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外感病全书太阳病(上六)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6-03-10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9)

    语译  心下痞满,按之濡软,病人脉象关上浮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

    讨论  本条之痞,不同于以上149条和151条所讨论之痞。上二条是寒热互结之痞;本条则是单纯热结无寒之痞。两者的诊断鉴别在脉象上:前者脉沉;本条则脉关上浮。心下痞,按之濡,无有形的邪气结实,所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以麻沸汤渍药须臾取汁服用,取其轻扬清淡之意,以消无形之热痞。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60)

    语译  心下痞满,而又恶寒汗出的,用附子泻心汤治疗。

    讨论  痞而恶寒汗出,为痞兼表阳虚。若以清热药治痞,则表阳更虚;若温表阳,则于痞有碍。张仲景用附子泻心汤,以三黄渍汁轻扬去虚痞之热,以附子煮汁温补其表之阳,补泻各得其妙。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61)

    语译  本来因为攻下,所以心下痞,给与泻心汤治疗,痞不解除,病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的,用五苓散治疗。

    讨论  因误下而致水饮结于心下亦能成痞,这种痞就不是泻心汤所能治疗的。根据病人有“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 的证状。这是五苓散证。所以用五苓散去水饮治痞。

由此看来,临床上形成痞证的原因多多,有寒热互结而成痞,有单纯热结而成痞,有水饮结而成痞,……所以临床上必须辨证仔细,否则便会有“与泻心汤,痞不解”的尴尬。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62)

    语译  外感病,汗出表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满胀硬,打嗝有酸臭气,胁下有水气,肠鸣亢进下利的,用生姜泻心汤治疗。

    讨论  伤寒汗出表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有点像半夏泻心汤证。但病人还有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的证状,这是因为胁下有水气的缘故。所以用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四两减干姜二两,加重温散水气功效,名为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63)

    语译  外感病,中风,医者反而攻下,病人下利一天数十次,食物不消化,肠鸣亢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心烦坐立不安。医者见其心下痞,以为病邪未尽,又行攻下,病人的痞满越发厉害,这不是结热,只是因为胃中空虚,客气乘机上逆,所以才使心下痞硬,用甘草泻心汤治疗。

    讨论  本条因一下再下,其痞益甚,所以加重甘草的用量,意在缓中补虚,名为甘草泻心汤。本条又一次解释了痞的性质:“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164)

    语译  外感病,服汤药后,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后,又用其它药物攻下,下利仍不止,医者用理中汤给与治疗,下利越发厉害。理中汤是调理中焦的,该病人的下利病因在下焦,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还是下利不止的,应当利其小便。

    讨论  伤寒下利有各种原因,有心下虚痞而下利,有中焦虚寒而下利,有下焦滑脱而下利,有前后泌别失司而下利……示人临床上当审证求因,谨慎辨证用药。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165)

    语译  外感病,吐下以后,又发汗。病人虚烦,脉甚微,至八九天,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头眩发蒙,经脉动惕的,时日久了会成为痿证。

    讨论  病人经过攻下、发汗,正气大虚,所以见“虚烦,脉甚微” ,至八九日,水饮发作,则有“心下痞硬,胁下痛”,水气上逆,则“气上冲咽喉,眩冒”,饮邪侵凌经脉,则“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本条不出方治,是因为据证当攻逐水饮,但据脉却须大补元气,补泻两难,故有“久而成痿”之忧。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166)

    语译  外感病,发汗,或吐,或下,邪气解除后,心下痞硬,打嗝不止的,用旋复代赭汤治疗。

    讨论  本条为痞证而偏于虚寒而噫气不除者,故去芩、连之苦寒,重用生姜以温胃,加旋复花、代赭降气镇逆治噫气不除。

旋复代赭汤方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8)

    语译  太阳病,表证尚未解除,而数次攻下,就协外热而下利。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病证都未解除的,用桂枝人参汤治疗。

    讨论  太阳病,数下之,致里虚而下利不止,但表证未解,身热仍在,此下利就称为协热利。下利不止,“胃中虚,客气上逆,” 则心下痞硬。其治以桂技人参汤,以理中温中,以桂枝解表,则表里双解而愈。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9)

    语译  外感病,大下后,又发汗,心下痞满,恶寒的,表证未解除,不可以攻痞,应当先解表,表解后才可以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讨论  本条条文的意思很明白,是重申先表后里的原则。但条文放在桂枝人参汤条文后面,就有值得讨论的地方了,因为桂枝人参汤就是表里双解的方剂。另外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也都有表里双解的条文,可见张仲景不反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表里双解。但是如本条的情况,桂枝汤证和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不能有一个共同的方剂,就必须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

本条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如果先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结果造成脾胃虚寒,挟外热而下利,那就是上一条的桂枝人参汤证。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70)

语译  外感病,发热,汗出表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的,用大柴胡汤治疗。

讨论  发热、心下痞硬、呕吐是大柴胡汤证。下利者,是因中焦痞塞,气机升降无权,致上吐而下利,此利必利而不爽。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171)

    语译  病证象桂枝证,但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呼吸都有点困难,这是胸里有寒,应当用吐法,宜用瓜蒂散。

    讨论  本条不是外感病。根据证状应是痰证。当时尚无“痰”的概念,然痰证病人有胸中寒冷感,所以条文中说“此为胸有寒也”,观察是很准确的。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354)

    语译  病人手足厥冷,阵发性脉紧的,邪气结在胸中。心下胀满而烦,肚饥不能食的,病在于胸中,应当用吐法治疗,宜用瓜蒂散。

    讨论  本条亦是痰证,故移至此处。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3)

    语译  外感病,或吐或下后,七八日不解,邪热胶结于里,以致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口大渴,舌上干燥而烦,只想喝水好几升的,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174)

    语译  外感病,没有高热,口躁口渴,心烦,背部微微有点恶寒的,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5)

    语译  外感病,脉浮,发热,无汗,病人的表证不解除,不可以给与白虎汤治疗;口渴只想喝水且无表证的,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讨论  综合173、174、175三条的内容来看,白虎加人参汤证是在太阳病气份。病人没有大汗出,亦没有燥屎结于胃中,不属阳明病:病人亦没有因体质阴虚而见口苦咽干目眩,亦不属少阳病。175条曰:“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可见已不在卫份;没有谵语,尚未入营,所以当在气份无疑。其中173条是因误治成为坏病而转入气份的;174条是不因误治而转入气份,当属第4条、第5条所言“传”的情况。

    三条条文都没有说出汗的情况。在病人有口燥渴,欲饮水数升的证状,那么,水份是如何流失的?条文中没有提到小便,可见小便正常,那么,水份必是从表皮流失的。条文中之所以没有明确提到出汗证状,是因为内外高热,汗出表皮随即蒸发,反使出汗证状不明显,所以不提。不过,由于大量水份从皮肤蒸发带走热量,病人皮肤会有凉丝丝的感觉,这就是条文中所言“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的那样感觉。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8)

    语译  外感病,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只想呕吐的,用黄连汤治疗。

    讨论  “胃中有邪气”中之邪气,是相对于胸中之热,所以此邪气当是指寒。胃中是统指肠胃而言,后阳明病篇经常提到“胃中有燥屎”便可证明。肠胃中有寒则腹中痛,胸中有热则欲呕吐。用黄连汤,以黄连清胸中热,桂枝、干姜温胃中寒,且桂枝有降冲气止呕作用,又以半夏降胃气以止呕,参、枣、草益胃气而驱胃中之邪气。本方亦可用半夏泻心汤演变而来:因腹中痛去黄芩,胸中有热加黄连成三两,因呕吐加桂枝降冲助半夏止呕。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

    语译  凡是厥证,阴阳气不相顺接,便成为厥。厥就是手足逆冷。

    讨论  厥证诸条,原来都在厥阴病篇,笔者认为这是整理者的一个失误。厥应该六病皆有。所以本书中对厥证条文重新作了编排。

    阴阳气本来是互相顺接,在手太阴经、手阳明经……足厥阴经等手足十二经中和谐运动,阴主于内,阳主于外,所以手足温暖。所谓厥就是阴阳气不能互相顺接,阳抑遏于内,阴独主于外,从手指(足趾)至腕(踝)至肘(膝)逆向而冷。

    所谓顺接,笔者的理解就是平衡的意思。两者的不平衡,就是不能相顺接。阴盛阳弱,阳不能顺接于阴,阴独盛于外,则厥;阳盛阴弱,阴不能顺接于阳,阴独留于外,亦厥。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並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332)

    语译  外感病,开始发热六天,反过来厥九天而下利。大凡厥利病人,应当不想进食,现在反而要吃的,恐怕是除中病。拿面条给他吃,不发热的,判断胃气尚在,必会痊愈。(如果有发热),只怕是暴热发出而又退去,过后三天诊察病人,发热继续存在的,预期病人第二天的半夜痊愈。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本来发热六天,反过来厥九天,又发热三天,连前面的六天,亦是九天,热与厥相应,所以预期病人第二天的半夜痊愈。过后三天诊察病人而脉数,发热不除的,这是热气有余,必定会发作痈脓了。

    讨论  本条有二个内容,一个内容是讨论厥证痊愈的机理。厥,是因为阴阳气的不相顺接而为厥,而厥的痊愈亦有赖阴阳的互相平衡。条文中举例说:一个病人发热六日,厥反九日,接下来又发热,厥没有了,但这还不能算是厥证痊愈了,还要等发热三天以后,连以前发热六天一共九天,与厥的日子相等,才算这个厥证真正痊愈了。否则,由于阴阳的不平衡,便会衍生出其它病证。僻如:厥的日子多,为阴寒太盛,病人会有下利;发热的日子多,为阳热太过,病人会发痈脓等。

    本条的另一个内容是如何辨别除中,方法如条文所述,不赘言。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撤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333)

   语译  外感病,脉迟,过了六七日反而与黄芩汤驱除腹中之热,脉迟表示病人是寒证,现在与服黄芩汤又除病人之热,腹中应该寒冷,按理不能进食,现在却反而能进食,这个病名叫除中,心死无疑。

    讨论  该条原在厥阴病篇。本条是对上条“除中”这个名词术语进行解释,所以移在此处。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334)

    语译  外感病,先厥后发热,下利必会自行停止。反而汗出,咽中痛的,病人咽喉会红肿阻塞。发热无汗,下利必会自行停止;如果利不止,一定会下脓血。下脓血的,病人咽喉不会红肿阻塞。

    讨论  先厥后发热,为阳气来复,厥回利止。如阳气来复太盛,而有汗出,阳气向外、向上,便有咽中痛,咽中痛病名叫喉痹。如果先厥后发热而无汗,下利亦因厥回而止,如果下利不止,则阳复之热顺势下迫而成便脓血。便脓血者,热不会向上,便无喉痹。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336)

    语译  外感病,厥五天,接着热亦五天。设想第六天,应当又厥,不厥的话就会自愈。厥自始至终不过五天,因为热五天,所以知道会自愈。

    讨论  厥热各五天,阴阳平衡,故知自愈。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41)

    语译  外感病,发热四天,反过来厥三天,又热四天,厥少热多的,这病人应当痊愈。四天到七天,热不退的,一定会大便脓血。

    讨论  厥少热多,为阳气胜,阴寒退,病应该痊愈。但是最好阴阳平衡,如果发热长久不退,阳气太盛,必伤阴络而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342)

    语译  外感病,厥四天,反过来热三天,又厥五天,这病情是加重了。寒多热少,阳气退,所以是加重了。

    讨论  厥多热少,阳气退,阴寒盛,病情是变严重了。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339)

    语译  外感病,热少厥轻,仅指头有点寒冷,默默无语,无食欲,有点烦躁,过了几天,小便清利,这是热度消退的征兆,病人开始有食欲,说明病已痊愈。如果病人四肢厥冷而呕吐,胸胁烦满的,接下来就会便血了。

    讨论  本条所列证状为小柴胡汤证而微有四肢厥冷,小柴胡汤证邪入结于胁下,气机郁滞,阳气不能四达,所以四肢微冷。此时若病势向愈,则数日后小便利色清沏者,此邪去热除,欲得食者,胃气已和,其病为愈;若病势加重,则厥逆加深,且呕、胸胁烦满等本证相继出现,热郁于里,不能外达,下走而伤阴络,必便血矣。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349)

    语译  外感病,脉促,手足厥逆,可用灸法。

    讨论  本条原在厥阴病篇,今据证治移至本篇。

    第22条曰:“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则伤寒脉促者,有外解之机。手足厥逆当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之微恶寒,属阳虚,所以可用灸法温阳去阴寒。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8)

    语译  外感病,本来就有寒性下利,医者又用吐法治疗,寒上阻于中焦和外入之热互相格拒,更使气逆作吐。如果饮食入口即吐,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

    讨论  吐下为偏义复词,只取吐字。

    该条原在厥阴病篇,今据证治移至本篇。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芩连清热于上,则吐逆可除,干姜温胃于中,则下利可止,人参益胃气,复其升降之常,则诸证痊愈。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179)

    语译  外感病八九天,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行转侧,不呕,口不渴,脉浮虚而涩的,用桂枝附子汤治疗;如果病人大便硬,小便自利的,用去桂加白术汤治疗。

    讨论  风湿初起可能有点类似外感证状,所以当作伤寒来报导。至八九日,风湿证状比较明显起来,身体疼痛比外感病要严重,所以谓其“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另外,伤寒八九日,应该会有里证,所以用“不呕,不渴”来进行鉴别。脉浮虚而涩亦与伤寒脉不同,浮主风,虚而涩为气血不足,脉道不利。大便不硬,小便不利,水湿潴留体内,所以用桂枝附子汤,驱风湿利小便。方中桂枝的作用,一是合附子温寒散风,二是通阳利小便。如果病人大便硬,小便自利,水湿只潴留于皮内,则可去桂枝加白术,因为白术有合附子並走皮内逐水气的作用。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並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180)

    语译  风湿相搏,全身骨节疼烦,牵掣疼痛肢体不能伸直,手触之则疼痛加剧,汗出,气息短促,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全身轻度浮肿的,用甘草附子汤治疗。

    讨论  本条证状比较上条尤为严重,而且水湿在体内(短气、小便不利) 和皮内(汗出、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都有潴留,所以桂枝和白术同上,而用甘草附子汤方。从本条和上条的方剂来看,当时治风湿痛是重用炮附子(本条二枚,上条三枚) ,再据水湿潴留位置的不同而臣以桂枝、白术。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81)

    讨论  本条文义不明,错简可能很大,一般认为“寒”当为“热”。这样用白虎汤才有理由。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