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特凡 巫师的“指诀”,是巫师在祭祀仪式活动中运用十个手指头所挽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式樣,也是他们在祭祀仪式活动中必须使用的一种通神达鬼的语言,是他们在仪式中表達象征意义的一种符号,是巫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也属于舞蹈的范畴,是民间舞蹈的一部分。 一、关于巫师传统指诀的分类问题 根据巫师众多指诀的名称和性质,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下面九大类: (一)星神仙师类 1、星神类 五雷诀 左日诀 右月诀 左金相诀 右玉印诀 日月诀 倒日月诀 日月光诀 光诀豪光诀 光明诀 日月豪光诀 日月二宫诀 大乙七星诀 颁云诀 浮云诀 飞云诀 子午诀 乾坤诀 阴阳诀 太极图诀 风诀 2、仙师类 祖师诀 本师诀 祖本二师诀 七祖诀 五雷七祖诀 老君诀 主本二师诀 淮南七祖诀 东岑盘公诀 南岑盘公诀 西岑盘公诀 北岑盘公诀 中岑盘公诀 天师诀 本师本命诀 三皇诀 追魂使者诀 一郎诀 二郎诀 三郎诀 五郎诀 七郎诀 金童诀 银童诀 观音诀 观音画孟诀 三朝王姥诀 天子诀 三楼天子诀 无名天子诀 正印祖师诀 盘古诀 本命诀 白鹤仙人诀 白鹤神仙诀 仙人诀 左擅龙树医王识 右擅真武祖师诀 三座高金诀 四祖先师诀 七仙祖师诀 万本先师诀 东九夷诀 南八蛮诀 西六戎诀 北王王狄诀 鳌鱼国诀 樟仙诀 阳仙诀 阴仙诀 水仙诀 光仙诀 (二)将师兵马类 1、将师类 三峒七郎诀 十大都司诀 东峒五猖诀 南峒五猖诀 西峒五猖诀 北峒五猖诀 中峒五猖诀 五猖诀 七猖诀 都司大元帅诀 五猖七郎诀 唐葛周三帝将军诀 天兵包头诀 地方包头诀 天兵都总诀 总兵大使诀 三元将军诀 四员大将诀 相督篆马将军诀 八大金刚诀 四大天王诀 十王先峰诀 天师诀 上帝诀 2、兵马类 十兵诀 统兵诀 招兵诀 买马诀 点兵诀 不兵诀 住兵诀 赞兵诀 集兵诀 会兵诀 押兵诀 齐兵诀 差兵诀 赏兵诀 压兵诀 五兵诀 领兵诀 收兵诀 拾兵诀 和兵诀 破兵诀 五方兵诀 下坛兵诀 左统兵诀 右统兵诀 大总关兵诀 关兵会合诀 五营诀 五营管兵诀 管兵诀 王姆管兵诀 祖师点兵诀 纂上阳兵诀 纂下阴兵诀 收下司兵诀 阴统兵诀 阳统兵诀 排兵诀 大排兵诀 小排兵诀 五猖排兵诀 左排兵诀 右排兵诀 (三)、灵禽畟兽犬类 1、灵禽类 蛇诀 南蛇诀 大毒南蛇诀 小毒南蛇诀 猫头诀 金丝猫儿诀 千子乱蛇兵诀 蜈公毒蛇兵诀 飞仙诀 白鹤诀 飞仙白鹤诀 蜈公诀 盛其蜈公诀 双鱼诀 金鱼诀 阳黾诀 阴黾诀 飞凰诀 2、畟兽犬类 龙诀 毒龙诀 穿山毒龙诀 金鳅独龙诀 黄斑诀 饿虎诀 麒麟诀 狮子诀 麒麟狮子诀 九头狮子诀 青牛诀 九牛诀 九牛躁诀 阴九牛诀 阳九牛诀 九牛袒叉诀 云马诀 马诀 神马诀 虎诀 双虎斗诀 虎侧尾诀 茆山金狗诀 (四)、神器法物类 1、神器类 金刀诀 大金刀诀 小金刀诀 剑诀 枪诀 长枪诀 短枪诀 锁诀 锁口诀 长锁诀 短锁诀 金锁诀 银锁诀 五方锁诀 枷诀 长枷诀 短枷诀 大枷诀 小枷诀 枷锁诀 铜剪诀 铁剪诀 铜锤诀 铜甲诀 铁甲诀 铜箍诀 铁箍诀 铜钟铁罩诀 铜罩铁罩诀 铜豪诀 铁纂诀 铜弹诀 铁箭诀 铜爪诀 铜叉诀 铁叉诀 铜弓诀 铁弩诀 铜弓铁弩诀 铜板铁板诀 铜铁二钩诀 金镜诀 铁棒诀 脚撩诀 手拷诀 大郎当诀 小郎当诀 左郎当诀 右郎当诀 铜捶拖剑诀 琉璃宝剑诀 月光宝剑诀 豪光宝剑诀 2、法物类 连无铁障诀 井诀 金井诀 银井诀 金爪诀 月爷诀 珍珠诀 凉伞诀 马革鞭诀 旗诀 飞旗诀 小飞旗诀 双飞旗诀 青旗诀 赤旗诀 白旗诀 黑旗诀 黄旗诀 信旗诀 大牌诀 小牌诀 飞椅诀 罗帐诀 剪诀 铜柱诀 钅戎 斧诀 梳桩诀 左手剑诀 右手掣诀 茅叶诀 花诀 金角银角诀 东食西库诀 牡丹诀 赠银诀 宝盖诀 左雷霆诀 右都司诀 玉皇正印诀 三元正印诀 老君正印诀 八角总印诀 三楼金火诀 (五)、神居类 立殿诀 正殿诀 金殿诀 宫殿诀 上峒诀 中峒诀 下峒诀 高梅诀 高寨诀 五凤仙楼诀 九凤仙楼诀 上楼诀 中楼诀 下楼诀 楼殿诀 中山城诀 金銮室殿诀 八宝楼台诀 花园诀 2、灵座类 莲花诀 宝座诀 莲花宝座诀 上座诀 中座诀 下座诀 排仙诀 排座诀 排位诀 引仙诀 排座安驾诀 银椅玉櫈诀 长亭短櫈诀 (六)、奇方妙求类 和合诀 阴和合诀 上元和合诀 中元和合诀 下元合诀 藏牙诀 藏牙闭爪诀 罗国罗网诀 搬天就地诀 过天过地诀 量大续地诀 抢魂诀 搦魂诀 收魂诀 收煞诀 前光诀 没暗诀 前光没暗诀 穿海诀 十断诀 百变诀 滑油诀 度关诀 破秽诀 擒诀 左擒诀 右擒诀 九子离娘诀 四纵五横诀 把营花诀 布阵诀 救苦诀 刺苦诀 钩诀 钩连诀 钩手诀 麻纱诀 阴阳二变诀 鼎诀 降魔杵诀 逍遥自在诀 闭门诀 闭地户诀 挽九图诀 存身诀 封壹诀 穿山破石诀 连天诀 铁障诀 法诀 (七)、山岳海河类 1、山岳类 紫金山诀 金盆山诀 银盆山诀 华山诀 五岳诀 华容山诀 黑云山诀 福建山诀 上峒梅山诀 中峒梅山诀 下峒梅山诀 大山诀 东海蓬菜山诀 南海铁叉山诀 西海昆仑山诀 北海五台山诀 中央大罗山诀 倒五台山诀 铜叉山诀 大姑山诀 小姑山诀金城银城山诀 金溪山诀 尖山诀 齐山诀 天台山诀 庐山诀 马山诀 华游山诀 羊角山诀 大金山诀 雪山诀 金盘山诀 银盘山诀 五寨诀 会稽山诀 2、海河类 水口诀 九州诀 黄河诀 大海诀 (八)、交通器皿类 1、桥梁类 桥诀 天仙桥诀 地仙桥诀 水仙桥诀 火仙桥诀 阴仙桥诀 阳仙桥诀 阴阳二桥诀 金桥诀 银桥诀 阴桥诀 阳桥诀 雨仙桥诀 云仙桥诀 金仙桥诀 银仙桥诀 天桥诀 地桥诀天仙兵桥诀 地仙兵桥诀 会仙桥诀 2、车船类 车诀 阳车诀 阴车诀 船诀 单船诀 双船诀 轿诀 花花仙桥诀 伞诀 (九)、其他类 隔诀 土地诀 长生土地诀 信旗土地诀 玉文诀 黑诀 正诀 斗诀 天生诀 地光诀 三途五苦诀 五份诀 三台诀 九玄诀 千千诀 万万诀 落诀 怯诀 元始诀 大口诀 洞口诀 桃园洞口诀 庙口诀 四指诀 五指诀 六指诀 紫金花树诀 巴公场柳诀 二、关于指诀的寓意问题 巫师的所有指诀,全部是运用十个手指的变化而产生的,而这些变化又全部是依靠师徒传承关系而流传下来的。过去,巫师们对指诀的运用有很大的神秘感,认为这是巫师的秘传,是召集神灵灭鬼治邪的“法宝”,从不轻易外世,否则,不但使法不灵,甚至还要遭到“报应”。这是度师要传授时再三作过的告诫,但他们对那么多指诀的定规挽法却很少知道其究竟,说:“师傅是那样传的,也是那样做的。”笔者带着这个问题,根据众多指诀的名称,以及其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它们都有一定的寓意,现作如下理解。 (一)、关于指诀的名称及其挽法,大多数采取“对称”(或者叫“正反”)的方式最典型的有“祖师诀(左)和右本师(右)”“日月诀和倒日月诀”、“阴阳诀和倒阴阳诀”、“云仙桥诀和雨仙桥诀”、“阴统兵诀和阳统兵诀”、“左日诀和右月诀”、“水仙诀和火仙诀”等等,不但名称是“对称”的,做法也一样,即一个用左手做,另一个用右手掐。 如“左日诀”是用左手的拇指压信食指,其余三指则均向上伸直;而“右月诀”则是用右手的拇指压住食指,其余三指也是向上伸直。至于以“铜铁”、“左右”、“大小”、“阴阳”、“长短”、“金银”、“天地”、“水火”、等“对称”或“正反”的形式而出现的指诀,则以数更多,分别叙述如下: 1、以“铜铁”而命名的有: “铜甲诀、铁甲诀”、“铜豪诀、铁豪诀”、“铜弓诀、铁弩诀”、“铜叉诀、铁叉诀”、“铜罩诀、铁罩诀”、“铜剪诀、铁剪诀”、“铜钉诀、铁钉诀”、“铜箍诀、铁箍诀”、“铜弹诀、铁箭诀”、“铜镜诀、铁罩诀”、“铜板诀、铁板诀”等等。 2、以“左右”而命名的有: “左日诀、右月诀”、“左金相诀、右玉印诀”、“左关兵诀、右关兵诀”、“左郎当诀、右郎当诀”、“左排兵诀、右排兵诀”、“左雷霆诀、右都司诀”、“左擅龙树医王诀、右擅真武祖师诀”、“左手剑诀、右手掣诀”、“左擒诀、右擒诀”等等。 3、以“大小”而命名的有: “大毒南蛇诀、小毒南蛇诀”、“大金刀诀、小金刀诀”、“土枷诀、小枷诀”、“大排兵诀、小排兵诀”、“大姑山诀、小姑山诀”、“大金山诀、小银山诀”、“大郎当诀、小郎当诀”等等。 4、以“阴阳”而命名的有: “阴车诀、阳车诀”、“阴九牛诀、阳九牛诀”、“、阴仙诀阳仙诀”、“阴仙桥诀、阳仙桥诀”、“阴统兵诀、阳统兵诀”、“阴黾诀、阳黾诀”、“纂上阳兵诀、纂下阴兵诀”、“阴桥诀、阳桥诀”等等。 5、以“长短”而命名的有: “长枪诀、短枪诀”、“长枷诀、短枷诀”、“长锁诀、短锁诀”等等。 6、以“金银”而命名的有: “金锁诀、银锁诀”、“金井诀、银井诀”、“金桥诀、银桥诀”、“金仙诀、银仙诀”、“金童诀、银童诀”、“金盆山诀、银盆山诀”、“大金山诀、小金山诀”、“金盘山诀、银盘山诀”等等。 7、以“天地”而命名的有: “天仙桥诀、地仙桥诀”、“天仙兵桥诀、地仙兵桥诀”、“天兵包头诀、地兵包头诀”、“开天门诀”、“闭地户诀”,此处,还有“搬天就地诀”、“量天续地诀”、“过天过地诀”等等。 8、以“水火”而命名的有: “水仙诀、火仙诀”、“水仙桥诀、火仙桥诀”、等等。 此处,还有以“上中下”、“东南西北中”和以数字而命名的也多数不少,如: “上、中、下”而命名的有: “上座诀、中座诀、下座诀”、“上楼诀、中楼诀、下楼诀”、“上峒诀、中峒诀、下峒诀”、“上峒梅山诀、中峒梅山诀、下峒梅山诀”、“上元和合诀、中元和合诀、下元和合诀”等等。 以“东南西北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