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农书画辨伪

 天上星星期二 2015-02-03

400×312

140×400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又号曲江外史等。他的字号很多,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共有25个。他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卒年一说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一说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据罗聘撰《冬心续集·后记》:“癸未秋,先生殁于扬州佛舍。”罗聘是金农入室弟子和代笔人,对先生的事了如指掌,所言应为可靠。金农,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元年丙辰(1735)以布衣举鸿博不就,此时他49岁。他嗜奇好古,精于鉴别,收藏的金石文字达千卷之多。他好游览,中年后涉足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湖南、广东等地,饱览了祖国壮丽河山。但他一生仕途无望。他在一幅画马的作品中自题道:“今予画马,苍苍凉凉,有顾影酸嘶自怜之态,其悲跋涉之劳乎?世无伯乐,即遇其人,亦云暮矣!吾不欲求知于风尘漠野之间也。”表白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后以卖画长期居住扬州的三祝庵、西方寺等地,至衰老穷困而死。《国朝画征续录》说他“年五十余始从事于画”。刘九庵先生说他年六十始作画。他工诗文,善书法,喜画梅、竹、佛像、人物,间作山水,是“扬州八怪”之一。
  关于金农书画代笔之作,徐邦达先生已有专文考证,不再赘述。本文只想就金农书画风格及其辨伪补充几点看法。
  一、金农书画的笔法特点
  金农的书法概括起来,有两种面貌:一种为行楷书,一种为隶书。这两种书体,金农统称为“漆书”,实际是融楷、隶于一体的变体书法。前者(行楷)颇类龙门《郑长猷造像》、《爨宝子碑》,其用笔刁而粗,结体紧凑,字的体势侧斜。这种行楷书,就楷书而言,既无轻重的线条变化和圆润的转折用笔,也没有提顿中的波挑,而是以均匀的线条和方硬的转折,书写出类似单线体美术字的书体,但又具有器型文字般的古茂。就隶书而言,这种行楷书,既含有隶书的用笔,但又无隶书的俏丽之姿。后者(隶书)以宗汉、魏为主,得力于《天发神谶碑》和龙门造像等刻石。金农早年隶书,风格规整,笔画沉厚朴实,其笔画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约五十岁以后,金农才独创一种隶书的变体,融汉隶和魏楷于一体。这种自称为“漆书”的新书体,其笔画方正,棱角分明,横画粗重而竖画纤细,墨色乌黑光亮,犹如漆成。这种新书体在书写时需将毛笔的笔锋截去,使之起笔方正,如扁刷刷成,转角处亦方硬如棱角。其代表作品有《相鹤经》轴、《广陵旅舍之作》屏等。又据黄惇先生《金农书法作品分类与鉴定》所言,金农书法可分五类:1.八分(隶书);2.行草;3.写经体楷书;4.楷隶书;5.漆书,实为八分变体,可为鉴定金氏书法提供借鉴。而作伪者缺乏这些知识,往往把金农的行楷和隶书写成粗俗、光滑、无变化的书体,无意中露出了破绽。
  金农的绘画,因其学识渊博,诗文、词赋、书法均造诣高深,故所作之画,下笔即不同凡俗,深受人们的喜爱。秦祖永《桐阴论画》评:“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确实,通观金农的画,笔法古朴,拙趣横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他“年逾六十始学画竹,前贤竹派,不知有人,宅东西种植修篁约千万计,先生即以为师”。(《金农画竹题记序》)他又说:“予家堂前后皆植竹,每于雨洗烟开时,辄为君写照,一枝一叶,盖不假何郎之粉,葡娘之黛;作入时面目也。”“予僻怡爱竹,爱其凌霜傲雪,无朝华夕痹之态。”(以上见《金农画竹题记》)这就说明,金农画竹的目的不在于如何准确地描写竹的形态,而在于表现竹清高拔俗、“凌霜傲雪”的不屈精神。所以他画的竹,粗看笔法草草,不求形似,细看古朴稚拙,逸趣横生,脱尽画家习气。
  金农喜画梅花,密萼繁枝,梅干不用双勾,而是用浓淡墨随意写之,顿挫有如篆书,花瓣用意笔圈之,并在老干和花萼上点以重墨,表现一种幽冷疏散的意境。北京故宫藏其《梅花图》轴题诗中曰:“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先画晚来寒。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他特别喜欢画寒梅,以表现一个“清”字。他说:“清到十分寒满地,始知明月是前身。”“凌霜雪,节独完,我与君,共岁寒”(见《画梅题记》),以表现他孤傲不阿的节志。
  金农画佛像,有的点缀山石花木、奇柯异叶,有的则不画衬景,但不管有无点景,其佛像均画得安详、庄严而生拙。他在《龙窠树下佛图》(见下图)中云:“予画菩萨妙相,奇柯异叶,以状庄严,恍如佛光上下,隐见在方寸也。”他在《画佛题记》中说:“写经之暇,画佛为事,七十衰翁,非求福褆,但愿享此太平,饱看江南诸寺前山色耳。”他又说:“余年逾七十,世间一切妄念,种种不生,此身虽属秽浊,然治清斋,每当平旦,十指新沐,熏以妙香,执笔敬写,极尽庄严,尚不叛乎昔贤遗法。世多善男子,愿一一品之,永充供养云。”(以上见《冬心画佛题记》)说明了他开始画佛的时间和原因。
  金农的肖像人物画,生拙古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从表面看,显得十分外行,仔细琢磨,人物瞬间的神态、特征捕捉得很准确生动。比如北京故宫藏其《自画像》,用简练的线条,寥寥数笔,描绘出生动、准确的形神。图中不同凡俗的五官、垂于脑后的发辫、异于凡人的仪表和极为稚拙的笔法,成功地表现了金农奇古怪僻的性格。全画笔法清秀、构图新颖、设色淡雅,不愧为金氏肖像画代表作。画中自题:“余因用水墨白描法自为写三朝老民七十三岁像。衣纹面相作一笔画,陆探微吾其师之。”说明了此画的特色和创作时间。
  总之金农的人物肖像画,有很高艺术成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从而开辟了文人肖像画的新领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
  金农的山水人物画,构思新奇、含蓄,意境幽僻,笔法稚拙,设色淡雅、浓丽兼施,富有笔墨趣味。
  金农的花果画,吸收书法用笔之法,随意点染,秀逸天成,在轻盈潇洒中寓有沉厚顽强的意趣。
  关于金农书画真伪、代笔书画的风格,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伪诈考辨》一书中已有论述。他说,凡是金农亲笔画,大都生拙而秀韵天成;而代笔之作,大都比较工能精巧,至于那些纯属凭空仿造作品,绝大多数画风粗俗、板滞、光滑,漏洞较多。关于金农的代笔人,他考出来的罗聘、项均、陈彭、朱筠谷、杨某等,此文就不多谈了。
  关于金农绘画的师承,钱杜《松壶赘》卷上记载曰:“吾乡金冬心先生,年四十(按:实际五十以后)始以己意学元写生,五十学人物、番马,六十后专意画梅,初师赵子固、王元章;后游山后观道子画壁,笔意一变,其趣向之高,学力之邃,可想见也。”钱杜(1764—1845),初名榆,字叔枚,后更名杜,字叔美,号松壶小隐,钱塘(今杭州)人,工诗,善书画,山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画风细秀,尤得力于文徵明。他所言金农画的渊源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金农的印章
  金农的印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共有50余方,其中一小部分是印文雷同,但篆法、刀法和形状大小不同的印章,如“冬心先生”有10方,“金农印信”有7方,“金吉金”有5方,“寿门”有4方,“金氏寿门”有3方,“金农之印”、“生于丁卯”各2方。此外,“寿”、“农”、“金氏八分”、“莲身居士”、“金农私印”、“洁樽论阔”、“金老丁”、“一日清闲二日仙”、“努力加餐饭”、“己卯以来之作”、“与林处士同邑”、“光风霁月”、“金氏寿门书画”、“布衣三老”、“龙虎丁卯”、“苏伐罗吉苏伐罗”、“寿”“门”连珠印等各1方。这些印章还有早晚的变化,如早年的印章有“金农”、“金农印信”、“寿门”、“稽留山民”等,中晚年的印章有“百研翁”、“金老丁”、“己卯以来之作”、“金吉金”、“金吉金印”、“金氏寿门书画”等印。金农这些印章,不仅是我们考察金农书画真伪的凭证,而且是了解金农生平、字号、作品创作年代的重要史料。比如“生于丁卯”印,是说他诞生于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即1687年。“寿门”、“冬心先生”是说他字寿门,号冬心。“己卯以来之作”是说该件作品作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之后。还有一些表现他怀才不遇、不满现实思想的印章:如:“一日清闲二日仙”、“努力加餐饭”、“洁樽论阔”等印。此外“布衣三老”是说自己布衣不仕于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苏伐罗吉苏伐罗”印,是因为梵文的“金”字称“苏伐罗”,故刻此印。
  再者一些眼力不错的收藏家的鉴藏印,对帮助我们鉴定也很有借鉴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三、金农的款识
  金农的题款,除有一般清人署款的规律外,还有他独自的特色。金农学识渊博,文学修养水平很高,故他的署款,所题诗文、词赋、画论为多见,亦擅长于题,“每画必有题记,一触即发”。他所书的字笔笔偏锋,似隶书又似楷书,笨拙中带有一种高古的韵味,是一种隶楷相参自称为“漆书”的新书体。“金农”二字款的“农”字则有五种不同的写法。四十岁至五十岁写的“八分书”(即隶书),笔法很婉转。五十岁以后,用笔挺硬而不柔和,但他所书的尺牍与上述又有不同,比较随便、轻松。此外,金农的字、号比较多,据笔者统计,共有25个,如“心出家庵粥饭僧”、“仙坛扫花人”、“古泉”、“司农”、“冬心”、“吉金”、“百二砚田富翁”、“曲江外史”、“老丁”、“竹泉”、“昔耶居士”、“金牛”、“金牛湖上诗老”、“金二十六郎”、“金吉金”、“香铁”、“耻春翁”、“寿门”、“寿道士”、“稽留山民”、“莲身居士”、“百研翁”、“冬心先生”、“龙梭仙客”、“苏伐罗吉苏伐罗”等。金农的这些字号,还有早、晚的变化。早年的款有“金农”、“冬心”、“寿门”、“曲江外史”等;中、晚年的款有“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百二砚田富翁”、“耻春翁”等。谈到他为什么取这种字号,金农自己都有番说法,如“耻春翁”,他说是“吾家(指金家)有耻春亭,因自号为耻春翁”。再如“冬心”,他在题记中曰:“冬心先生者,予丙申(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病痁(音shan,疟疾)江上,寒宵怀人不寐申旦,遂取崔国辅寂寥抱冬心之语以自号,今已氏其集云,雍正十一年十月,钱塘金农自序。”“心出家庵粥饭僧”,他在题记中曰:“龙眠居士堕入恶趣,几乎此身变为滚尘矣。后遂毁去,转而画佛,忏悔前因。年来予画与四蹄集影,见于梦寐间殊多炯炯。从此不复写衰草斜阳酸嘶之状也。近奉空五(指佛教),自称心出家庵粥饭僧,工写诸佛,墨池龙树,常现智慧云。是日朝曦照户,冬气益清,但觉烦悄一睡顿释,因作香林大自在菩萨端正相,以寄长富之人,上池水须汲供之。”文中所说“龙眠居士”是指宋代著名人马画家李公麟,他开始画白描人物和鞍马,后画佛像。文中之意是说他“年逾七十”始信佛画佛,故取名号为“心出家庵粥饭僧”。“心出家”说明他只信佛,并未当和尚;“庵粥饭僧”是把自己的贫困生活比喻为—个四处乞讨的僧人。还有“曲江外史”,他在题跋中说:“曲江之上,先人敝庐在焉,积疴初倦力,杂书一首:乡里时间痎,幼女戏捶背。合和药一剂,差觉医可爱。”文中之意是说他在曲江“先人敝庐”,染了重病疟疾,只好自己“合和药一剂”治疗,以讽喻之意取自己之号为“曲江外史”。此外,还有一些字号金农都有解释,此文因篇幅有限,就不再多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