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想的张力

 汉青的马甲 2015-02-06

我今天在这里谈读书,谈经典,但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读经典以及怎么样读经典?我们不妨以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Calvino)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所提出的十四条为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条:卡尔维诺说,经典就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仅仅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经典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常常不去读它,或者买了放在书架里想着我哪一天要去读、但可能最后还是没有读的那些书。但真正的经典,特属于你自己找到的、你读了一次以后往往会重读的那些书。

第二条:经典对读过和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而对保留这个机会的人,等到享受它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来读经典仍是一种丰富的经验。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读经典有它的季节,并不是说你什么时候都合适进入任何经典,有些书适合早读,有些书可能会比较晚才会去读它,才会喜欢它。我们中国过去有句话叫做“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既可能是从外在的效果出发,也可能是从内在的精神能力的成长、接受能力等方面来说的。心灵也会有它的季节,所以有些经典你不喜欢也不要着急,可能哪一天就会喜欢它;还有些经典你永远不喜欢也没什么关系,因为某些经典确实可能只适合某一部分人,但是我们要努力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经典。

第三条:经典是一些产生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以自己一贯的方式给我们打下印记,要么以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的记忆之中。也就是说,经典和知识性的教科书不太一样,每个人吸收的方式不太一样,重要的是它对你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

第四条:经典的每一次重读都好像是初读,总有新的发现。也就是说经典都是复杂和丰富的,你很难穷尽一本经典,每一次重读都可能有新的发现。

第五条:而经典的初读又好像是重温。第一次读它,你就会觉得它唤起了你一种熟悉的经验,似乎它并不陌生,而是像个老朋友般呵护着你。这两种感觉是相辅相成的:初读如逢故友,重读似遇新人。

第六条:经典是一种从不会穷尽一切读者的书。针对不同的读者经典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些人只看到外面的包装,有些人进入到盒子里面,有些人进入到最深层,这是不一样的,这就要看你的悟性你的努力如何。经典不是那么轻易能够一览无遗的,对于每个人,经典都是不一样的。

第七条:经典带着对从前的一种解释的特殊气氛或长长的文化遗迹走向我们,也就是说,经典已不仅仅是一本书。比如说《论语》,虽然只有几万字,但它不是简单的一本书。《论语》已经两千多年了,解释《论语》的经典成千上万,争议也成千上万,它带着长长的影子走向我们,熟悉的或者陌生的。

第八条:经典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又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经典是不安分的,甚至是很偏激的,比如柏拉图,比如尼采。它会引起很多争议,甚至让人恨不得烧掉它。但只要是经典,只要在里面表现了一种思想的力量,它总还是会巍然屹立。

第九条:经典是这样的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的时候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这个跟前边说的有类似之处,阅读经典总是可能有新的发现,同时也就要付出代价。

第十条:经典可能是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就是说他像你的护身符一样。你有时候会觉得一些书很没味道,但你总会在经典中发现你所珍爱的书,那是你真正的案头书,甚至在临死的时候也愿意有它相陪。

第十一条:你的经典是这样一件东西,它使你无法对它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你与它的交流、甚至反对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第十二条:一部经典是早于其他经典的作品,但是那些也读过其他作品的人很快就能确定它在众多经典作品中的位置。也就是说经典往往能帮助你在它和你读过的经典中建立一种联系,确立一种位置。比如我读了《史记》,后来又读了《资治通鉴》,它能帮助你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确立一种位置。

第十三条: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整成一种背景的轻音,而这种背景音是经典的存在不可或缺的。我们经常会受到来自工作或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是经典能帮助你把身边的声音(当然常常是噪音)调教成背景的轻音。所以会有这样的人,他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中,他的心灵世界却是在古希腊,是古典的,他在那里面得到最大的满足。

第十四条:经典让人无法忽视。也就是说,你读了和没读还是不一样,有时候经典会使你突然反省你的整个生活,到底过得怎么样,意义如何等等。

最后一条是我加的,跟今天的主题有关:经典、尤其是西方的人文经典,它向人展现出一种特别的思想的张力,展现出一种具体而复杂的思想过程。

西方经典的思想特性

在柏拉图的对话集里面,他的论证一方面是坚定的、结论明确的,如《论语》说的“朝问道,夕死可矣”;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犹豫不决、紧张以及困惑。

虽然在智慧的高度上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但我们还是得承认,在思想的张力方面,在对概念的分析以及成体系的构造方面,西方还是具有相当优势的。我想具体联系《理想国》来讲这样一个问题。

《理想国》有十卷,翻译成中文大概有三十万字。它是以一种对话的形式来写的,你可以看到里面出现了非常多的概念,非常多翻来覆去的辩难,这确实是我们的经典无法相比的。比如在《礼记》里面虽然也有一些类似于论证的文字,但那是相当形象化的,甚至是专断的。而在柏拉图的对话集里面,他的论证一方面是坚定的、结论明确的,如《论语》说的“朝问道,夕死可矣”;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犹豫不决、紧张以及困惑。比如对“民主”,他不断地在敲打、不断地反省批判,从中你可以发现一种思想的张力,也就是说,思想的空间是十分大的。

《理想国》从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归结到最超越的问题,就像一部戏剧一样,情节丰富多彩,甚至紧张曲折。

故事大约发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当然也有可能是在这场战争的短暂休战期间。在从海港回来的路上,苏格拉底被人截住,因为他名声在外,人们知道他爱探讨那些人间事务。于是,他和一对父子,一对兄弟,还有一个名叫塞拉修马霍斯的异邦的智者展开了对话。对话是通宵达旦的。他和那对异邦来的父子首先讨论的是一种常识性的正义,也就是欠债还钱,有话实说,不能坑蒙拐骗,也就是最通俗的正义、公民的正义,甚至有可能是弱者的正义。但是紧接着,塞拉修马霍斯提出了一个反面的定义:正义其实就是强权,或者反过来说强权即公理。之后柏拉图的兄弟格劳孔来了一个合题:他说正义是强者和弱者缔结的契约,因为强者(除非是超人,神)也不可能做到永远强大,任何强者都可能被弱者的联合、或者次强者的联合打败,他们之间就在不断的博弈中最后慢慢明白,与其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不如订立契约,这就出现了法律,国家政府也由此而生。

这就给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叫正义?尤其是格劳孔提出了这样一个挑战:所有人都是可以被腐蚀的,所有人都不是金刚不坏之身。他提出一个假设:假如你是隐身人,你做了坏事,别人发现不了,绝对发现不了,也就惩罚不了,那么你会不会(哪怕你开始是一个好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最后变成一个坏人?他的这个假设用休谟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无赖假设”:即我们要假设所有掌权者都是无赖,都要加以防范,因为任何人都是可以被不受制约的权力腐蚀的。尽管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政治家都是无赖,但是你要把他们看成无赖,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你的制度。这对政治制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苏格拉底试图回答这个挑战。他坚信人、尤其是个人在道德上是会修身向善的,但这里困难的是从制度上、政治上考虑。苏格拉底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清楚地说明什么样的人才是正义的人,我们至少可以讨论什么样的城邦是正义的,以小见大。于是他从“猪的城邦”、“健康的城邦”、“奢侈的城邦”一直谈到“理想国”。在他的心目中,“理想国”才是一个美的城邦。他的基本思路是: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化。因为人是有差别的,比如有些人适合做鞋匠,有些人适合做农夫,有的是商人,都不一样,因此应当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既然各行各业都有差别,需要技艺和天赋,而治国又是最重要的一种技艺,难道不需要一种更专门化的、更特殊的天赋和更特殊的训练吗?难道对这种最重要的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严重相关的权力上不需要走一条专家治国、精英治国的路线吗?因此他认为权力应该和智慧结合,由最有智慧者来实行统治,掌握最大的权力。这就是哲学家为王了。

这样的观点显然是违背民主、是触犯众怒的。就是现在的很多学派也认为柏拉图想证明的哲学家为王是此路不通,哲学是哲学,政治是政治,两者不可能结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理解。关键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思想的紧张,可以作不同的解释,甚至是游离不定,犹豫不决。

西方人文经典巡礼

当纪律失去效力,在无政府状态下人会怎样、如何生存?我觉得霍布斯的《利维坦》中关于“自然状态”的描写是最有力的。

前面我以《理想国》为例简单介绍了一下西方经典的思想特性。下面不妨提几本书,让大家了解西方的人文经典大概是什么性质的。

第一本是《荷马史诗》。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个主题是战争,一个是归家,说出了人的生命的两个基本的处境:一个是斗争,生命力的高扬;另一个是回家,克服一切诱惑和困难回家。

第二本,西方的史书,除了最早的希罗多德的《历史》,我想推荐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它应该比希罗多德的“历史”更个人化,也更集中,集中在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上,而且里面收集了很多演说词,包括伯利克里在雅典阵亡将士仪式上的讲话,非常鲜明生动地阐述了雅典人的精神观念和生活方式;还有一些辩论词,比如雅典人讨论一个叛变的城邦又回来后要不要惩罚他们,甚至是屠城,这里有很精彩的论辩,甚至当代的国际政治也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接着是柏拉图的著作,他的对话集其实还有很多精彩的篇幅,除了《理想国》,比如《饮宴篇》、《费德罗》,还有苏格拉底的诉讼、在法庭上的申辩、狱中的情景等,都是非常精彩的。

第四是亚里士多德,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他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建立了一套和柏拉图不一样的体系。他的《形而上学》可能深奥些,但他的《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及《修辞学》,这几本书都是比较好读的,也非常值得一读。还有像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也很值得一读,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近代以来的西方经典,像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还有《论李维》,都很有特点。比如《君主论》,它就完全不考虑道德问题,君王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完全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说人类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的等待上帝,又重新开始一种世俗的生命力的高扬,开始考虑世俗的生活、世俗的权利、世俗的繁荣、世俗的强大,马基雅维利就采取了一种非道德主义的进路,这个意义上人们把他当作当代政治哲学的先驱是有道理的。还有霍布斯的《利维坦》,尤其他对自然状态的描写,很值得深思。我后来看路翎的小说《财主底儿女们》,其中有一节写南京陷落之后,国民党军队在溃退的路上经过一些村庄,军队完全散掉了,为了生存,又抢劫,又互相防范。这些内容是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下的“丛林规则”的形象写照。当纪律失去效力,在无政府状态下人会怎样、如何生存?我觉得霍布斯的《利维坦》中关于“自然状态”的描写是最有力的。

还有像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他既是一个科学家(最早的计算器发明者),同时又是个圣徒,他有三次皈依,一次比一次更彻底。这怎样调和?他39岁就死了。大家可能知道他有很多名言,比如说“人是一棵思想的芦苇”。他揭示了现代人的处境和感受。

还有法国的卢梭,他写了《忏悔录》、《漫步遐想录》、《社会契约论》。比较好进入的当然是《忏悔录》,但是我强调不如读他的《漫步遐想录》,很薄,很有特点。他是一个比较敏感、比较多疑的人,休谟形容他,说他的皮肤的神经都是露在外面的。他最后比较孤独。从一个孤独者的漫步遐想,可以看出他的思想风格。

康德的书比较难读,像他的“三大批判”,需要沉下心来读。

黑格尔其实也很有意思,有人说他的《法哲学原理》是很保守的,比如“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一切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其实不然。我们很容易低估他。

另外,法国的像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反省法国大革命和描写新兴的美国民主,都是很有特色的。托克维尔二十多岁时曾经去美国呆过短短一年多,回来就写了两巨册的《论美国的民主》,成为美国以外的人解释美国最好的经典,我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

说到美国的民主,我建议去读一读《联邦党人文集》或者更进一步读《制宪会议记录》,麦迪逊等人记下了美国制定宪法的那几个月每天发生的事情、发言,这些记录很有意思。

讲完了美国,还有俄罗斯。对俄罗斯我是情有独钟的,尤其19世纪俄罗斯文学,从普希金开始,中间经过莱蒙托夫,一直到屠格涅夫,到最高峰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然后到契诃夫。俄罗斯的思想多是通过文学来表现的,它的纯粹哲学不是很发达,但在文学中倾注了大量的思想,很值得一读。

这是文学,当然还有其他学科。像经济学的亚当·斯密,他写过《国富论》,被视为现代经济学的起点,但是他自己更看重的是《道德情操论》。事实上我们说这两部书正好启动了两个不同的领域,一方面他注意到人性的“恶”的方面,但是这个“恶”是中性的,如果制度设计得当,一只“看不见的手”会使追求物质的个人欲望也造福于社会。另一方面他注意到人的道德情感,尤其是同情心的意义和作用,这两方面其实不存在鸿沟和断裂,恰恰是在人性中都有。同情心,尤其是看到别人不幸的那种怜悯心完全是非功利的,还有另外一种功利心,比如说希望自己发达、繁荣、成功、赚钱等等。当然有时候后者会过度,需要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

还有休谟,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其他方面,我是很佩服他那种很清明的智慧。休谟在西方哲学界的地位是很高的,尤其是在英美,他的《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是非常谨慎的、踏实的,有一种分析哲学的东西在里面。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有边沁的功利主义,密尔的《论自由》以及他的自传,在《论自由》里边,他特别重视“如何保护少数(有创造性的甚至是有点异类的少数)”,进行过很多的阐发。

19世纪我们还漏掉了一个尼采。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论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等为20世纪做了一个预告。他1889年就精神失常了,但一直到1900年才死,好像预示了他的思想将在20世纪大行其道。他是很现代的,通过一种反现代而现代,就像卡夫卡那样,卡夫卡用小说表现了人的处境,尼采用思想发出一种先声,一种对现在社会的抗议,他最后是希望回到一种超人状态。人类有两种不一样的追求,一种追求平等,一种追求优秀、卓越。尼采认为不能以追求人的平等而牺牲追求优秀和卓越,这其实是他想说的最关键的一句话。但是追求优秀和卓越,不择手段的话,可能会走向法西斯主义之类。

20世纪的比如柏格森的《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尼布尔的《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还有像法国的存在主义。我的学术研究就是从存在主义开始起步的,开始是萨特,其实我最喜欢加缪,后来再追溯到帕斯卡尔,我个人觉得,我还是更喜欢加缪、阿隆这种清明的理性,中和的智慧,有一种平衡。像加缪所说的“地中海的精神”,地中海周围南面有非洲,东面,北面有不同的文明,它其实也表现一种兼容并包。另外一方面英美分析哲学的传统在20世纪也很发达,像罗尔斯,我翻译过罗尔斯的《正义论》,还有像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这样一种英美的政治哲学反映了经受过分析哲学的训练和熏陶之后的思想成果,应该说特别有意思,尤其是在运用政治制度方面比尼采、比福柯这样一些思想家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启发。

我前面说的这些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对西方人文经典的走马观花,主要还是集中在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方面,其他的很多东西没有谈及。总的一个感觉是西书不可不读,就看我们如何去读它、去吸收它。书是读不完的,我们不得不有所选择,用最有限的时间尽量读最好的书。这就是我的发言。

每天5条头条文摘,只在悦读客,为有见识的你发现有价值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