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异丙托溴胺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35例临床分析---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负鹏载舟 2015-02-02

异丙托溴胺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35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3:8:5

  
摘 要:目的:观察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2.9%,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率为37.1%,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哮喘;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免疫遗传环境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多基因遗传病[1]。具有可逆性气流阻塞以及非特异性刺激性气道高反应性等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双肺哮鸣音。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2009年4月~2010年6月,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儿科应用异丙托溴胺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4月~2010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70例,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其诊断标准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2008)》。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7.4±1.7)岁;对照35例,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7.9±1.8)岁。临床表现均有阵发性咳嗽、气喘及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肺部均可闻及哮鸣音,其中23例肺部闻及湿哕音。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抗感染、止咳祛痰、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激素及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雾化液用量:0.025%异丙托溴铵0.5 ml(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20080365),0.5%沙丁胺醇0.25 ml(英国葛兰素威康集团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20080178)混合后加生理盐水稀释至3 ml,放到雾化吸人器内。给予口含器或面罩雾化吸入,至药液吸完为止,时间10~15 min。2次/d,5 d为1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3 d内呼吸平稳,咳喘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4~5 d内咳喘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减少;无效:4~5 d内咳喘症状改善不明显,肺部哮鸣音减少不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疗效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显效率为62.9%,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4.3%;对照组显效率为37.1%,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Ridit分析进行u检验(u=2.14,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见表2。两组患儿治疗后,其临床表现喘憋,肺部有哮鸣音,咳嗽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t=2.91,t=3.03,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
3 讨论
  小儿哮喘是以气道炎性反应(变态反应性、神经性、感染性)及黏膜损害为主要病理改变,以速发型及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要机制、以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多因性疾病。哮喘发作期气道梗阻,若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危及患儿生命。
  异丙托溴铵是一种抗胆碱能(副交感)四价铵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支气管平滑肌上M受体,拮抗迷走神经释放递质、乙酰胆碱和毒覃碱受体,而松弛平滑肌,起到支气管舒张作用。沙丁胺醇是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气道平滑肌中肌浆球蛋白的肌苷酸环化酶,使细胞CAMP增加,降低细胞中钙离子浓度,达到松弛气道平滑肌的作用,还能增强黏液纤毛的清除作用,降低血管通透性,调节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
  本研究结果显示,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能有效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疗效显著、患儿依从性好,故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任莉英,陈  颖,石  霖.复方异丙托溴铵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2):4208.
[2] 沙  莉,刘传合,赵  京,等.儿童哮喘防治推广状况调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4):296.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