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除妄念之草,勤植心灵后花园

 木子a 2015-02-05

清除妄念之草,勤植心灵后花园

 

清除妄念之草,勤植心灵后花园
人生指南

 

  曾国藩认为心如止水、不生妄念、淡泊名利、把万事看空,不仅有益于养生,而且也是忍道心境修炼所必需,这与佛家所强调的“断妄念”的观点是一致的。烦恼是什么?就是妄想、杂念。我们头脑中不断想事情,这种想事的心,就是“妄心”。
  
  心的杂乱实际上是妄念纷飞的结果。平常生活中,我们总以为我们能够掌控一切,事实上我们是受妄念左右,而无法拥有真正的自我。因此,真正能够觉知到自己有很多妄念的时候,恰恰说明我们在不断地进步。
  
  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很强的“静”的色彩,几乎每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都曾在“静”字的基础上立论。《易经》中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乐记》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孔子说:“仁者静。”“静”之一字,蕴含着奥妙无穷的人生真谛和成功谋略。
  
  对治妄念的方法很多,根本还在于不能够有去除妄念的想法和努力。不要总想着“我不能乱想”,而是放开心胸,让念头自己流动。这里让念头自己流动简单地说就是觉知念头,我们只需要做到——当知道心念生起时,直接察觉、觉知就可以了。
  
  南怀瑾说:“一笑罢却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虽然是“任他着地自成灰”,但这里的关键应该还在于,当我们觉知到妄念的时候,是否能够不断地提起正念。如果我们没有正念,那无论如何我们是做不到“一笑罢却”的,只能够随妄念天南海北了。就像清除花园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在花园中种上其他植物,每日辛勤耕耘,不让花园荒芜。“不怕念起,单怕觉迟”,所以不断提起正念,不断察觉、觉知心念,强大敏锐的觉察力士关键,努力做到了对念头不即不离,不相信也不排斥,只是观察它,当它们发生,你只是旁观者,无论发生什么,就让它发生。安住一念,念念清明,那么自然妄念就淡化了。这一念就是明觉之念,知道烦恼知道是妄想这一念,观察清楚不随烦恼去,也不压制他。你并没有期望,你只是看,一切的妄念就自然落地成灰。
  
  所以,在物欲的羁绊下,一个人要“静”下来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一个人不经历高山,就会对高山仰止;没有得到的,总是有渴求的。人能大彻大悟,就不容易了。因此,思想清静,除私欲,戒妄念,实为修身一大要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