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摘要

 nizijun 2015-02-04

  读国学 长心眼

  东晋丞相设计时装

  巧妙解决财政危机

  (王)导善于因事,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时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练数千端,鬻之不售,而国用不给。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练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练遂踊贵。乃令主者出卖,端至一金。其为时所慕如此。

  《晋书》卷六十五

  刘禹锡有诗云“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感叹金陵贵族的没落。其中的“王谢”确实是东晋时代的贵族,例如王家的王导,王羲之等辈,谢家的谢安等,这些人位居要津,当然也不是吃干饭的,像谢安就指挥了淝水之战,力保东南半壁。

  再如王导,是晋朝南渡之后的顶梁柱,他在江东苦心经营,总算让危机重重的晋朝暂时稳定下来,并延续下去。王导眼光长远,早在西晋灭亡之前,他就觉得将来有必要在江东建立政权,所以劝晋朝皇室司马睿去建康(今南京)做好准备。果然不出所料,西晋灭亡,王室南渡,司马睿成为东晋第一个皇帝,即晋元帝。

  西晋变成东晋,失去半壁江山,财政支出却还是一样,那当然就吃紧了。作为权臣,解决财政危机的重任就落在王导的肩上。王导的经济学观点是:平时用度看似不足,但是如果按年来计算,财政却是有余的。这就看怎样操作了。

  当时东晋国库空虚,仓库里只有几千匹白练,即一种白色的熟绢,还是半成品,卖不出去,也卖不起价格。这一堆半成品,如何变成现金呢?别人看这些白练,无非是一堆不值钱的废品,王导却用时装的目光去看待它们,于是倡议当时的大臣,尤其是贵族们都用白练制成练布单衣,估计样式也挺潮的。

  当时的社会,人们都以贵族为模仿标准,加之王导等人确实有范儿,这些不值钱的白练穿在他们身上,居然相当有魅力。于是稍有身份的士人纷纷模仿,一传十,十传百,成了流行风潮。本来不值钱的白练,因为流行文化的渗透,大为涨价,坊间求之不得,每一匹价格涨至一金。白练变成真金白银后,国库也跟着充实了。

  王导充分利用自己的范儿,化腐朽为神奇,古人自创潮流赚钱,很有经济头脑和流行意识。

  国学小知识

  为何以桑梓指代故乡

  根据古籍记载,中国古代喜欢在住宅周围种植桑树和梓树,《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诗经》记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看见家里的桑树和梓树,就会毕恭毕敬。为什么?据朱熹的解释,因为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植的,种在墙下,“桑梓父母所植”,桑叶可以养蚕,桑葚可以食用和酿酒,梓树可以做器具等,是父母留下来的宝贵财产,看见桑梓心生敬意,其实也是对父母的敬意,久而久之就是指故乡。当然,也包括祖先墓前的桑梓。

  在东汉,就已经用“桑梓”指故乡,蔡文姬、张衡等人的诗歌中都有用到。

  文学家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文》中大骂曹操是个盗墓贼,说西汉梁王的坟墓被曹操“破棺裸尸,掠取金宝”,其中就提到桑梓,“桑梓松柏,犹宜肃恭”,对梁王墓前的桑梓都应该恭敬,而掘墓盗宝,更是罪大恶极,让天子流泪,“圣朝流涕”。

  古文名句

    白居易:随处皆有归宿感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唐 白居易 《建昌江》

  公元815年,44岁的白居易在江州建昌县一个渡口停下马,叫人去喊渡船,当时草与沙在风雨中,他的人生也在风雨中——从长安被贬江州。

  在等待渡船的间歇,白居易忽然发现,这个渡口竟然与若干年前长安的一个名为蔡渡的渡口极其相似。那是在长安的渭水河边,当时白居易因为母亲去世,在渭水河边的渭村守孝,度过数年。渭村是一个他深情记忆的地方,如今江州建昌一个渡口又把之前的画面唤醒了,诗人惆怅起来,因此吟唱:“忽似往年”。

  人会寻找归宿感,这种感受不只是寄托在喜爱的人或物上,也会寄托在相似的人或物上,具体对象改变,但感情实质一样。例如对故乡的怀念,导致遇到类似家乡的地方,也会激发自己的归宿感。原来我们每喜欢一件事物,上面都会有我们感情的归宿和落脚点,正如《一代宗师》所言:每一次的相见都是久别重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