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负鹏载舟 2015-02-04

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3:4:27

     
摘 要:目的:探讨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20%、30%、45%、65%的羟基乙酸对3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每隔7天进行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并记录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第一个疗程结束后,治愈的患者1例(3.3%),显效的患者3例(10%),有效的患者6例(20%),无效的患者20例(66.7%),总有效率是33.3%;在第二个疗程结束后,29例患者中(第一疗程治愈的患者结束治疗),治愈的患者 6例(20.7%),显效的患者7例(24.1%),有效的患者10例(34.5%),无效的患者6例(20.7%),总有效率为79.3%;第三个疗程结束后,23例患者中(第一、二疗程中治愈的患者结束治疗),治愈的患者18例(78.3%),显效的患者4例(17.4%),有效的患者1例(4.3%),无效的患者0例,总有效率是100%。30例患者均能承受质量浓度为65%的羟基乙酸。瘙痒、刺痛等不两反应根据对症治疗后均消失。结论:对于黄褐斑患者的治疗,使用羟基乙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皮损面积、数量以及自觉症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羟基乙酸;黄褐斑;临床疗效



黄褐斑又称为蝴蝶斑、肝斑,是一种局限性、获得性的色素代谢紊乱的皮肤科疾病,通常出现在前额的下部、鼻两侧、面颊等部位,呈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片状,发病与季节、内分泌、自由基、化妆品、遗传、局部微生态、机体系统疾病以及精神因素有关。由于黄褐斑很影响患者的美观,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烦恼。近年来,我们对于黄褐斑患者通过采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45%、65%羟基乙酸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现将具体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的30例黄褐斑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例(6.7%),女性患者28例(93.3%);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52岁,平均年龄(35.4±6.72)岁;病程最短的是2个月,病程最长的是12年,平均病程(4.01±2.56)年;发病原因与季节有关的患者3例(10%),与内分泌有关的患者12例(40%),与化妆品有关的患者2例(6.7%),与遗传有关的患者4例(13.3%),与精神因素有关(烦躁、抑郁、睡眠不好、情绪不佳等)的患者7例(23.3%),不明原因的患者2例(6.7%);其中有过敏史的患者7例(23.3%):药物过敏史患者2例,食物过敏史患者3例,接触物过敏史患者2例;有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的患者9例(30%);其中伴有其他皮损的患者11例(36.7%):白癜风患者1例,痤疮患者3例,湿疹患者1例,脂溢性皮炎患者2例,面部脂溢性角化患者1例,过敏性皮炎患者3例。
1.2 排除标准
  有活动性的疣、疱疹;近期有过手术史的患者;近六个月服用过维甲酸类的患者;近六个月有过接受冷冻、放疗的患者;妊娠患者;有免疫性缺陷疾病的患者;羟基乙酸过敏的患者疤痕体质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首先要将患者进行洁面,檫干之后保持患者仰卧,患者的内外眼角涂抹凡士林,鼻部、唇部要遮上保护。最初以质量浓度为20%的羟基乙酸涂在黄褐斑患者的面部及颈部,在涂抹的时候,要注意避开口周、眼周,停留的时间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一般情况下是在1.5min~3min,如果患者出现白霜、红斑或者有不适感的时候,要用中和液中和,直至没有泡沫产生,表示中和可以终止。随后进行冷敷,冷敷的时间为10min,然后要涂抹保湿剂。随着患者对羟基乙酸的承受能力的提高,增加羟基乙酸的质量浓度和停留时间。每7天进行1次,4次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1]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肉眼观察患者面部黄褐斑基本消退或者消退面积≥90%,颜色也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观察患者面部黄褐斑的消退面积≥60%,色斑的颜色明显变浅;有效:肉眼观察患者面部黄褐斑的消退面积≥30%,色斑的颜色变浅;无效:肉眼观察患者面部黄褐斑的消退面积<25%,色斑的颜色变化不明显。总有效率=(z治愈患者+显效患者+有效患者)/患者总数×100%。[2]

2结果
2.1 治疗结果
   本组的30例黄褐斑患者均能承受最高质量浓度为65%的羟基乙酸。在第一个疗程结束后,治愈的患者1例(3.3%),显效的患者3例(10%),有效的患者6例(20%),无效的患者20例(66.7%),总有效率是33.3%;在第二个疗程结束后,29例患者中(第一疗程治愈的患者结束治疗),治愈的患者 6例(20.7%),显效的患者7例(24.1%),有效的患者10例(34.5%),无效的患者6例(20.7%),总有效率为79.3%;第三个疗程结束后,23例患者中(第一、二疗程中治愈的患者结束治疗),治愈的患者18例(78.3%),显效的患者4例(17.4%),有效的患者1例(4.3%),没有无效的患者,总有效率是100%。30例患者的具体治疗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30例黄褐斑患者的具体治疗结果(n,%)
2.2不良反应
  30例黄褐斑患者在第一次涂抹完羟基乙酸的时候,会立即出现瘙痒、刺痛的感觉,在之后的的涂抹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类似症状出现。其中有14例患者(46.7%)会在涂抹羟基乙酸后的2min~5min内,面部出现白霜、红斑,有6例患者的此种症状会在冷敷过后消失,其余的8例患者的此种症状会持续1.5~5h;其中有7例患者(23.3%)在第一个疗程治疗中,面部出现了针点大到黄豆粒大的结痂,通过及时的对症治疗与护理,在1周~2周之内会自动脱痂。
2.3 在完成三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叮嘱患者要注意防嗮,每天都要涂抹防嗮霜,与此同时,每天的早上和晚上要用含有质量浓度为10%的羟基乙酸的面霜涂抹面部及颈部。30例黄褐斑患者在完成三个疗程的治疗后的4个月,对其进行随访,其中有1例患者(3.3%)描述有色素加深的现象,其余的29例患者均没有出现色素加深的现象。
3 谈论
   事实证明,对于黄褐斑患者的治疗,羟基乙酸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值得肯定与应用。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支持、配合羟基乙酸前期治疗的同时,在疗程结束后,还要按照医嘱,做好皮肤的保护工作;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要用力摩擦面部的皮肤,保护角质层的完整性;在涂抹羟基乙酸的时候,要反复加压涂抹,这样可以增加药物的厚度,增强疗效;在涂药的时候,要保证涂抹的时间在30s内完成,保证药物在整个面部的作用时间是相同的,防止出现弥漫性的红斑;在治疗过程

中,要特别注意防嗮,最好是使用SPF>15的防嗮霜。[3]
【参考文献】
[1] Lee JH,Park JG,Lira SH,et a1.Localized intradermal microinjection of tranexamic acid for treatment of melasma in Asian patients:apreliminary clinical trial[J].Dermatol Surg,2006,32(5):626-631.
[2] 刘红,顾仲朝,杨希璁.止血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ll(6):361—363.
[3] Boissy,R.E.,Visscher,M.,and DeLong,M.A.DeoxyArbutin:a novel reversible tyrosinase inhibitor with effective in vivo skin lightening potency[J].Exp.Dermatol.2005,8:601—608.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