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给正确方法,凭什么批评学生阅读量少?

 许愿真 2015-02-01

  如何解决学生阅读量少的问题

  有种几乎人人认同的观点:学好语文,多读书即可。观点自是不错的。然多读书,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时间在哪里?读什么书?学生不喜读书怎么办?

  先说时间问题。此处时间指课余时间。现在学生,学校作业多多,回家完成后便已疲惫至极了,怎有闲情读书呢?再者,劳逸结合方是正确学习之道。学了一天,多数学生回家后想放松些,即便有时间也不愿翻书,这也属正当需求。周末呢,大多又有补习班,又要完成学校作业,所以,关于读书,时间问题第一重要。若无时间,或时间不充裕,谈多读书,是个画饼充饥的话头,说了等于没说。而现在的情况恰是,时间不充裕。

  接着。有时间,愿意读书,那么,读什么书呢?专家学者跳出来指点道:经典。不错的,读便要读经典。然而,问题来了。所谓经典,浓缩性极强,譬如中子星,小小体积便有大大质量,非一般人可承受,那K12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如何吸收呢?再者,更大的问题:经典著作,往往与学生有距离,非一时三刻便能引发共鸣,这是为何学生明了要读经典然而不喜爱读而宁可读其他读物的原因。那么,不读经典吗?不好的。原因:学校要求,甚至考试。所以,学生陷入一个两难境地:读,难懂,费劲;不读,学校要求,甚至考试。那么,怎么办呢?有办法。此处不谈,留待他文详谈。

  最后,学生不喜读书怎么办?这个问题听来较难解决。然需具体分析。其实此问题是否构成问题,尚有待商榷。据我们的调查,以北京市中小学生为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会读课外书的,人数比例大概是95%。然其所读之书多为网络流行书,动物小说,青春校园小说,科幻作品,漫画书。在此之上,男生与女生的读书取向又不同。男生多喜读故事性强的,女生则偏爱情感类的。所以,非学生不喜读书,所不喜者乃是他们不喜读不感兴趣之书。为何会如此呢?这跟学生的年龄段的相关心理有关,也跟家庭影响、学校影响、网络影响密不可分。但总之,言学生不喜读书,此观点过于武断,是站不住脚的。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九年级学段学生的课外总阅读量当不少于400万字。有了上文的讨论,现在我们解决怎么多多阅读的问题。

  这问题,第一个答案便是:读经典著作。怎么读,上文已经说过,此处不谈,待他文详述。此处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不喜读经典,其实是读书方法有误。方法若对,学生自会沉浸经典的。

  现在我们说出第二个答案,也是最恰切的答案:以做题当阅读。

  这话听来有些怪异:做题即是做题,多使学生深恶痛绝,学生对做过的题是选择性失忆的;应试教育的通病便是将学生当做了做题机器……这些都是实在的情况,然我们需做如下思考:1、对学生来说,做的阅读题的数量远远超过课文数量,需要认真辨明题的功用;2、许多阅读题文章为名家经典,质量远超课文中一般作者的水平,仅仅做题便可以了吗;3、一般而言,做题为强制性手段,学生必须完成,乃是扩展阅读量的好机会。

  以上三点,我们若细细思量,扩展学生阅读量这个问题,便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式。

  1、为何要做阅读题呢?意即做阅读题有何功用呢?《论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般将“习”字解作复习,其实它还有一解:实践。做题的第一个目的乃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将其实践,使所学强化。第二个目的乃是对课堂所学的延伸。单凭教科书上的那些课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天方夜谭的事情。课文只是作为启发、引导之用,目的在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这之后做题是很好的补充、延伸。只可惜中国教育只将做题分数化,使做题变成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于题海战术。这是操作方面的失策,是完全不懂甚至违背教育规律的恶证;或者说应试教育功利化结出的必然恶果。功利化,是中国教育的膏肓之病吧?若勉强要说中国的语文教育哪里还有些许非功利化,恐怕只能是语文教科书课文的讲解了吧?因它们不作为大型考试的内容,所以所受的荼毒较轻些——这真是极大的讽刺——甚至不少学校在毕业班阶段,只挑教科书的重点篇目讲,其他便略过,将所节余的时间用以做题,做题,做题……少有教师对学生讲为何做题,即便讲,也是这种理由:多做题,自然便会做题,考试就轻松了。真是误人子弟不怕炸雷!有何种教师便有何种学生,教师既不明确做题的目的,学生自然就只能做做题的机器!既然如此,“不亦说乎”从何谈起!

  所以,亟待明确,做题的功用:强化、延伸,是扩大阅读量的必然途径,甚至是——捷径。这是必须要首先呐喊的!因为,若不树立正确的做题观,必定劳而无功,至少是事倍功半。

  2、阅读题的质量。无可否认,不少阅读文章质量一般,仅为出题而出题。然多数文章,以北京初、高中阶段而论,所选多为名家作品,其水平相当之高,甚或超过教科书的课文。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财富!只可惜学生只为做题,置其文章精义于不顾,譬如一人守着万贯家财而不知,却向他人乞讨。然而,又要说到教师的罪过——这也是教育制度本身的罪过。教师多将这样的阅读文章等闲视之,不能深刻剖析,引领学生鉴赏,或者只讲答案,甚至不讲答案。这真是天大罪过之事!教师需将质量高的阅读题作为重点引导,核心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做题观。若能矫枉为正,即便学生所做题目全军覆没,然其文章之精义必将融入心肺。学生若养成正确的做题观,何愁阅读量呢?又何愁做题呢?

  3、做题为学校强制性手段,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事。因此,除极少数学生外,多数学生在做题方面有着时间上的保证。因此,这些时间可谓黄金时间,若不好好利用,直是莫大浪费。学生如能合理利用这些时间,将做题观念转为阅读观念,必可扩展阅读量。集中精力于有限的时间做事,或者于有限的时间发挥其最大效用,是成事的最大要素。能行此道理者,必是精英了。

  综上,可知,扩大阅读量并非难事,其关键在树立正确的做题观。而正确的做题观,必须有优秀教师先引导,这便牵涉到具体方法及手段,亦是我们今后所要撰文专述的。然而若此观念树立,其功用莫大无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