析型,东方人更倾向于全局型),其意义也不仅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记住更多细节。分析型的人能够很快识别人或事物,并对其进行推理分类。全局型的人更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相似性以及其出现的背景。 画树测试 ![]() 需要材料: 铅笔1枝,纸若干 测试方法: 在白纸上画一棵树。整个过程须控制再1分钟内,且保证画出的树能够让自己满意。可以涂改。 计分: ·你画的树是什么样的? ·树的枝叶茂盛吗? ·树干是粗还是细?上面有结疤或者虫洞吗? ·树上或者树旁边是否带有其他细节,比如树根、动物或果实? 结论: 本测试是JohnNBuck于60余年前提出的“房树人”(HTP)测试的简化版。它是最常用的性格测试方法之一,通过模糊的刺激反映出潜意识中的想法、欲望、焦虑和恐惧(一般使用图像作为测试手段,如赫尔曼·罗曼提出的墨水斑点测试)。因为没有对树的外观作规定,所以理论上你的潜意识会在绘画中反应出来。尽管你没有意识到,某些与性格相关的因素可能是你决定如此画树的决定性原因。 HTP测试的结果是通过主观解读来体现的,所以建议在受过培训的心理医师的陪同下进行此测试。但广泛对比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不妨与朋友们讨论你的想法,看看你的树究竟代表什么。 树干代表自我以及自我意识 粗大的树干可能说明你有较强的自信心,矮而细的树干则表示自信不足。如果用粗重的线条和阴影模仿树皮的质感,代表焦虑。树节、结疤以及树干的弯曲部分表示你的自我感觉受到某种威胁。树洞表示你难以控制自我。 树枝如同四肢 代表我们接触外界的行为。与树干脱离的树枝代表沟通困难。非常细小的树枝代表不愿意接触外界,粗大的树枝则相反。过度尖利或呈木棒形的树枝代表侵略性,枯死的树枝代表空虚或绝望。 树叶繁盛 代表与外界的接触取得良好的结果,没有树叶则相反 树根是树木的根基 如果画面中没有树根,则表示缺乏安全感/依托感。过度夸张的根系,表示对自己的归属感到过分焦虑。 在树梢上画苹果可能表示你需要高度的关爱。在圣诞季节以外的时间画圣诞树则暗示着消极的幻想。 E字测试 ![]() 测试方法: 右手捻5次拇指,左手捻5次拇指,用平时常用的手,以最快的速度在自己的个头上写一个大写的字母“E”。 计分: 你画的E字向哪个方向开口?开口是朝向自己的右侧吗?还是朝向自己的左侧但在对面的人看来是开口向右侧? 结论: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所画的E字的开口方向受到自我表现意识的影响,也就是我们队自己的关注程度。如果你画的E在对面的人看来是向右开口的,则可能表示你对自我有高度关注。如果反之,则说明你的自我关注程度较低。 自我关注的程度越高,则越会注重他人,因为这样的人更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我们都在乎自己呈现给外界的那一面,以及自己的行为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虽然听起来是一种自我陶醉的行为,但高度的自我关注能够使人更善于与人合作,更长于社交,更注重公认的社交规则。自我关注程度较低并不意味着自闭,只是说这样的人对人际关系的兴趣程度也较低。虽然知道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是很重要的,实际上却多少不修边幅。我们的自我关注程度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如果这个测试是你和一群人共同进行的,那么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自我关注程度相当高。 眼睛测试 ![]() 需要材料: 笔1枝 测试方法: 观察本测试所附的图片。图中共有6双眼睛,分别代表着:愤怒…含情脉脉…惊讶…高兴…恐惧…焦虑,请将每双眼睛与这六个表情相对应,选出能够最恰当地描述出此眼神的词语。将时间控制在尽可能短的限度内。 计分: 对照以下答案,看自己选对了几项 愤怒……焦虑……惊讶…… 含情脉脉……恐惧……高兴…… 结论: 这里测试的是你理解他人的能力,也可能看出你拥有的是“男性的大脑”还是“女性的大脑”。从结果中可以判断出你究竟是“分类型”还是“共情型”。如果你能轻易地将图片与文字对应,并得到5~6个正确答案,那么你可能就是“共情型”。正确答案在4个或更低则说明你是“分类型”。 共情型是指能够靠直觉分辨他人感受并对其作出适当反应的人,分类型则更善于理解事物运行的原理。分类型的人也可能具有部分共情型的特征,反之亦然,但大多数人倾向于其中的一方。这项测试是由心理学家西蒙·伯龙·科恩(SimonBaron—Cohen)教授在自闭症研究中提出的。患有自闭症的人,在发展分类型机能的同时,共情型机能相对降低,所以经常误读他人的感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