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秦淮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情况分析---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负鹏载舟 2015-02-02

秦淮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3:9:52


摘 要:目的:对秦淮区2005年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以掌握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变化规律。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秦淮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5项指标;分男、女22个年龄组(初生组由市所承担,秦淮区实际调查21个年龄组),男童765人,女童705人,共1 470人。结果: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10年前有明显提高,各年龄组体重、身高(长)与199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超过WHO推荐指标以及2005年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1];部分年龄组超过2005年中国九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2]。结论:本调查显示秦淮区儿童l0年来体重、身高(长)增幅明显,且体重增幅大于身高(长)。

关键词: 儿童;体格发育;体重;身高
  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不仅是反映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卫生部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每10年在9个城市进行一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先后于1975年、1985年、1995年和2005年进行了4次同样地区、同样方法的调查,以连续动态观察和掌握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和体格发育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南京市秦淮区于2005年6月~7月进行了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现将儿童体重、身高(身长)资料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数据来源于2005年秦淮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从出生(3 d内)至不满7周岁,按性别分22个年龄组(初生组由市所承担,秦淮区实际调查21个年龄组),男765人,女705人,共1 470人。
1.2  方法: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下发的“2005年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 实施方案,由南京市统一制定了调查实施方案和细则,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原则上与1995年儿童体格调查点一致。3岁以下以居民委员会为单位,3~6岁以幼儿园为单位整群抽样。
1.3  调查卡片的填写、体格测量的方法等进行统一培训,采用南京市统一配备的测量工具,进行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和胸围等5项指标的测量。通过随机复测进行质量把关,要求两次重复测试的误差体重不得超过0.05 kg,身高(长)、坐高(顶臀长)、胸围、头围、胸围不超过0.5 cm。复测率为调查当天总人数的5%~10%,测量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1.4  统计学处理:按年龄、性别、分别计算体重、身高(长)的均值和标准差,并与1995年秦淮区儿童体格调查结果、WHO推荐标准、2005年全国儿童体格调查结果以及2005年全国九城市体格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各年龄组体重、身高中位数的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南京市秦淮区2005年与1995年7岁以下男女儿童的各个年龄组体重、身高(长)均值的比较,可见2005年各个年龄组的男女儿童的体重、身高(长)均比95年相应年龄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男童体重和身高(身长)在10个月年龄组以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体重在12个月年龄组、身高(身长)在10个月年龄组以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南京市秦淮区2005年儿童的体重均值与推荐的WHO参照值比较,明显高于WHO的各个年龄段男女儿童参照值,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年龄组身高(长)均值均高于推荐的WHO参照值,男童除了2月、4月、8月年龄组;女童除了1月、2月、3月年龄组,其余各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南京市秦淮区2005年儿童各个年龄组男女的体重、身高(长)均值均高于卫生部2009年9月颁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男童体重除3、4、5月年龄组;身高(长)除2、3月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体重除3、4、5、6、7月年龄组;身高(长)除3、5、6月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南京市秦淮区2005年儿童各个年龄组男女的体重、身高(长)与2005年全国九成市儿童体格调查结果大都一致。男童体重除6~7岁年龄组;身高(长)除4.5岁,6~7岁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体重除5岁、5.5岁、6~7岁年龄组;身高(长)除4.5岁,6~7岁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秦淮区儿童l0年来体重、身高(长)增幅明显,好于1995年本地区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且体重增幅大于身高,国内文献也有类似报道[2-3]。秦淮区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大部分已经显著超过WHO推荐的参考值,反映本地区儿童体格发育和营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也说明WHO推荐的儿童体重、身高(长)标准已经难以适合现阶段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4]。超过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与全国九城市儿童体格调查结果相一致,说明本地区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对本调查显示秦淮区儿童l0年来体重、身高(长)增幅明显,且体重增幅大于身高,这是否是目前儿童超重、肥胖的一种表现,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2] 首都儿科研究所,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协作组.2005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8):609.
[3] 刘恩庆,王  伟,王  志,等.天津市城乡46357名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6):620.
[4] 金献江,项如莲,游欢庆,等.温州市1-7岁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7):1251.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