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儿科学-儿童哮喘

 山河教育网 2020-05-06

儿童哮喘

    1.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5)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以下任何1项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①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溶液或气雾剂吸入;②以0.1%肾上腺素0.Olml/kg皮下注射(最大不超过0.3ml/次)。在进行以上任何1种试验后的l5~ 30min内,如果喘息明显缓解湿哕音明显减少者为阳性。5岁以上患儿若有条件可在治疗前后测呼气峰流速(PEF)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上升≥15%者为阳性。如果肺部未闻及哮鸣音,且FEVl>75%者,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2.哮喘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

  (i) β2受体激动剂:常用药物有①沙丁胺醇(舒喘灵);②特布他林(舒喘宁、喘康速)等。吸入治疗为首选。

  (2)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①吸入疗法: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②口服用药:病情较重者短期治疗。

  (3)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

  (4)茶碱粪药物:氨茶碱,缓释茶碱。

特别提示:

沙丁胺醇茶碱类,持续状态异丙肾。

3.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

(1)吸氧:氧浓度40%,维持PaO2 70~ 90mmHg。

(2)补液及纠正酸中毒:补1/5张含钠液,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

(4)支气管扩张剂:①沙丁胺醇雾化剂吸入每l~2小时1次;②氨茶碱静脉滴注;③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用沙丁胺醇静脉注射。

  (5)异丙肾上腺素:上述治疗无效者试用每分钟0.1μg/kg静滴。

  (6)镇静剂:水合氯醛灌肠。

  (7)机械呼吸:①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②呼吸音减弱,随之哮鸣音消失;③呼吸肌过度疲劳而使胸廓活动受限;④意识障碍,甚至昏迷;⑤吸人40%的氧而发绀仍无改善,PaCO2≥65mmHg。

    4.预防

    (1)免疫治疗

    ①脱敏疗法。

    ②免疫调节治疗:可用胸腺肽及中药等。

    (2)色甘酸钠:宜在好发季节前1个月开始用药。

    (3)酮替芬:

    (4)激素类气雾剂吸人能使哮喘缓解的患儿应继续维持量吸人6~ 24个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