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未病理论与实践+治未病+治未病主题、内涵范畴、基本原则 +治未病经典+中医治未病知识 +中医治未病

 johnney908 2015-02-03

治未病理论与实践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的医疗模式,源自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该书处处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智慧,其「治未病」的理念,更是对生命深切关怀和对生命本质了解后的成果,它寓治病、养生、抗衰老,改善身心等于一体,能使一些被目前医疗体系认为不能治疗的病好转或全愈,使体质虚强者转强。「治未病」之所以能达到如此疗效,是因为其科学性强。旧的实证科学知识不能理解「治未病」,没有病的时候有什么可治的呢?但从量子科学理论来看可揭示其中原理:疾病和痛苦都源自于能量、信息、生命场(气)的不足、不和谐或失去与大自然运行节律的和谐。这理论与数千年前中医观念一致,分别在于用词不同而已,中医以「道」、「气」、「经络」、「脏腑」代替「能量」、「信息」、「场」,用「精、气、神」代替生命的质量。对于生命真相的探讨,中医比西方量子科学描述得更细微和完满。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歷的人生路程,知道了生的根本就知道为何有老、病、死,这才能算了知生命,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是在对「了知生命」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最后演化成医学,医学的目的是企图管理生命,超越命运的安排。但似乎只有中国古代圣贤才能真正捕捉到这条主线。生命现象的背后自始至终贯穿了「气」的变化。生命初期「气」(信息)最充沛,对比婴儿与老人的脸就知道什么是气的满溢,什么是气的枯萎。年轻到年老过程是气的消耗过程,病是气和场的不协调状态、或重组状态、死是气和场的耗竭殆尽状态。管理生命就要抓住这条生命主线,「治未病」的整个理论就是在「气」中铺展开来。

     近百年来西方科学发展对疾病的真相的研究也有了许多成就,但是对慢性疾病的控制始终无突破,其发展也进入了瓶颈,要等待突破。医学基础观念上的突破才是真正的突破,对西方科学来讲中医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二点:一、中医有形而上学的探究,形而上学是对事物背后的真相的探讨,形而上学既是哲学,又是软科学,是科学的灵魂。中医并不满足于血像、x光、扫描、病理化验等结果,它过要探讨阴阳五行、经络等状态指标,对气机混乱、气场的不足加以调整,因为这些才是疾病、症状背后的动因。二、气的异常常常在病发作之前就表现出来了,能识别气异常就是「知未病」,从而可在「病前」就作出干预调整,能「知未病」才能「治未病」。

实证科学把哲学与科学分开,并标榜这是进步的象徵,中医对气的描述被认为是哲学,不是医学,但这观点却是与量子科学观念相左的。否定了「气」的存在,只能等待实证病理改变的出现后才作对抗性治疗,常常因此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患者要终身吃药,长期对药物的依赖产生严重副作用,又制造疾病和死亡。以美国为例,因药害致死率占所有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而且还在上升中。没有中国元素的医学是黯然失色的,医学怎能排除有数千年连续不断文化沉淀下来的智慧?「治未病医疗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要使治病模式转为防病模式;使治病(局部)转为治人(整体),使被动转为主动。这样才能扭转实证医学面对疾病的被动局面。

    「治未病」的优势:一、掌握「气」的变化规律来探究和治疗病。治未病所用的方法都是以调气为目的。这和西医强调疾病诊断治疗依据「病理变化」并无冲突,分别只在于「病理变化」背后的原因是「气的异常」。中医药物不讲究化学成分的组成,而是讲究气的升降出入、药气的归经。针灸、推拿、气功、砭石治疗也都是改善经络状态促进气的通畅、和谐、增加和补充正气。这些方法最终是恢复人的本然状态,摆脱对药物的依赖。病源不外乎内源性(衰老)和外源性(病毒细菌等)二类,正气的提升对抵御这二类病源都是不能或缺的。

第二,「治未病」把生命视为一个过程。从无病到有病;从一种浅层次的病到出现深层次病;从一种病没有治得彻底、或治得不得法到逐渐变成数种不同病同时出现,这些现象是整个生命过程经常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协调。为了预防病的转化,在治疗时首先顾护正气。比如糖尿病如果单用西药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高血压病、心脏病或肾病,进而会影响到眼、四肢血管的功能造成神经足趾麻木、溃烂。是因为没有掌握到疾病演化深层规律,只能在症状出现后才作治疗,疲于奔命。如果能运用「治未病」观念,在治疗时顾护正气,情况会获得改善。

    「治未病」认为「正气凝聚」、「正气提升」、「气的协调」和「保持气的运动节律性」就会促使生命向好的方面转化,能保持年轻、精神旺盛,甚至能抗衰老;反之,气的过分耗散、减少、不协调就会促使生命向疾病、衰老、死亡方面推进。这就是「治未病」理论依据。例如颈椎病引起颈痛,如果治疗不妥当,最常见的变化是出现神经根压迫,变成神经根型颈椎病,如果痰湿重者就会演化成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进而出现高血压病、眼病、鼻病、耳病,再严重就会演化成脑中风,肾虚者就易演化成脊髓型颈椎病。这些病对西医来讲都是独立发生的病种,它们之间并无联系,但从「治未病」观念上来说,是早就应该预料和可以预防的。

治未病的五个范畴:

一、是治未病的监察体系,即「治未病监察网络」的建立,为进入这个「治未病」网络者定期作体质检查,未病状态是没有症状的非健康状态,中医认为生命状态可用「精、气、神」来描述,「精、气、神」不足和衰退过程出现的变化就是「未病状态」。「精气神」可以说是生命的「质量指标」,这对只有疾病「量化指标」的实证科学来说是陌生的。有经验的老中医,往往一看气色就能大致知道病人的精气神的状态,这种诊断属于直觉判断,在学习和掌握上虽较逻辑思维困难,但通过训练是可以学得到的。西方先进国家已有能量医学,用量子共振的方式也能得到精气神的判断和经络脏腑能量方面的「量化指标」,国内也有「量子共振检测仪」等同类型仪器,是可以参考和值得推广的。


二、「治未病」层面的健康管理:身体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不适和不畅,只要用简单的方药、针灸、推拿就能解决,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作饮食改变、食疗、医疗体操,气功,意识的引导等就能恢復,避免了严重疾病产生和发展。结果是保持「持续性优化」状态:自然、自在的生命状态中。


三、在「治病」层面上展开。生命是整体协调下完成的,针对局部的治疗,或改善单一指标的结果是对整体协调的干预和破坏,往往是治一种病却种下了另一种病的病因,体质越治越弱。而「治未病」模式强调在对一种疾病治疗时,疏通了各局部之间的信息能量通道,达到整体不同场之间和谐,其结果是提高患者自我康復力,提高了正气,赶走了「病气」,非但治了病,还改善了体质。更重要的是,杜绝了一种病向另一种病转化趋向,甚至能把隐藏在体内的病去掉。(在这治病层面,不排除西医方法,或中西医两者兼用,但强调必须达到整体协调、正气上升的效果。)


第四、从精神意识上治未病。生命是一个过程,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状态的不断变化过程。生命是由不同层级组成的,身、心、灵三个层面的和谐协调才能保障健康长寿。西方文化强调物质享受、将个人权利与国家、民族和自然界万物开分割,这种观念本身是心灵痛苦的根源。而且,错误的观念也是致病因素。许多错误的医疗信息通过广告、书籍和其它渠道,加强了人们对疾病的恐惧感和对医药的依赖,实际上在制造疾病。树立全面的身心灵和谐生命观,能保持快乐和长寿。灌输正确健康观能使生命重新振奋,得以焕发生命力,也是治未病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改善和加强医生的素养:医学不止是治疗疾病,更包括能探讨生命价值和意义。中医可将医学外延至哲学、文学艺术、社会伦理学、美学等,使生命能全面实践。中医身心兼治的治疗模式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强调对生命意义追求,明确生存价值的基础上的。作为医生本身应不断「修身」,保持内在的真诚和真实,自身的生命力得以加强和维持,才能作好「治未病」工作。量子科学强调是主客合一而不是主客对立的模式,「治未病」应该是新科学理念的实践者。


治未病方法:我们具体做法是,不论患了何种病,都从整体上著手,灵活地运用数种方法产生整合效应。

先从脊柱上著手,用针灸加整脊,放松肌肉关节,当发现错位和劳损即时加以治疗,这样首先改善了阳气通道(一般来说病由浅入深是由于阳气降低)。在经络贯通后人的气机得以提高,自动贯通了上下内外,然后辅以中药针灸辨证论治,以内病外治、外病内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神病治体、体病治神的原则进行治疗,这样使上下内外、精神肉体逐步趋向一致,达到「和实生物」的效果(疾病和衰老是以正气虚为前提,治病先要补虚,全身的调和能使气自动由虚转实,从生命内在涌现生机)。此外,还长期举办「治未病」医学讲座,摆脱不良医学信息的束缚。


治未病的效果:以上治未病原则和方法是数十年临床十多万次经验的总结,初步试探的结果颇令人满意,大都数人通过短期治疗有精神上轻快、如释重负的感觉,各种生命现象改善:大小便通畅、正常出汗、睡眠质量提高、吃饭香口,胃口过大和不佳者都能控制。许多其他治疗方法没治好的病可以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或彻底治愈:曾使各种骨关节退化、表面肿瘤患者避免了手术治疗,使三叉神经痛不能笑的患者展现了笑容,使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儿童弱视、糖尿病患者严重湿疹患者康復或明显改轻症状。并能改善眼底黄斑变性、中风后遗症、面神病痉挛、胃酸倒流、哮喘、妇科肿瘤、月经病、不育等复杂性难治性疾病。对儿童精神发育障碍、自闭症、过份活跃症有明显效果。还使依赖精神科药物患者停止服药、改善了睡眠和药物遗留的神经不协调症,使许多抑郁症和思觉失调得到了彻底治愈。还吸引了一批老年人们选择以此作为长期抗衰老保养措施。虽然是初步的试探,却已获得可喜成续。


总结:「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结合量子科学理论的新医疗模式的新尝试,其中隐含著大量科学信息,应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广。目前主流医学是「被动医学模式」,最多只能到达「未病状态」,而「治未病」能使医学转被动为主动,填补了现代医学的空白。它前景无限,可以使医学摆脱目前困境,是全人类所期待的,因为它是秉承中国祖先智慧的结果,中国医学界的同仁们对此更是责无旁贷的,也是身为中国人的光荣。                 


治未病

一、概念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①摄生防病。《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②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二、渊源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 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已经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养生理论。讲中医养生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老庄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黄帝内经》有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有形的运动而无神的调和,不算完整。
汉代华佗的五禽戏,根据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造,演变为后来太极拳一类的健身方法。魏晋南北朝时,养生家与医学家结合。许多人既是医生又将道家思想贯穿于医学之中。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调神养形、“小炷留灯”。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盏灯,生命的源泉是油。灯里的油是有限的,如果把灯点得很亮,油很快用完了。如果“小炷留灯”,则能燃烧很长时间。这是一种低代谢的思想。我们经常说要拼命、拼搏,事实上会影响你生命内一些积极的、良好的因素。因此,应改变原有的观念,让生命之火“小炷留灯”,燃烧得更长。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里,提出耐老、增年、轻身、益寿等概念,有些中药对延年益寿有着独特的功效。
三、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第二就是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第三是运动养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第四是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
第五是气功养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涨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第六是药物养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四、实践

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
2.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天天干洗面: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每天早晨起床,反复做几十次。搓阳明经这个部位,气血运通。坚持干洗面,眼袋和皱纹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还见效。
5.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6.“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7.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不要以为60岁就到晚年了。
五、相关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他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深谙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深义,他的著作《医门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实际上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等,注重强身健体以预防疾病的经验也是很可贵的。
中医所谓“治未病”即为防病保健。“治未病”健康工程将推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转变。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了首届中医“治未病”高峰论坛。中共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卫生部部长陈竺以及老中医专家吉良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陶祖莱等近三十位专家与会并作有关中医“治未病”的专题演讲。
六、异见:
最近似乎开了不少的所谓“治未病“的门诊。个人对治未病的看法是,不如卖保险的。
不信你到那些个治未病的大专家那里问问,他能不能给你保证,未病治完,你再不会得那些个病了。很明显,他不能保证。或者换个问法,如果你得了这个病,他承担部分的花销。他亦不会同意。
而这后一个要求,保险公司却敢承诺。
那么,是不是只能等病来找呢?那倒也不是,一些普通的预防措施还是可以做的。不过预防就是预防,跟“治未病“的”治”毫不相干。
《内经》是有这个话,“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这话的重点,不在谓词,而在主词。那说的是什么?”圣人“。《内经》有云: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至人,其次有圣人。圣人的治未病啥意思呢?就是没病的时候做好治的准备,这可不是指什么预防措施啊。
何以见得呢?我们再读读那句话,加上下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看出意思没?病已成而后药之,说的是病了才来熬药,就像渴了打井一样,不亦晚乎。《内经》云: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这个治未病,就是作汤液”以为备耳”。
而且这还是指的上古中古的“圣人”了,“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 石针艾治其外也”。治未病,远见乎中古,早不为今世法了。
“治未病”新解:常人没病的时候,就关注并对医学健康事业尽到责任和义务,找好医生,得病时才不至于乱投医。医生平时就潜心于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摒除一切后顾之忧,临床时才能胸有成竹,手到病除。

七、医书注解

及早预防 中医治未病
清代《世补斋医书》认为:“疾、病二字,世每连称。然今人之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谓之病,病可通言疾,疾不可遽言病。《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谓人于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疾而不治,日以加甚,病甚而药,药已无及。未至于病,即宜药之,此则《内经》未病之旨,岂谓投药于无疾之人哉?”以“疾、病、疾病”古今词义异同理解“治未病”含义。“无疾”,健康人;初患苦为“疾”(临床前期);疾甚为“病”,患病。提醒“治未病”不是指“无疾”的健康人使用药物治疗。
《黄帝内经太素》将“治未病”相关内容列于首卷,称“摄生”。列一名“顺养”,举例《师传篇》“有所心藏(志)……则而行之,皆欲顺(调)其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心的重要生理功能。顺调其志,相当于现“精神卫生”);摘《宣明五气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血、气、肉、骨、筋”是人体内物质与形态重要体现,要重视“五劳所伤”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注意顺养;集《四气调神大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生物的“生、长、收、藏”生长特征,人体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自然、趋利避害。本篇未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此之谓也”,总结“治未病”意义和法则。
《类经·序》“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摄生’类”。辑《上古天真论》:“善养生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治外之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治内之道”;“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修身养性之法”:“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调于四时、象似日月、辨列星辰”等等养生法则。集《四气调神大论》一年四季养生方法;以及“顺、逆”正反两方面效应后果;结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此之谓也”,《类经》注“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治于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不忘危也。”因此,“治未病”重心主要在于预防疾病发生,即教导人们“摄生”,由自己把握和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维方式已经确立。
《金匮要略》谓:“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未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指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八、医家感悟

叶天士
——清代名医,温病学派创始人。他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其预防传变主要体现在护阴保津上,这是由温热病的特性所决定的。从温病的证情看,一般是热偏盛,易出汗,更易伤津耗液。
张景岳
——明代著名医家。关于什么是“治未病”,他感受颇为深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他还指出:“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可以说张景岳是一语中的,指出了“谨于微”就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其先兆的,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扼杀在萌芽中,这便是掌握了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
朱丹溪
——元代著名医学家。对“治未病”有许多高明的认识,如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孙思邈
——唐代著名医家,史称“药王”。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要求医生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中,他还明确论证了“治未病”与养性的直接关系,“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并创造了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他认为人能否延年益寿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他还积极推广养生功法,认为经常适当的劳作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此外,孙思邈还在著作中列食养、食疗食物154种,他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也就是说,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途径。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提高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增强抵御外邪的力量。
葛洪
——晋代著名医家,他在防病养生方面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提倡“养生以不伤为本”,重视身体保养。疾病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是由于人们防患意识淡薄,平日不注意护形、养神而致。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愈如抽丝。”一旦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后悔晚矣。其次,强调劳逸适中,慎避外邪。他在《抱朴子》中指出,一个人所以常生病,皆因风寒暑湿所致。如果平日注意内养正气,形神相卫,各种邪气就不会侵犯人体。此外,葛洪还认为维持人的生命的基本要素是气和血。人生病主要是气血亏损所致。他提出一系列不损伤气血的养生之道,其中包括:唾不及远,行不疾步,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不欲晚起,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饮酒当风,不欲广志远愿等。在精神保健和心理卫生上,葛洪提出要除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财物,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诅嫉。他明确告诫我们:“夫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延驻千百年。”
华佗
——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因而被誉为外科学始祖,相传著有《中藏经》一书。其“治未病”思想与实践主要有:创五禽戏,强身健体。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是也。”也就是认为运动有强健脾胃的功能,可促进饮食的消化输布,使气血生化之源充足,气血流通,则身体健康而长寿。他根据古代导引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不同形象和特有的动作特色,创立了一套适宜于防病、祛病和保健的医疗体操——“五禽戏”。他的弟子吴普施行五禽戏法,到了“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调摄精神,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华佗非常重视七情、饮食、起居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要求人们“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全真”。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波动,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他认为饥饿过度会伤脾,宜饮食有节,不可过饱或过饥,切忌偏嗜,并控制肥甘厚味的摄入。他还认为“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度则伤肝”。若起居无节,酒色过度,可损伤人体正气,导致各种疾病。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华佗认为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必然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人体疾病的发生,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只有掌握其规律,适应其变化,才能祛病保健。
张仲景
——东汉著名医家,史称“医圣”,对“治未病”有着独到的研究。据《针灸甲乙经·序》记载,一天,仲景与侍中王仲宣相遇。仲景说他已患病了,到了40岁的时候眉毛要脱落,然后过半年就会死去,并且告诉他服五石汤可免除。俗话说,“忠言逆耳”,王嫌仲景的话难听,就没有服药。后果如仲景所言,王仲宣到了40岁时先是眉落,继则死去。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张仲景诊察未病的造诣是很高深的。他发展了《黄帝内经》以来的相关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多侧面论述了“治未病”的原理、方法。以《伤寒杂病论》(后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一书为标志,“治未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说,其中关于养生保健,均有涉猎;治则方药,一应齐全。?
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无病重防。在健康状态下,重在摄生以防病,一方面,充分认识风寒湿燥暑等外邪致病的规律及特点,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另一方面,提倡饮食有节,保洁,忌冷食,勿贪食,且保持精神愉悦,做到起居有常,“房室勿令竭乏”,在此基础上通过导引、吐纳等方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五脏元真通畅”的生理状态,使病邪“无由入其腠理”。既病防变。此为仲景“治未病”的中心环节,具体表现为:首先,要早期治疗。在疾病之初,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正确治疗,尽量祛邪于萌芽阶段 。其次,治未病的脏腑。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也必然成为在病理状态下疾病传变的内在依据。为此,仲景将治未病的脏腑作为既病防变的重要措施。如《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第三,慎治防变。仲景列举了大量临床上因为医家误治而引发严重不良后果的例子以警示后人,如“淋家,不可发汗,复汗必便血”等。仲景还将顾护脾胃作为慎治防变的关键环节,在施治过程中念念不忘“勿犯胃气及上二焦”。
扁鹊
------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人。他“治未病”的思想鲜明地体现在齐桓公病案中。据《史记》记载,扁鹊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他巡诊去见齐桓公。礼毕,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相信这一套。”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仍不相信,并对扁鹊的说法深感不快。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看过桓公后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还是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接着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于是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招来祸害。”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了。为扁鹊写传的司马迁为此感叹道:“使圣人予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这个病案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扁鹊能够预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提出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的观点,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体现出扁鹊“治未病”的思想——治未病的脏腑。《难经》据传是扁鹊所作,其中有“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孔子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实,他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养生大师。孔子曾提出过许多颇具真知灼见的养生“治未病”思想。如《论语·季氏》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在这里他明确地告诫人们,应当根据不同生理时期的体质与心理特点,陶冶情操,养护体魄:青少年时,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可恋色早婚,不可快情纵欲;人到中年,精力充沛,仍须劳逸结合,修身养性,不可过度疲累,因为体质将由盛转衰;到了老年时,体质已虚,更要淡泊名利,超脱俗念。正是由于孔子注重养生防病之道,且身体力行,持之以恒,所以尽管他一生历尽坎坷,屡陷困境,仍能安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尽享天年。
九、含义

中医治未病主要有三层意思。
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类经》注释“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灵枢·逆顺篇》:“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二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刺热篇》:“肾热病者,顾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脏气热于内,必先见于色,病虽未发,见其色而即刺之,名曰治未病。”《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集注》:“萌芽,始发,见其洒淅动形而即治之,不使有伤三部九候之气。”
三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发展。《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相同语句又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首“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五脏(五行)之间生理、病理相关原理,从整体出发,预测原发脏的病变发展趋势,采取非针对“现脏病”的“隔二、隔三脏”预防性治疗,防止继发脏病的产生,杜绝疾病发展和传变。
十、现代认知

《内经》以“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认识指导“摄生”。这里的“天地”与“日月”主要是指“环境”。当时已宏观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健康、疾病与环境关系密切。现《预防医学》从宏观和微观二方面认识到: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空间。人类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给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要条件,而环境(质量下降)又能危害人体健康,发生疾病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如生活环境,空气中气象诸要素: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离子等能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成为为致病因素(中医称外因,六气,外感六淫)。社会环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交活动中相互间形成的社会关系,如风俗习惯、人群的交往等。人的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思想感情来源于社会社会实践。“精神因素,情绪刺激”可以引起呼吸、循环、消化系统和内分泌腺等一系列变化及代谢改变,以至影响人体健康。提出“环境卫生”、“精神卫生”预防措施,保住人体身心健康,预防控制疾病。因此,中医学应继承发扬《内经》“治未病”理论与“摄生”法则,创新出现代的“中医预防(医)学”与“中医保健(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再作贡献。
中医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时限和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保健: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是养心,即调节情志,保持良好心态。心理保健已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心身疾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之大敌。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物欲化倾向、冷漠化倾向、粗俗化倾向、躁动化倾向。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所以,中医治未病心理保健工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饮食保健: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健的关键。《素问·脏器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的观点,堪称中华民族饮食和营养的纲要。《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保健食品的特点和优势是传统的中医药学、养生学与现代食品科学、营养学密切结合,既有几千年的丰富经验、系统理论,又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及研制方法的优势互补,使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安全有效,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运动保健:运动保健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三国时的华佗,根据中华传统文化所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理论,创造了“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促进体魄的强壮。《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提示应当劳逸结合、锻炼适度,才能气血调畅、疏郁散结、脏腑得养、阴阳互守。适当的运动能使周身的血液畅流不息,不致瘀滞;能改善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证脏器细胞正常活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保持旺盛的活力,是预防疾病,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获得健康长寿的要素。中国的养生保健体系是关于人体运动保健思想、理论及方法的体系,认为运动保健应讲求性命双修、形神俱养和心身并育。未来理想的运动保健模式将以个人分散的运动健身活动为主,根据自我身心的特点,自觉自由地进行运动锻炼。运动保健的原则是协调统一,形神兼练;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比较适宜于健身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等。
药物保健:历代医家对药物养生保健有很多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养生作用的药物共约160种。后世医家分别制成膏、丹、丸、散等剂型,遵循中医理论进行君、臣、佐、使的配伍,适宜于长期进行养生保健。传统保健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肾气丸、逍遥丸、归脾丸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保健佳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欢迎。我们可以凭借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开发出能够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及抗衰老的保健药品;可以根据现有的复方研究成果,如补肾填精方、益肾健脾方、脑力智宝方、葆春方等,以及古方如十全大补方、八珍汤、小建中汤、地黄饮子等进行再开发;也可以借鉴一些保健单味药的研究成果如银杏、白芍、月见草等,进一步开发研究。开发保健药品还可以在改变保健品剂型上下工夫,将保健药品制成简便易携带、方便易保存的中药制剂如胶囊、丸剂、膏剂、颗粒剂等,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住宅保健:中华文化典籍中有“鸡初鸣、洒扫堂庭”等教导。到后世朱柏庐《治家格言》明确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后汉张让传所载,灵帝三年,毕岚创造翻车、渴鸟。就像现在的人造喷泉和洒水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居住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住宅规划设计的不健康因素,导致居住环境受到污染、人际关系冷漠,装修病、空调病蔓延。应该围绕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关问题,使人们以居住与健康的新价值观重新审视我们的住宅。从住宅保健角度分析,具有保健作用的住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住宅建筑的地理形势、住宅建筑的自然方位、住宅环境的水土质量、住宅环境的气流状况等。我们应当顺应住宅保健的发展趋势,防止由于住宅而引发健康问题的情况。


治未病主题、内涵范畴、基本原则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内涵范畴

治未病主要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治未病也不是时髦的语言文字和单纯的临床实践。临床运用更需要理论指导,建立未病治疗学科体系,让中医治未病所体现的医学学术优势,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动力所在。
1.无病先防
①无病自调,重在养生强体、养生卸病。调理重在修身养性,一是调节人体生物钟与自然界的谐调统一性,按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保养人体阳气,与天地共阴阳,适应自然界变化而不病;二是调节人体心理状态与社会发展状态的谐调统一性,按和谐顺畅的目标,保养人体气机,与社会发展共节奏,适应社会变化而不病。
②因病而防,重在有针对性的预防。一是预防接种,我国始于明代的用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世界医学免疫法的先驱,奠定了因病而防的思想基础和扩充了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以此扩展因病而防,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预防疾病的传染和流行都任重道远。二是消除环境致病隐患。三是防衰老性疾病。生物的衰老是必然,机体老化易引发老年病。尤其是衰老性疾病引起和加速的原因多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针对其引起的因素加以防范尤其重要。
2.既病防变
①有病早治(亚健康、亚临床调理),是防在疾病未加重之时;
②先安未病之脏(临床并发症),是防在疾病未演变之时;
③病后止遗(临床后遗症);
④防疾病复发(临床发作性疾病)。

基本原则

1.定期体检,见微知著结合国家劳动保险制度,建立突出中医特色的体质辨识中心或体检站,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定期体检,“辨病”与“辨体”相结合。开发“体检-预防-保健-诊断-治疗-体检-康复”为一体的环式治未病保健诊疗链,建立完善的体检资料数据库,动态观察和规范管理,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内容不但包括身体疾病、心理疾病、中医体质类型和亚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疾病微征”或“隐态”,且利于早期逆转,恢复健康。通过体检,及早发现并防止疾病传变。
2.重视先兆截断逆转先兆症状是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关键,如对中风的潜证“无者求之”的早期治疗,如出现肢体麻木、沉滞者为脉络阻滞,予活血通络之丹参、红花、川芎、赤芍、鸡血藤,若见眩晕则予平 肝熄风之钩藤、天麻、石决明、菊花等,从而预防中风的发生,治中风于未发之时。对一些反复发作,发病有规律的疑难痼疾,如现代医学中的免疫性、过敏性及内分泌、神经系统或者一些病因尚未明了的疾病,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注意缓解期的扶正固本,结合情绪调摄、体育锻炼,疗效确切。研究表明,将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对照组,中药干预组具有延缓患者糖耐量降低发展到糖尿病,从而进一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及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延长其生命。
3.安其未病防其所传未病,指尚未患病的肮脏或部位,与“已病”和“成病”相对而言。如,糖尿病,其特征是持续高血糖,其病理基础是胰岛细胞功能损伤,若血糖控制不良,久之则引起心、脑、肾、眼等脏器的损伤和病变。因此,对糖尿病,则在十分重视早期治疗的达标和胰岛功能的修复的同时,选用中药重点养阴,活血通络中药目前,脂肪肝的检出率日益增多,部分脂肪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可以认为脂肪肝不断发展是肝纤维化的前期病变,如能在早期及时治疗,可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甚至使共逆转,因此其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4.掌握规律先时而治对于有明显季节性的疾病,常可先时而治,预防为主,往往能事半功倍,如哮喘病,往往秋冬常发,在夏季就积极预防,即所谓中医学的“冬病夏治”,疗效确切。对流感,过敏性鼻炎等春季多发病,则通过建议患者增强体质,适当锻炼,积极预防,采取了“春病冬防”的原则。
5.三因制宜,各司法度三因制宜,就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人有老幼、男女、胖瘦以及九种体质分别,地有东、西、南、北、中之分,时有一年四季之分,这些不同特点,决定了治未病时的“同中存异”、“异中存同”的必然性。因此,治未病工作的开展,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可行性


治未病思想首现于《黄帝内经》,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1.未病治疗学的理论基础早已根深蒂固孕育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之中。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维方式已经确立。其先安未病之脏和有病早治的既病防变思想,充实和丰富了治未病思路的内涵,构成了中医治疗未病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
2.治未病是中华民族文化。治未病一词,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如《周易》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国语.楚语》曰:“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为之关藩篱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强调了早期治疗,防止传变的重要。

必要性


1.目前医学科学在世界水平上不能解决的问题,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健康损害越来越显现,SARS、艾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预防更比治疗重要,单纯的修补医学已经是很不适应今后的医学发展,治疗和防护两手抓才是上策。
2.随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亚健康人群增多,“欲病”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预防为主的医学理念转变,为中医治未病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3.治未病所体现的医学学术优势,有利于中医学优势发挥,应当是中医学发展的着力点。

现实意义

1.为国民的健康护航
作为健康杀手的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而对于传染病,通过打断传染必须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指导人们远离疾病。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一书提出了“辨证施保”,研究形成有效提高生存质量的养生、保健体系,明显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来延年益寿,这是21世纪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总之,“治未病”是人类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降低医疗费用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国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防止医疗费用日趋高涨,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投资呢?国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逐渐从以治疗疾病为主导向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主导转变,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预防为主”。而中医的防治原则始终贯穿着“治未病”的思想,要求医者在准(辨证准)、精(用药精)、廉(价格低廉)、便(使用方便)上做文章。所以,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加以发扬,在人们未病之前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病后用药,将会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健康利益,也将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九五”期间,卫生部曾做过的一个课题,研究社区防治和预防投资效益比,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一块钱的预防,可以节省医疗费八块五毛钱。
3.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所在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和养生保健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改变、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以及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中医更凸显优势。 
4.中西医学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当前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这样一来,把影响人的健康的诸要素均纳入其范畴,从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进行医学研究,这和中医重视整体,强调“治未病”,就可以互补相成了。“治未病”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先进和超前的思维,其实质就是“人人享有健康”。中医学在医学模式、理论特点和诊疗方法上,对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老百姓在这一点上都有所体会,比如人们常说“中医治本”、“中医治病去根”、“中医讲究调理”就是对中医诊治优势的认同。

落地工程

KY3H模式:是指由昆仑健康保险、炎黄健康科技、炎黄文化传媒三家公司,提出了以人(未病/已病)为中心,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三位一体的健康保障模式(简称KY3H模式)。
“治未病”是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医疗危机的唯一途径。只有“治未病”的医学才是经济上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从“治病”到“治未病”,一字之差,却蕴涵着深刻的变革,决非现代医学的技术性的外延(如疾病早期诊断等等)。核心是观念的变革,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中心,转向以维持、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命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身心整体),且和其所生存的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故医学模式的转变(从生物医学到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结合)是“治未病”的必然内涵。
当前,诸如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等非传性慢病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我国青年早卒人数的63%),并构成了疾病社会负担的主要部分(68.7%),且以18%的年增率上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非传染性慢病是身心整体失调的局部体现。从整体功能失调到疾病的发生是渐变到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渐变、量变阶段,身心整体状态可因正确、及时的干预而好转,从而避免疾病。这正是“治未病”的最有效时期(“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因而“治未病”的主题是:(个体化)人的身心状态的(动态)辨识和(动态)调控。
KY3H模式通过金融契约,发挥健康保险的社会管理、资金融通、经济补偿和市场组织功能,把分散的个体的健康需求转变为社会化、集约化的健康管理。以金融契约为纽带,把不同健康需求的人群和现有的医疗保健机构联结起来,逐步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过渡;同时,以“治未病”为目标,潜移默化,逐步改变相关医疗保健机构的功能和观念,形成真正的“治未病”的层次结构体系,逐步实现以疾病诊疗为中心到以维持、促进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KY3H模式的健康管理是以人(未病/已病)为中心的健康服务平台,是“治未病”的具体体现。其特点主;其次,KY3H模式所创导的观念、思路和服务模式等,对于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的建设有普遍意义。

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目标是:努力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治未病经典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知识  

  1.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现代健康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这种健康观是“机体一心理一社会一自然一生态一健康’的一种整体观,是一种社会协调发展型的健康观。
    2.什么是亚健康?
    人体除了健康状态( 第一状态) 和疾病状态( 第二状态) 外,尚存在一种介于这二者间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集中、精神不振、 疲劳、耐力下降、用脑后疲劳、多梦、困倦、情绪不稳定、健忘、虚弱、烦躁、活动后疲劳、易激动等症状。
    3.“未病”是什么?
    “未病”即“疾病未成”,定义应该是“体内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即疾病前期。但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结合临床实际,未病的概念不断扩展,已经包括了无病期、欲病期、“既病防变”期、愈后防复期,这些都称为 “未病”状态。也就是说,“未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全是没有病。
    4.“治未病”的思想内容包括哪些?
    “治未病”的具体内容包括4个方面: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才是根本。②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机体或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故要加强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5.“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治未病”与现代所说的亚健康关系密切的主要是第一层含义,即尚无病,此时之所以需要“治未病”,为的是防范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中医学的“未病”不等同于现代医学的“亚健康”,但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层次上的涵盖。“亚健康”状态与“未病”中的“潜病未病态”和“欲病未病态”的内涵接近,但“未病”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广泛。应该说,“亚健康”是“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6. 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中医“治未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了食疗、膏方、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隔姜灸法、内服中药、五禽戏、八段锦、气功、太极拳等等。
    7.什么是食疗?
    饮食疗法简称食疗,是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通过饮食而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食并无截然界限。远古的人们正是从饮食中,逐渐开始积累了一些医药知识,药食互相结合,良药不再苦口。食疗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8.什么是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是由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利用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特点,根据各人的体质、病情,结合辨证施治,而拟定的膏滋药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9.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门独特的疗法。“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它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  

摘 要:摘 要:“未病”是健康、亚健康状态。治未病,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上工治未病”是最先进的医学境界。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对亚健康、肥胖、高血脂等人群采用中医调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关键词:亚健康;肥胖;高血脂;中医治未病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工作之余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但随着滥用抗生素、化学药品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日益加重的今天,全世界逐渐把目光投向了中医。中医以其独特的疗效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可,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于研究中医理论中的经典理论。
     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我们从事中医医院管理和临床工作多年,对中医的经典理论“治未病”的推广充满信心的同时却深感忧虑。一方面对中华民族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能对健康提出有如此高度的理论所自豪,另一方面又对现代快节奏社会的人们“小病进药房,大病挤医院”的现状感到无奈!我们先对“治未病”这几个概念做些简单的分析。
 1  “治未病”念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论诊候第四》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黄帝内经》中的“未病”涵义有二,其一指健康,治未病即无病时养生保健、防病发生。其二指先兆[1]。《难经·七十二难》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未病”的第一层意思,即健康状态,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健康状态的人来看病者屈指可数。这说明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病才求医”的,健康者几乎不会去保健养生,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未病”的第二层意思,指未病的脏腑等,但对整体来说已处于疾病状态,是已病防变,防止疾病继续发展,保护其他未受邪的脏腑。在临床中常常遇到患有胃肠疾病,同时伴有睡眠不佳的患者,如果饮食不当或其他原因引起胃痛、胃胀等症状,如若不及时调治好胃肠,几日后便会出现失眠多梦、甚至心悸气短等症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胃气受损”可导致“心脾两虚”。有很多患者经过反复经历这种病痛折磨后,现在一旦出现胃肠道疾病便会尽快来治疗,胃肠疾病安稳后便不会影响其睡眠。这只是我们治未病的一个方面。孙思邈提出:“中医医欲病之病”, 此处的“欲病”就是对“亚健康”状态的描述。欲病为将病,其中人也微,莫见其形,莫知其情,观于冥冥。
 2  运用“治未病”思想,调治“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亚健康有很多表现,其中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是疲劳[2]。疲劳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和心理的过度劳累。在临床中将疲劳的证型分为“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湿交阻”这三大类型。根据对应的中医治则,选用“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除湿化痰”再配合 “外疗”等方法,已经成功为许多人解除了疲劳之苦。当然,如果严格区分的话,“疲劳”人群应该属于“欲病”的范畴,我们也是习惯地将其称为“治未病”。
3  运用“治未病”思想,调治小儿病
  我国已经入独生子女时代,由于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当孩子生病时多数家长还是选择给孩子西医治疗,为追求疗效许多家长和医生都选择了输液。但单纯西医治疗的风险不得不谈。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专家统计,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00%~40.0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0%的比例。也就是说,1000个聋哑儿童中,我国就有300至400个是抗生素致聋的,而发达国家还不到9人,相差悬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超级病毒的出现,导致出现感染该病毒的患者无药可医。还有许多孩子由于在病中自身抵抗力低下在医院就诊时引起的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等等。由此可以知道单纯的一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中医中药对小儿疾病的防治发挥了神奇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认为,小儿阴阳生理平衡处于动态变化中,有‘脏腑娇嫩’、‘纯阳之体’的特点。”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完善,与成人有许多不同。“小儿虽‘脏腑娇嫩’,但同时又具有‘脏气清灵,易于康复’的特点,可塑性强,用‘治未病’往往比成人更易起效。可惜很多家长都缺乏相关知识,要等孩子出现明显“已病”症状了,才急忙求医,此时已较晚。古代儿科医家历来重视小儿的体质调护,并总结出小儿“肺、脾、肾常不足”、而“心、肝常有余”的基本生理特点。为现代儿童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多年来,通过对许多体弱易病的小儿调理,总结出来一些非常有效的经验方,如“健脾养肺”、“健脾养肝”、“补肺益肾”、“清肝泻心”等经验方,这些调理,大都是在小儿基本健康时或者病后、或者出现脾气怪、纳呆眠差等症状后家长带来调理效果非常明显。据初步统计,在小儿处于“未病”状态时调理后生病的几率会降低60%以上。对于有些特别抵触吃药的小儿,可采取“小儿推拿”的方法给予调治,同样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  运用“治未病”思想,调治高脂血症、肥胖症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 (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3]。我们在临床中对许多自己感觉健康,但体检出“高脂血症、脂肪肝”等患者用中医进行对症调理后也都达到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大量临床总结,发现此类患者往往是多种病因同时存在。其病因可归纳为“因长期气滞、气郁、血瘀、痰凝等因素导致寒、湿、热、痰、毒等相互交阻于体内,调治原则即为“活血、化瘀、散寒、除湿、祛痰、解毒”,按此原则理方后熬制成膏方,再配合“胸痹通脉丸”一般服用2~3月即可获良效。
   
5  体 会
     传统意义上的“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医生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 “上工之术”!
  综合现代中西医理论,以及各家说法,“治未病”就针对健康的三个状态对症调治。

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这需要全社会对健康的认识也要达到相应的高度;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这是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这是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治疗原则。另外,还应病后调摄、防其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