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元青白瓷特点及鉴别方法

 RK588 2015-02-02

    青白瓷是中国古代一个相当大的窑系,它影响了国内外制瓷业数百年。但由于种种原因,它的真面目一直没被国人认清,使它的文物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远远地偏离了它应有的地位。随着考古的发展、资料的增多,使广大收藏爱好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宋元青白瓷价值的机会。

  一、宋元青自瓷赏析的概括总结

  1 记住六字口诀:比、观、看、辨、品、查

  (1)比器型;

  (2)观釉色;

  (3)看底足;

  (4)辨刀工;

  (5)品纹饰;

  (6)查胎质。

  2 注意“五多”,“五有”

  “五多”:

  (1)器底干净的多;

  (2)器底不施釉的多;

  (3)器底有旋纹的多

  (4)胎质砂眼多;

  (5)器物大件多。

  “五有”:

  (1)有棕眼的多;

  (2)有的有开片;

  (3)有的有3、5爪龙;

  (4)有火石红的多;

  (5)有的漏釉、缩釉。

  二、宋元青自瓷纹饰

  1 装饰手法

  (1)刻;

  (2)先刻后划;

  (3)刻、划、印;

  (4)刻、划、印、剔;

  (5)镂雕及堆贴。

  2 刀法

  刻、划结合,酣畅有力,干脆利落,整体感强。

  3 纹饰布局

  有多层次和适合图案两种:

  (1)多层次:虽层次较多,少则3、4层,多则上10层,但多而不乱,层次清楚。

  (2)适合图案:只是口沿或足部有1、2层辅助装饰带,器身饰一整副纹饰,如展开是一幅画。

  4 纹饰

  有四类:动物、植物、人物、诗文(少见)。

  5 主题图案纹饰

  (1)以整幅画为主题:如鱼藻图(大罐、大盘)、人物故事(大罐、玉壶春瓶、梅瓶;主要来源于元曲剧本的版画)、云龙,凤纹及风穿牡丹(多见于大盘、大罐、大碗、玉壶春瓶)。

  (2)动物纹:龙纹、凤纹、孔雀、狮子、天马、麒麟、草虫、摩羯龙;

  (3)花草:包括缠枝牡丹及缠枝莲、串枝花、灵芝、折枝菊、缠枝菊。

  6 辅助纹饰

  主要用在器物口、底,在器身上往往用来间隔几组纹饰。

  应用最多的是缠枝花(牡丹、菊花、莲等)、仰莲纹、水波纹(动静都有)、杂宝纹、回纹、蕉叶纹、连续斜方格纹、云纹、钱纹、变形钱纹、朵莲、缠枝石榴、缠枝海棠、串枝花、云肩纹,还多见利用如意头形、菱形来勾勒开光线条。

  杂宝纹:火焰、宝珠、珊瑚、钱、法螺贝、丁字、犀角、灵芝、双鱼、法轮、芭蕉、宝伞、宝瓶、盘肠等。

  7 纹饰特点

  (1)瓶、罐口沿有花纹;

  (2)龙纹:头小,细颈,身体壮实,背有锐利的锯齿形鳍背,龙体体长,以三爪居多,爪修长锐利,有的腿比身子粗,矫健灵活,凶猛可畏;

  (3)凤纹:鸡头、鹰嘴、鳞躯、花尾,尾一至五条,作花形排列;

  (4)牡丹:花外轮廓画成小花瓣式,叶子葫芦形;

  (5)仰莲瓣:每瓣分开刻划,莲瓣边框线条勾莲瓣边框;

  (6)莲花:作为主体图案时,花形多呈麦穗状或三角状,缠枝莲的叶子作卷叶葫芦状;

  (7)菊花:菊花花心有网格状和漩涡两种;

  (8)鱼莲图:元代鱼莲图多见桂鱼(象征富贵有余),图中水草飘逸似蜈蚣或兰草,其中似兰草的画法一直延续到永乐年;

  (9)云纹:有长脚如意云、如意云肩、山字云。

    三、宋元青白瓷釉

  1 釉的成分

  釉是以釉果为基础,以釉灰为主要溶剂配合而成。釉果是由石英、长石、绢云母及少量碳酸盐矿物组成。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石灰质釉,是形成釉面“白里泛青”传统风格的重要工艺因素。它是用宋元时期攸山(今游山)和山槎(今仙槎)等地所产的凤尾草和当地的一种黑色的石灰石煨烧配制而成。

  2 宋釉基本上是石灰一钙釉。粘度小,易流动,形成泪痕。元釉多是石灰一碱釉,以Cao、K2O、Na2O为助熔剂的釉料,高温下黏度大,不易流动,釉色光泽柔和。

  3 釉及釉面特征

  (1)釉厚:呈玻璃光:

  (2)釉面光润如境,温润如玉,肥如堆脂,光泽柔和,偶见橘皮纹;

  (3)釉上缩釉、漏釉现象;

  (4)釉面的不平整现象;

  (5)釉上鼓包、棕眼、豁口现象;

  (6)釉斑现象(底部甩釉现象),有的有,有的无;

  (7)有的釉面有开片现象;

  (8)釉中气泡:宋元青白瓷瓷釉下气泡大,小气泡活跃,排列稀疏,小气泡显得浊暗不光亮,大气泡明亮透晓,大气泡与小气泡相比,大气泡数远远少于小气泡数。有的气泡破裂、失透,留下气泡圆点痕迹;有的破泡土锈深入其中成结晶点的情况。釉料用料成分含量的不同和烧制过程中窑内放的位置不同,温度不同,气氛不同,所以,烧出来的器物发色不一样、气泡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9)多数底部不施釉,器物施釉都不到底,底部一般都很干净。有缩釉现象,外壁斜削一刀;

  (10)瓶、罐里早期、中期不施釉,仅涂胎浆水,元末明初的晚期内壁施釉,但不均匀,内多见淡红、黄色釉层,又有不规则的透明釉刷痕。

  四、宋元青白瓷胎

  1 概况

  不甚洁白,白中显灰,胎质疏松,气孔率高,胎体比较薄,瓷化度较强。胎质不如明清的细致,胎土颗粒大,杂质多。胎上大多有铁褐色小点。

  2 原料

  南宋后期以前,单一瓷石;南宋后期以后,二元配方——瓷石+麻仓土。

  麻仓土和高岭土土性一样,出土的地方不一样,麻仓土杂质多,含铁多。麻仓土与高岭土成分含量不同,用麻仓土烧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红自然而明显,有黑痣,烧出来的瓷器有鼓包现象,或对釉面有炸裂成豁口,或出现棕眼。用高岭土烧制的瓷器几乎没有以上现象。元代的粉碎、洗练技术简单粗糙,所以,麻仓土和瓷石的颗粒都比较大而且气孔大,白而不细。

  3 瓷胎特点

  (1)胎重:麻仓土比高岭土比重大,所以同样大的器物元代要比明代的重。

  (2)胎中气孔大,砂眼多,因为胎土颗粒大。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时就会发现宋元青白瓷的底部像用糯米熬出来的稠稀粥一样白白净净、黏黏糊糊,一颗颗晶莹光亮的颗粒当中夹杂着点点铁矿砂和其他各种杂质;

  (3)鼓包、豁口、棕眼现象:因为麻仓土中的铁矿砂在高温条件下炸开釉面而出现棕眼、鼓包等现象;

  (4)黑痣现象:麻仓土含铁多;

  (5)火石红现象:胎体内麻仓土所有的铁矿砂经过高温处理后,从胎体内往外向没有施釉的方向释放出来的红颜色;

  (6)宋元青白瓷器物施釉不到底,底部不施釉,胎土中铁的成分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集中往没有施釉的方向挥发,所以宋元青白瓷的火石红是从里边往外涔漏出来的,有的底部肉眼不见火石红,或者火石红很不明显。但肯定有一些黑痣。不是没有火石红,用高倍放大镜观察,还是能看到一些很自然的点点滴滴的火石红;

  (7)体型巨大的器物底面等露胎处有深浅不等的火石红,碗、小件器物则火石红较浅。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盖里面虽露胎,也见火石红;

  4 火石红产生原因

  (1)胎体中含铁质高,在空气中氧化,露胎处产生氧化铁红;

  (2)宋元青白瓷的釉是钙一碱釉,碱性物质可起氧化作用,使铁氧化。因此,在碱性条件下,在胎与釉的交界处(如器内流釉的周边、罐底部没有刮去釉块的周边等)多产生一线火石红。同时,在碱性条件下,器身的缩釉和剥釉处以及釉层很薄的地方也多有火石红。所以,有些大件内壁多见淡红、黄色釉层,又有不规则的透明釉刷痕;

  (3)匣底垫渣是用早稻谷壳灰拌深酱色的匣土渣或高岭土渣,含铁、锰较高。器足端和底部多有粘渣,粘渣中的铁氧化成氧化铁红;

  (4)深酱色的匣土渣或高岭土渣黏结在底足上的呈色和垫渣中产生的氧化铁红共同形成的火石红。这个火石红呈深酱色,与氧化铁红稍有不同;

  (5)有的底足所谓火石红是工匠着意用釉浆涂刷,烧成后形成的,起护胎作用,有的器物底部有明显刷痕。

    五、宋元景德镇青白瓷的烧制工艺及特点

  (一)胎泥、釉料的制备

  具有釉面光滑如镜、温润如玉、肥如堆脂、光泽柔和偶见橘皮的古瓷釉面的共同特征,这是赝品不可及的。

  (二)成型方法

  青白瓷的不同器型是怎样成型的昵?下面按景德镇对产品的传统习惯分类:琢器类和圆器类分别叙述:

  1 琢器

  指用阴模印坯成型或拉坯、利坯成型以及雕镶成型的瓶、罐、觚、尊、炉、盒、瓷屏风、烛台、壶等之类的“立件”,景德镇俗称为琢器。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中,把这类产品叫“印器”,因为在明以前这类产品多为阴模印坯成型。

  (1)罐的成型方法:分段拉坯印坯后粘接;

  (2)四方或扁形的瓶、壶、钵等均为左右合模印坯成型的,底和耳另接:

  (3)琢器类上的附件,如象耳、狮耳、戟耳、s形耳、狮盖钮、壶嘴、壶把等,也是印出或用手捏塑出各形体后,用接头泥另粘接上的;

  景德镇青白瓷琢器类的以上成型方法,会给器物留下如下的时代特征:首先器物内壁有手或抹布摸平湿泥时留下的不规则的旋转痕迹,此痕迹不同于拉坯成型留下的是同心圆的湿泥旋纹;利坯成型留下的是利刀破锋造成的同心圆旋纹(所谓的“机器纹”),再有器内、外壁可见(或可摸)节痕。器壁近接头处加厚,使接头上下的接触面宽。接头泥涂在下节的接头上,上节接上后,接头泥会向两边炸出,器外壁炸出的接头泥摸平,器内壁则将炸出的接头泥就地轻轻地摸平,则产生一圈不够规则的、凸出的、颜色不同胎体色的保护层,叫“护接头泥”。这都是为了使器物烧成时不致脱落的加固措施。同时由于印坯时手施压力有轻重差异,使器壁的松紧、厚薄难以均匀,虽然坯体在未烧时的外壁感到很平整,但烧成后由于以上原因产生了不同的收缩,出现了器表面不平整的现象,用手自上而下摸去,有高低起伏感,所有印坯产品均有此感,只有利坯成型法才可避免此现象。

  另外,大件瓶、罐的底均另湿接。底在印好时即用铁制“板刀”快速挖足,器底可见较粗刀痕,底不够平,足端平、足壁厚、内壁外斜,有随意挥就感。小件瓶、罐、觚均为平沙底,不另接。有高圈足的一类器物,如玉壶春瓶、盘口双耳瓶、蒜头瓶、带盖执壶等,圈足均另接,足外撇或垂直,不正圆,见接痕,足壁厚1厘米左右,足端平切。另外,阴模印坯的器外表是靠模壁定型时形成的光洁面。器物印、接好后,外壁不再利坯(修坯)。如果器表面有大的空隙,或有印压泥时,因泥过干或未按压紧密而产生泥表面浅裂纹现象,对此只是立即用泥浆局部填平或刮平,有的还留有小空隙和泥表浅裂纹,没有利坯刀痕。瓶口的特殊接法是在瓶的接口处上部内侧与瓶口下部外侧各留约1厘米高的半壁厚的“止口”,用接头泥相卡接合而成。所以口的接头痕在口内壁,这种接法,接头接触面大,接得特别牢固,不会脱落。还可以看到,琢器由于是分节印接成型,接成后各节总会有某节偏离中轴线,如果将此器置于辘轳车转盘的圆心上高速旋转时,会出现左右摆动的现象,这也是印接成型导致的必然现象,利坯成型的琢器则显得十分平稳。


  2 圆器:盘、碗、碟等

  圆器是先经拉坯、后靠阳模定型的。青白瓷的圆器成型是直接将可塑坯泥饼置于阳模上,用人工在模型上挤压拍打,使其均匀延展,按所需泥性形成器内表面。待稍干但未脱模前就在模上挖出实足“靶子”,再脱模。如果器物内壁有凸起的印花,则阳模外壁有相应下凹的印花纹。圆器制模的工艺和所用模泥与琢器基本相同。

  (三)施釉

  在坯体外表面上覆盖一层釉料的操作叫施釉,俗称“刹合坯”。

  1 大件琢器

  大口的罐、瓶等,器外用浇釉法。

  2 小件琢器

  器外均采用蘸釉法:即用三或四个手指抓住器底部,直插入釉中至足沿,片刻提起.凡是蘸釉产品,往往釉不到底,胫或足下部有一圈不规则的漏胎,上面往往留下3到4个手指抓坯的痕迹。

  3 小口的瓶、壶和小件的瓶、罐、盒等琢器

  器内一般不施釉,仅见小盖罐有荡的釉,有的荡釉不满。

  以上施釉方法,常常会使器物的口沿或肩部出现“泪痕”。今仿者多用吹釉法,则不会产生此现象。

  由于内、外壁上釉时器物口沿部位都会沾着釉,所以此处必两次上釉,出现厚釉而釉色深青和大面积“泪痕”现象。中、小件圆器:器内用荡釉法。施了内釉再施外釉。施外釉是用蘸釉或浇釉法。

  (四)装匣

  将坯体置放于匣钵内的操作叫装匣,也叫装坯。

  1 宋元窑址中漏斗式匣称“大器”匣,底不是很平;直桶形平底匣称“小器”匣,底较平。“大器”匣装的是碗、盘、碟等,多为圆器,均一匣装一器;“小器”匣装的是瓶、罐、觚、壶等,多为琢器,有的一匣装一器,有的一匣装一大件,下部插装小件,有的一匣内满装相同或相似的多器,以提高装烧密度和节省烧炼成本为目的。不同规格的产品选择大小适合的匣钵装烧,所以“大器”和“小器”匣钵也有各种大小规格。

  2 装青白瓷的匣钵由于底不是很平,都必须在匣底铺一层垫渣。此垫渣是用早稻谷壳灰拌深酱色(含铁、锰较高)的匣土渣或高岭土渣。用瓷质圆形“拍子”拍打平整后装坯的。有的直接置于垫渣之上,“底空处以沙实之”,如大盘底内用此垫渣填满,顶住底板,使在烧成时底不下沉。所以,器足端和底部多有粘渣痕。还有的“一泥饼托一器,底空处以沙实之”,即用匣泥饼垫烧。


  3 胎体在装匣之前,必须将足端上的釉用刀(竹、铁质刀均可)刮去,景德镇俗称“取釉”,使圈足留下了工人操作时迅速、干脆利索的刀痕。

  此装烧法会给器底带来以下特征。

  (1)青白瓷产品的沙足、底有的有火石红,有的没有火石红。

  (2)底足有粘渣或渣痕;器身的缩釉和剥釉处也多有火石红。胎与釉的交界处(如器内流釉的周边、罐底部没有刮去釉块的周边等)多产生一线火石红,这与元青花是钙一碱釉有关。


  六、青白瓷器型

  1 器型多见的为盘、罐、梅瓶、长颈瓶、玉壶春瓶、扁瓶、胆式瓶、权、执壶、钵、盒、水滴、豆形洗、高足碗、匝、盏托等,其中大件器为多。

  2 多棱梅瓶、多棱玉壶春、多棱梅瓶及方形扁壶、高颈大罐等为宋元特有的器型。

  3 高颈大罐、扁壶、高脚碗和杯、八棱六棱器物、匝、敛口大钵、葫芦瓶、觚等是元代少见的特殊器型。

  七、宋元青自瓷款识

  1 宋元青白瓷两多:多无款,多底部不施釉。瓷器开始大量写款开始于明永乐。宋元青白瓷器物施釉不到底,正好给后人观察胎土提供了条件。

  2 过去专家学者的看法是,宋元青白瓷花是不写款识的。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宋元青白瓷也有款识的。一个藏家手中有一个六棱尊足底正中画一个方块,方块中用釉浆以大篆体书写两列四字为“景德镇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