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荡舟泰晤士—关于赛艇和大英帝国的田园丨晚安故事

 hzzzzzzzzz 2015-02-02

荡舟泰晤士—关于赛艇和大英帝国的田园丨晚安故事

2015-02-01 壹读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你在海外留学、旅居或旅行时,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人和故事,有哪些因为文化差异、习俗不同带来的惊奇、感慨或笑话?

请写下来,发送至wujiujiu@ireadweekly.com,和大家分享那些触动你的经历、见闻。


文丨李子

本文来自壹读在“十五言社区”的“晚安故事”主题


往西伦敦走有两条路。


一条是充斥着各色游客的经典路线。如果你时间有限,只需从白金汉宫出发,穿过绿莹莹的巨大的海德公园,喂喂湖里的天鹅;然后往南拐向Knightbridge,路过各种中东和中国土豪花冤枉钱圣地Harrods,就到了South Kensington,全伦敦房价最高的地方。进V&A博物馆瞅瞅,或者在精致洋气的街道上漫步,喝一杯比伦敦中心还贵的咖啡提升一下贵族般的享受,或者逛逛Chelsea的花市,看英国佬们如何横竖上下地用本该折腾厨艺的精力折腾花花草草。


另一条则要走远一些了。从中心的Embankment码头,坐条船,或者骑个车,或者别的交通方式,往泰晤士河上游走去。经过四根巨大烟囱的废弃发电厂,望望对面大树遮天蔽日的Battersea公园,火车从头上轰隆隆过河。整个地方安静又文艺,当然也是价格不菲的上中产社区。或者再走远一些,到Chiswick或者富勒姆,大片大片的绿地和森林簇拥着排排小楼,泰晤士河在这儿悠悠地拐个弯,竟有些英伦乡村的秀美感觉。


英国人对于田园诗的生活是相当向往以及留恋的,过上骑马牧羊的英伦田园风雅生活恐怕是多数英国佬的终极梦想,跟“我有钱了要去迪拜买个艇”类似。有意思的是,英国城镇率高达90%以上,所以大部分人的退居田园不过是充满浪漫的空想,做个农民更像是彰显品位的一句空谈罢了。


所以在西伦敦,你可以看到许多田园的想象穿插在郊区的公园和河畔,所谓英伦范儿的运动总与田园有关,比如高尔夫球场就像极了放牧的丘陵,马术也是在有限的圈里想象无垠的驰骋;赛艇和皮划艇当然是在田畔的小河荡舟,若硬要说,就连玩网球板球足球橄榄球时也嗅得到几分雨后的草香。


虽说不上千篇一律,但也无甚特别。大名鼎鼎的温布尔登也就每年七月热闹那么两周,平日里与别的街区无益,也没人为了提高打网球的逼格而赶来沾仙气。无数个时而繁忙时而悠闲的伦敦中产就在这无限蔓延的西伦敦市郊日复一日地过着平静的生活,每周五晚上在街角的酒吧和朋友们小酌,然后在久违的晴日携家带口漫步至那些田园般的公园或河畔,晒上一整天的太阳。



这样的生活本与我无干的。若不是赛艇,我是不会对这些只出现在地图上的地名有任何多余妄想。


私心地说,参加LSE赛艇俱乐部,开初确实有几分“领教英伦贵族运动”的心思。荡舟泰晤士,啧啧,多么优雅有范,跟求佛五台悟道青城有点相似的韵味。


后来发现,还是有区别的。所谓英伦运动瞧着优雅,多半也是折腾指数颇高。比如高尔夫,要用上好几个月才能让球飞成弧线而不是灰溜溜地贴地爬行;赛艇也一样,想要在河里跟丝般顺滑,一定要经过不少“尼玛这船是不是要翻了”的恐慌。泰晤士河的宽阔静美那是明信片上的,真正的泰晤士那绝对是内里无限咆哮的典型。


第一次上水就遇上雨后的激流,同样是看似平静的水面,赛艇刚漂出去没多久就感觉形势不对。一船八个女孩儿,六个都是头一次碰真桨,在舵手声嘶力竭的“保持平衡”中默默头冒冷汗。梭子一般的赛艇只要偏一点点,就算划得再用力也只是无用功。


毫无疑问,我也是猪队友中的一员。



眼看着艇朝着码头相反的方向越漂越远,旁边突突突开上来一个快艇,坐着一六十岁左右老头,看着这一群菜鸟作死的节奏,劈头盖脸一顿数落,你们教练呢?


舵手说我们教练在指挥另一个船……


老头的表情显然是“草泥马”,不过他很绅士地表示你们都统统听我的,我来指挥。所有人搁平桨,快,现在!


然后头桨(Bow)和二桨开始划,一二一!7、8跟上!别的继续搁平保持平衡!


终于艇有点儿驶向正规的苗头了,开始慢慢慢慢地逆流向码头驶去。


3号你干什么!叫你保持平衡!别tm瞎划!听指挥!2号!你使上劲了没!老头看到好不容易平衡的船又开始在怒波中飘摇,终于忍不住。不知道旁边迅速超船的中学生四人艇是不是给了他颇大的鸭梨。


于是我学到了“不听指挥等于作死”的赛艇第一金律。


返回码头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这群菜鸟已经在暴走的泰晤士河上精疲力尽地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了。担头桨的经验丰富的男队队长、一个颇萌的俄国小哥长舒一口气,对我们这群小姑娘说,不容易啊,第一次就碰上这种状况,大家都很不错嘛。


我知道这种英国式的恭维应该翻译为“以后再不带你们这群猪队友玩了,呜呜”。


有了这一次,以后的训练就变得简单许多。我也多了许多坐上城郊火车踏入西伦敦伪田园的机会。


秋时天晴,荡舟泰晤士就显得非常诗意了。划桨的时候抬头看天,看两岸的别墅和金色梧桐迅速往后退,也看着别的彪悍赛艇队员——往往是肌肉健美男们——矫健地超过我们刚入门的菜鸟。当然也不能分神太多,一不留神没握稳被涌流冲翻了桨,那也够好一阵儿手忙脚乱的。


再晚一点,就该与凛冽的风以及冰凉的水作斗争了。特别是把赛艇往水里抬的时候,不知深浅一脚下去,几度的河水呼啦从胶靴口往脚里猛灌,那感觉真是爽歪歪。


第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初学的女孩子们终于划得有点眉目,八个人合力的方向起码能一致了。


遗憾的是,由于膝盖有伤,无法承受平日的强度训练,我在赛艇队只呆了半年,没能在最美好的季节再与西伦敦有相会的借口。筹划中的去卡文农场看场富勒姆的比赛,也由于没买到票而流产。


只是偶尔会坐火车路过这一片片城市田园,然后回忆起与她亲密接触的日子。


就像我一向不太擅长回应淑女礼貌的寒暄,只会笨拙地回道“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与她的缘分,原本可能只有温布尔登穆雷山上那杯烈日下的奶油草莓。


所以我才会庆幸能与她一同在凛冽的寒风里挥汗如雨;或是在归家的路上静静地靠在窗边打量她普通而宁静的美貌,看她一点点消失在无名的街道尽头。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给壹读君点个赞;如果你想打赏下勤劳聪明的壹读君,戳一下最底下的广告吧,不花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