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3

 Zhcx123 2015-02-02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高士论艺  设色纸本                              松荫访旧  设色纸本 (396万元,2005年6月上海嘉泰)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巴山蜀水  立轴 1943年作
    款识:癸未正月杪于重庆西郊,傅抱石制。钤印:抱石长寿、抱石斋、新喻
    《巴山蜀水图》是傅抱石先生1943年创作的山水画作品。这一时期画家创立了“抱石皴法”,用纸喜用皮纸,用笔以山马笔为主。其山水画风格除了刻意追求磅礡气势之外,也有一些构图则与传统山水格局颇为接近,体现了画家艺术创作的多样性。此幅作品就属后一类作品,描绘了令人为之一振的高山大川,构图严谨,树木苍翠,峰岩峻拔,运气穿插缭绕,用笔专注一气呵成。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观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504万元,2010年11月北京诚轩)
    款识:癸未立秋五日流汗写,抱石客东川。钤印:傅、新谕、踪迹大化
    《观云图》的布局迥异常法:画面左下的近景山石,只取一角;中景的崚嶒山石,占据画面左半一侧,山形向右呈锯齿状排列,向上直冲纸外,石间松树杂生,松石间缭绕的云气,陡添灵动;淡墨青色与淡赭色的远山,则将画境推向深远。高士驻足山巅俯瞰山腰云海,格调高古。1943年3月,傅抱石曾作《仿石涛游华阳山图》,本幅构图其实借鉴自此画中部山体平台最明亮的局部,稍作调整而成。
    “观云”题材取自石涛诗句:“露顶奇峰平到底,听天楼阁受泉风。白云自是如情物,随我枯心飘缈中。”可见的最早“观云”题材绘于1941年,而1943年此幅,人物则在画面占据重要的位置。画中宽衣博带的古装人物,也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中迥异于徐悲鸿融入西方写实传统一派的另一种重要人物画风。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观川图  镜框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题识:癸未十月十九日,沙坪讲舍,新喻傅抱石。钤印:抱石父、往往醉后
    《观川图》作于1943年,沿用了孔子之意,富于哲理。这一年是傅抱石艺术成就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分别于重庆和成都两个主要城市举行个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观川图》属于可以代表傅抱石绘画风格的作品之一,抱石皴的运用,苍茫境界的展现,文化内涵的嵌入,种种画面气息都陈述着这张精品的价值。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秋山访友图  镜心 设色纸本
    题识:新喻傅抱,重庆金刚坡下山斋写。钤印:傅、抱石之印
    题跋:友人出示此图,以求评定,实抱石师早年佳作也,精绝尔。亚明。
    从1939年春至1946年秋,即其36岁至43岁的8年间,傅抱石一直居住在四川重庆郊区金刚坡下农舍,那农舍就是他常常自署的“金刚坡下山斋”。重庆岁月(金刚坡时期)的八年是傅抱石艺术生涯中最关键的阶段。壮丽的巴山蜀水给了傅抱石许多创作素材和灵感。他的山水画因为受到奇茂多雾气的巴山蜀水的影响,愈加苍莽淋漓。
    此幅写高山飞瀑、烟雨苍茫,高士携童子扶杖而行,廖廖数笔,风神毕现、超逸高古。作者用墨酣畅,并将水、墨、色融合一体,浓墨处浓黑而透亮,淡墨处秀逸而朦胧,蓊郁淋漓。此画在布局上,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绘画格局,将山峰的峰顶伸出纸外,满纸从上至下占据大部分画面的为高山树木,形成遮天盖地的磅礴气势,其间有二老者携一童子在山中畅游,整个画面让人感觉出一派幽淡绵远的高人情怀。树木的画法是以水墨点出一片浓荫,其墨色并不太浓重,却充满水份,继之以笔尖在浓荫的外缘随意梳出树针,混茫而舒展。人物落笔爽利,飘逸生动,廖廖数笔便神奇宛然。傅抱石在金刚坡时期的山水画创作已经形成了个人的风格特征,即在继承宋画宏伟章法与元人水墨逸趣的基础上,注重畅写山水神情,以气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同时画法也一变传统的笔墨皴法,以散峰、乱笔来表山石的结构。作品体现了“抱石皴”的用笔特征,是他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幽居读书图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2978万港币,2011年10月香港苏富比)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巴山夜雨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3220万元,2011年11月中国嘉德)
    题识:巴山夜雨。昔高房山作夜山图,赵子昂、鲜于枢等皆有题咏。乃自钱唐写山阴诸山,为画史嘉迹。予旅蜀将五载,寄居西郊金刚坡下。迩来兼旬淋雨,矮屋淅沥,益增旅人之感。昨日与时慧纵谈抗战后流徙之迹,因商量营此图为纪念。癸未九月望日,傅抱石并记。钤印:傅、抱石父、踪迹大化、抱石大利、新谕
    傅抱石善于以诗意入画,此幅《巴山夜雨》即用李商隐名作《夜雨寄北》之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写尽旅人之感。傅抱石以其意入画,尽得天地苍茫雄浑之概。此时正值秋月,巴山之中淫雨连绵,不见月明。画幅大半都布置成重重的山峦,形成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但在这一大块如“黑云压城”般的“结构”里,却有层次,有脉络。傅抱石从金刚坡的山水中发现,川东是土石混积的山脉,平时无水,然一场大雨后,雾就起来了,此时的山石、树木、溪泉都混沌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自然面貌。傅抱石以破笔散锋大胆入画,连皴带擦,就是为了营造这种天地一体,苍茫混沌的效果。再加以渲染,把线和皴统一成面,将整幅画面的调子和谐起来,于是山水云雾揉合在一起,成就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画面下方的一间小屋里,隐隐透出亮光,正是画家与夫人在秉烛夜谈。山的高处应是画家每周去沙坪坝中央大学授课时往返必经的山路,而山腰又有平素常去打酒的小店。这些都是流淌在傅抱石血液中的熟悉之景,同时在这个下雨的秋夜奔诸笔端。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莫年留眼但看山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款识:莫年留眼但看山。癸未年冬,抱石写。钤印:傅抱石印
    此幅《莫年留眼但看山》即是傅抱石先生在金刚坡时期所作,作品构图小中见大,笔墨淋漓酣畅,意境荒疏萧散。山石崖壁、苍茫云气皆以大笔泼写,元气淋漓;苍松草坡是用泼墨拽水拖扫而成;山间高士施墨不多,但着笔精确有力,望而有高古之意,眉宇间透着睿智,须发飘动,又不乏洒落的逸气。纵览全帧,一派高风雅韵,给人一种烟笼雾锁,苍茫雄奇之感。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金刚坡移居图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题识:甲申初夏,新喻傅抱石,写于重庆并题记。钤印:抱石之印 
    题签:傅抱石画金钢坡移居图。玄佁属,唐云签。钤印:唐云
    《金钢坡移居图》以蜀地雄奇苍秀的景色作为创作题材。画中苍崖一段,青松郁郁,茅舍一间。正是盛夏的雨后,苍崖欲润,青松欲滴,氤氲满目。诗曰“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此刻的山间瀑布变得愈发充沛,水势轰鸣,飞流而下。瀑布上的小桥上,一位白衣高士携带童子正行走其间,双目环视群山,一副惬意而怡然的神态。整幅画面笔法松活,设色以赭色及墨青为主,元气淋漓,雄放浑朴,画面细微处也很精致耐看。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溪山行旅图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784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
    题识:幼怀先生方家教政,甲申初夏,傅抱石写于重庆。钤印:抱石之印、印痴、抱石斋
    这幅《溪山行旅图》画的是传统的山水高士题材。画中白衣高士立于谷中桥上,似乎一边仰望山色一边倾听巨大的水声,他侧后方的童子则替他拿着拐杖。画中瀑布只写出上端景象,但可任由观者想象奔泻之声势。画面右侧山壁峻峭,不画峰顶,留下想象馀地。画面右前方烟云缭绕的奇拙古松后,露出了山中小庙的一角。右侧近处的山峰倾斜下压之势与左侧中景的山峰形态形成了呼应和平衡。画面有详有略,近处的景物较详细,山壁和瀑布以硬笔散锋皴擦而成,也即傅氏独创的“抱石皴”;而画面中景远景处的山峰均以淡墨或淡彩泼写而成,在连续推进的空间中演奏着自然的韵律。整个画面气势磅礴,烟云朦胧,变化十分丰富。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重庆西郊印象  镜心 设色纸本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蜀中纪行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451万元,2007年6月北京保利)
    款识:抱石写。钤印:新谕傅氏、甲申、抱石斋
    此图作于1944年,表现巴蜀山城小镇景致。此图似是实景写生,故无山高水急之峻险,山势平缓,但郁郁葱葱,林树茂密。一条石板路通向山林深处,路边浓荫蔽天,红绿相间。两旁房舍栉比,远方还有一塔刹耸立,像是一小镇或村落。图中笔墨温润,山石、树木、屋舍画法自然随意,颇有生活气息,平易亲切。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临流濯足  立轴 纸本 1944年作   (918.4万元,2010年12月北京匡时)
    款识:甲申秋七月既望,新喻傅抱石写。钤印:抱石私印、抱石得心之作、代山川而言也
    抱石先生的山水画传统来自于宋元和明末诸家,尤其石涛不拘一格的笔墨情态,他的探求则表现为“应用大体块分配画面”(徐悲鸿语)以及山石皴法的合于个性的放纵和创作。可谓借古开新。
    《临流濯足》的笔墨语言也呈现出这一时期的特点,用笔恣肆奔放,画面中用硬毫散锋画山石,勾、皴、擦、染一气呵成,笔墨恣肆不拘泥于形质,蓬头垢面一般的皴、擦、染,笔墨线条似山石,似草木不一,用灵活多变的淡墨干湿线条画出激流,气势磅礴;墨法上亦一改旧法,用多次烘染反复为之,随意涂抹的线乱如散柴,与墨之间互相渗化、交织成独有的节奏。在画面意境的瑰玮、率意中,点景只作二个极小的人物,几乎融入于整个画面奔放的笔触中消失不见。但细观则愈见其精微:人物造型取法陈老莲,衣纹服饰饶富古趣,造型生动,动态俨然。《临流濯足》中的屋宇、人物似画眼一般嵌在画面之中,释放出光芒,透出光亮。
    《临流濯足图》取意于苏东坡所论之十六大人生赏心乐事之“暑至临流濯足”,图中人物即在山溪急流中濯足,传达一种游于溪山、淡看世事的自足和闲适。相较于傅抱石这一时期创作的大量以魏晋人物故事为题材的作品,这一举措亦不失为魏晋名士风度。1944年作为抗战的黑暗时期,重庆相对偏安于山城,在混乱的时局中,傅抱石此举多少有些淡看人生的达观意味在。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风雨归舟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题识:甲申立夏后三日,重庆西郊金刚坡下,新喻傅抱石写。钤印:抱石私印、 踪迹大化
    《风雨归舟图》创作于1944年,此幅大笔挥洒泼墨如倾盆而下的雨水,翠绿的竹林则用淡墨急速勾勒,又好像受了磅礴雨雾的遮掩,一层淡过一层,使之逐渐消失在烟雨包裹着的无尽山峦中。近处归舟上的人物正与倾下的雨凑成掎角之势,傅抱石用略带散锋的硬豪只简单几笔,归舟人佝偻的姿态,还有急切木讷的表情一下子跃然纸上。至于竹林中小茅屋里的两位对谈的高士,好像泰然自若地侃侃而谈,又好像在畅饮痛叙之后,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哑然倾听起这潇潇的风雨之声,无论是雨景所见还是雨声所闻,简直叫人身临其境。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风雨归舟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风雨寻归  1944年作            归雨图  1944年作
    款识:(1)甲申初夏,观金冬心<风雨归舟>。越三月,背而写此。抱石重庆西郊。(2)佶闲先生方家教正,丙戌(1946)冬,补记于金陵。钤印:抱石大利、抱石得心之作、抱石斋、傅抱石印
    <万竿烟雨>、<潇潇暮雨>、<山雨欲来>、<风雨归舟>、<巴山夜雨>、<嘉陵烟雨>、<千峰送雨>、<江南春雨>、<不辨泉声抑雨声>……古今中外,大概很难找到像傅抱石这样喜欢画雨的画家了。从传统中国画的角度来看,抱石画雨时所用的方法是很有创造性的,他强调画面的气氛。为了创造一种有强烈感染力的气氛,他敢于使用前所未有的手段和方法,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技法。
    傅抱石画雨的作品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应该是蜀地山区多雨的气候给他带来创作的灵感。傅抱石堪称“画雨圣手”。其避居重庆西郊金刚坡期间,往往于途中遇雨,山雨袭来,四周一片混沌。此种情境,对画家观感触碰颇深,闲来形诸笔墨,久之便成风格。此后,无论是巴蜀的疾风暴雨还是江南的绵绵细雨,都被他再现于画幅,引人入胜,所以论者常常用“一半山川带雨痕”来形容其画作的特点。
    此幅作于1944年,正是傅氏画风定形时期。从款识可知,画此作之前,曾得观金农<风雨归舟图>,此为忆拟之作。抱石先生曾经这样谈及画雨:“古人不直接画雨,而能使人产生下雨的感觉。……到了清代的金冬心,开始摸索直接画雨的方法。我受了他的影响,也吸收了西洋水彩画的表现方法。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老师是大自然本身”。正是着眼于自然,又吸收中外绘雨技巧,成功地表现出原本没有固定形状的雨水的气势,形成强烈的感染力,堪称一绝。
    此作虽曰“背而写此”,对比金农原作可见,章法基本一致,惟雨势、风力较金农要强、要烈的多,从近景的树枝和斜织的雨幕即可明见。近处山路一踯躅艰行的撑伞归人,是高于金农原作之处。与湖上舟中之人有了呼应,使画面更加紧密完足。抱石先生画雨一般有两种方法:“用矾”和“墨扫”。此幅即是用“墨扫”法画成的,这对墨色的浓淡、用笔的徐疾、下笔的力度,方向的精准都有极高的要求,充分显示了画家的高超画艺。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万竿烟雨  立轴 1944年作
    款识:(1)甲申五月上浣,东川金刚坡下山斋,抱石写。(2)仲辉先生、淑茵夫人俪赏。三十四年五月二十日,抱石补记。钤印:抱石私印、抱石斋、抱石得心之作、往往醉后
    《万竿烟雨》为傅抱石客居金刚坡时期的重要作品。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风格丕变、自我风格日渐创出的关键阶段,画家一方面大胆开拓出自我绘画题材的新领域,一方面又结构出“抱石皴”、“破笔点”等崭新的笔墨技法。《万竿烟雨》的雨景表现为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之典型画题,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与魅力,迥异时流;同时图中的皴擦与渲染紧密结合,使得水、墨、色在快速用笔中融为一体,很好地反映了傅抱石在绘画技法中的新创特色。全图气势磅,酣畅淋漓,颇具特色。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观瀑图  立轴 1944年作                         观瀑亭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款识:甲申除夕前三日,重庆写,新喻傅抱石。钤印 抱石之印(白)、踪迹大化(朱)
    本幅画面中用硬毫散锋画山石,钩、皴、擦、染一气呵成,用灵活多变的淡墨干湿线条画瀑布,气势磅礴;墨法上亦一改旧法,用多次烘染反复为之,看似漫无规律、随意涂抹的线和墨交织成力的韵律,表现出山石的肌理和大自然的节奏。“一半山川带雨痕”,风雨如晦之气概、磅礴宇宙之精神,在矾水直扫、墨笔狂泼中呼之欲出。凭栏观瀑的高士则以轻柔的笔线为之,具有傅抱石画中典型的高贵的气质和宁静淡远的神情,与奔腾的瀑布形成对比,亦传达了一种在动荡中的冷静和悠闲的味道。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观瀑图  设色纸本 甲申(1944年)作
    题识:甲申初夏,新喻傅抱石写于重庆并题记。钤印:抱石私印
    此幅傅抱石的《观瀑图》作于1944年金刚坡时期。画面上远山以墨写出再罩一些赭色及石青,笔法主为”抱石皴”,意境元气淋漓雄放浑朴,伴随飞瀑直下,气势磅礴,风急水转,近景树木用干湿变化之墨写出,两位高士设计在山腰乱石树木中间,比例很小,更突显了山川之险峻雄奇,整幅画画面细微处也很精致耐看。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景色选取当然为蜀地常见之景,给人的感觉颇为亲切;大多表达风雨强烈的氛围,笔法奔放淋漓,似在抒写一种急烈的情绪。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松涧寻幽  设色纸本 甲申(1944年)作                松山论道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雨后空灵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题识:雨后空林半白烟,山中处处有流泉。因寻陆羽幽栖处,听罢钟声思惘然。甲申午月杪,傅抱石于重庆西郊。钤印:抱石大利、抱石斋、甲申
    傅抱石在重庆时期,金刚坡下、成渝道上的情景意趣,成了傅抱石这一时期山水画创作的主题。而他的画法也一变传统,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抱石皴”。此幅作品就是典型的抱石皴笔法。它将勾皴点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气势取胜,画面构图饱满,满纸烟云,可以想见作者挥笔作画时的豪迈神情。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听泉图  立轴 1944年作             溪山幽游  1944年作                 松溪观瀑  立轴 1944年作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白云滚滚迷松关  设色纸本 甲申(1944年)作
    题识:(1)白云滚滚迷松关。甲申中元节,重庆西郊金刚坡下。新喻傅抱石。泽民我兄降驾山斋,出此求政。(2)甲申十月初二日,弟傅抱石。钤印:傅、抱石大利、傅、踪迹大化
    “黄河落天徒江海,万里泻入胸怀间。中有岳云踞霄汉,白云滚滚迷松问。”此图写石涛诗意,画作全景式构图,万山磅礴,岚气蒸腾,长松蔽日,雄浑苍茫,气象万千。构图造境,敷色题识,均极周到精心,是金刚坡山水的典型面貌。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夏山图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1344万元,2010年7月上海崇源)   策杖寻幽  1944年作
    款识:申申九月,新喻傅抱石写唐人诗意,于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山斋。钤印:抱石私印
    此幅《夏山图》为傅氏“金刚坡”时期的山水作品,是其难得一见的落拓大幅,狭长高旷,说是表现唐人诗意,更多的还是蜀中山水的秀美景致,运笔潇洒,用墨酣畅,水、墨、色融合一体。尤其是作品中的墨法表现,浓墨处浓黑而透亮,淡墨处秀逸而朦胧,蓊郁淋漓,气势磅礴。作品中傅抱石用笔也变化多姿,在墨色将干未干时,以散锋乱笔尽情挥写,体现了其用笔特征,也组成了画面的有机节奏。中国画历来讲究气韵生动,山水画更重气韵。傅抱石凭其诗文,画史、画论、书法,篆刻,尤其是其人品等多方面的修养,依靠“立万象于胸怀”,遂有可能为山水传神,得山水之气韵,创造出突破前人藩篱的新技法、新风格、新精神来。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幽溪泛舟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雨景山水  立轴 1944年作              夏山听瀑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云山幽游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516万港币,2006年11月香港佳士得)
    题识:甲申冬至三日前东川写。新喻傅抱石。钤印:傅、抱石私印、纵迹大化、代山川而言也
    在此图中,一高士悠游于山峦层迭起伏的云山中,站在石板桥上抬头观望蜀山的烟云缭绕。房舍掩映在杂陈的树林中,是典型的川中特色。作者以阔大之心胸与宽广之视界,在窄长的尺幅画面内,收入了雄伟的里山川。左边盖有一方“代山川而言也”的朱文印章,可见作者对蜀郡山川的深厚感情,只能意会,而不能言喻矣。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寒林沽酒  立轴 1944年作           雪中行  设色纸本                    雪赋图  1945年作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寒林携行  立轴 1944年作
    款识:甲申七月十九日,重庆西郊金刚坡下。新喻傅抱石写。钤印:抱石私印、抱石得心之作
    边跋:先父抱石平生所写雪景为数不多,此帧雪景山水以其独特之皴法,加以谈墨烘托,便寒气袭人,可谓神来之笔也。傅二石题于金陵。钤印:傅二石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傅抱石山水画欣赏(一)
             观海图  设色纸本                                  金刚坡山水  设色纸本
    题识:观海图。新喻傅抱石,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山斋写。钤印:抱石私印、傅抱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