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动倾听”_深圳黄爱华

 梦想教育 2015-02-05

黄爱华大问题教学工作室
新浪个人认证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特聘专家
http://blog.sina.com.cn/cnhuangaihua

1、倾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

     如今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空间,是一个心灵交汇、情感碰撞的磁场,要达到对话的目的,就必须学会倾听。没有倾听,对话就失去了意义。倾听是对话的前奏,没有倾听,我们和孩子的心灵之间也将隔上一层厚厚的墙壁。有心理学家指出:倾听是一门失传的艺术。有很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已不那么乐于和善于倾听了,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一组情景吧!

    ◆ 拒绝倾听

    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有位教师讲一年级的图画应用题,他出示了一幅图画:有五只小兔子,三只头向左,两只头向右。让学生列式计算。

    经过片刻思考后,一名男生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当老师点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他骄傲地站起来大声地回答:“5-5=0。”老师一愣,继而就不再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个学生,而是转向其他同学很严肃地问:“他的解法对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那这道题究竟怎样列式才对呢?”老师接着问。一名乖巧的女生回答说:“5-2=3或5-3=2”,这时,老师的脸上才重新露出了笑容,说:“好,那你能给他(指那位男同学)讲讲这样列式的道理吗?”……那个孩子低着头慢慢坐下,这节课就再也没有看见这只高高地举起充满自信的小手了。”课后,我曾问那位男同学,他说:“原来有5只小兔子,往左走了3只,向右走了2只,一只都没有剩下,所以用5-5=0”。

    多有创新的回答呀,多有灵性的想法呀!可惜,却因为这位教师“正常”的思维,对学生的“怪异”的做法不屑一顾,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将目光投向另外的同学,根本就拒绝倾听下去,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之中。或许,师道尊严从一开始便让我们失去了耐性,教师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孩子们的话语与思想。而或许就在我们嘴角那嗤之以鼻的冷笑中,或是教鞭一挥的断喝里,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给扼杀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天才的念头给摧毁了,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开始布满伤痕并从此染上世俗的灰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抛开心中的成见与成人世俗可笑的规则判断,以一种信任与理解的眼神注视着可爱、善良的孩子,认真地听,听他们的智慧,听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完呢?
    我们不能责怪我们的孩子竞争力差,知识面窄,缺少创新能力,我们的老师总是在追求整齐划一,总是在拒绝倾听孩子的心声,关闭了与孩子心灵相约的通道,我们的孩子能闪烁着求异的光芒吗?

   倾听与拒绝倾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仔细想想,教育有时简单得只需要一次充满理解与信任的静静的倾听。

    虚应其事

    一位教师在执教“梯形的认识”的时候,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见过的梯形的例子。

    一名学生回答:“爬楼的梯子是梯形。”老师此时脑中在暗暗在想想下一个教学环节或提问;想教具或多媒体的操作;想象自己的表现等等,对学生的发言听而不闻,漠然处之,于是随意敷衍学生的回答:“嗯,好,还有谁来?”

    又一名学生回答:“车前盖是梯形。”

    这时老师自己都没有见过或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车前盖,又怕学生的发言影响课堂的顺畅,于是又随意应付到:“哦,你还知道“车前盖”,我都不知道,还有吗?”

    这位教师只是闻而不思,虚应其事,煞有介事地作“嗯、哦、好”等空洞的鼓励。其实学生的回答不严密甚至是错误的,梯子的形状是梯形,而不能说梯子是梯形。“车前盖”是立体的不是平面,也没有一组对边是平行,因此,更不能说车前盖是梯形。可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听而不闻,仅仅摆出一种虚假的姿态,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之湖激起任何涟消,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造成了学生错误的数学概念,也白白错过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大好时机。如果我们的老师倾听出了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展示个性,获得成功,学生的错误也就成了我们课堂中难得一遇的教学“活资源”,可以把它们转化成一个个随机生成的教学细节,推动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我们所提倡的倾听是一种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它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倾听中,教师的外表是从容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甚至在瞬间必须作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片刻沉静中的回味、思索,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借题发挥,总之,无不闪现着教师的教育敏感、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光彩。

   择其所好

    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课堂引入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角字。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角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三角板的角,有的说墙角,还有的说牛角、羊角。老师点评道:“同学们说得真有意思!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指着黑板上的字)。”学生们小声议论到:今天可能是元角分的角。不对,可能学藏羚羊的角。

    这位教师虽然听了也想了,但没有准确把握学生发言的观点与要害、错误与精彩。数学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和生活中的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学生说出牛角羊角时,教师一句“真有意思”就一带而过,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点、甄别,造成学生的误解。

    再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最大的收获是知道该帮我爸爸买什么样的酒了……”话未说完,全班哄堂大笑,老师随即问全班同学:“这能算收获吗?”同学们答:“不算。”老师说:“对,这不能算是这节课的收获。”那位学生心有不甘地坐下。

    这位教师也在听,可是他只听得进去自己想要的答案,对学生的貌似脱离轨道的回答简单否定,造成学生的心有不甘。这种缺乏思维的倾听,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活力,最终成了空壳和形式。学生只是为教师而存在,教育因而变成了受教育者向教育者显示其存在的过程,而不是显示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过程。教师通过教育塑造的只是他心目中学生的形象,而不是人的形象。教师关注的只是自我的存在和声音,作为"生命"的教育者的纯粹存在就被遗忘,导致教育过程中"生命的缺席",即当教育进行时,生命不在场,学生的声音因而被拒斥、遗忘和漏听了。教师对回荡在他四周的生命之维充耳不闻。

2、我们是怎样的倾听者?

   
       教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习惯于自己肆意地言说和要求孩子虔诚地倾听,只有命令与服从,只有授予与接受,只有安排与执行,只有言说者对倾听者的高压,而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平等,没有自由。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便永远也无法获得言说者的主动。于是,创新与锐气便在教师的惊诧中远离了孩子,木讷的不仅是他们的言语,甚至会慢慢侵蚀他们的思想与灵魂。

    看看下面的特征,你经常会出现哪些情况?

  1.只被动的听对方讲述内容,而不积极响应。

  2.在与学生交谈时会想象自己的表现,因此常错过学生的表达内容。

    3.当学生在说话时,常常允许自己想别的事情。

    4.听到所期望听到的东西,而不是学生实际表达的内容。

  5.专注在谈话内容的某一细节上,而不是在学生所要表达的整体意义上。

  6.允许自己对话题或是对对方主题的看法,去影响对学生表达的评估。

  7.在未了解事情的全貌前,已对内容作出了判断。

  8.因个人的小偏见而分心。例如,有学生的表达不够流畅甚至结巴,或做出一些你不喜欢的举动,或许你容易被某种腔调激怒。

  9.只听学生讲,但不了解学生的感受。

  10.只注意表面的意义,而不去了解隐藏的意义。

  ……

    看了上面的现象,你可以看出自己是否是一个有效的倾听者了。认识自己的倾听行为将有助于你成为一名高效率的倾听者。

3、倾听是世上最美的动作

 

    ● 一个在飞机上遭遇惊险却大难不死的美国人回家反而自杀了,原因何在?

  那是一个圣诞节,一个美国男人为了和家人团聚,兴冲冲从异地乘飞机往家赶。一路上幻想着团聚的喜悦情景。一路上幻想着团聚的情景恰恰老天变脸,这架飞机在空中遭遇猛烈的暴风雨,飞机脱离航线,上下左右颠簸,随时随地有坠毁的可能,空姐也有脸色煞白,惊恐万状的吩咐乘客写好遗嘱放进一个特制的口袋。这时,飞机上所有人都在祈祷,也就是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飞机在驾驶员的冷静驾驶下终于平安着陆,于是大家都松了口气。

  这个美国男人回到家后异常兴奋,不停地向妻子描述后飞机上遇到的险情,并且满屋子转着、叫着、喊着……然而,他的妻子正和孩子兴致勃勃分享着节日的愉悦,对他经历的惊险没有丝毫兴趣,男人叫喊了一阵,却发现没有人听他倾诉,他死里逃生的巨大喜悦与被冷落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在他妻子去准备蛋糕的时候,这个美国男人却爬到阁楼上,用上吊这种古老的方式结束了从险情中捡回的宝贵生命。

  当你在倾诉时,却发现无人在倾听,这种痛苦,无疑是很大的打击!懂得倾听,不仅是关爱、理解,更是调节双方关系的润滑剂,每个人在烦恼和喜悦后都有一份渴望,那就是对人倾诉,他希望倾听者能给予理解与赞同,然而那位美国男人的妻子没有做到,所以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可以这样说,倾听是这个世上最美的动作。

    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声音是最重要的、最动听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友善的倾听者自然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 

       ● 倾听,就是“用尽力量去听”。(毕淑敏)

    倾听的“倾”字,我原以为就是表示身体向前斜着,用肢体语言表示关爱与注重。翻查字典,其实不然。或者说仅仅做这样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一个“倾”字,包含着“专心”与“主动”的含义,它是一种心(神)、身、眼、耳的统整活动。倾听,就是“用尽力量去听”。这里的“倾”字,类乎倾巢出动,类乎倾箱倒箧,类乎倾国倾城,类乎倾盆大雨……总之殚精竭力毫无保留。

  可能有点夸张和矫枉过正,但倾听的重要性我以为必须提到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识之一。人活在世上,说和听是两件要务。说,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识,每一个说话的人都希望别人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听,就是接收他人描述内心想法,以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听和说像是鲲鹏的两只翅膀,必须协调展开,才能直上九万里。

   从人的发展顺序来看,我们是先学着听。我之所以用了“学着”这个词,是指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能学会如何“听”。他可以听到雪落的声音,可他感觉不到肃穆。他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他感受不到纯真。他可以听到旁人的哭泣,却体察不到他人的悲苦。他可以听到内心的呼唤,却不知怎样关爱灵魂。

4、“主动倾听”三问三答
 

    陈东栋(江苏省金坛市尧塘中心小学):您如何理解“主动倾听”的“主动”二字?

    黄:我所说的主动倾听不仅是字面上表示“身体向前斜着,用肢体语言表示关爱与注重”,还包含着“专心”与“主动”的含义,它是一种心(神)、身、眼、耳的统整活动,即“用尽力量去听”。积极主动地倾听,不仅要专心地注意学生,聆听学生的话语内容,而且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同感共鸣。

    刘景蕉(福建闽清县第二实验小学):主动倾听在教学中有何重要意义?

    黄:倾听首先是一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它不是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而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倾听是接收和输出相融合、相交替的过程。教师带着理解和尊重地倾听,在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创设一种倾听、倾诉的互动平台,唤醒学生对真理的渴求,能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感受温馨,能传递教师的心怀,彰显着教师的人格,凸现着教师个人的精神价值。

    齐胜利(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洪荣珠:倾听有层次性吗?具体是怎样的?

    黄:倾听可以分为四种层次:第一层次,心不在焉地听;第二层次,被动消极地听;第三层次,主动积极地听;第四层次,同理心倾听。

    主动积极地听,指倾听者能够专心地注意对方,能够聆听对方的话语内容。每句话或许都进入倾听者大脑,但是否都能听出说者的本意、真意,仍是值得怀疑。这种层次的倾听,常常能够引起对方的注意,但是很难引起对方的共鸣。同理心倾听,指倾听者在讲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总结已经传递的信息,质疑或权衡所听到的话,有意识地注意非语言线索,询问而不是质疑讲话者。他们带着理解和尊重积极主动地倾听。同理心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了解别人的观念、感受。同理心倾听不仅要“耳到”,更要“口到”(声调)、“手到”(用肢体表达)、“眼到”(观察肢体)、“心到”(用心灵体会)。

5、如何提高倾听效果?

    提高倾听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避免思维遨游,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始终用目光注视对方。

    2.使用并观察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包括:自然的微笑,身体稍微前倾,常常看对方的眼睛,点头。要以体态语言、表情、手势等表达自己的了解程度,或是要求对方解释、澄清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以便对对方的感情、态度进行推断。

    3.非必要时,不要打断他人的谈话。善于倾听的人不会因为想强调一些细枝末节、想修正对方话中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想突然转变话题或者想说完一句刚刚没说完的话,就随便打断对方的话。但也要适时提出切中要点的问题或发表一些感想,来响应对方的说法。

    4.简要地述说对方的重点,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在重点上,这样才比较容易了解整个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继续提出问题。比如说:“你说你住的房子在海边?我想那里的夕阳一定很美。”“你说圆怎么对折都会重合,我想你在脑海中一定对折过很多次,每对折一次就会出现一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呀?”

    5.接受说话者的观点。虽然我们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但我们尊重他的想法,能够帮助他建立自信,使他更能够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

    6.当你感觉到对方正在不着边际地说话时,可以用机智地把话题引回到主题上来,使交流步步深入下去。

    7.要听出言外之意,不能仅仅满足表层的听知理解,而要从说话者的言语中听出话中之话,从其语情语势,身体的动作中演绎出隐含的信息,把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交流、沟通。可见,说是一门艺术,而听更是艺术中的艺术。6

6、在倾听学生的发言时,该听什么? 

    在倾听学生的发言时,该听什么?

    1.倾听认知矛盾,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之间的认知矛盾,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倾听思维盲点。从学生的发言中寻找学生思维的模糊点和盲点,设计对比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清是非,或设计归谬性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陷入明显的谬误,再帮助分析失误。

    3.倾听学生的个性。通过倾听,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例如,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倾听他们的发言可以促进他们随时集中注意力;对性格脆弱的学生,通过倾听使他们在大家面前逐渐锻炼得坚强起来;对于心态浮躁的学生,通过倾听可以使他们在回答的过程中养成耐心思考的习惯。

7、倾听的核心是思考   

    教师倾听时,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一般听话时思索的速度比讲话时思索的速度要快四倍,要利用这多出来的时间进行思考、做出判断和寻求对策。

    课堂上出现多种不同的声音时,教师必须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快速判断,及时捕捉有价值的资源,并加以利用。
    首先,我们在课堂上要时刻保持专注和警觉,对来自学生的每一种声音的方向、特点和隐藏的变化趋势保持敏感。
    其次,要边听边思考,对信息做出判断,并寻求对策。判断是否有价值,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有效甄别:与主题直接相关的信息,联系预案,当下解决;与主题间接有关信息,寻找联系点、生长点解决;与主题无关信息,说明本课学习重点,解释原因,课后延伸。在听的过程中,不但要跟上倾诉者的故事、思想内涵,还要跟得上对方的情感深度,在适当的时机提问、解释,使得会谈能够步步深入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