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经评论】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渡辺努:摆脱流动性陷阱和通货紧缩

 haosunzhe 2015-02-05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在流动性陷阱中,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利率保持在接近于零或低于零(原因是生产率增长缓慢、金融市场摩擦、老龄化等因素),通胀率则稍低于零。

以往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包括劳伦斯·克莱因在20世纪40年代、詹姆斯·托宾在20世纪80年代和保罗·克鲁格曼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摆脱流动性陷阱和通货紧缩的最佳策略是提高通胀预期。

日本央行和日本政府曾多次尝试提高通胀预期。行长福井俊彦(ToshihikoFukui)于2003年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并承诺日本央行将继续该政策,直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胀率回归到正数水平。最近,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于2013年4月开始实施被称为QQE的“定量宽松和定性宽松”,其中日本央行将在两年里将基础货币增加一倍,每年将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胀率提高到2%,这是日本央行当前的通胀目标。日本央行每月购买约7万亿日元的日本政府债券,超过财政部每月债券发行量的一半。

由于这些努力,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胀率于2013年春季开始上升,而通胀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以上。然而,国内外的经济预测者和市场参与者不认为日本央行能在2年内实现2%的通胀率目标。例如,根据市场预期,2015年底之前,年同比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不包括2014年4月和2015年10月的消费税增加的影响)将保持在1%左右。

这种对未来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胀未来路径的悲观源自如下事实,即日本央行尚未提高家庭和企业形成的通胀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扁平化则使日本央行更难实现2%的通胀目标。

日本在过去二十年里的经验表明,一旦通缩成为预期的组成部分,就很难摆脱流动性陷阱和通缩。这意味着,在通胀目标制框架内,目标通胀率应当被设定在一个较高的正数水平(可能远高于2%),因此,经济与通缩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哪怕经济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时,中央银行也有足够的空间来实施货币放松政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