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 帖式与称谓

 地龙123 2015-02-02

 

帖式与称谓

 

贴式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礼节,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

为先,不得忘记,本人愿上传。

(有误请谅解)

 

 

 

 

写贴须知

 

(一)

、在民间风俗习惯中,往往以送帖的方式来解决人际之间

的问题,密切人际之间的关系,因此就有各式各样的“帖式”出

现。写帖最重要是准确。有亲戚关系的凭亲戚关系来取称呼,无

亲戚关系的,则应看长幼来定“冠首”

。所谓“冠首”是指冠于名

字之上的称呼。如对与祖父同辈的,则以孙、侄孙之类称自己;

如与父同辈,应以侄称自己;与自己同辈,则以兄弟相称。若对

属于晚辈的人,如与孙同辈,则以祖称己,不是本族的,用“再

世弟”称自己才贴切;如与子同辈则以伯叔称己,不是同族的,

以世弟称之。上述称呼,来往都是一样,

 

 

在帖式中还有在个人名字之上署姻、家、眷、侍、教、晚、生、

忝、愚、谊、邻、表、如、伴、乳等字的,署这些字是各有含义

的。懂得这些字的含义,帖式就可以写得准确了。现将这些字分

述于后。

 

1

、姻,是取婚姻含义的意思。只有我家与他家连因缘者才能写

此姻子。若女未过门,或男人未入赘,则应在“姻

子上加“定”

子,以示区别。如果是对姻亲家的兄弟叔侄相称,则于“姻”字

下加一“家”以区别其为横支的亲戚。这点需注意。

 

2

、家,是取我家与他家对亲的含义。所以只有亲家的叔伯兄弟

 

侄辈等亲族用此“家”字。若是亲家族、亲家爷、亲家、亲家儿

等则不必用此“家”字;不用是为了区别其为直支,是同一脉而

来的。

 

3

、眷,是取亲眷于眷戚的含义。亲眷,是指有“疏远之微戚”

的意思,用于以盛情待己之人。

“眷”不但稍微疏远的亲戚可用,

即使无亲戚关系而受过他人之情者亦可用。不然的话,则不应用

“眷”字,而用“友”字较合适。

 

4

侍,

是指侍侧的意思,

只有前辈行帖与晚辈时才写

“侍”

字。

这表示自谦的含义。如果是拜同辈、长者,则不必用此“侍”字。

 

5

、教,是指教诲的含义,旧时读书人家多用之,古帖中不论尊

卑也有通用的,现在也可以看情况使用。但是,若拜“长者”则

“分所宜”

,如或拜幼者而写“教”字,则会失之过谦,变成不适

宜了。

 

6

、晚,是取“卑幼”的含义,只有幼辈拜尊辈用此则适宜,若

同辈用此则不适宜了。

 

7

生,是取“学生”的意思,是长辈而又不以长辈自称的谦词,

所以只有不以祖父伯叔自称,而又是拜幼辈时使用;如果是幼辈

拜长者,则应自称“晚生”

“晚学生”方对,不得一概写“生”

字。帖式中有伯、叔辈写“世弟”祖辈写“再世弟”

,而不自称为

伯父、叔父或祖辈的,这也是出于自谦之意。

 

8

、忝,是有忝的意思,是“不应当称而借称”的含义。不论长

幼尊卑,只要是疏亲薄戚即可以用此在“忝

字。

 

 

9

、愚,是取愚味之意,尊拜卑不直称其“尊”而用愚字冠首,

这也是自谦的词语。

 

10

、谊,是取“交谊”的含义,风俗习惯中有相认尊卑或兄弟

关系的,多称谊友、谊弟、谊妹、谊男、谊女者,就是取此含义。

 

11

、邻,是邻居、邻里的意思。同乡居住的人,年纪相仿的者,

往往以邻兄邻弟相称,于父同龄者则称邻伯、邻叔等。

 

12

、表,是指表戚的关系,多用于姻亲的后代。外甥与内侄称

血表等即是。

 

13

、如,取自“如是同胞一般”的意义,旧时的换帖兄弟多使

用,如兄、如弟等己即是。

 

14

,伴,是取同伴相随之义,合伙做生意者用之,互称为伴弟。

 

15

、乳,取于“同乳所哺”的意思,同母异父者相互往来称为

乳兄如,乳弟。父死母改嫁又生子,如与先时子往来则以乳弟相

称。

 

16

、友,是指朋友。情感较为亲密者,双方多以朋友互称。同

学称学友,同志称战友等。

 

(二)

、①凡结婚行帖,必须以家长“出名顶格”如子孙众多,

为使对方知道为子孙中的某人“主事”

,则于家长名下写“暨男某

顿首序拜”

(若单帖则顿首二字可不用)

“暨孙某某顿首序拜”

皆名不用写姓,

也不宜写

“同拜”

这是从古礼中

“尊卑不得同拜”

而来。如果上已无父、祖,则以至亲的伯叔兄主之;如果在外对

亲友行帖,可以以自名具款,不必拘泥于家长在上之说。

 

 

②写帖时,具名须在帖的一半之中下笔。一般说,帖式高六寸,

下笔应在三寸之间,具款的末后一字应到脚,否则人便视为不敬。

字迹应端正清楚,如果写的潦草歪斜,有许多错别字,也会贻笑

大方。

 

③、写帖时,写“顿首拜”三字,

“顿”字略大,

“受”字略小,

“拜”字到脚。全帖可写“顿首”

,单帖只写“拜”字便可以了。

现在多用“鞠躬”亦可。

 

④、

男人帖写

“顿首”

如果是女人,

同辈或卑拜尊用

“端肃拜”

尊拜卑用“敛衽拜”单帖则不必写“端肃”

“敛肃”

,只写“拜”

字便可以了。

 

⑤、行帖请酒,旧习惯要以男请男,以女请女。男请女则必须

是兄嫂以上的尊辈方可;女请男的则必须是男卑于女者,才可用

女的具名。凡庆贺,封包均此不变。现在亦可破此旧例。

 

⑥、凡参加庆贺的人很多,具名的人有的是戚属,有的不是,

可以尊长者名分对主人称呼顶格为首,其他众名于后即可。如果

参加庆典的人具无至戚者,统以“眷弟”来贺即可。如出于同志、

朋友、同学之间者,以“战友”

“学友”

“友”等自称亦可。

 

(三)

、顿首,头到地即举起来叫顿首。稽首,头到地留多时则

曰稽首。古人认为稽首是拜中最重要的一种,说是“臣拜君

 

”之

拜。顿首则为平辈相拜之拜。近世以来,卑拜尊用稽首,尊拜卑

者用拜,平辈则用顿首。肃拜是指妇人的“端肃拜”

,是“正身肃

容微下手而拜”的意思。现在帖式中已习惯用“鞠躬”亦可。

 

 

(四)

、凡接送嫁的帖式,应问明对方那头亲家是否有曾祖母,

如有,则应先拜曾祖母;曾祖母不在才拜上祖母,上祖母不在则

拜亲家母。假若三个俱在,即应用三个全帖,三个俱拜,不可疏

忽漏掉。如三个不在,应进而旁及横支,定要明确主婚者是何人,

同时也要弄清自家接送嫁者是何人才下笔。

 

凡接送嫁的人与对方那头亲家同姓,则可以在宗小妹或宗侄女

的称呼下具名即可。

 

 

 

 

 

 

 

 

 

 

 

 

 

 

 

 

 

 

 

 

 

 

 

 

 

各种帖式称呼

 

对亲帖式称呼

 

 

 

 

 

 

 

 

 

 

 

 

表一

 

姻亲关系

 

自称

 

亲家祖拜亲家祖

 

姻弟

 

亲家爷拜亲家爷

 

姻弟

 

亲家拜亲家

 

姻弟

 

亲家爷拜亲家儿

 

姻世弟

 

亲家儿拜亲家爷

 

姻晚生

 

亲家祖拜亲家孙

 

姻再世弟

 

亲家孙拜亲家祖

 

姻再晚生

 

拜亲家之伯、叔

 

姻家侄

 

拜亲家侄

 

姻家世弟

 

拜亲家侄孙

 

姻家再世弟

 

拜亲家同辈兄弟

 

姻家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