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商场外景。记者王欣鹏摄 今天记者来到天津百盛,和远东不同,这里并没有张贴出闭店消息,但记者从商场中的经营商户中得到一些消息,相信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1.闭店消息是真是假 商场负一层的浩沙健身馆表示:已收到商场方面的闭店通知,具体时间还不是很清楚,但不会影响健身房的营业,商场闭店后健身房将有专门通道。 Levi's(李维斯)专柜销售人员:对于闭店消息确实是听到了传言,但没有收到确切消息。 JEEP专柜销售人员:闭店?没有的事。 百盛商场内景 2.关于会员卡 商场内部分楼层专柜比较齐全,但5楼男装和负1楼很多专柜都已撤柜。作为百盛会员之一的小编来到百盛7楼会员中心,对于闭店消息,会员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接到此类通知,关于会员卡内积分处理,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会员可以参加计分抵现金活动。 有的服装品牌已经撤柜 3.关于闭店前的折扣 Levi's(李维斯)专柜销售人员:目前商场部分品牌已经是200减100,关于闭店的折扣目前还没有接到通知,预计应该是在春节后有闭店的折扣。 某品牌女鞋销售人员:据该专柜销售人员称全场3.8折起,折扣远低于同城其他商场同品牌的折扣。 耐克专柜销售人员:还会有更低折扣?专柜都要撤了,还说什么折扣。 记者致电天津百盛租赁部,以谈合作为由进行了解,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百盛集团近期面临内部大的调整,短期内不再洽谈合作事宜。虽然百盛方面没有明确表示要闭店,但近几年来商场经营状况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 自2012年以来,百盛已经先后关闭了至少7家门店,包括上海、贵阳、石家庄、济南、北京等。 与远东不同百盛则是进行战略性调整,集团未来很有可能发展方面面向三线城市。
远东百货天津远东百货近日发布公告称:因与房东租约被提前终止,天津远东百货将于2015年3月1日起停止营业。 消费者最关心的是相关后续服务如何处理?对此,商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远东百货将于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为消费者提供退换货及售后服务;并进行积分兑换,以及预付卡退卡等相关事宜。店员表示,此前远东客流不少,确因租金问题闭店。据悉,还在经营的品牌多数会搬到对面的乐天百货或者伊势丹。 这家背景深厚、定位高端、硬件高档的商场,开业于2006年5月,隶属台湾远东集团,营业面积达57000平方米,曾经成为引领天津高端消费的代表性商业。 家世界前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在1988至1989年间,创立了家世界的前身克瑞思集团。1996年,家世界在天津东丽开发区,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建材连锁经营超市”家居东丽店。1999年,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此后几年间,家世界飞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旗下包括家居建材超市、百货零售超市及商用物业。到2006年,其门店总数已经超过80家,遍布天津、北京、西安、郑州、沈阳、兰州等城市,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连锁集团之一。 然而,由盛转衰的时间如此之短,2005年,由于政策限制,家世界香港上市计划未能实现,此后,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开始有相当比例的供应商停止向家世界供货。 2006年12月,天津家世界家居建材超市以7亿元的价格,将12家店面全盘卖给了美国第三大零售商家得宝。 2007年3月,华润集团收购天津家世界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改名为华润万家,从此家世界成为历史。 百货大楼“百货大楼”曾经是许多地方地标建筑,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专门命名为“百货大楼”的商场,天津也不例外。天津百货大楼始建于1926年,在天津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国十大百货商店贸易联合会的最早发起人和成员单位,也是华北地区第一家大型国营百货公司。坐落于和平路的百货大楼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热闹的场景,是几代天津人的记忆。80余年间,百货大楼一直作为天津最重要的标志性符号,出现在地图册、明信片、书包或者日记本封面儿上。 然而,随着天津百货商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业态的逐渐升级,以及自身僵化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百货大楼逐渐陷入困境并退出股市,产权也被挂牌出让。2010年4月,烟台振华集团以2.0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天津百货大楼集团有限公司60%的股权,随后,百货大楼被重新装修开业,虽然“百货大楼”的品牌依然在使用,但是,这已经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山东企业,与天津几乎再无关联。 天津商场开业于1989年5月的天津商场位于西南角商业繁华区,建筑面积240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18800平方米。在当时的天津零售业,天津商场属于购物环境较为优越的商场,一度成为西南角商业区的标志,对天津商业的发展起到过里程碑式的作用。 天津商场当年首家引进超市经营模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推出了天津第一个超市——大荣超市。然而,随着西南角商业区整体没落,一直经营惨淡的天津商场于2008年12月5日正式停业,2010年,天津商场“变身”为劝业场西南角店。 美美百货美美百货是香港高档连锁商业零售品牌之一,美美百货1994年进入内陆市场,立即成为上海最负盛名的百货公司,几乎成为了“奢侈”的代名词。 2007年1月25日,美美百货宣布登陆天津,落户天津国际商场。当时,天津的高端消费场所主要集中在友谊商场、伊势丹和远东百货,美美百货甫入天津就宣布:这样的格局将会随着美美落户国际商场而被打破。 但事与愿违,仅仅过了两年多,2009年6月30日,美美百货就宣布停业,从此从天津市场消失,而在同一年,美美百货在北京、上海、西安开设的门店也相继关门歇业,在内陆只有长沙、成都、沈阳、重庆、乌鲁木齐这五个城市还在营业。 业内人士认为,美美百货在国内多个城市黯然谢幕,主要原因是其定位和模式与奢侈品百货市场发展已经不匹配。而且,美美百货的会员门槛很高、宣传促销很少,加上选址等问题,导致人气受影响。 具体到天津,美美百货的失利也有自身的多种因素。首先,虽然南京路区域客流量巨大,但是对美美百货来说不能形成有效的购买人群。来南京路商圈消费的以15-25岁时尚人群为主,他们对于美美百货中的高端品牌并不感兴趣。其次,本市购买高端品牌的消费者一般都习惯于开私家车购物,而在南京路附近停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也会分流一部分消费者到其他相对好停车的高端百货公司。第三,美美百货在全国范围内的经营业绩都不是很好,在本市上柜的货品款式也不够新颖,很多品牌的认知度不如其他高端百货公司。因此,自身经营的困难也加快了美美百货天津店的关张速度。 伊都锦商厦2004年11月,日本伊都锦集团在天津开设的伊都锦商厦在滨江道开业,这座商厦投资4000万美元,是伊都锦在中国的第四座时尚大厦。其经营的服装三、四成从日本进口,价位最低的也要二、三百元,最高的要几千甚至上万元。由于同为日资,又相距仅几百米,伊都锦的声誉直追已在天津经营多年的伊势丹,成为天津高端商业的又一代表。 没想到,仅仅3年多过去,2007年8月19日,伊势丹依旧红火,伊都锦却宣告停业休整。与美美百货类似,伊都锦的退出同样是其中国战略的整体失误所致。伊都锦以经营女式时装为主,整体布局属于日系风格,而消费者大都喜欢综合性商场,对于只做日式服装的专业商厦不太感兴趣。 2007年,迫于长期亏损造成的压力,伊都锦以7.5亿元的价格将其在大连、青岛、天津、哈尔滨的商厦转让给香港利福国际。香港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为香港百货业巨头崇光百货的母公司,其在香港的两家百货店名为“崇光”,在内陆开设的百货店则名为“久光”。 利福接收伊都锦后,一度传言久光百货将进入津门百货业市场。从2008年开始,天津血拼达人们就开始在各大论坛上猜测着久光的天津模样,2009年1月大连、苏州久光百货传出开业的消息,2009年智联招聘等招聘网站上还出现了久光百货(天津店)招聘消息……网友们已经开始勾勒期待蓝图。然而,最终久光没有等来,却等来了利福广场,天津利福广场是利福国际在内陆开设的首家以“利福”命名的购物广场,与纯百货店不同,它定位于年轻、时尚群体。 大荣超市提起大荣超市天津市民都不陌生,恐怕这是天津人最早接触的大型合资连锁超市了。1995 6月,日本第一大零售商大荣进入中国,与天津外贸总公司合资组建天津大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在天津的第一家连锁超市,总共拥有12家连锁超市,曾一度成为天津连锁企业的龙头。大荣初进天津时,凭借着特有的经营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那时连锁超市寥寥无几,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印象,进入大荣超市感觉购物方便、品种全,进入天津的第四个年头,大荣已经实现了盈利。 但自从2000年以后,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先后崛起,给大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营业面积平均只有2000平方米的大荣被平均1.5万平方米以上的连锁大卖场抢走了不少客源。后来,沃尔玛、麦德龙、诺玛特等越来越多的大型超市又相继出现。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大荣超市多次传出要关门或者要被收购的消息。直到2005年,北京物美集团宣布正式全资收购天津大荣12家超市,并于第二年更名为物美便利店,此举首开民族零售企业接管外资超市的先河,也为一直以来备受连锁业界关注的“日本大荣撤资天津”事件画上了一个句号。 家得宝2006年,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商家得宝以超过1亿美元收购了天津家居的12家分店,成功登陆中国市场。2007年8月,家得宝在北京、天津、西安、郑州、沈阳、青岛等城市的门店陆续开门营业。 然而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的家得宝,却一直呈现颓势。5年间,家得宝在中国不但没有再开一家新门店,反而不断地收缩关店。在2009年5月到2011年1月不到2年时间,家得宝中国连续关闭5家门店,仅存天津、西安、郑州等城市的7家门店,在此期间,家得宝中国换了3任总裁也没能挽住这种颓势。2012年9月13日晚,家得宝中国公司接到总部通知:“关闭在华所有门店,全线退出中国市场”。 与家得宝中国的溃败的局面相比,采用卖场模式的中国本土企业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则在此期间则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洋超市与本土卖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更令人不解的是,这家全球家居建材巨头,竟然在最后关店时爆出了拖欠货款和员工工资的丑闻,离别的背影,显得如此尴尬和不堪。 易初莲花超市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之一,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卜蜂莲花在2003年进入本市,开设了卫国道店、大沽南路店、京津路店和天泰路店4家大型综合超市,但这4家门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10年初,这4家卖场由于经营不善,正式由物美接盘。卜蜂莲花官方当时表示,由于不够熟悉天津的商业环境,卖场的选址不够理想,造成经营困难。经公司慎重考虑,决定对天津市场做必要的、适当的调整。 乐购超市2001年,TESCO乐购超市品牌在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设了全国第9家连锁店,2002年2月初进入市区,在河北区金钟河大街开设了第10家门店,TESCO乐购超市天津金钟店。随后又在河西区、滨海新区、开发区陆续开启3家卖场。乐购生活购物中心的开业,改变了津城几年来由两三家大超市独霸大卖场超市的局面,也拉开了超大卖场超市进入更加激烈的竞争的序幕。 2013年,TESCO乐购与华润万家组建合资公司,传闻TESCO乐购超市品牌或将逐渐淡出中国内陆市场。2014年5月,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宣布,其母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与英国TESCO签署的合资协议已获得中国相关政府机构批准。收购完成后,TESCO中国业务包括大家所熟知的“乐购”将全部划归到合资公司名下。 2015年1月,天津乐购悄然变身华润万家,内部系统已经切换成华润万家,门店LOGO等也悄然完成更换。 易买得易买得于2005年11月进驻天津,迄今已有近10个年头,2014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拥有奥城店、光华桥店、梅江店、红桥店、塘沽店5家大卖场的易买得超市宣布退出天津市场。 一位离职的易买得总部员工表示,易买得关闭或者卖掉天津卖场,跟天津卖场长期亏损的状态不无关系。 外界分析认为,易买得本土化做得不够,例如在装修卖场、商品布置等方面都按照韩国模式,并不符合中国消费习惯,而且开店成本极高,在用人方面也以韩国人居多,人力成本也无法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