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关于汗法的条文归纳

 同心如兰 2015-01-31


《伤寒论》中不能发汗的情况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则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合,便自汗出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伤寒论》中不可发汗,反发汗,引起坏的症状的条文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伤寒论》中误汗的条文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扑地者,真武汤主之。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驚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纳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