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全球科创中心上海如何补短板 (上)

 shijilong 2015-02-01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继“四个中心”定位后,上海城市发展的又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对重塑全球经济的新格局,提高中国和上海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都有重要意义。

 

上海都市圈将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载体。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长三角的发展现状,因此设定上海都市圈的范围应该是上海、苏州和嘉兴三地围成的三角区域比较恰当,这部分区域面积大约是1.9万平方公里,这将是上海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空间基础。

 

假如未来上海都市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话,它应该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紧密联系的创新网络,这个网络中有各种重要性不同的节点城市组成。例如,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半径10-15公里公里范围内将是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域,这其中包括:张江、漕河泾、杨浦创智天地、环同济创意区等等,核心区域将是国际层面科技创新的节点。它不仅吸收全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人才,还是促进上海科技创新向境外扩散并输出科技人才的关键区域。

 

上海都市圈内还应该形成若干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比如苏州中心城区、上海近郊比较发达的区就具备这样的潜力。其它地区将出现区域性的或者主要服务于本地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些都是次一级的节点城市,例如嘉兴、昆山、太仓、松江等等。这些不同角色的科技创新节点之间紧密联系、协同合作,构成一个以全球城市-区域为基础的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网络。

 

但在实现这些美好愿景前,我们必须知道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着不少软肋。

 

软肋一: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城市2.0形成过程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

 

全球城市2.0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崛起。这一波新的全球化已经使科技服务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与金融服务业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表1是著名咨询公司Booz发布的2014年最具创新力的跨国公司的前10名,其中6家是互联网、电子相关类,它们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但表1中最具创新能力的跨国公司中有9家是来自美国的企业,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和第一波以经济金融化为特征的全球化类似,目前看科技创新的全球化依然是西方跨国公司主导的格局,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在全世界并不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中国企业在财富全球500强中的数量越来越多(按照总收入为首要入围标准),2014年已经达到了100家(包括台湾、香港)。中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呈现迅速增长势头,2014年增长46%。但中国企业在研发投入存量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Booz2014年的报告,中国企业研发投入进入全球1000强的一共只有9家,排名最高的中石油仅仅位居第62位(表2)。

此外,虽然近些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但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科技类的投资比重还比较低。根据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的统计数据,2005-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项目(单笔超过1亿美元),包括实际到位资金和合同金额,一共达到8704亿美元,但科技类投资只有274亿美元,占比3.15%左右,是各个分类投资中总量最低的。科技类的对外投资比重比较低,意味着中国科技成果的对外扩散能力不足,即使中国本身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影响也十分有限,难以发挥“中心”的功能。加快中国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能扩大企业对外投资中科技类投资的比重,通过中国的科技创新带动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

 

软肋2: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与上海自贸区建设缺乏有效互动

 

截止目前,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依然着眼于金融和贸易服务业,忽视了科技服务业。例如,2013年9月,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作为突破口扩大开放。上海自贸区要求逐步试点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推动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并没有明确提到科技创新。

 

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目的是探索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是第一轮改革开放的升级版,它的意义不在于争取若干优惠政策,而旨在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新的制度体系。从自贸区改革目标看是要加速融入到主流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体系也已经慢慢崛起,旧金山-湾区凭借硅谷的科技创新,成为新的全球城市,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也提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目前经济金融化的浪潮已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都在反思过去二三十年的发展模式,关注点重新回归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领衔的新一波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上世纪80,90年代,西方的经济金融化和新自由主义扩张时期,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在那一拨全球化中处于从属地位。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在全球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因此应该在科技创新的全球化进程中力争占据主导地位。以上海自贸区为平台,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促进西方的技术溢出,实现成果本地化;鼓励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中发挥先锋作用;同时开放互联网,真正融入全球信息化时代;尝试允许更多的私人部门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未完待续……)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陈抒怡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